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世界:女导演成为今年春天的一景,3月份薛晓璐执导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票房过5亿;4月底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青春》上映6天票房就过3亿,5月份杨采妮的新片《圣诞玫瑰》上映,似乎形成了一股女导演潮,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陈念萱:我自己是女人,当然乐观其成,尤其是国内外电影圈总围绕着导演与女明星之间的性关系,作为入门必然条件看待,而偏移了关注焦点的本质,对于真正有演技的部分刻意忽略,我相信从事这行业的女性演员或导演,内心深处必然有许多无法公然讨论的不乐意。
我看了《致青春》与《圣诞玫瑰》,有关这三部电影的相关评论也看了许多,总结一个论调(不论评者是男是女):技巧不够成熟,刚好赶上风潮等等。似乎很少人愿意认真地肯定或者刻意地回避肯定,而钻进够不够“专业”的死胡同里,貌似自己是最专业的“影评人”,让我不得不冲动又好奇地要问:换你来拍好不好?姑且不论电影好不好,单单是要完成一部电影的难度,从筹备到人员调度甚至杀青后的剪辑,都是能杀死许多脑细胞的工作量,非常人能及。我自己做过发行,因此也接触了后制的部分,尤其是宣传短片的剪辑经验,让我体会了这看似不重要也不被关注的隐性工作,其实掌握了整个电影的成功命脉。若说拍片可以累垮半条命,那么剪辑,其实可能用掉的时间与精力更多。若非真有热诚,谁会愿意担当这样的工作重任?打扮得美美地做明星,岂不轻松愉快得多?即便是这背后要付出的代价也很可观。
杨早:这里面当然有赶巧的成分。但考虑到从去年到今年的票房井喷,除了银幕数增加,“口红效应”似乎也在呈现。在上半年的“感情档”(三八节、情人节、清明节、端午节),女导演的作品比较应时,大概也是一个原因。当然以上这些原因,也可能纯属虚构,不过,女性主理的作品比较倾向于感情细微处与生活,凑到一堆儿就比较显眼。
看世界:华人女导演中很多是“演而优则导”,比如徐静蕾、赵薇、杨采妮,这是特别的现象还是一般的路径呢?
陈念萱:不只是女演员,包括男演员,演而优则导,不论中外,都是电影从业人员的渴望与梦想。近年来好莱坞甚至流行编剧、摄影录音师做导演,台湾有好几个资深摄影师都做了导演,录音师接拍广告片的也大有人在。毕竟,电影属于综合性艺术工业,彼此间的专业必有共通之处,否则很难合作,长期下来,只要对这行业有热情够认真,很容易便学会了其他原本不懂的专业,进入这行业,等于在艺术战场上入学。我参观过法国里昂音乐学院,里面的学生,无论选择哪个行业,都必须有通识教育的观念,选修并参与其他不同专业的课程,一起在这拥有百余实验剧场的城市里定期发表作品。这个观念很简单,就算不够专业也该理解别人都在做些什么,如此则必须仰赖团队合作的呈现,才不至于发生沟通障碍,而让一件作品陷入七零八落的尴尬情境。近年来两岸三地的导演越来越多,是个好现象,表示大男人沙文主义在中文世界里,有了不错的改善。
杨早:男导演中也有很多是演而优则导。好莱坞每年都会评“权力榜”,一个人权力增加后,就会有掌控整部电影的想法,你还没有提到章子怡担当监制呢。当然也有周迅这种专心演戏的。总之演而优则导一直是电影圈的某种不完全规律,甚至,就像不成功的球员会成为成功的教练产;演而不优则导,也是可以的,只要有人肯投资。
看世界:与男导演相比,女导演会有不同的视角,尤其在情感、家庭题材中,女导演的优势还有哪些?您认为电影有性别吗?
陈念萱:曾经在侯孝贤导演片中演出过的好友姜秀琼导演,拍摄过纪录片与剧情片,也在台拿过许多大奖并得到业界相当的肯定。她得到的好评之一便是:“男导演无法掌握的情感细致度,尤其是家庭题材,姜导有非常独到而细腻的表现,对于掌握演员,她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技巧。”作为电影人,性别,只是一种特质,在许多电影人必备的多样特质中难以回避的一种,能够用到的任何一种特质,都是好素材,没有优劣顺序。我相信导演要考量的,便是如何整合一群特质各异的人,完成概念与意识表白的鲜明旗帜,目的达到,就是成功的管理。曾经在看《八又二分之一》时,非常同情费里尼的江郎才尽,然而电影圈对他的尊敬,显示在多年后的情境重现,尤其是几乎陷入忧郁症的费里尼,逃避媒体与无法完成的工作,躲到服装设计师工作室里的那一幕,老友问:“导演的工作是什么?”非常简单,只要说:“是,或,不是。”但就连这么简单的工作,他都无法胜任,何故?电影是多媒材集体创作,主轴精神都在导演一人身上,这个灵魂若失去,便毫无意义。创作本身就是一个考验内心深处的折磨,若非笃定的热情,很难持续。无论男女,胆敢从事这工作,已相当不易。
杨早:我同意电影有性别,但并非截然两分。记得以前上电影课,老师讲过,从有电影开始,女性就是“被看”的对象,男观众和女观众都会自觉代入男性视角去凝视影片中的女性,不管玛丽莲·梦露式的性感,还是奥黛丽·赫本式的高贵,都处于摄影机的凝视之下。女性当导演,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挣脱这种模式,当然也可能选择妥协。《致青春》中郑微比较强势主动,就有可能被解读为女导演的某种情怀。
不过老师又说,真正掌控电影“眼睛”的是摄影师,这是电影世界里最后一个性别堡垒。有很多女导演,但几乎没有女摄影师。所以可以讨论电影性别,但不必打标签,毕竟电影是一种团队事业。
看世界:电影产业目前还是男性主导,女性导演要获得成就和认可非常困难。国内有人认为,女导演的成功要靠超强明星阵容和广博的人脉,您怎么看?
陈念萱:就我所知,《致青春》并没有大量使用超强明星阵容,照样表现不俗。明星是靠作品成气候,而非作品靠明星扬名立万,这永远是投资者的迷思,跟导演的创作精神无关。
杨早:女性导演的不容易,也在于她们还处于男权主导的从业环境之中。男权社会不喜欢看到女强人,不喜欢让女性发号施令,所以许鞍华说过她的团队“从未把她当成女人”,似乎女性需要隐藏性别才能处于掌控地位。至于“超强明星阵容和广博的人脉”,难道男导演成功不需要? 看世界:作为资深影评人,您最欣赏的华人女导演是谁?为什么?国外的女导演您最认可的又是哪位?
陈念萱:多年前在纽约林肯中心的意大利影展中,看过一个新锐导演的作品,自编自导自演,主题是特种行业的母女关系。很遗憾,我忘了那位女导演的名字,当时受到相当的震撼,但因刚在戛纳影展十天内看完五十余部电影,又继续在纽约看了百部电影,脑子不晕也难。
这种谁“最”的问题,最难回答。我看作品,是看导演想说什么,若看见了,其余的不重要。
杨早:许鞍华。她的戏路特别广,关注也很深,但又与生活密切关连。能够如此完整而深刻地书写本土经验,又能对异域的生活进行探索的,华人导演里独一份。国外女导演也很少,我印象比较深的大概是卡嘉·冯·加纳和索菲亚·科波拉。
看世界:给您印象比较深刻的女导演的作品有哪些?为什么?
陈念萱:姜秀琼导演的《乘着光影旅行》,虽然是部纪录片,其浓度与想要说的内容非常丰盛,这部电影让我与姜导变成了朋友。
杨早:索菲亚·科波拉《迷失东京》,凯瑟琳·毕格罗《拆弹部队》,许鞍华《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卡嘉·冯·加纳《碧波女贼》。再加上尹丽川《牛郎织女》、薛晓璐《海洋天堂》。我想这些电影共同的特点都是:冷静地书写某种生活。
看世界:电影在您的精神生活中占了多大比例?平均一年您要观影多少部?您是自己选择电影还是因为影评的需要而去看电影呢?
陈念萱:因为看试片变成工作之一,每周看两三部电影是常态,甚至因旅行而错过的试片,我都会自己买票进戏院补看。我想,这应该已经不是工作,而是精神粮食了,电影是我的学校,失去学习,人生无意义,对我而言。
杨早:比例相当大。但观影需要硬时间,所以跟生活状态关系很大。比如2010年因为有工作需要,观影接近150部。2011、2012年没有工作需要了,加上孩子占的时间比较多,观影都在40~50部。这里面自己想看的电影,与为了关注文化现状而看新片/相关影片,大概一半一半。
看世界:在家看电影和去影院看电影,各占多大比例?
陈念萱:只看大银幕,是对作品的尊重。我曾经因为电影发行工作而被迫看录影带,有回接着看大银幕,发现自己的评价落差非常大,从此尽量避免看小屏幕,以免造成观影偏差。
杨早:去影院看电影不超过15部。大多数电影不值得花去影院的时间与精力。
看世界:两岸三地都有不少出色的女性导演,比如香港导演许鞍华、台湾导演张艾嘉、内地导演胡玫、李少红,虽然同是华语圈的女性导演,但文化的差异还是会对创作表达上产生一些影响,您认同吗?
陈念萱:成长环境与价值观,对每个人都会造成难以磨灭的影响,古今中外皆然,否则就不会有共业这样的说法了。
杨早:当然。许鞍华是个异数,应该说她已经超越一般“女导演”的范畴。张艾嘉有女性自觉意识,但总觉得那种自觉是在承认男权的前提下表达的,老有种委屈感,或许她要表现的女性生活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委屈感。胡玫是个猛将,我猜她追求的大概是黑格尔所说“伟大的头脑是半雄半雌的”,当然我也不知道她能做多少主。李少红是大龄女文青,符合一般人对女导演的想像,现在这拨“演而导”的新晋女导演都比较像她。
陈念萱:我自己是女人,当然乐观其成,尤其是国内外电影圈总围绕着导演与女明星之间的性关系,作为入门必然条件看待,而偏移了关注焦点的本质,对于真正有演技的部分刻意忽略,我相信从事这行业的女性演员或导演,内心深处必然有许多无法公然讨论的不乐意。
我看了《致青春》与《圣诞玫瑰》,有关这三部电影的相关评论也看了许多,总结一个论调(不论评者是男是女):技巧不够成熟,刚好赶上风潮等等。似乎很少人愿意认真地肯定或者刻意地回避肯定,而钻进够不够“专业”的死胡同里,貌似自己是最专业的“影评人”,让我不得不冲动又好奇地要问:换你来拍好不好?姑且不论电影好不好,单单是要完成一部电影的难度,从筹备到人员调度甚至杀青后的剪辑,都是能杀死许多脑细胞的工作量,非常人能及。我自己做过发行,因此也接触了后制的部分,尤其是宣传短片的剪辑经验,让我体会了这看似不重要也不被关注的隐性工作,其实掌握了整个电影的成功命脉。若说拍片可以累垮半条命,那么剪辑,其实可能用掉的时间与精力更多。若非真有热诚,谁会愿意担当这样的工作重任?打扮得美美地做明星,岂不轻松愉快得多?即便是这背后要付出的代价也很可观。
杨早:这里面当然有赶巧的成分。但考虑到从去年到今年的票房井喷,除了银幕数增加,“口红效应”似乎也在呈现。在上半年的“感情档”(三八节、情人节、清明节、端午节),女导演的作品比较应时,大概也是一个原因。当然以上这些原因,也可能纯属虚构,不过,女性主理的作品比较倾向于感情细微处与生活,凑到一堆儿就比较显眼。
看世界:华人女导演中很多是“演而优则导”,比如徐静蕾、赵薇、杨采妮,这是特别的现象还是一般的路径呢?
陈念萱:不只是女演员,包括男演员,演而优则导,不论中外,都是电影从业人员的渴望与梦想。近年来好莱坞甚至流行编剧、摄影录音师做导演,台湾有好几个资深摄影师都做了导演,录音师接拍广告片的也大有人在。毕竟,电影属于综合性艺术工业,彼此间的专业必有共通之处,否则很难合作,长期下来,只要对这行业有热情够认真,很容易便学会了其他原本不懂的专业,进入这行业,等于在艺术战场上入学。我参观过法国里昂音乐学院,里面的学生,无论选择哪个行业,都必须有通识教育的观念,选修并参与其他不同专业的课程,一起在这拥有百余实验剧场的城市里定期发表作品。这个观念很简单,就算不够专业也该理解别人都在做些什么,如此则必须仰赖团队合作的呈现,才不至于发生沟通障碍,而让一件作品陷入七零八落的尴尬情境。近年来两岸三地的导演越来越多,是个好现象,表示大男人沙文主义在中文世界里,有了不错的改善。
杨早:男导演中也有很多是演而优则导。好莱坞每年都会评“权力榜”,一个人权力增加后,就会有掌控整部电影的想法,你还没有提到章子怡担当监制呢。当然也有周迅这种专心演戏的。总之演而优则导一直是电影圈的某种不完全规律,甚至,就像不成功的球员会成为成功的教练产;演而不优则导,也是可以的,只要有人肯投资。
看世界:与男导演相比,女导演会有不同的视角,尤其在情感、家庭题材中,女导演的优势还有哪些?您认为电影有性别吗?
陈念萱:曾经在侯孝贤导演片中演出过的好友姜秀琼导演,拍摄过纪录片与剧情片,也在台拿过许多大奖并得到业界相当的肯定。她得到的好评之一便是:“男导演无法掌握的情感细致度,尤其是家庭题材,姜导有非常独到而细腻的表现,对于掌握演员,她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技巧。”作为电影人,性别,只是一种特质,在许多电影人必备的多样特质中难以回避的一种,能够用到的任何一种特质,都是好素材,没有优劣顺序。我相信导演要考量的,便是如何整合一群特质各异的人,完成概念与意识表白的鲜明旗帜,目的达到,就是成功的管理。曾经在看《八又二分之一》时,非常同情费里尼的江郎才尽,然而电影圈对他的尊敬,显示在多年后的情境重现,尤其是几乎陷入忧郁症的费里尼,逃避媒体与无法完成的工作,躲到服装设计师工作室里的那一幕,老友问:“导演的工作是什么?”非常简单,只要说:“是,或,不是。”但就连这么简单的工作,他都无法胜任,何故?电影是多媒材集体创作,主轴精神都在导演一人身上,这个灵魂若失去,便毫无意义。创作本身就是一个考验内心深处的折磨,若非笃定的热情,很难持续。无论男女,胆敢从事这工作,已相当不易。
杨早:我同意电影有性别,但并非截然两分。记得以前上电影课,老师讲过,从有电影开始,女性就是“被看”的对象,男观众和女观众都会自觉代入男性视角去凝视影片中的女性,不管玛丽莲·梦露式的性感,还是奥黛丽·赫本式的高贵,都处于摄影机的凝视之下。女性当导演,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挣脱这种模式,当然也可能选择妥协。《致青春》中郑微比较强势主动,就有可能被解读为女导演的某种情怀。
不过老师又说,真正掌控电影“眼睛”的是摄影师,这是电影世界里最后一个性别堡垒。有很多女导演,但几乎没有女摄影师。所以可以讨论电影性别,但不必打标签,毕竟电影是一种团队事业。
看世界:电影产业目前还是男性主导,女性导演要获得成就和认可非常困难。国内有人认为,女导演的成功要靠超强明星阵容和广博的人脉,您怎么看?
陈念萱:就我所知,《致青春》并没有大量使用超强明星阵容,照样表现不俗。明星是靠作品成气候,而非作品靠明星扬名立万,这永远是投资者的迷思,跟导演的创作精神无关。
杨早:女性导演的不容易,也在于她们还处于男权主导的从业环境之中。男权社会不喜欢看到女强人,不喜欢让女性发号施令,所以许鞍华说过她的团队“从未把她当成女人”,似乎女性需要隐藏性别才能处于掌控地位。至于“超强明星阵容和广博的人脉”,难道男导演成功不需要? 看世界:作为资深影评人,您最欣赏的华人女导演是谁?为什么?国外的女导演您最认可的又是哪位?
陈念萱:多年前在纽约林肯中心的意大利影展中,看过一个新锐导演的作品,自编自导自演,主题是特种行业的母女关系。很遗憾,我忘了那位女导演的名字,当时受到相当的震撼,但因刚在戛纳影展十天内看完五十余部电影,又继续在纽约看了百部电影,脑子不晕也难。
这种谁“最”的问题,最难回答。我看作品,是看导演想说什么,若看见了,其余的不重要。
杨早:许鞍华。她的戏路特别广,关注也很深,但又与生活密切关连。能够如此完整而深刻地书写本土经验,又能对异域的生活进行探索的,华人导演里独一份。国外女导演也很少,我印象比较深的大概是卡嘉·冯·加纳和索菲亚·科波拉。
看世界:给您印象比较深刻的女导演的作品有哪些?为什么?
陈念萱:姜秀琼导演的《乘着光影旅行》,虽然是部纪录片,其浓度与想要说的内容非常丰盛,这部电影让我与姜导变成了朋友。
杨早:索菲亚·科波拉《迷失东京》,凯瑟琳·毕格罗《拆弹部队》,许鞍华《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卡嘉·冯·加纳《碧波女贼》。再加上尹丽川《牛郎织女》、薛晓璐《海洋天堂》。我想这些电影共同的特点都是:冷静地书写某种生活。
看世界:电影在您的精神生活中占了多大比例?平均一年您要观影多少部?您是自己选择电影还是因为影评的需要而去看电影呢?
陈念萱:因为看试片变成工作之一,每周看两三部电影是常态,甚至因旅行而错过的试片,我都会自己买票进戏院补看。我想,这应该已经不是工作,而是精神粮食了,电影是我的学校,失去学习,人生无意义,对我而言。
杨早:比例相当大。但观影需要硬时间,所以跟生活状态关系很大。比如2010年因为有工作需要,观影接近150部。2011、2012年没有工作需要了,加上孩子占的时间比较多,观影都在40~50部。这里面自己想看的电影,与为了关注文化现状而看新片/相关影片,大概一半一半。
看世界:在家看电影和去影院看电影,各占多大比例?
陈念萱:只看大银幕,是对作品的尊重。我曾经因为电影发行工作而被迫看录影带,有回接着看大银幕,发现自己的评价落差非常大,从此尽量避免看小屏幕,以免造成观影偏差。
杨早:去影院看电影不超过15部。大多数电影不值得花去影院的时间与精力。
看世界:两岸三地都有不少出色的女性导演,比如香港导演许鞍华、台湾导演张艾嘉、内地导演胡玫、李少红,虽然同是华语圈的女性导演,但文化的差异还是会对创作表达上产生一些影响,您认同吗?
陈念萱:成长环境与价值观,对每个人都会造成难以磨灭的影响,古今中外皆然,否则就不会有共业这样的说法了。
杨早:当然。许鞍华是个异数,应该说她已经超越一般“女导演”的范畴。张艾嘉有女性自觉意识,但总觉得那种自觉是在承认男权的前提下表达的,老有种委屈感,或许她要表现的女性生活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委屈感。胡玫是个猛将,我猜她追求的大概是黑格尔所说“伟大的头脑是半雄半雌的”,当然我也不知道她能做多少主。李少红是大龄女文青,符合一般人对女导演的想像,现在这拨“演而导”的新晋女导演都比较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