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发展与理论建设

来源 :艺术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戏曲艺术的全部丰富性、复杂性和当前戏曲改革的艰巨性,均与中国戏曲植根的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我们对戏曲现状的审视,对戏曲理论建设的考虑,都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根基。
其他文献
戏曲电视剧初探刘觅滢戏曲电视剧"、戏曲艺术片"、电视戏曲音乐剧"等等,种种名称,都是对戏曲和电视结合产生的新兴事物的称谓。这些名称的不同,正反映了艺术家们对其内涵理解
《西江祝嘏》作于乾隆十六年蒋士铨二十七岁时,系应江西乡绅之邀为遥祝皇太后寿诞而作。该剧虽为应制之作,却能杂采“民间风谣”,兼收花部唱腔、曲牌乃至剧目,从而显示了浓郁的生
:现代化的新剧要创造,古典性之旧曲要保存,是百年来戏曲活动中两个不断变奏的主题。时至今日,旧戏虽历经冲击以至禁绝,然终未废除;新剧则反复实验探索,却仍未造出。在历史与时代的双
中国戏曲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完美独特的表演、欣赏体系,古戏台两侧的楹联凝炼概括地反映出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出东方戏剧审美的智慧
艺术产生之初便带有某种技巧性。技巧在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能忽视的。伟大的艺术力量要得到恰如其份的显示,则需要有与艺术力量相当的一流技巧,中国画自然不例外。即便是
天下无无根之事,所有事物的发生都是其来有自,剧学发展亦复如是。乾隆朝的剧学,如果在中国戏剧学史上,有任何一点的成就,那也是因为有前代剧学者辛勤种的根芽,才有乾隆朝剧学者所得
戏剧·小品俗说曹琳一、小品说小品"一词,源自对佛经篇幅的匡定,发韧于公元四世纪。我国古代四大译经家之一的西秦高僧鸠摩罗什在翻译摩诃般若波罗密经的过程中,将较详的27卷
在京沪年轻一辈的学者中,北京师范大学的郭英德先生是很容易受瞩目的一位。这不独是因为京城有地利之便,更因为郭先生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著作和文章已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坚守话剧舞台努力开创未来———前线话剧团戏剧创作7年回顾蒋晓勤刘聪我团自1955年正式成立以来,始终执着于军事戏剧事业,坚守话剧舞台。在迄今为止的42年中,创作演出了大型剧目共60余个
柳琴戏长于表现生活,讲究形象、意趣的生活化和唱腔音乐的自由抒情化。所以柳琴戏的语言艺术具有通俗、形象、生动、风趣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