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肤浅的人别找我。我宁愿辞职也不会这么干”;“当你忘记了灯光,忘记了摄像机,忘记了一切,你就可以全神贯注地与每一个人交谈”;“我在施虐与理智的好奇之间很好地把握了平衡”……这些犀利的话语都出自一人之口,迈克·华莱士。
2012年4月7日,93岁的华莱士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家养老院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位美国新闻界“教父”级人物走完了他叱咤风云的一生。
华莱士的辞世在美国引发强烈反响。《华盛顿邮报》在相关报道中开宗明义:“对任何一个隐藏秘密的人来说,他们最怕听到的四个英文词是‘MIKE WALLACE IS HERE’(迈克·华莱士在此)。”美联社的报道说,华莱士不仅是在采访人,而且是在审问人,他的问题如此直接以至于令人感到窒息。
“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
走到生命尽头的华莱士很低沉。一生中,他的绝大多数时间都与镁光灯相伴,因此他难以忍受晚年的寂寞。他对朋友回忆说,当自己还是个孩子时就想“飞上电波”,这是一种“心灵的召唤”。
1918年,华莱士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他的父亲是俄罗斯移民,到了美国后先做杂货店生意,后成为保险推销员。
从密歇根大学毕业后,华莱士先在一家电台工作,每周工资为20美元(约合126元人民币)。1940年,他与第一任妻子诺玛成婚,8年后离婚。1949年,华莱士与演员巴夫·考伯成婚,并曾共同主持名为“迈克与巴夫”的电台和电视节目。1954年,两人离婚。谈及离婚原因,考伯说:“我们对于节目中的分歧过于紧张,我们变得为一点小事就吵架,并常常把这些东西带入家庭生活。”此后,华莱士又有两次婚史。
1956年,当电视还只有黑白两色时,华莱士在纽约创办了《晚间冲击》节目。他向嘉宾提出尖锐问题,并迅速出名。1957年,《晚间冲击》节目被美国广播公司收购,更名为《华莱士访问》,华莱士的影响力愈来愈大。
1962年,他19岁的长子皮特在希腊登山时遇难。这起悲剧成了华莱士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说,儿子原本梦想做一名记者、作家。“所以我想,我要做些能让皮特感到骄傲的事情。”华莱士决定,余下的半生唯一应该做的就是严肃的新闻。自此,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记者。
1968年,尼克松决定参选总统后,曾邀请华莱士出任他的新闻秘书。华莱士拒绝了邀请。他说,在一个坏消息面前装出一副笑脸不是他的性格。数月后,他主持的电视节目《60分钟》问世。它由3个独立的深度新闻报道和1个新闻评论组成,选题以政府行为、司法公正、灾难、战争等“硬新闻”为主,深入挖掘重大的社会问题。
华莱士承认,为赢得先机,他常从同事那里“偷故事”。“这是竞争”,他说。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他为电视新闻闯出一条路。他这样概括自己的特点:“爱管闲事,坚持不懈。”而美国媒体则评论说:“华莱士和他主持的《60分钟》,把电视访谈节目变成‘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他的尖锐问题让来宾招架不住,而他的幽默也令人折服。”
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华莱士的成功在于猛烈抛出的问题,而不在于他所得到的回答。一句“请原谅我”之后,肯定会跟着极为犀利的问题。1979年,当他采访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时,他说:“埃及总统萨达特称你为,请原谅我,一个疯子。”翻译的脸都吓白了。
“水门事件”发生后,华莱士在采访尼克松总统的心腹埃利希曼时说:“伪证;为政治报复计划审计返税;偷窃精神病治疗记录;利用便衣搞间谍活动;阴谋阻挠司法。所有这些就是尼克松政府的法律与秩序。”面对这一番全是抨击没有问题的言论,埃利希曼停顿了一下说:“你说的这些里面有要提出的问题吗?”华莱士承认没有,但这就是华莱士的风格,他创造了许多这样的时刻,并使其成为美国电视新闻业的楷模。
为报道医疗保险欺诈问题,华莱士也曾在芝加哥出钱成立了一个诊所,并安排秘密摄像机进行采访。这种以欺诈揭露欺诈的采访方式也引来争议,并因为一再套用而变得陈腐。华莱士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再这样做。
镜头前的华莱士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然而,光环背后,他也在阴影中挣扎了多年。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作的回顾节目《我是迈克·华莱士》中,华莱士承认,自己曾经常年饱受抑郁症的困扰。1982年,他的節目播出了一个与越战相关的纪录片,指责1964年至1968年担任美军驻越南司令的威斯特莫兰德将军未能真实报告越军力量。威斯特莫兰德将军为此状告该节目诽谤。在这场赔偿数额高达1.2亿美元的官司中,焦头烂额的华莱士一度企图自杀。“我吞食了大量安眠药,至少它们能让我睡觉。我或许因此醒不过来,那也没关系。”
他粗鲁,但公正
在华莱士采访过的世界政要中,除了霍梅尼、内贾德、马丁·路德·金、里根、肯尼迪、阿拉法特、卡扎菲等人外,也包括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和江泽民。
1986年9月2日,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在中南海接受了华莱士的电视采访。18年后,华莱士披露了这次采访的细节:1986年,华莱士由好友辛迪·瑞汀博格引荐来到中国。当时,海外舆论讨论最多的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不是一项真正的基本国策?华莱士突发奇想,为什么不直接采访这场改革的发起人,从他的嘴里找到答案?于是,《60分钟》栏目组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一份申请。出乎意料的是,一个月后,北京方面正式答复说邓小平愿意接受采访。谈到对邓小平的印象时,华莱士说他采访过很多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但邓小平和他们都不同。他的智慧、他的豁达态度、他的务实精神、他说话直截了当的风格,以及他人生中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令西方人着迷。那是邓小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受西方电视媒体专访,就是在这次采访中,邓小平给出了中国改革“决不回头”的论断。
2000年,华莱士在北戴河专访了中国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在那次专访中,华莱士锋芒依旧,他不断提及中国的民主状况、中美关系等诸多敏感问题,江泽民则从容应对,坦诚交流。在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所著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一书中,作者对此次专访做了详细描述。书中记录了“尴尬但很精彩的一刻”:华莱士询问江泽民对“李文和案”有何看法(李文和是美籍华裔科学家,被指控为中国进行间谍活动)。华莱士说:“我感觉这对你是一个难题。”江泽民用英语说:“不,对我来说并不难。这是你的感觉。”然后他把问题转向了这位采访者,“你的看法呢?”华莱士没有作声。节目播出时,华莱士插入了一句苦涩的画外音:“如果有什么时候应当改变话题的话,那就是现在了。”
为《60分钟》工作38年后,华莱士于2006年退休。但几个月后,他又出山专访了伊朗总统内贾德。为此,他赢得了人生中第二十一座艾美奖。
华莱士曾说:“我希望我的墓志铭这样写——他粗鲁,但公正——就这一句,我不需要别的。”
编辑:王晶晶 美编:王迪偲 编审:张勉
2012年4月7日,93岁的华莱士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家养老院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位美国新闻界“教父”级人物走完了他叱咤风云的一生。
华莱士的辞世在美国引发强烈反响。《华盛顿邮报》在相关报道中开宗明义:“对任何一个隐藏秘密的人来说,他们最怕听到的四个英文词是‘MIKE WALLACE IS HERE’(迈克·华莱士在此)。”美联社的报道说,华莱士不仅是在采访人,而且是在审问人,他的问题如此直接以至于令人感到窒息。
“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
走到生命尽头的华莱士很低沉。一生中,他的绝大多数时间都与镁光灯相伴,因此他难以忍受晚年的寂寞。他对朋友回忆说,当自己还是个孩子时就想“飞上电波”,这是一种“心灵的召唤”。
1918年,华莱士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他的父亲是俄罗斯移民,到了美国后先做杂货店生意,后成为保险推销员。
从密歇根大学毕业后,华莱士先在一家电台工作,每周工资为20美元(约合126元人民币)。1940年,他与第一任妻子诺玛成婚,8年后离婚。1949年,华莱士与演员巴夫·考伯成婚,并曾共同主持名为“迈克与巴夫”的电台和电视节目。1954年,两人离婚。谈及离婚原因,考伯说:“我们对于节目中的分歧过于紧张,我们变得为一点小事就吵架,并常常把这些东西带入家庭生活。”此后,华莱士又有两次婚史。
1956年,当电视还只有黑白两色时,华莱士在纽约创办了《晚间冲击》节目。他向嘉宾提出尖锐问题,并迅速出名。1957年,《晚间冲击》节目被美国广播公司收购,更名为《华莱士访问》,华莱士的影响力愈来愈大。
1962年,他19岁的长子皮特在希腊登山时遇难。这起悲剧成了华莱士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说,儿子原本梦想做一名记者、作家。“所以我想,我要做些能让皮特感到骄傲的事情。”华莱士决定,余下的半生唯一应该做的就是严肃的新闻。自此,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记者。
1968年,尼克松决定参选总统后,曾邀请华莱士出任他的新闻秘书。华莱士拒绝了邀请。他说,在一个坏消息面前装出一副笑脸不是他的性格。数月后,他主持的电视节目《60分钟》问世。它由3个独立的深度新闻报道和1个新闻评论组成,选题以政府行为、司法公正、灾难、战争等“硬新闻”为主,深入挖掘重大的社会问题。
华莱士承认,为赢得先机,他常从同事那里“偷故事”。“这是竞争”,他说。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他为电视新闻闯出一条路。他这样概括自己的特点:“爱管闲事,坚持不懈。”而美国媒体则评论说:“华莱士和他主持的《60分钟》,把电视访谈节目变成‘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他的尖锐问题让来宾招架不住,而他的幽默也令人折服。”
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华莱士的成功在于猛烈抛出的问题,而不在于他所得到的回答。一句“请原谅我”之后,肯定会跟着极为犀利的问题。1979年,当他采访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时,他说:“埃及总统萨达特称你为,请原谅我,一个疯子。”翻译的脸都吓白了。
“水门事件”发生后,华莱士在采访尼克松总统的心腹埃利希曼时说:“伪证;为政治报复计划审计返税;偷窃精神病治疗记录;利用便衣搞间谍活动;阴谋阻挠司法。所有这些就是尼克松政府的法律与秩序。”面对这一番全是抨击没有问题的言论,埃利希曼停顿了一下说:“你说的这些里面有要提出的问题吗?”华莱士承认没有,但这就是华莱士的风格,他创造了许多这样的时刻,并使其成为美国电视新闻业的楷模。
为报道医疗保险欺诈问题,华莱士也曾在芝加哥出钱成立了一个诊所,并安排秘密摄像机进行采访。这种以欺诈揭露欺诈的采访方式也引来争议,并因为一再套用而变得陈腐。华莱士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再这样做。
镜头前的华莱士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然而,光环背后,他也在阴影中挣扎了多年。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作的回顾节目《我是迈克·华莱士》中,华莱士承认,自己曾经常年饱受抑郁症的困扰。1982年,他的節目播出了一个与越战相关的纪录片,指责1964年至1968年担任美军驻越南司令的威斯特莫兰德将军未能真实报告越军力量。威斯特莫兰德将军为此状告该节目诽谤。在这场赔偿数额高达1.2亿美元的官司中,焦头烂额的华莱士一度企图自杀。“我吞食了大量安眠药,至少它们能让我睡觉。我或许因此醒不过来,那也没关系。”
他粗鲁,但公正
在华莱士采访过的世界政要中,除了霍梅尼、内贾德、马丁·路德·金、里根、肯尼迪、阿拉法特、卡扎菲等人外,也包括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和江泽民。
1986年9月2日,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在中南海接受了华莱士的电视采访。18年后,华莱士披露了这次采访的细节:1986年,华莱士由好友辛迪·瑞汀博格引荐来到中国。当时,海外舆论讨论最多的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不是一项真正的基本国策?华莱士突发奇想,为什么不直接采访这场改革的发起人,从他的嘴里找到答案?于是,《60分钟》栏目组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一份申请。出乎意料的是,一个月后,北京方面正式答复说邓小平愿意接受采访。谈到对邓小平的印象时,华莱士说他采访过很多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但邓小平和他们都不同。他的智慧、他的豁达态度、他的务实精神、他说话直截了当的风格,以及他人生中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令西方人着迷。那是邓小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受西方电视媒体专访,就是在这次采访中,邓小平给出了中国改革“决不回头”的论断。
2000年,华莱士在北戴河专访了中国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在那次专访中,华莱士锋芒依旧,他不断提及中国的民主状况、中美关系等诸多敏感问题,江泽民则从容应对,坦诚交流。在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所著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一书中,作者对此次专访做了详细描述。书中记录了“尴尬但很精彩的一刻”:华莱士询问江泽民对“李文和案”有何看法(李文和是美籍华裔科学家,被指控为中国进行间谍活动)。华莱士说:“我感觉这对你是一个难题。”江泽民用英语说:“不,对我来说并不难。这是你的感觉。”然后他把问题转向了这位采访者,“你的看法呢?”华莱士没有作声。节目播出时,华莱士插入了一句苦涩的画外音:“如果有什么时候应当改变话题的话,那就是现在了。”
为《60分钟》工作38年后,华莱士于2006年退休。但几个月后,他又出山专访了伊朗总统内贾德。为此,他赢得了人生中第二十一座艾美奖。
华莱士曾说:“我希望我的墓志铭这样写——他粗鲁,但公正——就这一句,我不需要别的。”
编辑:王晶晶 美编:王迪偲 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