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柱坐标抛物方程的海上雷达覆盖范围研究

来源 :电波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ongqing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预测雷达波在海面的全向传播特性,提出了基于柱坐标抛物方程(parabolic equation,PE)的电波传播模型,用于海上雷达覆盖范围的研究.从亥姆霍兹方程出发,推导出柱坐标系下的前向PE形式.再利用PE通解中三角函数的正交性,求解各电波传播模式的激励系数,结合分步傅里叶变换实现柱坐标PE的步进迭代算法,以预测电波在空间的传播特性.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柱坐标PE可突破传统三维直角坐标PE约30°的近轴传播的局限性,实现方向面上的全向计算;相较于准三维PE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基于上述方法,研究了大气波导、粗糙海面对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对构建海上数字化战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基于相互无偏基(mutually unbiased bases,MUB)矩阵,提出了改进的KS(Kolmogorov-Smirnov)拟合优度检验方法.所提方法充分利用MUB的弱相关性,对接收的样本信号做数据处理,以扩大样本的规模,从而提高检验性能.蒙特卡洛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接收样本数量有限并且噪声服从高斯分布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接收信号的检测概率要高于常规的KS检验方法.
应用混合显隐式时域有限差分(hybrid implicit-explicit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HIE-FDTD)方法对石墨烯吸收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辅助差分方程(auxiliary difference equation,ADE)将石墨烯带内电导率引入到HIE-FDTD方法中并结合共形技术对设计的新型石墨烯吸收器完成了特性分析.数值结果表明:该吸收器在2.68 THz附近吸收率可达到99.8%,而且在太赫兹频段下可以通过控制石墨烯的化学势和圆环宽度调整该吸收器的
新兴的非静止轨道(non geo-stationary orbit,NGSO)卫星星座系统可支持分布在地球任何位置的海量地面终端,NGSO星座系统大多使用与GSO卫星星座系统同频的频段,再加上NGSO星座系统在空、时、频、码等域的高动态特性,必然会对GSO星座系统带来时变的频率干扰问题.为解决NGSO星座系统上行链路对GSO系统最大辐射能量的计算问题,通过引入卫星地球站(earth station,ES)可设置范围、GSO可见轨位弧范围、ES处最小隔离角、卫星ES天线最大可用发射增益,并通过完善计算步骤等
考虑到地球曲率的影响,文中使用基于球面模型的远距离多站时差定位算法来具体研究VLF源定位的精度.针对四接收站下的方型布站和星型布站两类典型布站几何,使用蒙特卡洛随机试验的仿真方法计算了探测区域内接收系统对VLF源定位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析了布站几何、基线长度和主站选择三类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基线长度可以有效提升定位精度,但是提升效果会随着基线增加而减弱;星型布站相比于方型布站更具优越性,探测区域内的定位误差分布整体较低且没有明显方向性,更适合盲源目标定位;星型布站下,主站选择在三角形中心位
为了研究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对低空大气波导数值模拟的影响,针对南海海域基于天气研究与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模式开展了不同SST对低空大气波导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精确的SST对低空大气波导数值模拟影响最大,其次是更新周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提供的最优插值SST给出的大气波导模拟结果
本文对比分析了利用ITU半经验模型和3种电子碰撞模型预测天波链路电离层吸收衰减的方法.利用中国参考电离层模型和质谱仪非相干散射大气模型构建背景电离层和背景大气,在构建的背景环境中利用三维射线追踪方法仿真分析由半经验模型和3种电子碰撞模型计算得到的电离层吸收衰减与电波频率、出射仰角、大圆距离的关系.并进行了大圆距离100 km、200 km、400 km的短波通信测试试验,分析了各预测方法的准确度.从试验结果来看:日间两类模型性能差异不大,而日落期利用电子碰撞模型预测得到的电离层吸收衰减优于以往采用的ITU
为了适应电离层传播特性,使短波天线更好地与电离层环境匹配,进行大纵深覆盖,设计了一种双模式短波对数周期天线.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由两层水平极化对数周期天线构成,通过同相和反相两种激励模式,使得天线能够同时形成低仰角辐射和高仰角辐射.理论仿真和实际测试表明:双模式短波对数周期天线在6~30 MHz频带内,两种模式的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均小于2.5;低角模式仰角为20°左右,增益可达12 dBi;高角模式仰角为44°~60°左右,增益可达10 dBi.该天
作为无线通信时分双工子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目前绝大多数已报道的滤波开关是利用微带线结构实现的,然而其较高的损耗已逐渐不能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文中针对介质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可开关桥式耦合结构,该耦合结构由印刷电路板上的一部分金属带条和伸入介质腔体内部的两根金属探针构成.将PIN管并联在金属带条上,通过控制PIN管的偏置电压从而实现对耦合路径的开和关.为验证所提出结构的开关性能,本文设计、加工并测试了一款适用于5G应用的四阶介质滤波开关.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在打开状态下的插入损耗只有1.2 dB,在关闭状态下的
机/车载多体制通信、测控、探测等多无线系统并存,天线林立,天线间耦合干扰严重,同时与高速机/车薄壁外壳共形的天线还需具有较强承载能力.本文设计了一种适于车壳共形的低剖面可承载双频共口径定向圆极化缝隙天线.天线主体采用开口缝隙的形式来实现天线的小型化和宽带设计,利用微带线来进行耦合馈电.通过在低频天线中心开槽嵌入高频天线,从而实现双频天线的共口径,并使用多馈法来实现圆极化.天线采用FR4介质填充,介质最大厚度为最低频率对应波长的5%.这种金属与介质的混合立体结构也大大增强了天线的承载能力.实测结果表明:在U
针对传统和差阵列天线旁瓣抑制能力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二次雷达的新型和差旁瓣抑制阵列天线.该天线主要由前向阵列、后向单元、波束形成网络和互连的射频电缆构成,其中前向阵列和后向单元共同形成差波束.采用遗传算法对各个天线单元的幅度和相位进行优化,使差波束在工作频带内能够覆盖和波束的旁瓣.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在13.2%相对带宽内,该天线具备与传统的和差阵列天线相同的和波束特性,并且在360°方位角范围内,能够实现差波束对和波束旁瓣的100%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