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是多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化学教学上怎么处理好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关系,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需要正确认识的问题。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缺点,需要我们各位教师在教学中认真体会。
【关键词】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 媒体 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软件进入课堂辅助教学,更是使现代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只有文字教材,基本上是黑板加粉笔)与现代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课件或叫电子教材)有机地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化学科,更有其特点。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如:在做“Cu-Zn原电池”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可以使学生形象地看到电子运动方向及两极电子得失的特点。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则做成多媒体课件于课堂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密度。
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
多媒体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它的信息组织方式与人类长期记忆结构相似,减少了记忆信息和加工转换的过程。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模拟化学反应原理,可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合理、科学地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化学原理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从这些方面看,多媒体课件进入化学课堂,把师生带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一个绘声绘色的世界,更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更全面的说明问题,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新型媒体都是在原有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都是原有媒体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它的优势,也都有它的弱点。多媒体也不例外,它只是教学媒体中的一种,它既不是“万能媒体”,更不是唯一媒体。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也是媒体,同时又是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是人的优秀品质的示范者。这是任何其它媒体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我认为多媒体课件进入化学课堂,不能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宰,更不能代替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而只能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一个必要的补充。不能一味追求多媒体手段,而忽视教师的讲授、板书等常规的教学方法。
板书,是教师用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媒介,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环节之一。它和教学语言、非语言行为或先或后或同时出现,互为补充、完善,是化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板书直观、精炼,它通过调动、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将教学信息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便于联想记忆。有的学生善于利用教师的板书进行学习,效果很好。如果没有板书或者仅仅只是在多媒体课件中,课堂小结时展示一下完事,知识的全面性或者层次性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再有,一个问题的推演、分析过程,应由教师亲手在黑板上完成,使学生能在教师的缓缓的推演过程中有时间学习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而不是通过多媒体的快速演示,一味地加快教学进程,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
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应由教师亲手当堂完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如果将应该由教师演示的实验内容都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师上课只需手按鼠标,站在一旁讲解,是不符合学生的感性认识规律的。也不能令学生信服,这与当前实行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在教学中要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优化组合,合理分工,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与完善,发挥整体功能。使之形成传递教学信息的总体优势。对先进的媒体要积极地学,积极地用,要跟上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能丢。在多媒体运用上,不要搞简单问题复杂化。应时刻把握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切忌把课堂上成教师忙于进行多媒体的演示课、展览课。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处理好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认识、不断总结,使我们的化学课堂既丰富多彩又易于接受,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资料】
1、《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3期。
2、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作者单位:065400河北省香河一中)
【关键词】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 媒体 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软件进入课堂辅助教学,更是使现代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只有文字教材,基本上是黑板加粉笔)与现代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课件或叫电子教材)有机地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化学科,更有其特点。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如:在做“Cu-Zn原电池”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可以使学生形象地看到电子运动方向及两极电子得失的特点。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则做成多媒体课件于课堂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密度。
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
多媒体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它的信息组织方式与人类长期记忆结构相似,减少了记忆信息和加工转换的过程。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模拟化学反应原理,可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合理、科学地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化学原理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从这些方面看,多媒体课件进入化学课堂,把师生带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一个绘声绘色的世界,更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更全面的说明问题,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新型媒体都是在原有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都是原有媒体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它的优势,也都有它的弱点。多媒体也不例外,它只是教学媒体中的一种,它既不是“万能媒体”,更不是唯一媒体。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也是媒体,同时又是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是人的优秀品质的示范者。这是任何其它媒体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我认为多媒体课件进入化学课堂,不能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宰,更不能代替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而只能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一个必要的补充。不能一味追求多媒体手段,而忽视教师的讲授、板书等常规的教学方法。
板书,是教师用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媒介,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环节之一。它和教学语言、非语言行为或先或后或同时出现,互为补充、完善,是化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板书直观、精炼,它通过调动、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将教学信息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便于联想记忆。有的学生善于利用教师的板书进行学习,效果很好。如果没有板书或者仅仅只是在多媒体课件中,课堂小结时展示一下完事,知识的全面性或者层次性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再有,一个问题的推演、分析过程,应由教师亲手在黑板上完成,使学生能在教师的缓缓的推演过程中有时间学习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而不是通过多媒体的快速演示,一味地加快教学进程,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
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应由教师亲手当堂完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如果将应该由教师演示的实验内容都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师上课只需手按鼠标,站在一旁讲解,是不符合学生的感性认识规律的。也不能令学生信服,这与当前实行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在教学中要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优化组合,合理分工,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与完善,发挥整体功能。使之形成传递教学信息的总体优势。对先进的媒体要积极地学,积极地用,要跟上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能丢。在多媒体运用上,不要搞简单问题复杂化。应时刻把握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切忌把课堂上成教师忙于进行多媒体的演示课、展览课。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处理好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认识、不断总结,使我们的化学课堂既丰富多彩又易于接受,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资料】
1、《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3期。
2、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作者单位:065400河北省香河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