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面面观:招生成困局,大陆学生成榜样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高等院校遍地开花,拥有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但台湾年轻人的就业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对于台湾的大学,大陆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处于“好奇”的阶段。与香港高校的火热申请相比,赴台学习的大陆学生并不多。但随着两岸交流的日渐加深,台湾地区也逐步受到大陆学生的关注,然而,不对称的信息和相对匮乏的前辈经验使得不少人止步不 前。
  教育资源溢出
  龙年婴儿潮引发招生困局
  在台湾地区长大的白全成先生是20世纪70年代生人,他向《留学》杂志记者介绍,因为1976年是龙年,台湾出现了一次婴儿潮。台湾当局很快意识到突然暴涨的出生率会导致这批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后,出现教育资源紧张的困局,于是台湾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将教育理念从精英化改为目前的普及化。为了满足教改需求,台湾“教育部”一方面大力增加私校数量,将专科学校陆续转为学院、大学;一方面则要求国立大学增加录取名额,同时鼓励大学设置研究 所。
  婴儿潮过后,台湾在21世纪进入了低生育率时期。学生人数开始下降,教育机构却依然保持着爆发期的数量,于是台湾的学校现在变成了“粥多僧少”的状态。在如此充足的教育环境下,大学学历已经是台湾本地学生的最基本学历,只要学生有心考取大学、研究所或博士班,认真备考,基本上都能实现上学梦。
  “我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班级要有60多个学生,有的学生甚至要挤着墙壁上课,考大学的时候录取率只有40%左右。而现在一个班级能有30个学生就已经达到极限了,大学录取率差不多可以达到100%。”白全成说,“因为学生越来越少,有很多学校已经开始面临倒闭的风险。”
  “小确幸”的台湾式迷茫
  大陆学生是台湾校园的榜样
  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大选”结果出炉,蔡英文当选新一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竞选时曾经提出当政后将着手解决台湾地区青年就业难的问题,这不由让人产生疑惑:台湾如此充沛的教育资源,为什么反而无法培养出有足够工作能力的人才?
  这其实是因为台湾的学院、大学课程设置相对侧重理论性和文学性,以至于台湾的实用技术类教育发展十分薄弱。虽然拥有很高的学历,但是在有限的经济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台湾青年很多都处于一种迷茫的生活状态中。白全成告诉记者,自他在台湾的大学毕业至今,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台湾的平均毕业起薪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 化。
  “台湾的年轻人现在过着一种‘小确幸’的日子。”为一些生活中的小美好、小惊喜而欢呼,因为肚子饿时吃到的一块饼干、口渴时喝到的一杯汽水而感到快乐,这种被村上春树命名为“小确幸”的心态营造了台湾校园里最常见的气氛。用大多数厮杀学海多年的大陆学生视角来看,台湾学校的学习氛围可以说是基本没有。一位曾经在台湾研修的大陆学生谈及台湾学习经历时直言不讳道:“台湾校园环境确实很好,人文气息浓厚,课堂上也非常的活跃自由,但是待久了我发现自己真得变得非常懒。”
  白全成的父亲在台湾艺术大学任教职,他对大陆学生的评价很高,认为来自大陆的学生普遍比台湾本地学生更有进取心。白全成笑言:“其实台湾的大学都很欢迎大陆学生来学习,不光是因为可以缓解学校招生困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很希望大陆学生来给台湾学生做榜样。”
  蔡英文的大陆学生求学政策
  不减名额,鼓励开放
  截止到2015年,在台湾正式修读学位的大陆学生共有5881人,无学位的大陆研修生有27030人,和到香港求学的大陆学生相比,台湾的大陆学生体量仍非常有限。台湾领导人的换届自然会影响到台湾的各方面政策,其中针对大陆学生赴台求学的政策也令人十分关注。
  2015年12月4日,还是竞选候选人的蔡英文发表教育政策,明确表示对于大陆学生来台求学的名额不会减少,具体政策推进的过程中会有更细致的处理,同时,蔡英文表示希望对大陆学生的求学问题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
  《台湾地区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书》中积极鼓励台湾当地大学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在教学模式上贴近国际标准,接纳更多不同背景、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学生到台湾学习,并促进台湾与各地区、各国家的学术交流。蔡英文则在选举期间针对教育提出了多元化改革的口号,因此,未来台湾地区是否会加大对大陆的招生规模及宣传力度,民进党上台是否能促进两岸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让两岸民众对彼此的教育模式不再停留于“好奇”,这个问题还是非常值得期待 的。
其他文献
Q:《留学》记者 A:PS-One 市场总监冯广男  PS-ONE(品思)国际艺术教育作为艺术培训机构,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指导学生和教授艺术课程的同时,开展公益项目——木作花园,为嘉绒藏人而建造庇护所。使学生在设计与实践中升华,在公益行为中培养对社会的贡献精神。  Q  请介绍一下木作花园的公益项目?  A  这个项目是我们与建筑设计研究院和若干所建筑专业的
校园霸凌都有相似的画面:一群施暴者在狞笑,一位受难者在发抖;甚至上传相关视频者的心态都是一样的:用示众的方式,表达“征服之后的快感”。稚嫩的面孔,残酷的手段,让人绝望。  上述情景只是极端形态,寻常所见的霸凌,起外号最为常见,常年累月地被“污名化”,那种伤害更深,也更隐秘。本期《留学》杂志报道,中国官方终于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初,承认校园里也有霸凌现象存在,且较为普遍;同年底,教育部会同最高法发
导语:卖白菜的都知道大数据了,将这个概念一路推广到菜市场的媒体业对数据的应用真的炉火纯青了吗?即使在媒体大国美国,数据新闻依旧是个存在尴尬的新兴专业。  继媒体人排行“最易猝死行业”前五之后,新闻学又在近期大学生排出的“大学毁人专业”中荣登第一。不少大学生更是大喊“不要报新闻专业,那是个坑!”新闻之所以广受吐槽,不仅因为工作压力大,还因为门槛日益降低,不少非科班出身的人也可以进入,无形中加大了行业
“出国留学的想法,是在高三才有的,可是这个时候同时准备高考和托福雅思等语言成绩,实在是太难了。”  “我今年高考没有发挥正常,只考出了模拟时的八成水准,可是我又不想复读一年耽误时间,选择留学又完全没有准备。”  “我高考的那年,国外的大学还不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如果换做现在,我一定会选择凭借高考成绩出国,我的成绩算是刚过一本线,好学校选择不了好专业,想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又选择不了好学校,实在是两 难
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简称澳贸委,即澳大利亚驻华使领馆商务处)将携手中国知名人才发展平台智联招聘及澳大利亚上海商会,于2018年7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两场中国留澳校友职业发展咨询会。本次活动将为留澳的中国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帮助其了解国际国内的就业前景及企业需求,并充分展示其在澳学习成果与所获技能。咨询会还将安排一系列职业发展及企业专题讲座,为毕业生们提供不同行业的就业、面试与个人发展
寄宿家庭能为孩子做什么?怎么和寄宿家庭相处?想要住得开心、相处愉快,哪些雷区不能踩?寄宿家庭不是海外游学时的栖身旅馆,只有了解寄宿时的红与黑,才能让homestay文化的价值发挥出来。  现在市面上的游学产品中,住宿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入住酒店、宾馆、饭店,二是入住营地学校学生宿舍,三是入住当地友好家庭,也称寄宿家庭。不同的游学线路,有不同的住宿组合可供学生选择,比如,游学营地是著名大学的,可能三
对张哲而言,在嘉华世达的工作是从1到N的积累,创办出出国却是从0到1的探索。  张哲,“出出国”创始人兼总经理,是北京留学圈子里的老资格,从事留学咨询行业十数年,本是一名干练的职场女性,却被业内人封之以“哲哥”的霸气称号。因雷厉风行,她是员工心里的靠山;因肝胆相照,学生与她推心置腹。在出出国的平台上,“哲哥”是顶天立地的代名词,有能力,亦有责任心;而在学生和家长的眼里,张哲是一名饱含育人情怀、值得
导语:海外考试,尤其是小语种考试要想进军中国并不容易,只有乘着两国教育、文化领域合作的东风,才有可能成事。  “DELF-DALF在国内只开设了一个考点,还不在广州;而托福居然有100多个考点,这反差也太大了!”坐在书桌前的广州女孩秦悦有点气馁。电脑屏幕上,教育部考试中心海外考试报名信息网的考试报名页赫然入眼,右侧的“考点信息”处显示,DELF-DALF仅有的一个考点设在北京语言大学。  小语种不
2016年,留学行业初现诸多欣喜的变化,留学人数不断攀升、低龄化留学渐成气候、留学选择更加理性化、回国潮出现。而在接下来的2017年,在延续以往趋势的同时,名校申请难度加大、留学市场消费升级也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记者_李丹 编辑_胡是飞 供图_视觉中国 设计_孙星  2016年,我国的留学市场依然处于上升势头。出国留学人数仍在增加,低龄、超低龄留学生比例不断攀升,同时,各国频频出台对中国留学生的
成为老师是薛慧从小的梦想,她向《留学》记者说道:“进入教育行业,除了本身对教育行业的热爱之外,还有立志要成为专业扎实,充满爱心,具有责任感的好顾问的决心。”  薛慧是英美教育合伙人之一,主要负责美国和加拿大的初、高中申请工作,截至2018年,薛慧已经在美高申请领域从业10年有余,可谓元老级留学顾问。  本科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所私立大学从事过两年英语教学工作,随后薛慧考取诺丁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