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前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教师应从当地教育资源和化学课堂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我与化学”活动的研究和实践。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我与化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参与“我与化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也给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以实验激发活动兴趣
  爱因斯坦说:“喜爱比责任是更好的老师”。在开展“我与化学”活动伊始,不能急于布置“我与化学”活动课题,而是先演示:铜币变银币——银币变铜币、浸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的滤纸在空气中不经点燃而自燃、酒精与浓硫酸混合加入高锰酸钾粉末使得“水中生火”、往燃着的蜡烛撤镁粉或铝粉使得“星光灿烂”、“滴水生烟”、“滴水生火”、“不着火的手帕”、“水中花园”、“不老的金属树”等实验,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我与化学”活动的兴趣,课后许多学生分别去探索、验证这些實验“趣味”的原因,并且有一部分学生不满足于教材中呈现的知识,主动思考、查找资料,进行实验探究.这样为以后顺利开展“我与化学”活动埋下了伏笔。
  二、利用化学教材与“我与化学”活动的整合,培养学生参与“我与化学”活动的主动性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一方面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我与化学”活动,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必须按时完成课时计划。如何抓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我们认为“我与化学”活动与化学教材内容的整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可行的办法是在要完成课时计划之前向学生推荐与课时计划内容有关的“我与化学”活动课题,指导“我与化学”活动学习小组在课后的“我与化学”活动过程中把化学教材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资料,当化学教学进行到这一课时计划时,教师不必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而是有准备地安排选取这一课题的“我与化学”活动学习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或论文答辩。下面是一场“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的论文答辩会摘要。
  老师宣布论文答辩开始,接着该组组长代表“我与化学”活动学习小组作课题陈述。他主要陈述了选取课题的理由、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的,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重要体验,研究的主要步骤,最后,他陈述了该课题目前所获得的成果:“经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是碘酸根离子。”然后在老师的安排下,在场学生和老师从不同角度对课题的研究情况提出质疑。
  学生1:一种元素可以以单质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你们有事实证明加碘盐中的碘元素不是以碘单质的形式存在吗?
  “我与化学”活动学习小组成员1,我看过高中化学教材中讲过碘单质是紫黑色的固体,并可以使淀粉溶液呈现特殊的蓝色。你看到的加碘盐是紫色的吗?面粉、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放盐的汤面、馒头、大米粥应当呈蓝色,你曾吃过蓝色的汤面和馒头吗?喝过蓝色的大米粥吗?
  一连串的反问使得提问的学生满脸通红。
  学生2:碘元素难道不能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吗?比如以碘化钠的形式。
  “我与化学”活动学习小组成员,成员设计了以下2种检验碘离子的方法,请大家看投影:
  1.碘离子 碘单质的溶液 溶液呈蓝色
  2.碘离子 碘单质的溶液 下层溶液呈现紫色
  多次用食盐按1.2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均未出现所想看到的实验现象。由此可以断定食盐中的碘元素不是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我与化学”活动学习小组成员3用自制的实验用品演示了整个实验过程,并取得满意的实验效果。
  老师:碘酸根离子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个未知领域,你们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呢?
  “我与化学”活动学习小组组长:检验碘酸根离子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我们分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还是找到了检验碘酸根离子的方法。
  三、利用“我与化学”活动开展课本实验研究,强化学生参与“我与化学”活动的意识
  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区分度往往出现在实验中,其设计方案来源于教材实验中,因此,研究教材实验是提高实验能力的根本途径。
  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①没有浓盐酸,可以用什么来代替? ②没有二氧化锰,可以用什么代替? ③氯气有毒,怎样设计实验才能有效避免氯气对空气的污染?怎样使氯气吸收更完全? ④若欲制得纯净和干燥的氯气,还要增加哪些仪器和试剂? ⑤除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外,还能用什么方法收集? ⑥制备装置与性质实验分离,实验不连贯,耗时长,仪器怎样组合既利于实验操作又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经过论证学生设计了集氯气的制备、净化、干燥、性质实验、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的实验装置。在整个实验活动中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实验知识,全盘考虑,有利于实验意识的整合,不断练习,易形成对类似实验的一般设计思想模式:气体制备→洗气→干燥→性质检验→产品收集→尾气处理,再遇到气体制备、混合气体除杂等有关实验,便得心应手了。鼓励学生研究课本实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只有重视教学实验开发和研究,培养创新思维才能落到实处。
  四、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提升“我与化学”活动的质量
  验证性实验其特征是实验仪器、原理、步骤、现象和结论均为已知,学生和老师只需按课本规定的步骤“按方抓药”。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探索性实验是以实验为手段,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其他文献
一、突出“三项改革”,构建有利于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统筹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今年,寿光市编办将在政府机构改革和“三定”方案贯彻落实评估的基础
期刊
近年来,保定市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深化财政审计,全面加强涉农专项资金审计,突出抓好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民本审计,充分发挥了促进加强宏观调控、推
期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情感因素缺失的问题,如片面强调知识宣讲、学生情绪不稳定和师生情感不融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在老年后循环脑供血不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后循环脑供血不足患者88例,分为X组(n=44)和Y组(n=44).Y组患者进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个人意识的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同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在全国范围之内对于教育行业的整体要求也在随之上涨,人民普遍要求培养出高素质
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摘 要:抽象思维过程对于解决物理中的问题至关重要,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物理抽象思维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以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为主的特点入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物理;抽象;思维;逻辑;理论型;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强的人能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将已获得的理论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中去,从而彰显较强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适应未来社会发
为推动审计工作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笔者对黑龙江省审计干部队伍依法审计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审计干部依法审计能力,保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