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

来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9年12月首次报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了大量SARS-CoV-2感染的病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SARS-CoV-2主要累及呼吸系统,也可累及其他系统,包括神经系统.与SARS-CoV-2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和疾病包括头痛、头晕、抑郁、嗅觉丧失、脑炎、中风、癫痫发作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炎症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可能由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介导的急性炎症脱髓鞘性疾病,这些感染因素使免疫系统被激活,导致神经根和周围神经受到损伤,主要表现为多发神经根及周围神经损害.近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ARS-CoV-2可以导致GBS,随着SARS-CoV-2感染的病例不断上升,因此,对SARS-CoV-2感染相关的GBS体征和症状的评估应引起重视,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可能会增加病毒感染的致死率.目前,对SARS-CoV-2相关性GBS尚认识不足,SARS-CoV-2与GBS之间的联系及发病机制并不明确.该文就SARS-CoV-2特点、SARS-CoV-2相关性GBS的临床表现、可能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血清微小RNA(miR)-34a、miR-16及纤维蛋白原(FIB)与颅脑损伤程度、预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miR-34a、miR-16相对表达水平及FIB值,对比不同病情、不同预后患者与其血清miR-34a、miR-16相对表达水平和FIB值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4a、miR-16相对表达水平及FIB值对颅脑损伤预后评估的价值.结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经幕下小脑上手术入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相关经验.方法 分析解放军第960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5例患者,均由神经内镜经幕下小脑上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结果 通过神经内镜抵近、多方向观察,精细操作,15例的肿瘤均手术全切,其中6例术中快速病理显示生殖细胞瘤,术中在神经内镜下全切肿瘤,后期转肿瘤科继续治疗.其中13例术前合并不同程度脑积水,术后均缓解,后期均未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5例术后半年随访,预后均良好.结论 松果体区肿瘤在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手术入路,经自然通道,能
细胞外基质(ECM)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调控多种肿瘤的恶性表型.在胶质瘤中,缺氧微环境可刺激细胞诱导ECM重塑,为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提供空间.此外,缺氧可调控一系列信号分子诱导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形成.VM是一种缺氧驱动肿瘤细胞自身胞外基质重塑、不依赖内皮细胞的肿瘤血管形成方式,可在内皮源性肿瘤血管被抑制时依然为肿瘤供氧,故成为胶质瘤高侵袭性表型和治疗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靶向血管拟态中ECM重塑关键因子及环节有望为胶质瘤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神经干细胞具备自我更新能力,可在特定环境下定向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调控神经炎症、增强神经元可塑性等机制修复帕金森病(PD)多巴胺神经元损伤.目前PD治疗主要是多巴胺替代治疗,但不能阻止PD病情进展,且不能彻底根治.干细胞在PD中具有较好的治疗前景,尤其神经干细胞优势引起较多关注.尽管神经干细胞移植在PD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临床中的应用仍受到很多条件限制.本文就神经干细胞基因修饰在P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讨神经干细胞治疗PD的关键调控机制.
目的 探讨脑脊液降钙素(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脑膜炎感染类型鉴别和临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年12月期间在该院确诊并治疗的123例脑膜炎为研究病例.所有病例入院确诊为脑膜炎后即进行气道通畅、监测深静脉的静脉压、血氧饱和度检测、液体循环复苏等常规治疗.完善脑脊液生化检查确定后,化脓性感染病例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病毒性感染病例给予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前对脑脊液PCT、hs-CRP、NSE水平进行检测,观察病毒性病例与化脓性病例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及脑微出血分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在该院进行磁共振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检查的患者132例,最终纳入资料完整且符合标准的患者118例,分为脑微出血组(82例)和非脑微出血组(36例),脑微出血组再分为轻度组(27例)、中度组(32例)及重度组(23例).将各组间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微出血组与非脑微出血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肌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脑白质病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并建立分类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在该院确诊为HNL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出现神经损害情况将其分为损害组(54例)和无损害组(73例).分析HNL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神经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应用分类树模型构建HNL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利用增益图、索引图、错分概率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发热、颅内压增高、淋巴结肿大、
目的 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中困难通路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4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中困难通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为56~82岁,平均年龄(70±12)岁.患者术前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为(17±2)分,取栓前闭塞动脉血流的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l分级)均为0级.术中采用Solitaire AB取栓支架动脉内取栓或抽吸导管直接抵近栓子抽栓.术中分别运用同轴技术、导丝交换技术、中间导管、球囊或支架
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属于糖基水解酶家族18,在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激活以及CD4+T细胞的Th2极化中起着关键作用.据报道,CHI3L1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异常表达,并且和GBM的恶性进展及不良预后有关.该文综述了CHI3L1在GBM增殖、侵袭、耐药性、血管生成及免疫抑制中的潜在作用和靶向CHI3L1治疗GBM的研究,为GBM的辅助治疗研究提供策略.
脑梗死(CI)作为全球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作而导致的神经运动功能损害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如何进行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重建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及最终目标,电针(EA)是传统中医针灸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在临床上治疗包括脑梗死在内的脑血管病具有独特优势,且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EA可以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早向全球推荐采用针刺(电针)治疗的病种之一.本文就近年来电针对脑梗死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和改善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性回顾,旨在探讨电针对脑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