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关节病性银屑病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具有银屑病皮疹,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压痛、僵硬和运动障碍.病程迁延,易复发,可致残,治疗困难[1].我科自2006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中药熏蒸联合温泉浴治疗25例关节病性银屑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机 构】
:
437100,湖北成宁,解放军一九五医院皮肤科,437100,湖北成宁,解放军一九五医院皮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节病性银屑病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具有银屑病皮疹,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压痛、僵硬和运动障碍.病程迁延,易复发,可致残,治疗困难[1].我科自2006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中药熏蒸联合温泉浴治疗25例关节病性银屑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男,48岁,反复面颈、躯干、四肢丘疱疹10年,加重10 d,发热4 d.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大量小到中等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以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明显,伴血管结构的破坏,并可累及皮下脂肪小叶间隔.免疫组化标记示真皮及皮下组织浸润的异形细胞CD45RO(+++)、CD3(-)、CD4(-)、CD8(+)、CD56(+)、TIA-1(++)、粒酶B(+)、EBER(++)、CD3ε胞质(++)、C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海南省皮肤病医院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八次中医皮肤科学术年会暨中医皮肤科新技术新进展研修班”定于2011年9月22—2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皮肤科专家以及中青年医师就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等进行广泛交流和探讨。
患者女,22岁.因躯干、大腿多发褐色鳞屑斑12年,于2010年6月就诊.患者10岁起无明显诱凶胸部出现钱币大淡褐色鳞屑斑,无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波及躯干、大腿,部分皮损融合成大片,冬重夏轻.先后被诊断为鱼鳞病、干性湿疹及斑块状副银屑病等,未予系统治疗.既往体健,发育正常。
我们于2008年4-9月采用盐酸依匹斯汀每日/隔日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取得满意疗效. 一、病例 1.人选标准:①年龄12~65岁,男女不限;②诊断明确,病程≥6周,每周至少发作2次;③治疗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糖皮质激素,1周内未服用过其他抗组胺药物;④无严重心、肺、肝、肾等系统性疾病。
第22届世界皮肤科大会(22nd World Congressof Dermatology)于2011年5月24-29日在韩国首尔会展中心(COEX)举行,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皮肤科医生、科研人员、参展商等1万2千余人参加了大会。国际皮肤科学会联盟(ILDS)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ILDS,被称为皮肤科的“联合国”。目前共有102个国家和地区的皮肤科学会加入。世界皮肤科大会是由ILDS举办的国
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定于2011年5月29—31日在沈阳召开“湿疹指南推广暨过敏性皮肤病治疗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参会者授予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6学分,欢迎全国皮肤科同道积极参加。会议注册费500元人民币,
胶样婴儿是一种少见的遗传病,最近我科用阿维A治疗2例胶样婴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例1男,4d.因全身皮肤覆盖胶样膜4 d,于2010年4月9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儿出生时全身皮肤潮红,被紧束的羊皮纸样膜覆盖,伴眼睑外翻、口唇外翻,自主呼吸、吸吮可,数小时后出现部分脱皮,在当地医院住院,查钾5.94 mmol/L,钠138 mmol/L,总钙2.33 mmol/L尿素氮4.10 mmol/
黄褐斑是一种典型的获得性色素性疾病,垂体或卵巢激素的增加可能使皮肤出现色素沉着,特别是雌激素可能在女性黄褐斑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人们推测雌激素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途径促进表皮细胞分裂、血管形成并增加真皮胶原含量甚至色素合成,其中雌激素受体β(ERβ)在皮肤组织中具有优势地位[2].我们对黄褐斑皮损进行ER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Rβ在皮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黄褐斑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 检测一个中国汉族人X-性连锁鱼鳞病家系的类固醇硫酸酯酶(STS)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1个X-性连锁鱼鳞病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通过PCR扩增外周血基因组DNA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的第1和第10外显子,以表型正常家系成员及5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 家系内全部患者均存在STS基因的完全缺失,即10个外显子均缺失,家系中正常人及对照者未发现上述缺失.结论 STS基因的完全缺失可能
根据国家医学继续教育Ⅰ类项目,编号2011-04—12—016[国]的通知精冲,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皮肤病重点学科、全军皮肤病研究所、空军总医院皮肤科承办的第七、八期全国皮肤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于2011年11月24—28日在北京举行,为期4天(11月24日报到,28日撤离),凡参加学习班者均授予国家医学继续教育Ⅰ类学分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