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2014年花生新品种鉴定试验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fei1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花生品种鉴定试验,从鉴定品种中选择优质、高产、高抗、早熟品种,为今后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连1001号、赣榆10-6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在新沂市推广应用。
  关键词:花生;新品种;鉴定试验;新沂市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8-60-03
  为了鉴定江苏省新育成花生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应用价值,为花生品种推广利用提供依据,笔者于2014年开展了花生新品种鉴定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江苏省新沂市高流镇黑沙墩村,前茬为玉米茬,地势平坦,土质黑沙土,地力均匀,肥力中上等,灌排方便,4月15日整地机械起垄。
  1.2 供试品种 徐花13(ck)、濮花33号、淮花1号、东花9号、连1001号、徐0627、赣榆10-6。
  1.3 试验设计 每个品种设为1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垄作栽培,每小区3垄,每垄2行,垄距80cm,穴距18cm,小区面积16.25m2。试验四周设立不少于4行区的保护行,保护行为同品种延伸。
  1.4 栽培管理
  1.4.1 整地施肥 4月15日结合整地基施45%复合肥30kg/667m2,然后机械起垄。
  1.4.2 播种 4月20日人工垄面开沟造墒,4月21日播种,行距0.415m,株距0.18m,8 925穴/667m2,开沟点播,每穴2粒。
  1.4.3 中耕除草 4月21日在花生播种覆土后,用乙草胺120mL/667m2喷雾垄面封闭除草。6月27日人工拔草1次。
  1.4.4 虫害防治 4月15日结合整地施用5%毒死蜱颗粒剂1kg/667m2防治地下害虫;5月28日用1.8%阿维菌素100mL/667m2防治造桥虫、红蜘蛛等;6月10日用20%康宽10mL/667m2再次防治造桥虫(本鉴定试验只治虫不防治病害)。
  1.5 试验观察记载 花生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分别观察出苗率、开花习性和生育期。定点观察株型、叶片形状、叶色、荚果形状、种仁形状、种皮颜色、种子休眠性,综合观察评价抗病性、抗旱性和抗涝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从表1看:东花9号成熟期最早为8月18日,全生育期最短为119d;成熟期相对较早的是徐0627和徐花13,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分别为8月22日、123d和8月25日、126d;濮花33号、淮花1号、连1001号和赣榆10-6成熟期相同,均为8月31日,全生育期均为132d。
  表1 参试品种物候期
  [品种名称\&播种期(月/日)\&出苗期(月/日)\&开花期(月/日)\&成熟期(月/日)\&收获期(月/日)\&生育日
  数(d)\&徐花13\&4/21\&5/2\&4/28\&8/25\&9/1\&126\&濮花33号\&4/21\&5/2\&4/28\&8/31\&9/1\&132\&淮花1号\&4/21\&5/2\&4/30\&8/31\&9/1\&132\&东花9号\&4/21\&5/2\&4/28\&8/18\&9/1\&119\&连1001号\&4/21\&5/2\&4/28\&8/31\&9/1\&132\&徐0627\&4/21\&5/2\&4/28\&8/22\&9/1\&123\&赣榆10-6\&4/21\&5/2\&4/28\&8/31\&9/1\&132\&]
  2.2 不同品种的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2可知:(1)淮花1号株型最高大,主茎高度达到57.8cm,赣榆10-6株型也较高大,主茎高度超过40cm。徐花13和徐0627株型矮小,主茎高度在25cm左右,不足淮花1号的50%。濮花33号、东花9号、连1001号株型中等,主茎高度在30cm左右。(2)侧枝最长的是淮花1号,超过60cm,最短的是徐花13,只有25.3cm。(3)总分枝数最多的仍是株型高大的淮花1号和赣榆10-6,均为17个。其次连1001号分枝数也较多,达到16条。东花9号分枝数最少,只有11条。其他3个品种分枝数中等,在13条左右。(4)结果枝数最高的是连1001号和赣榆10-6,达到13条,最少的是徐0627为9条,其他4个品种相同,均为10条。(5)单株饱果数最多的是连1001号为14个,其次是淮花1号为13个,饱果数较多的是徐0627和赣榆10-6为12个,较少的是徐花13和濮花33号为10个,最少的是东花9号为9个。瘪果数差别不大,介于2~4个。芽果数最多的是东花9号为3个,徐0627有1个芽果,其他5个品种均未出现芽果,可见东花9号和徐0627相对易发芽。出现1个烂果的品种有徐花13、濮花33号、连1001号和徐0627等4个品种,其他3个品种未出现烂果。(7)百果重最高的是赣榆10-6,说明该品种果型在7个品种中最大,其次果型较大的是徐花13和濮花33号这2个品种,百果重分别为329.14g和313.20g。果型最小的是淮花1号,百果重只有233.49g,其他4个品种果型相似,百果重在270g左右。(8)出米率最高的是东花9号为74.4%,较高的有徐0627、徐花13、连1001号和濮花33号等4个品种,出米率依次为73.9%、73.3%、72.9%和72.4%。出米率偏低的是淮花1号和赣榆10-6这2个品种,分别为68.4%和69.2%。
  表2 参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及考种情况
  [品种名称\&主茎高
  (cm)\&侧枝长
  (cm)\&总分
  枝数\&结果枝数
  (条)\&单株果数(个)\&百果重   (g)\&百仁重
  (g)\&每kg果数
  (个)\&每kg仁数
  (个)\&出米率
  (%)\&饱果数\&瘪果数\&芽果数\&烂果数\&徐花13\&24.5 \&25.3 \&13 \&10 \&10 \&2 \&\&1\&329.14 \&142.08 \&498 \&1066 \&73.3%\&濮花33号\&32.6 \&32.7 \&15 \&10 \&10\&4 \&\&1\&313.20 \&146.10 \&453 \&994 \&72.4%\&淮花1号\&57.8 \&60.2 \&17 \&10 \&13 \&3 \&\&\&233.49 \&102.56 \&560 \&1384 \&68.4%\&东花9号\&28.4 \&30.3 \&11 \&10 \&9\&2\&3\&\&283.67 \&122.24 \&512 \&1165 \&74.4%\&连1001号\&30.7 \&39.3 \&16 \&13 \&14 \&3 \&\&1\&270.25 \&119.95 \&523 \&1234 \&72.9%\&徐0627\&25.7 \&29.2 \&12 \&9 \&12 \&2 \&1\& 1\&265.32 \&119.83 \&552 \&1152 \&73.9%\&赣榆10-6\&40.8 \&47.0 \&17 \&13 \&12 \&2 \&\&\&343.98 \&137.53 \&451 \&1166 \&69.2%\&]
  2.3 不同品种的抗性比较 由表3可知,抗病性、抗涝性较强的品种有淮花1号、濮花33号、赣榆10-6、连1001号,而徐0627、徐花13、东花9号抗病性、抗涝性较差;抗倒力较强的品种有徐0627、徐花13、东花9号,而淮花1号、濮花33号、赣榆10-6和连1001号植株偏高,易倒伏,需控旺。
  表3 参试品种主要抗性
  [
  品种名称\&抗病性\&抗旱性\&抗涝性\&叶斑病
  (发病指数)\&锈病
  (发病指数)\&黑斑病
  (%)\&徐花13\&2\&1\&62\&弱\&弱\&濮花33号\&3\&1\&74\&强\&强\&淮花1号\&2\&1\&34\&强\&强\&东花9号\&4\&2\&77\&弱\&弱\&连1001号\&2\&1\&24\&强\&强\&徐0627\&3\&1\&72\&弱\&弱\&赣榆10-6\&2\&1\&27\&强\&中\&]
  2.4 不同品种的产量比较
  2.4.1 荚果产量比较 3个小区平均产量比较:居第一位的是赣榆10-6,为345.30kg/667m2,较ck徐花13增产7.17%;居第2位的是连1001号为338.46kg/667m2,较ck增产5.00%。赣榆10-6和连1001号均较ck徐花1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最低是淮花1号为297.98kg/667m2,较ck减产7.87%,减产达极显著水平;位列倒数第2位的是东花9号为308.79kg/667m2,较ck减产4.44%,减产达显著水平。濮花33号和徐0627较ck增产不显著(表4)。
  2.4.2 果仁产量比较 3个小区平均产量比较:居第1位的是连1001号为246.74kg/667m2,较ck徐花13增产4.30%,达到显著水平;荚果产量居第1位的是赣榆10-6,由于出仁率偏低,果仁产量只有238.95kg/667m2,较ck只增产1.01%,增产不显著;濮花33号和徐0627同样较ck增产不显著。果仁产量减产幅度最大的是淮花1号为203.82kg/667m2,较ck减产13.84%,达极显著水平;东花9号产量为229.74kg/667m2,较ck徐花13的236.56kg/667m2,减产2.88%(表4)。
  表4 参试品种产量统计
  [
  品种名称\& 小区产量(kg) \& 单产(kg/667m2) \& 比ck增减产 \&Ⅰ\&Ⅱ\&Ⅲ\&合计\&平均\&荚果\&籽仁\&荚果±(kg)\&荚果±(%)\&籽仁±(kg)\&籽仁±(%)\&徐花13(ck)\&7.89\&8.05\&7.66\&23.6\&7.87\&322.74\&236.56\&0\&0\&0\&0\&濮花33号\&7.45\&8.24\&8.3\&23.99\&8.00\&328.07\&237.52\&5.33\&1.69\&0.96\&0.41\&淮花1号\&7.18\&7.35\&7.26\&21.79\&7.26\&297.98\&203.82\&-24.76\&-7.87\&-32.74\&-13.84\&东花9号\&7.51\&7.36\&7.71\&22.58\&7.53\&308.79\&229.74\&-13.95\&-4.44\&-6.82\&-2.88\&连1001号\&8.16\&8.38\&8.21\&24.75\&8.25\&338.46\&246.74\&15.72\&5.00\&10.18\&4.30\&徐0627\&8.02\&7.79\&8.04\&23.85\&7.95\&326.15\&241.03\&3.41\&1.09\&4.47\&1.89\&赣榆10-6\&8.25\&8.63\&8.37\&25.25\&8.42\&345.30\&238.95\&22.56\&7.17\&2.39\&1.01\&]
  3 综合评述
  3.1 连1001号 果型中等,果壳薄,籽仁很饱满,但单仁小果较多,长势较旺,后期需控旺。产量水平高,出仁率较高,抗病、抗倒力和抗涝性较强,在新沂市示范推广前景较好。
  3.2 赣榆10-6号 荚果产量水平较高,但由于出仁率偏低,果仁产量较ck徐花13号增产不像连1001那样显著,且果型分两极,一极是超大果型,一极是小果型,超大果型的果壳厚,果壳在地下易开裂,也易烂果和发芽,但其籽仁却不大;小果型的果壳薄,籽仁盈满果壳,较充实;植株属高秆品种,但比淮花1号稍微矮一点,属易倒伏品种,后期需要控旺。综合评价,赣榆10-6号在新沂市有进一步示范推广价值。
  3.3 濮花33号 植株偏高,易倒伏,需控旺;属大果型,但果型大小不一,大的特别大,小的特别小,果皮较薄;种子休眠性属中等偏弱,芽果较严重;因小果特太多,每kg果数误差大,多次超过5%,故剔除部分小果,留下稍微大一些的果实。产量水平虽然尚可,但是由于抗倒力较差,芽果较严重,影响推广。
  3.4 徐0627号 偏早熟,种子休眠性中等偏弱,后期遇雨易发芽、霉烂;植株偏矮,易早衰,抗病性和抗涝性差;中大果型,果壳薄,出仁率高。虽然产量水平尚可,但由于抗病性和抗涝性较差,在新沂市的推广前景不看好。
  3.5 淮花1号 籽仁紫黑色,属有色果,味甘甜,口感好;果型偏小,单粒果多,小果偏多,果壳网纹细密,种子休眠性强;植株偏高,易倒伏,需控旺;生长期长,较晚熟。由于产量水平太低,在新沂市基本没有进一步的示范推广价值。
  3.6 东花9号 果型中等偏大型,均匀,较一致,果壳薄,籽仁充盈、饱满,出仁率高;植株偏矮,抗病性和抗涝性差,需注意防病、多施、勤施叶面肥防止早衰;熟期早,种子休眠性弱,特易发芽,特别是生长中后期遇雨容易导致芽果多。该品种产量较对照偏低,但是果壳薄,出仁率高,还有进一步的示范价值。
  3.7 徐花13号 较早熟,比徐0627号生育期稍微长2~4d,植株抗病性和抗涝性差,易早衰;株高偏矮,种子休眠性中等偏弱,易发芽和烂果;属大果型,果壳薄,出仁率高;果壳网纹大。徐花13号为鉴定试验的对照品种,稳产,综合表现较好。
  参考文献
  [1]年少良,周福红.明光市花生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82,226.
  [2]韩锁义,张新友,汤丰收,等.花生抗倒伏性状的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165-166.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产供销经营体系,构筑名特优农产品交易平台,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根据笔者经验,结合黄山市徽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加强品牌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拓宽农业产品流通渠道;加大投资扶持力度,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等方面对徽州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介绍。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综述;徽州区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
摘 要:该文从发生特点、侵染循环、外在症状、发病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小麦条锈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采取种子处理,加强栽培及田间管理等。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小麦条锈病;温度;湿度;光照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2-61-02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是小麦上3大锈病之一,发生普遍且危
摘 要:为全面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秸秆综合利用,2014年小麦收获期间颍州区程集镇普遍开展了小麦秸秆还田工作,焚烧小麦秸秆现象得到根本遏制,但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墒情、玉米出苗和病虫草害发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该文主要分析了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墒情、玉米出苗及病虫草害发生的影响。  关键词:小麦秸秆;玉米;生长;影响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
利用新肥料,构建高效、简便的施肥管理措施,对于提高棉花生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基施涂层缓释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不同用量基
小麦一生的生长发育可分为3个生长阶段:苗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该文结合阜阳市生产情况,提出了小麦苗期、中期及后期的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根据隆两优华占受淹时间长短设置4个处理,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表明,只要补救措施及时得当,受淹水稻仍然能够获得一定产量。
摘 要:该文介绍了小中型农业休闲园区的初步概念,针对这类园区的共性特点,对园区常见游赏项目依据项目特点和客源特点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这类园区游赏项目规划的原则。  关键词:小中型;休闲园区;游赏项目;规划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127-02  近年来,随着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或公司投入到这个行业,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