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向来是不尽人意的,这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经过语文同仁们的左冲右突,探索与交流,语文教学危机有所改观,课堂教学渐露生机,遗憾的是语文教学还没有真正体现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功能。笔者认为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多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失:
重形式,轻内容。目前在我们的中小学中,有的从外地学习了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就不顾哪一个年级,哪一个学科,甚至哪一种文本,一律套用这种模式。比如魏书生老师的“自学六步法”、宁鸿彬老师的“熟读-质疑-解疑-总结-运用”的教学模式、黎世法老师的“六课型”模式等,这些课堂教学模式凝聚了他们多年的语文教学的智慧与经验,运用这些教学模式确实对提高语文教学成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教师急于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往往画虎类犬,不得要领。他们并未认真领悟这些模式的内涵,只是简单地在教学中实行生吞活剥的“拿来主义”,以固定的模式为标准,把语文课上得千篇一律,千课一面;教学设计无视学生主体的心理差异和教材本身的内涵差别,用静态的程式图解动态的认知过程。对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很难动情,也很难产生兴趣。还有,上级要求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少学校不少教师不管上什么课,什么文本,多媒体、投影仪、电视机等全都用上。“方法时尚化,手段媒体化,过程程式化,教授表演化”,表面上课堂教学轰轰烈烈,实质上课堂教学内容空空洞洞。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不管内容,不问体裁,不看学生,一视同仁的以一种框架或形式来演绎,怎能呈现教材的特色,展现教者的风格,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重过程,轻结果。纵观现在的课堂,有的教师,课堂伊始,标示教学目标,激发师生教与学的渴求,将各个任务设置成一个个有序的板块,覆盖一个个重要信息和一个个活动要点,使之变成一个个利于顺利完成的知识点,然后贴上“启发式”的标签,层层设问,处处设问,时时设问,甚至一些问题老师还没说完学生就说出了答案!教师如此反反复复的提问,学生更是忙忙碌碌的回答,一问一答,师生双边活动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一堂课终了,不知冒出多少个问题来。这种“满堂问”实际上是“满堂灌”的翻版,不知有几个问点是点亮学生智慧之花的火种。一节课下来,前边预设的目标,到底真正达成多少,没有人愿意考证。铃声响了,教师“满意地”走出课堂,学生也如释重负地上完了一节课,但到底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值得回味和思考的,恐怕没有几个学生清楚。
重解疑,轻感悟。现代教育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有善于搜集和处理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但笔者认为,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上很下功夫,课堂上不仅设计一个又一个环环相连的问题,而且学生有什么质疑也不厌其烦的解答,但很少有人注意置留空白,留下一点时间,帮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基本技能,去探索和追寻生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获得成功的喜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结合起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j·w·盖泽尔曾遗憾地指出:“学校本应该是赏识和培养创造性才能的场所,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教育机构不仅混淆了潜在的创造才能,而且压制了创造才能的发挥”(《国际教育百科全书》1990.贵州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首要因素,没有正确的观察就谈不上学习。目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课堂教学看热闹的现象,而不是真正的观察思考,其产生的原因,一是没有形成阅读习惯,二是不知如何从阅读中得到结论。
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有人说,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它首先具备了两大功能:交际功能和记录功能。但作为一门传承文化的学科,语文篇篇是对时代的沉思,字字是对历史的凝视。那些曾经给读者带来无数感怀的诗篇美文引发过多少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思索,这些是不能简单的用“工具性”三个字来概括的。现在,一些人只从语文的“工具性”出发,把语文教学肢解为三大板块——文言文阅读、现代文理解、考场作文,反复训练,而或多或少的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不能通过个体的阅读、比较、质疑和思考,渐渐走进文本、与之相遇、与之对话,由人及己,感悟升华,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怎么思考、怎么面对人生、怎么做一个人。最具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由于教师的反复“精”讲,一遍又一遍的训练,使得语文学习变成了一场苦役,一种生命的浪费。
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存在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动态的,但不是不可改变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语文学科自身出发,去重构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为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姚蒙,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新沂。本文编校:黄碧斋
重形式,轻内容。目前在我们的中小学中,有的从外地学习了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就不顾哪一个年级,哪一个学科,甚至哪一种文本,一律套用这种模式。比如魏书生老师的“自学六步法”、宁鸿彬老师的“熟读-质疑-解疑-总结-运用”的教学模式、黎世法老师的“六课型”模式等,这些课堂教学模式凝聚了他们多年的语文教学的智慧与经验,运用这些教学模式确实对提高语文教学成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教师急于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往往画虎类犬,不得要领。他们并未认真领悟这些模式的内涵,只是简单地在教学中实行生吞活剥的“拿来主义”,以固定的模式为标准,把语文课上得千篇一律,千课一面;教学设计无视学生主体的心理差异和教材本身的内涵差别,用静态的程式图解动态的认知过程。对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很难动情,也很难产生兴趣。还有,上级要求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少学校不少教师不管上什么课,什么文本,多媒体、投影仪、电视机等全都用上。“方法时尚化,手段媒体化,过程程式化,教授表演化”,表面上课堂教学轰轰烈烈,实质上课堂教学内容空空洞洞。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不管内容,不问体裁,不看学生,一视同仁的以一种框架或形式来演绎,怎能呈现教材的特色,展现教者的风格,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重过程,轻结果。纵观现在的课堂,有的教师,课堂伊始,标示教学目标,激发师生教与学的渴求,将各个任务设置成一个个有序的板块,覆盖一个个重要信息和一个个活动要点,使之变成一个个利于顺利完成的知识点,然后贴上“启发式”的标签,层层设问,处处设问,时时设问,甚至一些问题老师还没说完学生就说出了答案!教师如此反反复复的提问,学生更是忙忙碌碌的回答,一问一答,师生双边活动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一堂课终了,不知冒出多少个问题来。这种“满堂问”实际上是“满堂灌”的翻版,不知有几个问点是点亮学生智慧之花的火种。一节课下来,前边预设的目标,到底真正达成多少,没有人愿意考证。铃声响了,教师“满意地”走出课堂,学生也如释重负地上完了一节课,但到底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值得回味和思考的,恐怕没有几个学生清楚。
重解疑,轻感悟。现代教育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有善于搜集和处理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但笔者认为,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上很下功夫,课堂上不仅设计一个又一个环环相连的问题,而且学生有什么质疑也不厌其烦的解答,但很少有人注意置留空白,留下一点时间,帮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基本技能,去探索和追寻生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获得成功的喜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结合起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j·w·盖泽尔曾遗憾地指出:“学校本应该是赏识和培养创造性才能的场所,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教育机构不仅混淆了潜在的创造才能,而且压制了创造才能的发挥”(《国际教育百科全书》1990.贵州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首要因素,没有正确的观察就谈不上学习。目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课堂教学看热闹的现象,而不是真正的观察思考,其产生的原因,一是没有形成阅读习惯,二是不知如何从阅读中得到结论。
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有人说,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它首先具备了两大功能:交际功能和记录功能。但作为一门传承文化的学科,语文篇篇是对时代的沉思,字字是对历史的凝视。那些曾经给读者带来无数感怀的诗篇美文引发过多少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思索,这些是不能简单的用“工具性”三个字来概括的。现在,一些人只从语文的“工具性”出发,把语文教学肢解为三大板块——文言文阅读、现代文理解、考场作文,反复训练,而或多或少的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不能通过个体的阅读、比较、质疑和思考,渐渐走进文本、与之相遇、与之对话,由人及己,感悟升华,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怎么思考、怎么面对人生、怎么做一个人。最具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由于教师的反复“精”讲,一遍又一遍的训练,使得语文学习变成了一场苦役,一种生命的浪费。
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存在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动态的,但不是不可改变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语文学科自身出发,去重构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为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姚蒙,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新沂。本文编校:黄碧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