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传统 开拓创新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xbdmmy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秉承传统,创新评价,探寻变革生长点
  实践证明,新理念必须付诸于实践才能转化为高效益。山东省荣城市第二十七中学在研究和分析学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及时找出自身差距,因势利导,在秉承传统与创新评价中探求教学改革的最佳生长点,将新的教学理念移植于学校已取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之中,使之相互影响,优势互补,让传统的优势得以发扬光大,又为新理念找到了有效载体。
  学校建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各学科开展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反思,让课堂既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学生的参与状态、交流状态、思维状态和情绪状态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同时,我们又大刀阔斧地进行学生评价改革,推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改进原有“学生成长记录袋”不能及时对学生的进步予以直观展示的不足,在全校各个班级设立“奖牌榜”,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进步采取颁发鼓励牌、铜牌、银牌、金牌、奖状五种逐级跃升直观形象的动态奖励,让学生时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在与同学的比较中找到差距,由缩短差距的愿望产生继续努力的动力,进而获得进步,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评价,不再是一把尺子衡量出来的冷冰冰的结果,而是多把尺子衡量的动态激励过程,学生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尤为可贵的是,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在多元评价和充满激励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二、技艺切磋,交流共享,实现共同成长
  为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扎实开展听评课活动,做到每听必评,每评必改,每改必进,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者着力打造典型,以典型引路,带动各学科组的发展和提高。
  我们以“同研一节课”、“同课异构”等系列形式为有利契机,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市各科优质课的评选和观摩学习活动,之后在校内全面开展从学校典型、学科典型、年级组典型到所有教师的课堂展示观摩活动,并为每名教师进行课堂实录、刻制光盘,供教师自我反思改进。
  学校为各学科确定统一的团队教研时间,全力推进“教学案一体化”研究,注重备课中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尤其要体现自己教法和学法的创新行为。学校校园网站上开辟了教改论坛和博客,教师的教案、课例、教学反思、授课视频等放到网上,交流的距离缩短了,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群体的思维碰撞中找到了共鸣,实现共同成长。
  三、校本研修,创新课堂模式,彰显教学特色
  学校重视校本培训,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联片及校内教研活动等,大力倡导网上教研,分学科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网上的优秀课例、优秀教学设计:加强命题研究,提高命题能力;开展好专题研究,实施教学、科研一体化研究,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命化课堂”研究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每学期学校开展三类“五佳”评选,即五佳说课能手、五佳教案设计能手、五佳课堂教学能手。评选结果计人教师考核,与教师评优选模挂钩,并将优秀教师的画像悬挂于学校名师长廊中,学名师的先进事迹,推广名师先进经验,向名师看齐,在我校蔚然成风,培养和锻造了教师队伍。
  (责任编辑 刘颖)
其他文献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前提条件是建立现代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的保证,更是一切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武器。  反观当今的基础教育,学校的功利化,教师的工匠化,学生的工具化,在许多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升学转,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和提升,老师的工作的激情日渐钝化。师生关系好似一
了解枯落物分解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的反应,对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物形成和碳的固化能力(Carbon sequestration)十分重要.通过分析业已发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助力人才培养大有可为。文章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结合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以资源、服务为切入点,提出通过采取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