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507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不仅能够表达出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而且能够表现出当时劳作的场景与风貌。本文以高邮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邮民歌简单的介绍,针对目前高邮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高邮民歌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关键词:高邮民歌;传承;保护
  引言
  高邮民歌属于江苏民歌,是扬州地域及周围地域的广为传唱的民间歌曲,表现形式主要为号子、小调和民俗歌等[1]。高郵民歌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先秦、秦汉时期,最初高邮乐舞与民歌融合了相当多的吴楚成分。高邮民歌反映了高邮古往今来的历史、社会、人民生活、当地风土人情、百姓爱情婚姻等,是了解长江三角洲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也是进行人文教育与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历史的长河中,高邮民歌的创作从未停止,并且一直广受欢迎。耳熟能详的弹词、清曲等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因扬州在历史上所具有的文化与经济方面的重要地位,高邮民歌具有其他地域所没有的浓浓的文化气息与人文特性,其恬美、温软,但也不乏爽朗,独特的方言气息使其更清雅有趣、独树一帜。高邮民歌发展至今,离不开一代代音乐人的努力[3]。无论是集毕生精力于高邮民歌音乐记录、搜集与改编的作曲家们;亦或是将高邮民歌唱遍大江南北。
  随着现代文化与流行音乐的发展,民歌的发展与传承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高邮民歌同样如此。高邮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独具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表达着高邮久远丰富的历史与高邮人民唯美闲适的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民族文化价值。国人正在探寻民族的文化自信力,高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势必能丰盛传统文化的未来。
  一、高邮民歌传承与保护现状分析
  (一)现代环境使高邮民歌传承受限
  民歌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与大家的每日生活、学习、工作相伴。人们往往在茶余饭后、集聚交流的过程中传唱民歌[4]。高邮民歌是运河流域高邮段人民在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创作出的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类别,可以说是运河孕育了高邮民歌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运河文化衰落,现代音乐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多地被各种移动通讯设备、网络等充斥,更多新颖的表现形式更灵动的文化形式吸引着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民歌因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地域特色在现代的生活元素中显得颇为“土气”,年轻人更喜欢刷微博、刷朋友圈[5],聚坐在一起弹唱民歌的情况很少,而农村乡间红白事中,更多的是民歌形式上的一种表达,少了过去的乡民们投入表演的热情,年轻人更是关注甚少。
  (二)流行音乐的盛行使高邮民歌日益忽视
  现在流行音乐、网络音乐盛行,高邮民歌日益被忽视。流行音乐因其新颖、流行、时尚的元素,加之声光电式样的表达,更轻松愉快,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消遣的主流。从本研究来看,在高邮市区和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区少有民歌的踪迹。除去专题的表演或教育活动,日常劳作、闲暇生活中自娱歌唱民歌的百姓寥寥无几。在调查中问及年轻人了解哪些高邮民歌[7],多数一无所知,少数也只能说出扬剧等一些形式,对具体剧目、经典高邮民歌知之甚少。这无疑对高邮民歌的传承是巨大的挑战。
  (三)高邮民歌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高邮民歌是运河经济下的产物,随着经济结构发生转变,运河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己经成为历史,而其孕育出的运河文化也随之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高邮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在城乡建设上不断的开疆拓土,原有的民歌文化土壤被新农村建设所迫坏,同时,人们在精神物质文化生活上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面对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上,重申报、轻保护、轻管理的问题随之出现,在将民俗文化转化为商业价值中,将原生态高邮民歌按照现今审美趣味加以改造,损害了高邮民歌原有的生态环境,高邮民歌文化空间被压缩的越来越小,并随意篡改高邮民歌艺术,使其丧失了原真性[8]。
  二、高邮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高邮民歌传承存在的问题
  高邮民歌在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但是当高邮民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人们的热情反而消退下许多,如今高邮民歌仍然以少数爱好者在传承,并没有形成广泛的群众保护意识。高邮民歌的传承仍然最传统的口头传承为主,由于传统高邮民歌在传承方面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没有原始的曲谱存于世间,没有形成专业化的教学课程[9]。高邮民歌在大学教育中并没有作为教育课程,仅仅在最近一两年才有个别高校聘请高邮民歌表演艺术家以嘉宾的方式到学校进行助教。这些艺术家都为60岁以上的老艺术家,而新生代高邮民歌艺术家几乎没有。很显然,高邮民歌在人才培养方面严重脱节,并且没有形成良性的教育体系。
  (二)高邮民歌保护存在的问题
  高邮民歌的保护正在高邮地区范围内引起民众的广泛参一与兴趣。但是,由于开展过程中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让本来出于良好目地的文化保护工作变成了对文化的一种破坏[10]。例如在对高邮民歌产生的地区搞文化保护建设,完全将原有的村庄历史文化记忆载体清除,以新的空间去淦释高邮民歌。这会让群众感觉高邮民歌就如外来音乐一样是陌生的。此外,我国农村改造,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纵观过去的几十年,高邮民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遭受到的破坏问题己经非常明显,这给高邮民歌的保护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三、高邮民歌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一)加大高邮民歌的传承
  我国高邮民歌音乐受到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漠视乃至奚落,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说是因为教育工作上的脱节。在高邮民歌的非遗保护工作方面,应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开展保护宣传工作。除了在电视上播放高邮民歌专题片,举办高邮民歌艺术节,成立高邮民歌培训基地,组建高邮民歌艺术团,建立高邮民歌数据库、整理建立高邮民歌档案等之外,还需要积极辅导培训民间高邮民歌艺人,在高邮地区定期承办高邮民歌大赛、艺术节,让更多的人认识高邮民歌,了解高邮民歌[11],热爱高邮民歌。将一些传统的濒临失传的高邮民歌编入教材,结合时下广问乐见的事,创作新曲,引导更多人来学唱高邮民歌。通过与高校合作培养了一批高邮民歌表演人才[12],积极维护并创造了有利于高邮民歌传承活动的文化环境、社区环境和公众环境。   (二)政府加大保护力度
  保护好高邮民歌是传承好民歌的前提条件。首先必须对传统的民歌的原貌进行采集、记录和整理,将原汁原味的样态保存下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要求,政府继续加强对高邮民歌的扶持。一是在组织领导上“强化”[13]。进一步完善组織管理机构,切实加强高邮民歌的普查、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工作;二是在人才培养帮扶,有计划地培养“非遗”传承人,逐级培养,强化考核;三是在奖励机制上“推进”。制定出台相关奖励办法,鼓励传承人参加高邮民歌会活动;四是在阵地建设上“扶持”,加快推进民歌艺术馆等传承基地建设;五是在舆论宣传上“协调”,整合各类传播工具,为高邮民歌的保护传承发展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其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邮民歌的保护工作,建议建立完善的民歌采风制度[14],并规范采风流程,让高邮民歌能够尽可能多的完整保留下来。在对高邮民歌的学术研究中,完整的、原生的民歌蓝本和老艺人口传的民歌曲目是重点探索的课题,专家学者通过对高邮民歌的挖掘能够与高邮地区历史文化的演化过程相结合[15],更加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做出科学的客观评价。
  结论
  高邮民歌历经千年的传承,是高邮人民力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高邮民歌不作假,不争名,它来源于生活,在它的旋律后面满溢着真情。高邮民歌在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其蕴含着文明历经岁月洗礼所承载着的民族情怀。虽然,目前高邮民歌被作为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保护与传承中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在当前高邮民歌传承与发展中,不仅要在高邮地区形成保护链条,并且要充分利用高邮民歌宣传高邮文化,建立起完善的保护机制,并不断创新,培养高邮民歌传承人,使高邮民歌成为高邮新名片。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35[1]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6
  [2]隋丽娜.《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化生态学视角》【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45
  [3]肖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研发》【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3
  [4]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67
  [5]索兴.《高邮民歌》【M】.成都时代出版社 39
  [6]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79
  [7]刁艳.《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中国民歌》【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30
  [8]王沥沥.《民歌艺术》【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56
  [9]黄允箴.《中国民歌与风土》【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65
  [10]王惠敏.《浅析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鸭绿江月刊》,2014(10):102-105
  [11]葛灵月.《扬州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6:88-91
  [12]姚霆.《高邮民歌发展概述》【J】.《黄河之声》,2016:251-253
  [13]马飞.《高邮民歌的“传承与创新”之我见》【J】.《西江月》,2016:32-35
  [14]李梓.《民国时期扬州音乐传承与发展研究》【J】.《扬州大学》,2015:20-23
  [15]秦忠亚.《高邮民歌美学研究》【J】.《北方音乐》,2016:80-83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钛网与自体碎骨一期修补开放性颅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开放性颅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清创后对复位后不稳的骨片以钛网作支架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控制情况及其不良因素。方法根据血压控制良好与否,将135例MHD患者分为血压控制良好组41例和血压控制不良组94例,采用单因素及多
目的建立广西鼠疫预警模型,为广西鼠疫早期预警、风险分区监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广西鼠疫地理信息系统(GIS),筛选影响广西鼠疫流行的主要因素,并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预警模型;
THE ALLURE OF CHONGQING
摘 要: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以及动画制作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设计的内容和技术体系都趋于完善,动画设计中牵扯到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故事内容、动画角色、场景设计等,综合多方面内容达到对动画主题的良好表述,将中国文化元素应用到动画场景中是实现动画场景设计多样化的重要体现,中国文化以其内涵精深、覆盖面广而与现代动画设计有相交融的层面,本文对动画场景中中国文化元素具体应用的形式进行分析,旨在为动画场景设计工
摘 要:儒家伦理政治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传统和珍贵的精神资源,在数千年的政治实践过程中,儒家伦理政治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儒家伦理的修身思想、以民为本等政治理念,对我国现代政府的行政行为以及公务员自身修养,价值观的培育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儒家伦理;政治思想;伦理失范;以民为本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238-02 
摘 要:手风琴是一种既能够独奏,又能伴奏的簧片乐器,能够演奏单声部与多声部的优美旋律,还可以如钢琴一样双手演奏丰富的和声。本文试图从手风琴外观造型的起源与发展出发,在总结其外观造型在各领域中运用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手风琴外观造型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手风琴;外观造型;完善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236-02    乐器,作为表现音乐艺术的工具,它应具有实用
期刊
Among the Henduan Mountains, there are four adjacent peaks that comprise the Four-Girl Mountain Range.They are located in Rilong Town on the border of Xiaojin C
On February 20,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2019 China-ASEAN Year of Media Exchanges took place in Beijing. In a congratulatory message to the event, Chinese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