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岭南北相距不过百余公里,民间文化却是大相径庭。一如秦岭分开的两条江河——长江与黄河,不同水系,诞生不同的文化。
秦岭北麓民风彪悍,产生了铿锵有力的豪迈秦腔;南麓民风平和,偏爱荡气回肠的婉约汉剧。再如民间社火,宝鸡的社火便与洋县的很不一样,后者有独一无二的高台表演,还使用木鱼、钟、罄等「法器」,别有一番韵味。
纵然是在山的同一侧,由于地域隔绝,也会出现迥然不同的艺术形式。比如同在秦岭北麓,靠近关中平原的户县盛产农民画,位于西府的千阳以西秦刺绣闻名,凤翔、蓝田的泥塑则以古朴的造型、夸张的表情而取胜。
走入这些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世界,我们方能说自己真正走进了秦岭。它们同秦岭山间的四大国宝、珍稀植物一样,是这座雄伟山脉的宝贵基因。
汉剧与秦腔:秦岭山麓的南腔北调
山中古庙上演的汉剧
陕西安康天柱山的白云寺,高踞山巅,俯瞰着山下的村落和远处浩渺的汉江水库,颇有“日月列宿生足底,神州茫茫几点烟”的境界。每逢农历二月初八前后的庙会,传统的汉剧就在这寺院的舞台上开场。唱三天大戏,演出费数千元,对于经费拮据的汉剧团来说,算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
9年前,我第一次去白云寺看汉剧,从此便做了一个忠实的票友。我觉得,只有在这秦岭山中的古庙看汉剧演出,才更有味道,就像喝酒一样,在上百年的老酒馆小酌,远比在喧嚣的城市酒吧感觉醇香。
二月初八,白云寺楼上楼下的客房里住满了人,戏台也是灯火辉煌,一箱箱的道具码在那儿,惹来不少人好奇地打量。次日,戏尚未开演,山门前的空地早被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中,戏台上鞭炮声炸响,鼓钹齐鸣,侧边的布帘掀开,乐队打头,经过个把小时精心化妆的“帝王将相”们鱼贯而出,遵循传统,他们要先去巡游寺院、祷告神灵。围观的人群闪出一条道来,“帝王将相”甩须牵袍,威风凛凛地穿行于乡民之中。在大雄宝殿,演员们拈香躬礼,僧尼们击磬回应,映着山上斑斓的阳光,袅袅青烟在大殿里升腾而起。
拜完神灵,大戏正式开场,演出的是一些传统经典剧目,比如《大登殿》,说的是王宝钏与薛平贵的爱情故事,剧情却与秦腔中的《王宝钏》有许多不同。汉剧团的老师傅邢大伦说,《大登殿》中的薛平贵,其实就是那个做了“儿皇帝”的石敬瑭。出身贫贱的薛平贵娶王宝钏为妻,后从军出征,遭王宝钏的父亲和姐夫暗算,身陷胡营,不想因祸得福,被代战公主看中,结为夫妻;历十八载,薛平贵回到中原,和王宝钏团聚,并登上皇帝宝座,代战公主主动让贤,让王宝钏做了皇后,自个儿做了贵妃娘娘。这是一个传统的大团圆结局,不知史家如何评判,不过当地百姓乃至僧尼都看得如痴如醉。
《大登殿》只唱了下半本,但也足有三个多小时,剧团的三十多个演员悉数登场,抖擞精神,卖力演出,而台下的乡民们,眼睛瞪圆,或坐或站,几乎始终没挪动过地方。
“汉调二黄是京剧之祖山”
汉剧又称“汉调二黄”、“山二黄”、“土二黄”,陕南现在的汉剧班社几乎都发源于紫阳县的蒿坪镇。乾隆年间,蒿坪人杨履泰与趣味相投的好友来松修共同创办了“泰来”汉调二黄科班,并在蒿坪建了一座供祀戏班祖师的老郎庙,至今遗迹尚存。
安康汉剧团的邢大伦师傅,12岁被送到西安的新民社科班学唱汉剧,没多久班子散了,他投奔到西安的大同社。他的师傅陈忠红曾在鸣盛学社执教,鸣盛学社是陕西的辛亥元老张凤翙支持创办的,在辛亥革命后曾经拥有师生三百余人,一度超过了唱秦腔的易俗社,成为当时西安最大的戏剧科班。陈忠红后来执教于大同社,那时的大同社是一个江湖班社,集中了许多江湖艺人。最初学戏的八个月,邢大伦就有机会登台演出了六个折子戏,边演边学,很快从跑龙套的学徒中脱颖而出。
1950年,风华正茂的邢大伦还在西安的舞台上演出汉剧。这一年,京剧艺术家程砚秋来西北考察戏曲,看完汉剧《上天台》后,立即上台向汉剧老艺人张庆宏先生行跪拜礼,称赞汉调二黄表演细腻;他还专门派人去陕南商洛接来当时在汉剧艺人中威望最高的赵安子(时年八十余岁),一起探讨汉剧与京剧的渊源。经过半年多时间,程砚秋收集了许多汉调二黄的剧本、唱腔、曲牌、脸谱,他感慨说:“汉调二黄与湖北汉剧颇不相同,和京剧反极近似。”并称“汉调二黄是京剧之祖山”。
程砚秋先生的话似乎并未引起多大反响,因为作为“京剧之祖山”的汉调二黄,那时差不多快要消声于西安的舞台了。可是众多汉剧艺人却深受鼓舞,邢大伦也从此不愿再对汉剧轻言放弃,“程砚秋的这句话让我记了一辈子,激励了我一辈子。”
每一个时代都有相应的戏剧欣赏习惯,委婉柔和的汉剧最终被激越高亢的秦腔挤出了西安的舞台,作为陕西第二大剧种偏居陕南。没过多久,大同社也散了,邢大伦与师兄弟一起在陕南的洛南县城搭班唱戏,不久班社倒闭,他落寞地回到了陕西山阳县的老家,务农为生。
汉剧的老窝
如今,陕南影响最大的汉剧团是安康汉剧团,它虽然是个县级剧团,却已有62年历史,前身是组建于1922年的同心社。
同心社的班主凌成佑是“票友”下海,他话不多,但能编戏,把小说改编成汉剧,连演了十几场。他还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演员前来投奔,首先要挂牌登台演戏,连演三场之后,如果观众叫好不断,即可留下;戏演砸了,只好卷行李走人。就这样,一大批优秀演员留了下来,成为安康汉剧生生不息的火种。
1952年,在家种了一年多地的邢大伦接到安康汉剧团的邀请函,邢师傅欣喜若狂,带了一把雨伞,拿着朋友送他的一挂产自兰州的口条(胡须),只身来到安康。一时间,陕西关中、汉中、商洛以至湖北郧阳一带的汉剧艺人,纷纷投奔到安康剧团。
为什么汉剧在陕南能够顽强地活下来?邢师傅说:除了有许多优秀演员,还与汉剧长期生存于民间有关。当时安康各县都有汉剧团,在陕南的许多寺庙、移民会馆、村镇都建有戏楼,有些戏楼建得可谓是美轮美奂。乡民们的婚丧嫁娶也是汉剧团一显身手的好时机。“扛上演剧装,又背铺盖卷,走的毛毛路,翻的云雾山,演在沟沟岔,睡在牛羊圈,喝的浑汤水,吃的忆苦饭。”这段顺口溜记录了邢大伦那一代汉剧演员在秦岭山中演出时的情景。直到现在,演员们对捧场的乡民们依旧充满了感情:“农民卖一个鸡蛋都想着要去买盐吃呢,我们怎么能向看戏的农民伸手要钱?”汉剧与普通民众的感情深厚,而这些民众也正是汉剧赖以生存的土壤。 1982年,武汉汉剧院院长陈伯华等四位汉剧名家到安康交流演出,同时也观看了陕南众多汉剧团的演出。陈伯华说:“想不到陕西竟有这么多汉剧团体,我们是来到了汉剧的故乡,这里真是汉剧的老窝子。”这话也许让很多湖北人不服气,但有一些事实却不能不让人深思。“乡音汉调数百载,大小本折上千台。”汉调二黄艺人把上千本传统剧目归称为“三本半”戏:封神列国为一本,秦汉三国为一本,唐宋元明清为一本,野史外传为半本。在陕西安康,汉剧团保存了1027个汉剧本戏、折子戏,其中本戏占80%;而湖北只有600多个本戏、折子戏,其中本戏只有300个。安康汉剧的脸谱,构图清晰,笔调细腻,色彩鲜明;而武汉汉剧的脸谱已逐步被京剧同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安康汉剧团留下了声腔6个类别,唱腔45个板式,曲牌100余首,锣鼓点200余个,脸谱600个(其中有名有姓的专用脸谱450个,无名无姓的通用脸谱150个)。音乐上,陕西汉剧的音乐趋于民间化,告白掺杂着民间俚语;而武汉汉剧的音乐却趋于宫廷化,这与武汉汉剧团地处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有关。安康汉剧仍保存着古朴的风格,保持着源于民间的鲜活。邢师傅说:“无论走到哪儿,老百姓都很欢迎我们,一唱戏,你在夜里就能见到满山的灯笼火把。”
为了让汉剧存活下去,安康汉剧团花了许多心思。1985年,剧团对健在的老艺人全部进行了唱腔录音,其中绝大多数艺人现在已经去世,这些录音也成了绝版。2006年,汉剧被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安康汉剧团接收了50名戏校毕业的学生,这些学了5年汉剧基本功的年轻人,让衰老的剧团忽然充满了青春的活力。2007年年初,这些孩子在白云寺庙会上第一次登台演出,我连夜从北京赶往位于陕南偏僻角落的天柱山。还是一样的戏台,只是过去我看到的六十多岁的旦角、七十多岁的小生,如今已被许多十七八岁的青春面孔所取代。他们的唱腔还不娴熟,姿态也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我从现场观众好奇的眼神里,看到了汉剧涅槃重生的希望。
2008年,安康汉剧团唱生角的龚尚武、唱刀马旦的王发芸,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剧团每场演出的价格也升到了6000元以上,“汉剧终于培养出了更多的观众,这对剧团来说,就是一种胜利。”
秦腔古调的根须在西安延伸
秦岭北麓的西安城,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明代城垣。经历600多年的风雨之后,城墙的战争意义早已荡然无存,城墙上下少了戍防的兵丁,这座城墙如同一个威严的老人,一旦儿孙绕膝,天伦与亲和便霎时回归了心田。城墙下的人们,或者背靠城墙晒太阳,或者拉着二胡唱唱秦腔小曲,享受着原汁原味的市井小民的日子。
西安环城公园有不少听秦腔的戏苑子,都是因陋就简搭个帐篷,帐篷里有个小戏台,“二三人千军万马,八九步海角天涯”。台下摆上百十把椅子、五六张桌子,一众票友便聚在这里听戏、品茶、嗑瓜子、闲聊。天热了吊扇就吹起来,天冷了炉火就烧起来。在难熬的冬天,喝着热茶听着戏,心里是热乎乎的。一位老戏迷摇晃着脑袋对我说:“你们年轻人心浮气躁,哪能享受到泡戏苑子的乐趣呢?”
在戏苑子里泡得久了,我认识了陕西戏剧界鼎鼎有名的票友王老板。王老板的名气源于三点:一是为秦腔一掷万金,迄今为听秦腔已花去百万家财;二是他经营着书院门最大的玉器店;三是他曾请到秦腔界的所有名角,在蓝田县唱了一个月的大戏。
王老板已经有60多年“戏龄”,8岁那年,他去给一个叫“蓝田广义社”的戏班子送饭,在露天搭建的场子里,那激荡耳膜的洪钟之声冲撞着他,让他从此爱上了秦腔。13岁,他去咸阳一家商号当学徒,商号旁边就有一个戏苑子,从商号旁的小门可以钻进去,他差不多天天去听戏,一听就是四个多月。因为家人坚决反对,他断了自己入行唱戏的念头,唱不成戏,他就做戏迷,而且要做超级戏迷。
1985年,王老板在蓝田县城经营一家小小的葫芦头餐馆,他跟县里商量办一场秦腔汇演,他负责请演员并出一部分资金,不够的钱由县里其他单位分担。事情敲定后,王老板请动了秦腔界的53个名角,在县城搭台唱了一个月的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等到要出钱的时候,却只有王老板一个人当“冤大头”。王老板咬咬牙认了。这件事让蓝田人知道了王老板的魄力,后来他改行经营玉器店,对秦腔的热爱依然有增无减,赞助“秦之声”,搞秦腔比赛,天天泡在戏苑子听戏。
泡戏苑子时,我也碰到许多看白戏的民工,甚至还有一个“疯子”。他一连几天都坐在最后一排靠墙角的椅子上,戴一顶女毡帽,上面别着一朵大红花,衣服上遍布油渍。他拄一根拐杖,两手叠放在拐杖上,下巴放在手背上,一只眼睁着,一只眼眯着,聚精会神地听戏,唱至妙处,就扔掉拐杖鼓掌,还跟着曲调一起唱。演员们有时会和他开玩笑,唱完戏还对他拱手道谢,其他演员就喊:“握握手嘛,人家给你拍巴掌了!”大家哄堂大笑,没有人当真,也没有人赶他走。
秦腔戏苑子的生意都很清淡,但戏仍旧夜夜在唱,看白戏的和捧场的,区别只在有座无座、有钱无钱,但他们都是秦腔最忠实的观众,是这古老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
那位王老板的孙辈里,有一个继承了他对秦腔的热爱,可是王老板仍然耿耿于怀:“我有八个孙儿,只有这一个去戏校学拉二胡了。”王老板特别为这个孩子请了一位名乐师作为老师。
一些痴迷秦腔的人说,每个人都有跌入人生低谷的时候,当你茫然不知自己的前路在哪里的时候,就去听听秦腔吧,那种从胸腔中嘶吼出来的乐声会让人为之一振,乡音可以指引着人们找到回家的路,也找到一条东山再起的路。
在西安的城墙公园里,秦腔板胡梆子声从没断过,用来自远古的呐喊撞击着人们的耳膜和心扉,把古老艺术的根须延伸到现在和未来。激昂的长调,常常划破喧嚣的市声,让人霎时热血沸腾。
老戏骨与“老顽童”
此次秦岭之行,我们拜访了秦腔的国家级传承人吕明发。老人今年已经90高龄,眼不花,耳不背,手脚麻利,说起秦腔眉飞色舞,说着说着就忍不住站起身来演示:“关公的步法有四个关键,一是抬步要高,二是落步要沉,三是走步要稳,四是跑步要平。抬步、落步的时候,上半身不能歪;走步、跑步的时候,上半身不能颤。”说着就在屋中跑将起来,果然,脚下健步如飞,上半身却纹丝不动,端的是老戏骨! 听说我们对秦腔绝技鞭扫灯花感兴趣,老人闪身出门,拿着两根笤帚回来。他年届六旬的儿子面露尴尬,觉得在客人面前挥舞笤帚多有不雅,但老人家不以为意,脸上挂着顽童般的笑容,就以笤帚为雌雄二鞭,在屋内抡了起来,两把笤帚划出让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我不禁对他当年在舞台上的风采心生向往。
吕明发8岁学艺,12岁登台,85岁时还随团演出。他扮演的关公尤为知名,形神兼备,号称是“西府活关公”。许多秦腔绝技,如鞭扫灯花、打碗、耍大刀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只是如今有些眼看着就要失传了。比如鞭扫灯花,因过去多是用清油灯照明,表演起来十分便利,如今照明条件好了,反而多有不便,表演时要提前数天准备松油、灯捻。
老人十分健谈,不停翻出各种道具为我们演示,一会儿拿个胡子,一会儿找根拐杖当大刀。本来我还担心无法和一个90高龄的老人交流,但在凤翔剧团采访时,剧团的姜经理大声说:没问题!老爷子身体好着呢!吕明发说,要演好戏,就得了解历史,像演关公,除了知道他的经典故事之外,还得仔细揣摩他的性格,既要读《三国演义》,也要读陈寿的《三国志》,正史野史都要兼顾。
从这位老人的生活细节中,似乎找不到所谓的“长寿秘诀”。他既抽烟,也喝酒,在他家吃饭时,菜还未上齐,他便端起50多度的西凤酒说:“喝!”口气铿锵有力,俨然命令一般,颇有关公一角“道白要刚”的特点;聊戏的时候,老人不一会儿便抽掉了小半包烟。像青豆炒花生米这种寻常老人不喜欢的硬疙瘩,他也一口气能吃上好多。同样是关公戏,吕老最喜欢演的是过五关斩六将,而不喜欢败走麦城。前者演起来豪情万丈,让人不免产生“大丈夫当如是”、“人生得意须尽欢”一类的感慨。
秦岭微表达
汉剧冷知识
汉剧因流行于汉江流域而得名,因早期伴奏乐器为双笛而称二黄。
汉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调,属“皮黄唱腔”,与弋阳、昆曲、梆子一起被称为我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唱腔。
汉剧在陕西仅次于秦腔,为第二大剧种。
汉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嘉庆年间,汉调将源于北方秦腔的西皮、源于南方弋阳腔的二黄融为一体,形成西皮二黄腔,魏长生将之带入北京,催生了京剧。
汉剧主奏乐器“三大件”为:胡琴、月琴、三弦。
汉剧角色区分细致,有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帖、九夫、十杂等十行。汉剧研究学者共收集到历代有名有姓的脸谱450多个,比京剧和秦腔还考究。
汉剧音乐优美,唱词婉转,道白通俗,加上地域的不同,秦声中夹杂着鄂腔、川味和豫韵,别具风格。学者李静慈说:“汉调二黄是汇秦、陇、蜀、鄂、豫各地之声而集其大成,主要是沟通南北,兼收秦楚二地之声与中州之韵。”
浸染乐观主义的农民艺术
从生活中来,到艺术中去
一个一米见方的彩色面具挂在墙上,眉毛、眼珠、脸颊等部位皆高高凸起,涂有红、绿、黄等艳丽的颜色,从它露出的獠牙、高竖的耳朵来看,当属某种猛兽无疑。面具的作者、泥塑大师胡深之女胡小红告诉我,这是泥塑的虎头,在凤翔本地又称“虎挂”。
说是老虎,头顶却没有常见的“王”字花纹,有的只是一朵盛开的玫红色鲜花。在耳朵下方靠近“太阳穴”的部位,同样绘有两朵鲜花。更妙的是,面具两侧也分别“开”出了四朵小花,中间缀以弹簧,酷似戏曲舞台上的帽翅,将虎挂拎起来,这四朵小花便跟着上下抖动。至此,老虎的可怖形象已经被解构了,有的只是艳丽色彩与奇特造型结合后所产生的谐趣。乍一看,倒是与日本能剧、狂言的演员面具有几分相似,尤其是其白描的手法,只不过后者是用木头做的。
在这个虎挂的旁边,还有许多造型怪异的工艺品:有的是圆形的,上面带有一个手柄;有的是水滴形,只是拉得很长;还有梭子形的,在猩红的底色上,绘有各种比例夸张的脸谱。旁边的关公、钟魁塑像,虽然手握大刀、宝剑,但是扭腰摆臀、侧身回望,仿佛在学妙龄少女跳舞,让人忍俊不禁。
夸张,是凤翔工艺美术的最大特点。其实那些造型怪异的东西本来都是农村的日常用具:圆的本是马勺;梭子形就是织布的棱子,不过比原型大了一二十倍;那上了彩的小木盒,是缩小了的水桶。如今它们都成了艺术作品,上面画的是宝鸡一带闹社火时的脸谱。
胡小红所在六营村,位于凤翔县城以东10公里,是全国有名的民俗村,人口不足2000人,却生产着十余种工艺美术作品,几乎家家都会好几样绝活。
比起秦岭南面的汉中、安康等地,北麓的凤翔虽然物产不如前者丰富,但是人们的想象力却并不贫瘠,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生活用品,也能融入美术的元素,使之成为特色浓郁的艺术作品。凤翔县西侧的千阳县,东边的户县、蓝田县,也有许多特点相似的工艺美术作品,只是具体形式不同罢了。
户县的农民画是关中一绝。它采用白描的形式,勾勒出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农村生活场景,所用色彩不是大红大紫,就是五彩斑斓,对比强烈,追求夸张化的描述,但是造型浑厚质朴,凸显出强烈的地域色彩。户县农民画源起于1958年,就是过去大跃进时刷在农村墙上的宣传画。在那个特殊年代,别处多半是草草应付,户县人却在宣传画上投入了相当的精力与心血,使之美术化乃至艺术化,并留存至今。
这些似乎都暗合了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所做的判断:“在真正的中国式的人之中,你能发现一种温和平静、庄重老成的神态,正如你在一块冶炼适度的金属制品中所能看到的那样。尽管真正的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其不足都受到了温良(gentle)之性的消弭和补救……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温良”的品质,虽然使中国人不免受到温顺懦弱、逆来顺受的指摘,却也使得中国人获得了西方人所不具备的“智能”,能够视苦难如平常,在最日常、最枯燥的生活中寻找乐趣。至少在秦岭北麓的诸多山村里,农民们用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作品证明了一点:艺术的生命远比政治来得长久。
让人们还愿意从事传统行业 同汉剧、秦腔一样,秦岭两侧的民间工艺受到了商品经济的冲击,只不过这种冲击更多地表现为产业形式的转变。就像秦岭的许多农家搬下山来,在平原、峪口经营农家乐一样,这里的民间工艺也试图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以图代代相传。
在千阳县南寨镇闫家村,我们顺利地找到了仍在从事西秦刺绣的杨林转一家。他们近年把作坊搬到了镇上,邻近高速路出口。两个女工正在房里绣布老虎——因为老虎的身上有蛇、蜈蚣、蝎子、壁虎、癞蛤蟆五样毒虫,故又称“五毒老虎”。这是过去千阳人的童年玩具,也是孩子过满月时最常收到的礼物。据说老虎属阳,“性食鬼魅”,小孩子与五毒老虎为伴,便可以远离鬼魅、去邪避灾。除了老虎玩具,人们还会缝制虎头帽、虎头鞋子。这些刺绣有着艳丽的颜色、富有想象力的搭配,让人爱不释手。
原先镇上每个村子的人都会刺绣,尤其是冬天农闲时节,妇女们便聚在一起做针线活。除了老虎,还会绣福猪、龙凤、花鸟鱼虫、四季蔬果等各种造型。这些不仅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而且常在婚礼寿宴上派上用场,有人结婚,便绣个“花好月圆”或“龙戏凤”,有老人庆寿,便绣“福禄寿”、“五福捧寿”。如今会刺绣的人越来越少,除了杨林转一家,镇上也就还有李爱姐、李蕙莲等为数不多的几位老人精于此道。这是一笔很简单的经济账:做一个大的布老虎用时7天,售价不过两百多元;如果去打工,一个月的收入便有千余元。更何况,千阳的旅游业并不发达,市场非常有限。
对此,杨林转一家是如此处理的:联系好外地专做旅游生意的买家,争取到大批量的订单;雇佣六七个会刺绣的妇女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加工,底薪加提成,每人的月收入能稳定在800?1200元之间。本来濒临绝迹的手艺,因为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得以延续,甚至有年轻人主动学习刺绣,不会传承乏人。
距离南寨镇220公里的户县东韩村,则是把农民画与旅游产业进行了较好的结合。村中不仅画农民画的人多,搞农家乐的更多,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提供食宿。一到周末,就有大量外国人从西安奔赴这里,吃农家饭,赏农民画。刘亚凤原先在村委会上班,眼看旅游产业搞得如火如荼,索性辞职下海,在村里开了一家农民画商店,店中有不少作品是她的老师——农民画家张青义的作品。因为有利可图,学习农民画的人越来越多。原先整个户县会画农民画的不过数百人,如今作者队伍已壮大到2100多人,涌现出不少有影响力的农民画家,前后有200多件作品在国内外获过奖,许多作品还曾在美、英、法、德、日等多个国家巡回展出。在很多地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的问题发愁时,他们已经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这种变化,外人评价不一。而对于生活在秦岭的人来说,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正如高速公路的开通,带给他们的是便利与文明。在《从棣花到西安》一文中,贾平凹详细记载了现代开发对他及家人的影响:“我每年十几次从西安到棣花,路经蓝关,就可怜了那个韩愈,他当年是‘雪拥蓝关马不前’呀,便觉得我很幸福,坐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在好长时间里,我老认为西安越来越大,像一张大嘴,吞吸着方圆几百里的财富和人才,而乡下,像我的老家棣花,却越来越小。但随着312公路改造后,铁路和高速路的相继修成,城与乡拉近了,它吞吸去了棣花的好多东西,又呼吐了好多东西给棣花,曾经瘪了的棣花慢慢鼓起了肚子。”这“慢慢鼓起的肚子”中,也包含了传统手工艺,以及辜鸿铭先生所说的“一种心灵的生活”。
秦岭微表达
西府艺术之旅
关中平原以咸阳为界,以东地区称“东府”,以西地区称“西府”。西府包括宝鸡三区九县、彬县、武功、兴平、礼泉等,向来是三秦大地上最有历史韵味的地方,是周文化、秦文化的发源地,境内至今留有秦公一号墓、大散关、五丈原等历史遗迹,既是“青铜器之乡”,也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到西府探寻各种民间工艺美术,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视觉盛宴。
1.西秦刺绣:
是陕西布艺的重要流派,以平面刺绣做成各种工艺用品,色彩艳丽,造型多样,具有粗犷阳刚的特点。如今,千阳、凤翔、陇县等地仍有不少从事西秦刺绣的老艺人,以千阳县南寨镇、张家塬镇,凤翔县六营村、陇县东南镇等地较为集中。价格适中,小者只要三十四元,如虎头帽;大者也不过三四百元,如大型五毒虎刺绣。
2.凤翔民俗村:
凤翔过去是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大海子、六营村是其中比较有名的民俗村,除了可在村中享用豆腐宴等农家饭菜之外,还有琳琅满目的民间美术工艺品可供选择,泥塑、马勺脸谱、挂虎是最受欢迎的作品,整体价格比较低廉,通常几十元便可买下,个别比较贵的也不过一两百元。
3.青铜器:
西府是青铜器之乡,如今也把它发展成了美术工艺品。在宝鸡、凤翔的一些酒店大堂、旅游纪念商品店可以看到一些精美的青铜器商品,造型古朴,价格差异比较大,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此外,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展出宝鸡地区出土的国家级青铜器1400多件,是了解、欣赏青铜器的重要场所。
秦岭北麓的户县,虽然物产不甚丰富,但人们的想象力却并不贫瘠,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生活,也能融入美术的元素,使之成为特色浓郁的艺术作品,在最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寻找乐趣。
从生活中来,到艺术中去
一个一米见方的彩色面具挂在墙上,眉毛、眼珠、脸颊等部位皆高高凸起,涂有红、绿、黄等艳丽的颜色,从它露出的獠牙、高竖的耳朵来看,当属某种猛兽无疑。面具的作者、泥塑大师胡深之女胡小红告诉我,这是泥塑的虎头,在凤翔本地又称“虎挂”。
说是老虎,头顶却没有常见的“王”字花纹,有的只是一朵盛开的玫红色鲜花。在耳朵下方靠近“太阳穴”的部位,同样绘有两朵鲜花。更妙的是,面具两侧也分别“开”出了四朵小花,中间缀以弹簧,酷似戏曲舞台上的帽翅,将虎挂拎起来,这四朵小花便跟着上下抖动。至此,老虎的可怖形象已经被解构了,有的只是艳丽色彩与奇特造型结合后所产生的谐趣。乍一看,倒是与日本能剧、狂言的演员面具有几分相似,尤其是其白描的手法,只不过后者是用木头做的。 在这个虎挂的旁边,还有许多造型怪异的工艺品:有的是圆形的,上面带有一个手柄;有的是水滴形,只是拉得很长;还有梭子形的,在猩红的底色上,绘有各种比例夸张的脸谱。旁边的关公、钟魁塑像,虽然手握大刀、宝剑,但是扭腰摆臀、侧身回望,仿佛在学妙龄少女跳舞,让人忍俊不禁。
夸张,是凤翔工艺美术的最大特点。其实那些造型怪异的东西本来都是农村的日常用具:圆的本是马勺;梭子形就是织布的棱子,不过比原型大了一二十倍;那上了彩的小木盒,是缩小了的水桶。如今它们都成了艺术作品,上面画的是宝鸡一带闹社火时的脸谱。
胡小红所在六营村,位于凤翔县城以东10公里,是全国有名的民俗村,人口不足2000人,却生产着十余种工艺美术作品,几乎家家都会好几样绝活。
比起秦岭南面的汉中、安康等地,北麓的凤翔虽然物产不如前者丰富,但是人们的想象力却并不贫瘠,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生活用品,也能融入美术的元素,使之成为特色浓郁的艺术作品。凤翔县西侧的千阳县,东边的户县、蓝田县,也有许多特点相似的工艺美术作品,只是具体形式不同罢了。
户县的农民画是关中一绝。它采用白描的形式,勾勒出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农村生活场景,所用色彩不是大红大紫,就是五彩斑斓,对比强烈,追求夸张化的描述,但是造型浑厚质朴,凸显出强烈的地域色彩。户县农民画源起于1958年,就是过去大跃进时刷在农村墙上的宣传画。在那个特殊年代,别处多半是草草应付,户县人却在宣传画上投入了相当的精力与心血,使之美术化乃至艺术化,并留存至今。
这些似乎都暗合了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所做的判断:“在真正的中国式的人之中,你能发现一种温和平静、庄重老成的神态,正如你在一块冶炼适度的金属制品中所能看到的那样。尽管真正的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其不足都受到了温良(gentle)之性的消弭和补救……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温良”的品质,虽然使中国人不免受到温顺懦弱、逆来顺受的指摘,却也使得中国人获得了西方人所不具备的“智能”,能够视苦难如平常,在最日常、最枯燥的生活中寻找乐趣。至少在秦岭北麓的诸多山村里,农民们用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作品证明了一点:艺术的生命远比政治来得长久。
让人们还愿意从事传统行业
同汉剧、秦腔一样,秦岭两侧的民间工艺受到了商品经济的冲击,只不过这种冲击更多地表现为产业形式的转变。就像秦岭的许多农家搬下山来,在平原、峪口经营农家乐一样,这里的民间工艺也试图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以图代代相传。
在千阳县南寨镇闫家村,我们顺利地找到了仍在从事西秦刺绣的杨林转一家。他们近年把作坊搬到了镇上,邻近高速路出口。两个女工正在房里绣布老虎——因为老虎的身上有蛇、蜈蚣、蝎子、壁虎、癞蛤蟆五样毒虫,故又称“五毒老虎”。这是过去千阳人的童年玩具,也是孩子过满月时最常收到的礼物。据说老虎属阳,“性食鬼魅”,小孩子与五毒老虎为伴,便可以远离鬼魅、去邪避灾。除了老虎玩具,人们还会缝制虎头帽、虎头鞋子。这些刺绣有着艳丽的颜色、富有想象力的搭配,让人爱不释手。
原先镇上每个村子的人都会刺绣,尤其是冬天农闲时节,妇女们便聚在一起做针线活。除了老虎,还会绣福猪、龙凤、花鸟鱼虫、四季蔬果等各种造型。这些不仅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而且常在婚礼寿宴上派上用场,有人结婚,便绣个“花好月圆”或“龙戏凤”,有老人庆寿,便绣“福禄寿”、“五福捧寿”。如今会刺绣的人越来越少,除了杨林转一家,镇上也就还有李爱姐、李蕙莲等为数不多的几位老人精于此道。这是一笔很简单的经济账:做一个大的布老虎用时7天,售价不过两百多元;如果去打工,一个月的收入便有千余元。更何况,千阳的旅游业并不发达,市场非常有限。
对此,杨林转一家是如此处理的:联系好外地专做旅游生意的买家,争取到大批量的订单;雇佣六七个会刺绣的妇女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加工,底薪加提成,每人的月收入能稳定在800?1200元之间。本来濒临绝迹的手艺,因为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得以延续,甚至有年轻人主动学习刺绣,不会传承乏人。
距离南寨镇220公里的户县东韩村,则是把农民画与旅游产业进行了较好的结合。村中不仅画农民画的人多,搞农家乐的更多,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提供食宿。一到周末,就有大量外国人从西安奔赴这里,吃农家饭,赏农民画。刘亚凤原先在村委会上班,眼看旅游产业搞得如火如荼,索性辞职下海,在村里开了一家农民画商店,店中有不少作品是她的老师——农民画家张青义的作品。因为有利可图,学习农民画的人越来越多。原先整个户县会画农民画的不过数百人,如今作者队伍已壮大到2100多人,涌现出不少有影响力的农民画家,前后有200多件作品在国内外获过奖,许多作品还曾在美、英、法、德、日等多个国家巡回展出。在很多地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的问题发愁时,他们已经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这种变化,外人评价不一。而对于生活在秦岭的人来说,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正如高速公路的开通,带给他们的是便利与文明。在《从棣花到西安》一文中,贾平凹详细记载了现代开发对他及家人的影响:“我每年十几次从西安到棣花,路经蓝关,就可怜了那个韩愈,他当年是‘雪拥蓝关马不前’呀,便觉得我很幸福,坐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在好长时间里,我老认为西安越来越大,像一张大嘴,吞吸着方圆几百里的财富和人才,而乡下,像我的老家棣花,却越来越小。但随着312公路改造后,铁路和高速路的相继修成,城与乡拉近了,它吞吸去了棣花的好多东西,又呼吐了好多东西给棣花,曾经瘪了的棣花慢慢鼓起了肚子。”这“慢慢鼓起的肚子”中,也包含了传统手工艺,以及辜鸿铭先生所说的“一种心灵的生活”。
秦岭微表达
农民画收藏之旅
想要收藏户县农民画,除了在西安一些景区、纪念商品店购买之外,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到户县挑选。户县位于西安市西南角28公里处,北临渭水,南依终南山,有多趟班车到达。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
位于县城画展街14号,该馆建于1976年,内设8个展厅,展出200多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展馆东侧有大量作品销售,通常说来,小幅的价格在60?70元之间,中等的在80?100元,大的为150?200元。
东韩村
位于县城北端,1994年建村,有6?7家农民画人家,房子既是画廊,也是商店。整体价格比展览馆略低一二十元。东韩村也是陕西最早发展农家乐的村子,若是不急于赶路,也可在村中住宿,房价在50?80元之间。
私人画室
若是想收藏一些农民画精品,可到当地知名画家的家中或工作室观赏、挑选,其作品更加精致、浑厚,价格也高一些,每幅一两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刘沣涛、王文吉、闫青芬、张昭、李凤兰、雒志俭、刘志德、张青义等都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农民画画家。
秦岭北麓民风彪悍,产生了铿锵有力的豪迈秦腔;南麓民风平和,偏爱荡气回肠的婉约汉剧。再如民间社火,宝鸡的社火便与洋县的很不一样,后者有独一无二的高台表演,还使用木鱼、钟、罄等「法器」,别有一番韵味。
纵然是在山的同一侧,由于地域隔绝,也会出现迥然不同的艺术形式。比如同在秦岭北麓,靠近关中平原的户县盛产农民画,位于西府的千阳以西秦刺绣闻名,凤翔、蓝田的泥塑则以古朴的造型、夸张的表情而取胜。
走入这些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世界,我们方能说自己真正走进了秦岭。它们同秦岭山间的四大国宝、珍稀植物一样,是这座雄伟山脉的宝贵基因。
汉剧与秦腔:秦岭山麓的南腔北调
山中古庙上演的汉剧
陕西安康天柱山的白云寺,高踞山巅,俯瞰着山下的村落和远处浩渺的汉江水库,颇有“日月列宿生足底,神州茫茫几点烟”的境界。每逢农历二月初八前后的庙会,传统的汉剧就在这寺院的舞台上开场。唱三天大戏,演出费数千元,对于经费拮据的汉剧团来说,算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
9年前,我第一次去白云寺看汉剧,从此便做了一个忠实的票友。我觉得,只有在这秦岭山中的古庙看汉剧演出,才更有味道,就像喝酒一样,在上百年的老酒馆小酌,远比在喧嚣的城市酒吧感觉醇香。
二月初八,白云寺楼上楼下的客房里住满了人,戏台也是灯火辉煌,一箱箱的道具码在那儿,惹来不少人好奇地打量。次日,戏尚未开演,山门前的空地早被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中,戏台上鞭炮声炸响,鼓钹齐鸣,侧边的布帘掀开,乐队打头,经过个把小时精心化妆的“帝王将相”们鱼贯而出,遵循传统,他们要先去巡游寺院、祷告神灵。围观的人群闪出一条道来,“帝王将相”甩须牵袍,威风凛凛地穿行于乡民之中。在大雄宝殿,演员们拈香躬礼,僧尼们击磬回应,映着山上斑斓的阳光,袅袅青烟在大殿里升腾而起。
拜完神灵,大戏正式开场,演出的是一些传统经典剧目,比如《大登殿》,说的是王宝钏与薛平贵的爱情故事,剧情却与秦腔中的《王宝钏》有许多不同。汉剧团的老师傅邢大伦说,《大登殿》中的薛平贵,其实就是那个做了“儿皇帝”的石敬瑭。出身贫贱的薛平贵娶王宝钏为妻,后从军出征,遭王宝钏的父亲和姐夫暗算,身陷胡营,不想因祸得福,被代战公主看中,结为夫妻;历十八载,薛平贵回到中原,和王宝钏团聚,并登上皇帝宝座,代战公主主动让贤,让王宝钏做了皇后,自个儿做了贵妃娘娘。这是一个传统的大团圆结局,不知史家如何评判,不过当地百姓乃至僧尼都看得如痴如醉。
《大登殿》只唱了下半本,但也足有三个多小时,剧团的三十多个演员悉数登场,抖擞精神,卖力演出,而台下的乡民们,眼睛瞪圆,或坐或站,几乎始终没挪动过地方。
“汉调二黄是京剧之祖山”
汉剧又称“汉调二黄”、“山二黄”、“土二黄”,陕南现在的汉剧班社几乎都发源于紫阳县的蒿坪镇。乾隆年间,蒿坪人杨履泰与趣味相投的好友来松修共同创办了“泰来”汉调二黄科班,并在蒿坪建了一座供祀戏班祖师的老郎庙,至今遗迹尚存。
安康汉剧团的邢大伦师傅,12岁被送到西安的新民社科班学唱汉剧,没多久班子散了,他投奔到西安的大同社。他的师傅陈忠红曾在鸣盛学社执教,鸣盛学社是陕西的辛亥元老张凤翙支持创办的,在辛亥革命后曾经拥有师生三百余人,一度超过了唱秦腔的易俗社,成为当时西安最大的戏剧科班。陈忠红后来执教于大同社,那时的大同社是一个江湖班社,集中了许多江湖艺人。最初学戏的八个月,邢大伦就有机会登台演出了六个折子戏,边演边学,很快从跑龙套的学徒中脱颖而出。
1950年,风华正茂的邢大伦还在西安的舞台上演出汉剧。这一年,京剧艺术家程砚秋来西北考察戏曲,看完汉剧《上天台》后,立即上台向汉剧老艺人张庆宏先生行跪拜礼,称赞汉调二黄表演细腻;他还专门派人去陕南商洛接来当时在汉剧艺人中威望最高的赵安子(时年八十余岁),一起探讨汉剧与京剧的渊源。经过半年多时间,程砚秋收集了许多汉调二黄的剧本、唱腔、曲牌、脸谱,他感慨说:“汉调二黄与湖北汉剧颇不相同,和京剧反极近似。”并称“汉调二黄是京剧之祖山”。
程砚秋先生的话似乎并未引起多大反响,因为作为“京剧之祖山”的汉调二黄,那时差不多快要消声于西安的舞台了。可是众多汉剧艺人却深受鼓舞,邢大伦也从此不愿再对汉剧轻言放弃,“程砚秋的这句话让我记了一辈子,激励了我一辈子。”
每一个时代都有相应的戏剧欣赏习惯,委婉柔和的汉剧最终被激越高亢的秦腔挤出了西安的舞台,作为陕西第二大剧种偏居陕南。没过多久,大同社也散了,邢大伦与师兄弟一起在陕南的洛南县城搭班唱戏,不久班社倒闭,他落寞地回到了陕西山阳县的老家,务农为生。
汉剧的老窝
如今,陕南影响最大的汉剧团是安康汉剧团,它虽然是个县级剧团,却已有62年历史,前身是组建于1922年的同心社。
同心社的班主凌成佑是“票友”下海,他话不多,但能编戏,把小说改编成汉剧,连演了十几场。他还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演员前来投奔,首先要挂牌登台演戏,连演三场之后,如果观众叫好不断,即可留下;戏演砸了,只好卷行李走人。就这样,一大批优秀演员留了下来,成为安康汉剧生生不息的火种。
1952年,在家种了一年多地的邢大伦接到安康汉剧团的邀请函,邢师傅欣喜若狂,带了一把雨伞,拿着朋友送他的一挂产自兰州的口条(胡须),只身来到安康。一时间,陕西关中、汉中、商洛以至湖北郧阳一带的汉剧艺人,纷纷投奔到安康剧团。
为什么汉剧在陕南能够顽强地活下来?邢师傅说:除了有许多优秀演员,还与汉剧长期生存于民间有关。当时安康各县都有汉剧团,在陕南的许多寺庙、移民会馆、村镇都建有戏楼,有些戏楼建得可谓是美轮美奂。乡民们的婚丧嫁娶也是汉剧团一显身手的好时机。“扛上演剧装,又背铺盖卷,走的毛毛路,翻的云雾山,演在沟沟岔,睡在牛羊圈,喝的浑汤水,吃的忆苦饭。”这段顺口溜记录了邢大伦那一代汉剧演员在秦岭山中演出时的情景。直到现在,演员们对捧场的乡民们依旧充满了感情:“农民卖一个鸡蛋都想着要去买盐吃呢,我们怎么能向看戏的农民伸手要钱?”汉剧与普通民众的感情深厚,而这些民众也正是汉剧赖以生存的土壤。 1982年,武汉汉剧院院长陈伯华等四位汉剧名家到安康交流演出,同时也观看了陕南众多汉剧团的演出。陈伯华说:“想不到陕西竟有这么多汉剧团体,我们是来到了汉剧的故乡,这里真是汉剧的老窝子。”这话也许让很多湖北人不服气,但有一些事实却不能不让人深思。“乡音汉调数百载,大小本折上千台。”汉调二黄艺人把上千本传统剧目归称为“三本半”戏:封神列国为一本,秦汉三国为一本,唐宋元明清为一本,野史外传为半本。在陕西安康,汉剧团保存了1027个汉剧本戏、折子戏,其中本戏占80%;而湖北只有600多个本戏、折子戏,其中本戏只有300个。安康汉剧的脸谱,构图清晰,笔调细腻,色彩鲜明;而武汉汉剧的脸谱已逐步被京剧同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安康汉剧团留下了声腔6个类别,唱腔45个板式,曲牌100余首,锣鼓点200余个,脸谱600个(其中有名有姓的专用脸谱450个,无名无姓的通用脸谱150个)。音乐上,陕西汉剧的音乐趋于民间化,告白掺杂着民间俚语;而武汉汉剧的音乐却趋于宫廷化,这与武汉汉剧团地处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有关。安康汉剧仍保存着古朴的风格,保持着源于民间的鲜活。邢师傅说:“无论走到哪儿,老百姓都很欢迎我们,一唱戏,你在夜里就能见到满山的灯笼火把。”
为了让汉剧存活下去,安康汉剧团花了许多心思。1985年,剧团对健在的老艺人全部进行了唱腔录音,其中绝大多数艺人现在已经去世,这些录音也成了绝版。2006年,汉剧被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安康汉剧团接收了50名戏校毕业的学生,这些学了5年汉剧基本功的年轻人,让衰老的剧团忽然充满了青春的活力。2007年年初,这些孩子在白云寺庙会上第一次登台演出,我连夜从北京赶往位于陕南偏僻角落的天柱山。还是一样的戏台,只是过去我看到的六十多岁的旦角、七十多岁的小生,如今已被许多十七八岁的青春面孔所取代。他们的唱腔还不娴熟,姿态也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我从现场观众好奇的眼神里,看到了汉剧涅槃重生的希望。
2008年,安康汉剧团唱生角的龚尚武、唱刀马旦的王发芸,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剧团每场演出的价格也升到了6000元以上,“汉剧终于培养出了更多的观众,这对剧团来说,就是一种胜利。”
秦腔古调的根须在西安延伸
秦岭北麓的西安城,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明代城垣。经历600多年的风雨之后,城墙的战争意义早已荡然无存,城墙上下少了戍防的兵丁,这座城墙如同一个威严的老人,一旦儿孙绕膝,天伦与亲和便霎时回归了心田。城墙下的人们,或者背靠城墙晒太阳,或者拉着二胡唱唱秦腔小曲,享受着原汁原味的市井小民的日子。
西安环城公园有不少听秦腔的戏苑子,都是因陋就简搭个帐篷,帐篷里有个小戏台,“二三人千军万马,八九步海角天涯”。台下摆上百十把椅子、五六张桌子,一众票友便聚在这里听戏、品茶、嗑瓜子、闲聊。天热了吊扇就吹起来,天冷了炉火就烧起来。在难熬的冬天,喝着热茶听着戏,心里是热乎乎的。一位老戏迷摇晃着脑袋对我说:“你们年轻人心浮气躁,哪能享受到泡戏苑子的乐趣呢?”
在戏苑子里泡得久了,我认识了陕西戏剧界鼎鼎有名的票友王老板。王老板的名气源于三点:一是为秦腔一掷万金,迄今为听秦腔已花去百万家财;二是他经营着书院门最大的玉器店;三是他曾请到秦腔界的所有名角,在蓝田县唱了一个月的大戏。
王老板已经有60多年“戏龄”,8岁那年,他去给一个叫“蓝田广义社”的戏班子送饭,在露天搭建的场子里,那激荡耳膜的洪钟之声冲撞着他,让他从此爱上了秦腔。13岁,他去咸阳一家商号当学徒,商号旁边就有一个戏苑子,从商号旁的小门可以钻进去,他差不多天天去听戏,一听就是四个多月。因为家人坚决反对,他断了自己入行唱戏的念头,唱不成戏,他就做戏迷,而且要做超级戏迷。
1985年,王老板在蓝田县城经营一家小小的葫芦头餐馆,他跟县里商量办一场秦腔汇演,他负责请演员并出一部分资金,不够的钱由县里其他单位分担。事情敲定后,王老板请动了秦腔界的53个名角,在县城搭台唱了一个月的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等到要出钱的时候,却只有王老板一个人当“冤大头”。王老板咬咬牙认了。这件事让蓝田人知道了王老板的魄力,后来他改行经营玉器店,对秦腔的热爱依然有增无减,赞助“秦之声”,搞秦腔比赛,天天泡在戏苑子听戏。
泡戏苑子时,我也碰到许多看白戏的民工,甚至还有一个“疯子”。他一连几天都坐在最后一排靠墙角的椅子上,戴一顶女毡帽,上面别着一朵大红花,衣服上遍布油渍。他拄一根拐杖,两手叠放在拐杖上,下巴放在手背上,一只眼睁着,一只眼眯着,聚精会神地听戏,唱至妙处,就扔掉拐杖鼓掌,还跟着曲调一起唱。演员们有时会和他开玩笑,唱完戏还对他拱手道谢,其他演员就喊:“握握手嘛,人家给你拍巴掌了!”大家哄堂大笑,没有人当真,也没有人赶他走。
秦腔戏苑子的生意都很清淡,但戏仍旧夜夜在唱,看白戏的和捧场的,区别只在有座无座、有钱无钱,但他们都是秦腔最忠实的观众,是这古老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
那位王老板的孙辈里,有一个继承了他对秦腔的热爱,可是王老板仍然耿耿于怀:“我有八个孙儿,只有这一个去戏校学拉二胡了。”王老板特别为这个孩子请了一位名乐师作为老师。
一些痴迷秦腔的人说,每个人都有跌入人生低谷的时候,当你茫然不知自己的前路在哪里的时候,就去听听秦腔吧,那种从胸腔中嘶吼出来的乐声会让人为之一振,乡音可以指引着人们找到回家的路,也找到一条东山再起的路。
在西安的城墙公园里,秦腔板胡梆子声从没断过,用来自远古的呐喊撞击着人们的耳膜和心扉,把古老艺术的根须延伸到现在和未来。激昂的长调,常常划破喧嚣的市声,让人霎时热血沸腾。
老戏骨与“老顽童”
此次秦岭之行,我们拜访了秦腔的国家级传承人吕明发。老人今年已经90高龄,眼不花,耳不背,手脚麻利,说起秦腔眉飞色舞,说着说着就忍不住站起身来演示:“关公的步法有四个关键,一是抬步要高,二是落步要沉,三是走步要稳,四是跑步要平。抬步、落步的时候,上半身不能歪;走步、跑步的时候,上半身不能颤。”说着就在屋中跑将起来,果然,脚下健步如飞,上半身却纹丝不动,端的是老戏骨! 听说我们对秦腔绝技鞭扫灯花感兴趣,老人闪身出门,拿着两根笤帚回来。他年届六旬的儿子面露尴尬,觉得在客人面前挥舞笤帚多有不雅,但老人家不以为意,脸上挂着顽童般的笑容,就以笤帚为雌雄二鞭,在屋内抡了起来,两把笤帚划出让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我不禁对他当年在舞台上的风采心生向往。
吕明发8岁学艺,12岁登台,85岁时还随团演出。他扮演的关公尤为知名,形神兼备,号称是“西府活关公”。许多秦腔绝技,如鞭扫灯花、打碗、耍大刀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只是如今有些眼看着就要失传了。比如鞭扫灯花,因过去多是用清油灯照明,表演起来十分便利,如今照明条件好了,反而多有不便,表演时要提前数天准备松油、灯捻。
老人十分健谈,不停翻出各种道具为我们演示,一会儿拿个胡子,一会儿找根拐杖当大刀。本来我还担心无法和一个90高龄的老人交流,但在凤翔剧团采访时,剧团的姜经理大声说:没问题!老爷子身体好着呢!吕明发说,要演好戏,就得了解历史,像演关公,除了知道他的经典故事之外,还得仔细揣摩他的性格,既要读《三国演义》,也要读陈寿的《三国志》,正史野史都要兼顾。
从这位老人的生活细节中,似乎找不到所谓的“长寿秘诀”。他既抽烟,也喝酒,在他家吃饭时,菜还未上齐,他便端起50多度的西凤酒说:“喝!”口气铿锵有力,俨然命令一般,颇有关公一角“道白要刚”的特点;聊戏的时候,老人不一会儿便抽掉了小半包烟。像青豆炒花生米这种寻常老人不喜欢的硬疙瘩,他也一口气能吃上好多。同样是关公戏,吕老最喜欢演的是过五关斩六将,而不喜欢败走麦城。前者演起来豪情万丈,让人不免产生“大丈夫当如是”、“人生得意须尽欢”一类的感慨。
秦岭微表达
汉剧冷知识
汉剧因流行于汉江流域而得名,因早期伴奏乐器为双笛而称二黄。
汉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调,属“皮黄唱腔”,与弋阳、昆曲、梆子一起被称为我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唱腔。
汉剧在陕西仅次于秦腔,为第二大剧种。
汉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嘉庆年间,汉调将源于北方秦腔的西皮、源于南方弋阳腔的二黄融为一体,形成西皮二黄腔,魏长生将之带入北京,催生了京剧。
汉剧主奏乐器“三大件”为:胡琴、月琴、三弦。
汉剧角色区分细致,有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帖、九夫、十杂等十行。汉剧研究学者共收集到历代有名有姓的脸谱450多个,比京剧和秦腔还考究。
汉剧音乐优美,唱词婉转,道白通俗,加上地域的不同,秦声中夹杂着鄂腔、川味和豫韵,别具风格。学者李静慈说:“汉调二黄是汇秦、陇、蜀、鄂、豫各地之声而集其大成,主要是沟通南北,兼收秦楚二地之声与中州之韵。”
浸染乐观主义的农民艺术
从生活中来,到艺术中去
一个一米见方的彩色面具挂在墙上,眉毛、眼珠、脸颊等部位皆高高凸起,涂有红、绿、黄等艳丽的颜色,从它露出的獠牙、高竖的耳朵来看,当属某种猛兽无疑。面具的作者、泥塑大师胡深之女胡小红告诉我,这是泥塑的虎头,在凤翔本地又称“虎挂”。
说是老虎,头顶却没有常见的“王”字花纹,有的只是一朵盛开的玫红色鲜花。在耳朵下方靠近“太阳穴”的部位,同样绘有两朵鲜花。更妙的是,面具两侧也分别“开”出了四朵小花,中间缀以弹簧,酷似戏曲舞台上的帽翅,将虎挂拎起来,这四朵小花便跟着上下抖动。至此,老虎的可怖形象已经被解构了,有的只是艳丽色彩与奇特造型结合后所产生的谐趣。乍一看,倒是与日本能剧、狂言的演员面具有几分相似,尤其是其白描的手法,只不过后者是用木头做的。
在这个虎挂的旁边,还有许多造型怪异的工艺品:有的是圆形的,上面带有一个手柄;有的是水滴形,只是拉得很长;还有梭子形的,在猩红的底色上,绘有各种比例夸张的脸谱。旁边的关公、钟魁塑像,虽然手握大刀、宝剑,但是扭腰摆臀、侧身回望,仿佛在学妙龄少女跳舞,让人忍俊不禁。
夸张,是凤翔工艺美术的最大特点。其实那些造型怪异的东西本来都是农村的日常用具:圆的本是马勺;梭子形就是织布的棱子,不过比原型大了一二十倍;那上了彩的小木盒,是缩小了的水桶。如今它们都成了艺术作品,上面画的是宝鸡一带闹社火时的脸谱。
胡小红所在六营村,位于凤翔县城以东10公里,是全国有名的民俗村,人口不足2000人,却生产着十余种工艺美术作品,几乎家家都会好几样绝活。
比起秦岭南面的汉中、安康等地,北麓的凤翔虽然物产不如前者丰富,但是人们的想象力却并不贫瘠,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生活用品,也能融入美术的元素,使之成为特色浓郁的艺术作品。凤翔县西侧的千阳县,东边的户县、蓝田县,也有许多特点相似的工艺美术作品,只是具体形式不同罢了。
户县的农民画是关中一绝。它采用白描的形式,勾勒出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农村生活场景,所用色彩不是大红大紫,就是五彩斑斓,对比强烈,追求夸张化的描述,但是造型浑厚质朴,凸显出强烈的地域色彩。户县农民画源起于1958年,就是过去大跃进时刷在农村墙上的宣传画。在那个特殊年代,别处多半是草草应付,户县人却在宣传画上投入了相当的精力与心血,使之美术化乃至艺术化,并留存至今。
这些似乎都暗合了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所做的判断:“在真正的中国式的人之中,你能发现一种温和平静、庄重老成的神态,正如你在一块冶炼适度的金属制品中所能看到的那样。尽管真正的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其不足都受到了温良(gentle)之性的消弭和补救……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温良”的品质,虽然使中国人不免受到温顺懦弱、逆来顺受的指摘,却也使得中国人获得了西方人所不具备的“智能”,能够视苦难如平常,在最日常、最枯燥的生活中寻找乐趣。至少在秦岭北麓的诸多山村里,农民们用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作品证明了一点:艺术的生命远比政治来得长久。
让人们还愿意从事传统行业 同汉剧、秦腔一样,秦岭两侧的民间工艺受到了商品经济的冲击,只不过这种冲击更多地表现为产业形式的转变。就像秦岭的许多农家搬下山来,在平原、峪口经营农家乐一样,这里的民间工艺也试图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以图代代相传。
在千阳县南寨镇闫家村,我们顺利地找到了仍在从事西秦刺绣的杨林转一家。他们近年把作坊搬到了镇上,邻近高速路出口。两个女工正在房里绣布老虎——因为老虎的身上有蛇、蜈蚣、蝎子、壁虎、癞蛤蟆五样毒虫,故又称“五毒老虎”。这是过去千阳人的童年玩具,也是孩子过满月时最常收到的礼物。据说老虎属阳,“性食鬼魅”,小孩子与五毒老虎为伴,便可以远离鬼魅、去邪避灾。除了老虎玩具,人们还会缝制虎头帽、虎头鞋子。这些刺绣有着艳丽的颜色、富有想象力的搭配,让人爱不释手。
原先镇上每个村子的人都会刺绣,尤其是冬天农闲时节,妇女们便聚在一起做针线活。除了老虎,还会绣福猪、龙凤、花鸟鱼虫、四季蔬果等各种造型。这些不仅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而且常在婚礼寿宴上派上用场,有人结婚,便绣个“花好月圆”或“龙戏凤”,有老人庆寿,便绣“福禄寿”、“五福捧寿”。如今会刺绣的人越来越少,除了杨林转一家,镇上也就还有李爱姐、李蕙莲等为数不多的几位老人精于此道。这是一笔很简单的经济账:做一个大的布老虎用时7天,售价不过两百多元;如果去打工,一个月的收入便有千余元。更何况,千阳的旅游业并不发达,市场非常有限。
对此,杨林转一家是如此处理的:联系好外地专做旅游生意的买家,争取到大批量的订单;雇佣六七个会刺绣的妇女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加工,底薪加提成,每人的月收入能稳定在800?1200元之间。本来濒临绝迹的手艺,因为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得以延续,甚至有年轻人主动学习刺绣,不会传承乏人。
距离南寨镇220公里的户县东韩村,则是把农民画与旅游产业进行了较好的结合。村中不仅画农民画的人多,搞农家乐的更多,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提供食宿。一到周末,就有大量外国人从西安奔赴这里,吃农家饭,赏农民画。刘亚凤原先在村委会上班,眼看旅游产业搞得如火如荼,索性辞职下海,在村里开了一家农民画商店,店中有不少作品是她的老师——农民画家张青义的作品。因为有利可图,学习农民画的人越来越多。原先整个户县会画农民画的不过数百人,如今作者队伍已壮大到2100多人,涌现出不少有影响力的农民画家,前后有200多件作品在国内外获过奖,许多作品还曾在美、英、法、德、日等多个国家巡回展出。在很多地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的问题发愁时,他们已经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这种变化,外人评价不一。而对于生活在秦岭的人来说,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正如高速公路的开通,带给他们的是便利与文明。在《从棣花到西安》一文中,贾平凹详细记载了现代开发对他及家人的影响:“我每年十几次从西安到棣花,路经蓝关,就可怜了那个韩愈,他当年是‘雪拥蓝关马不前’呀,便觉得我很幸福,坐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在好长时间里,我老认为西安越来越大,像一张大嘴,吞吸着方圆几百里的财富和人才,而乡下,像我的老家棣花,却越来越小。但随着312公路改造后,铁路和高速路的相继修成,城与乡拉近了,它吞吸去了棣花的好多东西,又呼吐了好多东西给棣花,曾经瘪了的棣花慢慢鼓起了肚子。”这“慢慢鼓起的肚子”中,也包含了传统手工艺,以及辜鸿铭先生所说的“一种心灵的生活”。
秦岭微表达
西府艺术之旅
关中平原以咸阳为界,以东地区称“东府”,以西地区称“西府”。西府包括宝鸡三区九县、彬县、武功、兴平、礼泉等,向来是三秦大地上最有历史韵味的地方,是周文化、秦文化的发源地,境内至今留有秦公一号墓、大散关、五丈原等历史遗迹,既是“青铜器之乡”,也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到西府探寻各种民间工艺美术,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视觉盛宴。
1.西秦刺绣:
是陕西布艺的重要流派,以平面刺绣做成各种工艺用品,色彩艳丽,造型多样,具有粗犷阳刚的特点。如今,千阳、凤翔、陇县等地仍有不少从事西秦刺绣的老艺人,以千阳县南寨镇、张家塬镇,凤翔县六营村、陇县东南镇等地较为集中。价格适中,小者只要三十四元,如虎头帽;大者也不过三四百元,如大型五毒虎刺绣。
2.凤翔民俗村:
凤翔过去是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大海子、六营村是其中比较有名的民俗村,除了可在村中享用豆腐宴等农家饭菜之外,还有琳琅满目的民间美术工艺品可供选择,泥塑、马勺脸谱、挂虎是最受欢迎的作品,整体价格比较低廉,通常几十元便可买下,个别比较贵的也不过一两百元。
3.青铜器:
西府是青铜器之乡,如今也把它发展成了美术工艺品。在宝鸡、凤翔的一些酒店大堂、旅游纪念商品店可以看到一些精美的青铜器商品,造型古朴,价格差异比较大,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此外,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展出宝鸡地区出土的国家级青铜器1400多件,是了解、欣赏青铜器的重要场所。
秦岭北麓的户县,虽然物产不甚丰富,但人们的想象力却并不贫瘠,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生活,也能融入美术的元素,使之成为特色浓郁的艺术作品,在最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寻找乐趣。
从生活中来,到艺术中去
一个一米见方的彩色面具挂在墙上,眉毛、眼珠、脸颊等部位皆高高凸起,涂有红、绿、黄等艳丽的颜色,从它露出的獠牙、高竖的耳朵来看,当属某种猛兽无疑。面具的作者、泥塑大师胡深之女胡小红告诉我,这是泥塑的虎头,在凤翔本地又称“虎挂”。
说是老虎,头顶却没有常见的“王”字花纹,有的只是一朵盛开的玫红色鲜花。在耳朵下方靠近“太阳穴”的部位,同样绘有两朵鲜花。更妙的是,面具两侧也分别“开”出了四朵小花,中间缀以弹簧,酷似戏曲舞台上的帽翅,将虎挂拎起来,这四朵小花便跟着上下抖动。至此,老虎的可怖形象已经被解构了,有的只是艳丽色彩与奇特造型结合后所产生的谐趣。乍一看,倒是与日本能剧、狂言的演员面具有几分相似,尤其是其白描的手法,只不过后者是用木头做的。 在这个虎挂的旁边,还有许多造型怪异的工艺品:有的是圆形的,上面带有一个手柄;有的是水滴形,只是拉得很长;还有梭子形的,在猩红的底色上,绘有各种比例夸张的脸谱。旁边的关公、钟魁塑像,虽然手握大刀、宝剑,但是扭腰摆臀、侧身回望,仿佛在学妙龄少女跳舞,让人忍俊不禁。
夸张,是凤翔工艺美术的最大特点。其实那些造型怪异的东西本来都是农村的日常用具:圆的本是马勺;梭子形就是织布的棱子,不过比原型大了一二十倍;那上了彩的小木盒,是缩小了的水桶。如今它们都成了艺术作品,上面画的是宝鸡一带闹社火时的脸谱。
胡小红所在六营村,位于凤翔县城以东10公里,是全国有名的民俗村,人口不足2000人,却生产着十余种工艺美术作品,几乎家家都会好几样绝活。
比起秦岭南面的汉中、安康等地,北麓的凤翔虽然物产不如前者丰富,但是人们的想象力却并不贫瘠,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生活用品,也能融入美术的元素,使之成为特色浓郁的艺术作品。凤翔县西侧的千阳县,东边的户县、蓝田县,也有许多特点相似的工艺美术作品,只是具体形式不同罢了。
户县的农民画是关中一绝。它采用白描的形式,勾勒出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农村生活场景,所用色彩不是大红大紫,就是五彩斑斓,对比强烈,追求夸张化的描述,但是造型浑厚质朴,凸显出强烈的地域色彩。户县农民画源起于1958年,就是过去大跃进时刷在农村墙上的宣传画。在那个特殊年代,别处多半是草草应付,户县人却在宣传画上投入了相当的精力与心血,使之美术化乃至艺术化,并留存至今。
这些似乎都暗合了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所做的判断:“在真正的中国式的人之中,你能发现一种温和平静、庄重老成的神态,正如你在一块冶炼适度的金属制品中所能看到的那样。尽管真正的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其不足都受到了温良(gentle)之性的消弭和补救……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温良”的品质,虽然使中国人不免受到温顺懦弱、逆来顺受的指摘,却也使得中国人获得了西方人所不具备的“智能”,能够视苦难如平常,在最日常、最枯燥的生活中寻找乐趣。至少在秦岭北麓的诸多山村里,农民们用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作品证明了一点:艺术的生命远比政治来得长久。
让人们还愿意从事传统行业
同汉剧、秦腔一样,秦岭两侧的民间工艺受到了商品经济的冲击,只不过这种冲击更多地表现为产业形式的转变。就像秦岭的许多农家搬下山来,在平原、峪口经营农家乐一样,这里的民间工艺也试图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以图代代相传。
在千阳县南寨镇闫家村,我们顺利地找到了仍在从事西秦刺绣的杨林转一家。他们近年把作坊搬到了镇上,邻近高速路出口。两个女工正在房里绣布老虎——因为老虎的身上有蛇、蜈蚣、蝎子、壁虎、癞蛤蟆五样毒虫,故又称“五毒老虎”。这是过去千阳人的童年玩具,也是孩子过满月时最常收到的礼物。据说老虎属阳,“性食鬼魅”,小孩子与五毒老虎为伴,便可以远离鬼魅、去邪避灾。除了老虎玩具,人们还会缝制虎头帽、虎头鞋子。这些刺绣有着艳丽的颜色、富有想象力的搭配,让人爱不释手。
原先镇上每个村子的人都会刺绣,尤其是冬天农闲时节,妇女们便聚在一起做针线活。除了老虎,还会绣福猪、龙凤、花鸟鱼虫、四季蔬果等各种造型。这些不仅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而且常在婚礼寿宴上派上用场,有人结婚,便绣个“花好月圆”或“龙戏凤”,有老人庆寿,便绣“福禄寿”、“五福捧寿”。如今会刺绣的人越来越少,除了杨林转一家,镇上也就还有李爱姐、李蕙莲等为数不多的几位老人精于此道。这是一笔很简单的经济账:做一个大的布老虎用时7天,售价不过两百多元;如果去打工,一个月的收入便有千余元。更何况,千阳的旅游业并不发达,市场非常有限。
对此,杨林转一家是如此处理的:联系好外地专做旅游生意的买家,争取到大批量的订单;雇佣六七个会刺绣的妇女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加工,底薪加提成,每人的月收入能稳定在800?1200元之间。本来濒临绝迹的手艺,因为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得以延续,甚至有年轻人主动学习刺绣,不会传承乏人。
距离南寨镇220公里的户县东韩村,则是把农民画与旅游产业进行了较好的结合。村中不仅画农民画的人多,搞农家乐的更多,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提供食宿。一到周末,就有大量外国人从西安奔赴这里,吃农家饭,赏农民画。刘亚凤原先在村委会上班,眼看旅游产业搞得如火如荼,索性辞职下海,在村里开了一家农民画商店,店中有不少作品是她的老师——农民画家张青义的作品。因为有利可图,学习农民画的人越来越多。原先整个户县会画农民画的不过数百人,如今作者队伍已壮大到2100多人,涌现出不少有影响力的农民画家,前后有200多件作品在国内外获过奖,许多作品还曾在美、英、法、德、日等多个国家巡回展出。在很多地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的问题发愁时,他们已经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这种变化,外人评价不一。而对于生活在秦岭的人来说,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正如高速公路的开通,带给他们的是便利与文明。在《从棣花到西安》一文中,贾平凹详细记载了现代开发对他及家人的影响:“我每年十几次从西安到棣花,路经蓝关,就可怜了那个韩愈,他当年是‘雪拥蓝关马不前’呀,便觉得我很幸福,坐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在好长时间里,我老认为西安越来越大,像一张大嘴,吞吸着方圆几百里的财富和人才,而乡下,像我的老家棣花,却越来越小。但随着312公路改造后,铁路和高速路的相继修成,城与乡拉近了,它吞吸去了棣花的好多东西,又呼吐了好多东西给棣花,曾经瘪了的棣花慢慢鼓起了肚子。”这“慢慢鼓起的肚子”中,也包含了传统手工艺,以及辜鸿铭先生所说的“一种心灵的生活”。
秦岭微表达
农民画收藏之旅
想要收藏户县农民画,除了在西安一些景区、纪念商品店购买之外,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到户县挑选。户县位于西安市西南角28公里处,北临渭水,南依终南山,有多趟班车到达。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
位于县城画展街14号,该馆建于1976年,内设8个展厅,展出200多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展馆东侧有大量作品销售,通常说来,小幅的价格在60?70元之间,中等的在80?100元,大的为150?200元。
东韩村
位于县城北端,1994年建村,有6?7家农民画人家,房子既是画廊,也是商店。整体价格比展览馆略低一二十元。东韩村也是陕西最早发展农家乐的村子,若是不急于赶路,也可在村中住宿,房价在50?80元之间。
私人画室
若是想收藏一些农民画精品,可到当地知名画家的家中或工作室观赏、挑选,其作品更加精致、浑厚,价格也高一些,每幅一两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刘沣涛、王文吉、闫青芬、张昭、李凤兰、雒志俭、刘志德、张青义等都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农民画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