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的指导下,“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建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课堂”是我校在课程改革中追求的目标。如何真正做到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每一位学生成长的需求、引导每一位学生有效地学习,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这既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在全面推动学校课程整体建设的同时,学校有幸成为“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系统变革实验研究”的项目校,开展了“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云学习方式的研究”,期望能够建构 “技术—终端—资源—平台—网络” 五位一体的全新数字化环境。借助技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借助技术为学生提供有趣且强有力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借助技术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控制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益。
实施举措与成效
实验研究成功的前提首先在于领导、教师观念的转变。因此,引导领导、教师在当前教育要求高、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研究中去,是摆在项目研究前的首要任务。
1. 统一思想,达成变革共识
引导教师感悟时代变化,激活变革动力。从社会上的小事入手,体会大数据时代不仅正在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结合学生入学前接触现代媒体情况的调研(如表1所示),让教师感悟到新技术“用与不用都在那里”, 它已经完全融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师通过讨论清醒地认识到,当学生文化底蕴、视野、思维、情感多元,带来的就是对生动的、有趣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呼唤,技术进入课堂改变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表1 学生入学前接触现代媒体情况调研统计
2. 基于问题,开展有效培训
首先,组织教师进行微课例研究,引导大家从信息的角度发现并确信我们的常态课堂学习的确存在着单项信息流、固定信息流、信息质量不高及无效信息等实质问题,唤醒教师自主变革的意识。
其次,了解移动终端在课堂学习中的独特优势。如操作简单,触控灵活,所见即所得;可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听说读写集于一身,具有拍照、录音录像、及时统计、分析和测评等多种功能。
在此基础上,学校聘请技术人员进校,实施分层培训。同时,及时引进专家,为教师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帮助教师拓宽思路、提高技能,同时免于畏难情绪,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3. 聚焦课堂,探究可行策略
我们带领教师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就“不可替代性、最大化、低耗高效”展开微观研究,探究学习方式,改变背后的教育价值。
(1)实现即时评价,提高反馈实效
移动终端有较强的交互学习与统计功能,可以实现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即时互动学习,并提高反馈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使教师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达到“随学随清”的教学效果。这也是老师在各科教学中普遍使用和得到学生认可的。
例如,学生在平板电脑上直接做题并提交答案,立刻知道是否答对了。教师借助云平台统计系统,即时看到每一位学生提交的答案及正确率,还能显示出哪位学生出现了哪类错误和全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此外,老师们普遍运用拍照功能,将学生的作业、作品等学习成果即时推送到大屏幕,保证准确迅速,分享及时,省时高效。
(2)实现自主选择探究,提高学习效益
每位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学习进度和速度也不一样,整齐划一的学习经常使学生好的吃不饱,弱的吃不了。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针对这种差异和问题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但是还是无法针对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差异教学。使用iPad以后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上述问题,满足“下保底、上不封顶”的个性学习要求。
例如,在英语课上,教学中都会安排“英语课文跟读”环节,一般采用听课文录音,教师播放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弱的学生听几遍也不会,优秀的学生听一遍都是多余的。新技术介入后,iPad就像是为学生配备了一位随时发声的老师,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句子或段落进行学习。潜能生针对不会的可以反复听,熟练或优秀水平的学生也可以跳过已经掌握的内容,直接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实验对比表明: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没使用iPad的往往只有25%~50%的学生能够熟读全文,使用iPad后,100%的学生能够熟读全文,而本来就优秀的学生能达到应用自如的水平。学生和家长都非常认可这种学习方式。
(3)突破教学难点,将思维引向深入
分声部合唱始终都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教材中的合唱歌谱都是各声部一起呈现的,对学生最初学唱时会产生一些视觉干扰。教材的范唱音响没有分声部,都是合唱效果的。教师上课都是采用教完高声部,再教低声部,合唱时基本上已经忘了最初的音调。iPad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老师制成两个声部的电子歌谱,并配上各自声部的旋律音频。学生戴上耳机,通过左、右耳分别感受输出的两个声部旋律。其次,学生独立练习时,可以专注地演唱好自己的声部,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另一个声部的声音通过耳机移位的方式逐渐接近自己,最终达到抗干扰完美演唱的效果。
(4)拓宽学生视野,海量信息即时可得
运用iPad电子书的功能,教师可以把教学课件、课堂练习、课后检测、知识拓展等所有内容,通过图片、视频、音频和文字等方式呈现,便于学生课下在温故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开阔视野,实现海量信息的快速获取。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papa软件应用到英语、语文学科中,学生依据每节课的学习主题,通过拍照、语音、文字等形式进行上传,就像我们平时使用的微信一样,在班级、家校之间可以实现师生、生生、家长的共同分享、评价。
(5)共享教学资源,实现课堂与云平台无缝链接
将我们的教学课件、课堂视频、随堂作业等实时地共享到学校教育云平台上,便于老师、学生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实时或延时的教学活动。同时将教育云平台上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随需随拿地应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满足信息化教学各项需求。
问题与思考
在研究中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如实验设备有限,不能在常态课堂上持续使用;目前的网络带宽比较小,影响教学进程;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新技术的应用和设计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等。
但是,实践中我们也充分感受到了现代技术在高效课堂中展现出的无穷魅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努力在“实现个体学习资源的即时可得、实现对教学重难点内容的可视化、实现对生成资源的及时分析和研究”等方面继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让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和价值,高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的指导下,“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建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课堂”是我校在课程改革中追求的目标。如何真正做到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每一位学生成长的需求、引导每一位学生有效地学习,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这既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在全面推动学校课程整体建设的同时,学校有幸成为“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系统变革实验研究”的项目校,开展了“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云学习方式的研究”,期望能够建构 “技术—终端—资源—平台—网络” 五位一体的全新数字化环境。借助技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借助技术为学生提供有趣且强有力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借助技术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控制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益。
实施举措与成效
实验研究成功的前提首先在于领导、教师观念的转变。因此,引导领导、教师在当前教育要求高、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研究中去,是摆在项目研究前的首要任务。
1. 统一思想,达成变革共识
引导教师感悟时代变化,激活变革动力。从社会上的小事入手,体会大数据时代不仅正在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结合学生入学前接触现代媒体情况的调研(如表1所示),让教师感悟到新技术“用与不用都在那里”, 它已经完全融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师通过讨论清醒地认识到,当学生文化底蕴、视野、思维、情感多元,带来的就是对生动的、有趣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呼唤,技术进入课堂改变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表1 学生入学前接触现代媒体情况调研统计
2. 基于问题,开展有效培训
首先,组织教师进行微课例研究,引导大家从信息的角度发现并确信我们的常态课堂学习的确存在着单项信息流、固定信息流、信息质量不高及无效信息等实质问题,唤醒教师自主变革的意识。
其次,了解移动终端在课堂学习中的独特优势。如操作简单,触控灵活,所见即所得;可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听说读写集于一身,具有拍照、录音录像、及时统计、分析和测评等多种功能。
在此基础上,学校聘请技术人员进校,实施分层培训。同时,及时引进专家,为教师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帮助教师拓宽思路、提高技能,同时免于畏难情绪,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3. 聚焦课堂,探究可行策略
我们带领教师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就“不可替代性、最大化、低耗高效”展开微观研究,探究学习方式,改变背后的教育价值。
(1)实现即时评价,提高反馈实效
移动终端有较强的交互学习与统计功能,可以实现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即时互动学习,并提高反馈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使教师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达到“随学随清”的教学效果。这也是老师在各科教学中普遍使用和得到学生认可的。
例如,学生在平板电脑上直接做题并提交答案,立刻知道是否答对了。教师借助云平台统计系统,即时看到每一位学生提交的答案及正确率,还能显示出哪位学生出现了哪类错误和全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此外,老师们普遍运用拍照功能,将学生的作业、作品等学习成果即时推送到大屏幕,保证准确迅速,分享及时,省时高效。
(2)实现自主选择探究,提高学习效益
每位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学习进度和速度也不一样,整齐划一的学习经常使学生好的吃不饱,弱的吃不了。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针对这种差异和问题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但是还是无法针对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差异教学。使用iPad以后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上述问题,满足“下保底、上不封顶”的个性学习要求。
例如,在英语课上,教学中都会安排“英语课文跟读”环节,一般采用听课文录音,教师播放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弱的学生听几遍也不会,优秀的学生听一遍都是多余的。新技术介入后,iPad就像是为学生配备了一位随时发声的老师,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句子或段落进行学习。潜能生针对不会的可以反复听,熟练或优秀水平的学生也可以跳过已经掌握的内容,直接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实验对比表明: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没使用iPad的往往只有25%~50%的学生能够熟读全文,使用iPad后,100%的学生能够熟读全文,而本来就优秀的学生能达到应用自如的水平。学生和家长都非常认可这种学习方式。
(3)突破教学难点,将思维引向深入
分声部合唱始终都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教材中的合唱歌谱都是各声部一起呈现的,对学生最初学唱时会产生一些视觉干扰。教材的范唱音响没有分声部,都是合唱效果的。教师上课都是采用教完高声部,再教低声部,合唱时基本上已经忘了最初的音调。iPad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老师制成两个声部的电子歌谱,并配上各自声部的旋律音频。学生戴上耳机,通过左、右耳分别感受输出的两个声部旋律。其次,学生独立练习时,可以专注地演唱好自己的声部,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另一个声部的声音通过耳机移位的方式逐渐接近自己,最终达到抗干扰完美演唱的效果。
(4)拓宽学生视野,海量信息即时可得
运用iPad电子书的功能,教师可以把教学课件、课堂练习、课后检测、知识拓展等所有内容,通过图片、视频、音频和文字等方式呈现,便于学生课下在温故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开阔视野,实现海量信息的快速获取。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papa软件应用到英语、语文学科中,学生依据每节课的学习主题,通过拍照、语音、文字等形式进行上传,就像我们平时使用的微信一样,在班级、家校之间可以实现师生、生生、家长的共同分享、评价。
(5)共享教学资源,实现课堂与云平台无缝链接
将我们的教学课件、课堂视频、随堂作业等实时地共享到学校教育云平台上,便于老师、学生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实时或延时的教学活动。同时将教育云平台上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随需随拿地应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满足信息化教学各项需求。
问题与思考
在研究中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如实验设备有限,不能在常态课堂上持续使用;目前的网络带宽比较小,影响教学进程;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新技术的应用和设计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等。
但是,实践中我们也充分感受到了现代技术在高效课堂中展现出的无穷魅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努力在“实现个体学习资源的即时可得、实现对教学重难点内容的可视化、实现对生成资源的及时分析和研究”等方面继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让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和价值,高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