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按照产城融合和产业支撑的理念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
“如果创业园都入驻了企业,周围村庄的购买力一定会上来。”面对裴寨新村商业区生意冷淡的现状,河南省辉县市委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原官喜展望到。
与此同时,很多村民则认为“肯来山区办厂的企业不多,而且每个乡镇都竞争得特别厉害。要改善,不是一时半时的功夫。”
当世代以“耕种”为生的农民失去锄头镰刀,从一小块一小块的的土地中解放出来,他们的生活保障、就业问题、何去何从,关乎这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败。
创业园:寂寞的雏形
“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在多年经营生肉零售生意的裴秋来夫妇看来,自从搬到商业区,由于与新社区分离,客源稀少,收入反而没有寄居村庄时多了。与他感同身受的,还有附近50余家商户。
从事铝合金框架生意的裴龙旺无奈道:“太冷清了,村民就这么多,谁到山区买东西呢。没有什么企业来,大部分打工的人都得去别的乡镇。”
“在路东当农民,在路西当工人,商业街里是商人”,这是张村乡裴寨社区创业园门前介绍牌上的文字。从中可以清楚看到新村的发展模式:以穿村公路为界,路东利用老村庄复耕耕地,发展高效农业;路西招商引资,创建农民就业园;路两旁发展商贸业。
但是,自村民们搬进新宅,3年过去了,对比路东大棚承包户的热闹,规划中的工业区、商业区却显得十分“寂寞”。数十家门脸楼生意冷清,路西的工业区仍是一片黄土,只有远处一辆挖土车在作业。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民“进社区住上楼”后,如何实现安居乐业?如何发展配套产业?如何保障农民就业?在辉县市,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原官喜介绍,此次辉县市第一批35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每个社区都必须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或者产业优势等,制定社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也就是社区发展须与产业发展同步进行。”
辉县市共有11个创业园列入配套建设规划,5个已开工,且根据工业基础不同,运营情况不一。
产业聚集区:虚位以待
“冷清”的场景不仅出现在发展中的新型农村社区。位于辉县市的产业聚集区也正虚位以待。
据悉,辉县市产业集聚区建设起步较早,在2008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产业集聚区之一。因原定的产业聚集区建设面积有限,现发展成为城西产业聚集区、洪州产业聚集区——“一区两园”的分布模式。
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统计调查科主任陈华民介绍,聚集区为前来的企业提供便宜的电价、便捷的手续流程等优惠措施。并且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入驻。目前,已有40家规模以上企业在此建厂。
而在建设之初,由于招商门坎较低,入园区的企业项目可谓三六九等。有的项目投资小,有的项目效益低,有的项目在“圈地”,有的项目似家庭作坊。对此,是政府采用“腾笼换鸟”的方法,对产业集聚区重新规划,把那些投资强度不高,效益不好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三年来,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建成区面积已达9.7平方公里,新增就业岗位2.8万个。
然而,在洪州产业聚集区,记者看到,为保护耕地,产业聚集区建在一片河滩之上。坑洼的路面被水泥填平,道路畅通,水电等配套设施完备。但道路两旁的工业厂房并不鳞次栉比,大面积裸露的土地似乎证明:这里的企业容量还可提高。
陈华民表示,部分大型企业已完成环评,正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下半年便可开工建设。
龙泉村:基础雄厚的样板
相对还处于雏形中的裴寨新村创业园区,距离裴寨40分钟车程的新乡县七里营镇龙泉村的产业发展由来已久。
“没有经济基础做后盾,其它都是空谈。”作为龙泉村村委会负责人之一,梁国彦向记者讲述了龙泉村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产业发展历史。“现在村里有10家集体企业,并解决30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其中很多是提供给附近村民的。”
历经数十年,龙泉村成立了河南省龙泉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其名下拥有豫北纸业、龙泉供热有限公司、龙泉集团药业有限公司、龙泉精密铜板带有限公司等。
“我就在村里的药厂上班,刚一个月。工作容易找,跟村委会说声便行,就是工资一般。”龙泉村村民王修海说。记者了解到,龙泉村1000多名劳动力中,在本村就业的村民不在少数。
2002年,河南省龙泉集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龙泉苑)成立,注册资金1200万元,员工21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占职工总数的95%,是由村委会控股、全民参股的农业股份制企业。
“公司租赁村民的土地,村民以股民身份获得分红权。现在,公司以每亩1000元现金付给股民。”梁国彦介绍。
谈及村集体企业的分红情况,梁国彦坦言:“这两年谈不上真正的分红,一是利润低,二是大部分钱都用来给村民建房,三是企业本身需要扩大生产。”
而在这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龙泉村集体资产的雄厚和农民的就业背景,也适时扶持了社区建设。在2008年开展的社区建房中,村集体为全村1000多农户每户补贴15万元,群众自己再拿6-7万元就可以搬进新型住宅,而不用个人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这在整个新乡,也算是一项创举。
产业聚集:非一朝一夕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按照产城融合和产业支撑的理念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
国务院参事马力接受《民生周刊》采访时表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没有产业,人口不能聚集,不能就业,不能使家庭搬迁,不能形成消费,也就不能形成城镇,“所以产业布局是非常重要的。”
以龙泉村为例,只有以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作支撑,建立全面的统筹城乡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在这样的“村并社”运动中,最理想的状态是:社区建成以后,把所有的工业集中在一起建成工业区,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再建农业区,把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规模经营,实施农业机械化操作。
然而事实证明,产业聚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除了政府的扶持政策,更需要地方长时间的积累。在采访过程中,部分基层干部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采访的最后,辉县市政府一名工作人员透露,“裴寨新村村长裴春亮靠自己的关系,终于说动了两家小型企业入驻,并已经投入生产经营了。其中一家是编织袋厂,可以解决部分妇女的就业问题。”
“如果创业园都入驻了企业,周围村庄的购买力一定会上来。”面对裴寨新村商业区生意冷淡的现状,河南省辉县市委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原官喜展望到。
与此同时,很多村民则认为“肯来山区办厂的企业不多,而且每个乡镇都竞争得特别厉害。要改善,不是一时半时的功夫。”
当世代以“耕种”为生的农民失去锄头镰刀,从一小块一小块的的土地中解放出来,他们的生活保障、就业问题、何去何从,关乎这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败。
创业园:寂寞的雏形
“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在多年经营生肉零售生意的裴秋来夫妇看来,自从搬到商业区,由于与新社区分离,客源稀少,收入反而没有寄居村庄时多了。与他感同身受的,还有附近50余家商户。
从事铝合金框架生意的裴龙旺无奈道:“太冷清了,村民就这么多,谁到山区买东西呢。没有什么企业来,大部分打工的人都得去别的乡镇。”
“在路东当农民,在路西当工人,商业街里是商人”,这是张村乡裴寨社区创业园门前介绍牌上的文字。从中可以清楚看到新村的发展模式:以穿村公路为界,路东利用老村庄复耕耕地,发展高效农业;路西招商引资,创建农民就业园;路两旁发展商贸业。
但是,自村民们搬进新宅,3年过去了,对比路东大棚承包户的热闹,规划中的工业区、商业区却显得十分“寂寞”。数十家门脸楼生意冷清,路西的工业区仍是一片黄土,只有远处一辆挖土车在作业。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民“进社区住上楼”后,如何实现安居乐业?如何发展配套产业?如何保障农民就业?在辉县市,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原官喜介绍,此次辉县市第一批35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每个社区都必须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或者产业优势等,制定社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也就是社区发展须与产业发展同步进行。”
辉县市共有11个创业园列入配套建设规划,5个已开工,且根据工业基础不同,运营情况不一。
产业聚集区:虚位以待
“冷清”的场景不仅出现在发展中的新型农村社区。位于辉县市的产业聚集区也正虚位以待。
据悉,辉县市产业集聚区建设起步较早,在2008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产业集聚区之一。因原定的产业聚集区建设面积有限,现发展成为城西产业聚集区、洪州产业聚集区——“一区两园”的分布模式。
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统计调查科主任陈华民介绍,聚集区为前来的企业提供便宜的电价、便捷的手续流程等优惠措施。并且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入驻。目前,已有40家规模以上企业在此建厂。
而在建设之初,由于招商门坎较低,入园区的企业项目可谓三六九等。有的项目投资小,有的项目效益低,有的项目在“圈地”,有的项目似家庭作坊。对此,是政府采用“腾笼换鸟”的方法,对产业集聚区重新规划,把那些投资强度不高,效益不好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三年来,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建成区面积已达9.7平方公里,新增就业岗位2.8万个。
然而,在洪州产业聚集区,记者看到,为保护耕地,产业聚集区建在一片河滩之上。坑洼的路面被水泥填平,道路畅通,水电等配套设施完备。但道路两旁的工业厂房并不鳞次栉比,大面积裸露的土地似乎证明:这里的企业容量还可提高。
陈华民表示,部分大型企业已完成环评,正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下半年便可开工建设。
龙泉村:基础雄厚的样板
相对还处于雏形中的裴寨新村创业园区,距离裴寨40分钟车程的新乡县七里营镇龙泉村的产业发展由来已久。
“没有经济基础做后盾,其它都是空谈。”作为龙泉村村委会负责人之一,梁国彦向记者讲述了龙泉村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产业发展历史。“现在村里有10家集体企业,并解决30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其中很多是提供给附近村民的。”
历经数十年,龙泉村成立了河南省龙泉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其名下拥有豫北纸业、龙泉供热有限公司、龙泉集团药业有限公司、龙泉精密铜板带有限公司等。
“我就在村里的药厂上班,刚一个月。工作容易找,跟村委会说声便行,就是工资一般。”龙泉村村民王修海说。记者了解到,龙泉村1000多名劳动力中,在本村就业的村民不在少数。
2002年,河南省龙泉集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龙泉苑)成立,注册资金1200万元,员工21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占职工总数的95%,是由村委会控股、全民参股的农业股份制企业。
“公司租赁村民的土地,村民以股民身份获得分红权。现在,公司以每亩1000元现金付给股民。”梁国彦介绍。
谈及村集体企业的分红情况,梁国彦坦言:“这两年谈不上真正的分红,一是利润低,二是大部分钱都用来给村民建房,三是企业本身需要扩大生产。”
而在这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龙泉村集体资产的雄厚和农民的就业背景,也适时扶持了社区建设。在2008年开展的社区建房中,村集体为全村1000多农户每户补贴15万元,群众自己再拿6-7万元就可以搬进新型住宅,而不用个人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这在整个新乡,也算是一项创举。
产业聚集:非一朝一夕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按照产城融合和产业支撑的理念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
国务院参事马力接受《民生周刊》采访时表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没有产业,人口不能聚集,不能就业,不能使家庭搬迁,不能形成消费,也就不能形成城镇,“所以产业布局是非常重要的。”
以龙泉村为例,只有以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作支撑,建立全面的统筹城乡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在这样的“村并社”运动中,最理想的状态是:社区建成以后,把所有的工业集中在一起建成工业区,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再建农业区,把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规模经营,实施农业机械化操作。
然而事实证明,产业聚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除了政府的扶持政策,更需要地方长时间的积累。在采访过程中,部分基层干部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采访的最后,辉县市政府一名工作人员透露,“裴寨新村村长裴春亮靠自己的关系,终于说动了两家小型企业入驻,并已经投入生产经营了。其中一家是编织袋厂,可以解决部分妇女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