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课文的比较阅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塘月色》与《我的空中楼阁》在艺术表现上有不少相同点,也有许多不同处。现就两文在感情基调、写景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
  一.写情抒情基调各异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两篇散文的共同点。两位名家都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景物,抒发不满现实社会,向往超然物外的自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但由于两位作家的阅历不同处境不同,文章流露出的感情基调也不同。《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当时由于家庭矛盾的激化,生活的贫穷,加上社会环境带来的许多烦恼,使作者陷入深度的精神苦闷和人生感伤中,“心中颇不宁静”油然而生。为了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作者才深夜一人去“日日走过的荷塘”,寻觅荷塘月色的宁静。正当作者尽情欣赏月色美景时,听到蝉鸣蛙叫,作者被惊醒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发自内心的慨叹,把作者怅然若失的心境,蕴含于内心的孤独、彷徨的感情流露出来。即使如此淡雅、宁静、优美的环境也排遣不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哀愁。因此,作品的感情基调是低沉抑郁的。
  《我的空中楼阁》一文在细腻的写景状物中,寄托着作者纯真、优美的感情。基调是赞赏、喜悦、快乐、幸积极向上的。文章以小屋为中心,把小屋和它周围的景物配置得十分和谐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屋的热爱,充满了对快乐、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憧憬。小屋的“领土”有限,而“领空”无限,围墙的“有形”与“无形”,显出小屋的开放,蕴含着快乐和情感。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山路崎岖,不便行车,我把山坡叫为“幸福的阶梯”,把山路唤做“空中走廊”。表明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追求,流露出幸福而积极向上的情趣。
  二.写景方式同中有异
  《荷塘月色》和《我的空中楼阁》都是按空间方位的变换为序,采用定景换点和固定立足点相结合的方法写景,同中有异。从观察点看,《荷塘月色》是以游踪为线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看一路写。当来到荷塘边后,又改用固定立足点的方法来写景。《我的空中楼阁》则采用定景换点方法写景。文章开头,作者立足小屋外,远观全景,点明小屋位置及其与山的关系,展示小屋的小巧别致。接着又把立足点移到山下,仰视小屋及其周围的环境。接着,观察点再转到空中,先写观赏小屋院子的花园,再写自己从空中看到小屋的感受——“犹如在花蕊中一般”。
  两篇散文写景的顺序不同。《荷塘月色》除用由上到下和由内到外写月色外,在材料安排上,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而《我的空中楼阁》是按由小到大和由下到上的顺序描写小屋周围的环境。
  三.两文语言运用上的异同
  语言清新流畅,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地描写不同景物的特征,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是两篇散文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显其特色。《荷塘月色》最突出的是通感的运用,使语言别具感染力。作者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来沟通嗅觉与听觉的感受,突出了荷香的清淡幽远,若有若无。由于荷花是“零星”、“点缀”着的,因而香气就不浓郁,再经微风传送,更显得似有似无,时断时续。这正如歌声从高处、从远处传来缥缈若无,捉摸不定的感觉极为相似。香气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用“歌声”这一听觉形象作比,不仅极为贴切,而且使文章增添了一种音乐美。又用“梵婀玲上的名曲”描述月下的树影,突出月光的节奏美与和谐美。这种调动听觉、视觉、嗅觉等器官的感受使读者从不同角度去体味审美对象,产生丰富的联想,领悟作品深邃的意境,确实独具匠心。其次,作者准确使用“泻”、“笼”、“画”、“漏”、“浮”等动词,使语言皎洁而鲜明。再次,是全文26个叠词的运用使语言的节奏带有一种和谐的沉静美,增添了文章的形象美和音乐美。
  《我的空中楼阁》在语言运用上的显著特色是多用两两相对的骈丽语句,读来音韵和谐。如:“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是以举目千里,足以信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顾有绿以千里”一句,用四音节词语为主干的整齐的骈丽句,突出了站在小屋可以纵情“游目聘怀”,音韵整齐优美。写小屋在“我”的精神生活中所起的主要作用。用“我外出”与“我归来”前后相应的骈丽句和“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也虚无,树也缥缈”这段前后照应的骈丽句,写出山中夜景这美。
  
  朱萍萍,教师,现居贵州桐梓。
其他文献
老舍笔下祥子的遭遇直接揭露了旧社会剥削阶级对下层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然而,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发现,在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众多因素中,祥子背后的女人们似乎也在起着某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加速了这个年轻男人的灭亡。本文将从祥子身边的女人们入手,透视祥子由人到鬼的生命之旅。  梦中情人  在虎妞之前,祥子的心中就有一个女人。“假若有了自己的车,生活舒服了一些,必定到乡下娶个年轻力壮,吃得苦,能洗能作的
在每一个教室,都会有一个垃圾桶。有了它们,教室才有了美好的环境;但是,也正是有了它们,垃圾桶的周围却是一幅不堪入目的景象。  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是,一个很干净的地方,大家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大家就会毫不犹豫地丢弃,丝毫不觉羞愧。通过研究这个奇妙的现象,结合班级卫生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充满争议的垃圾桶,我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一、班级卫生从“我”做起    造成垃圾桶周
那天中午,我一边看新版《名侦探柯南》,一边吃着一串糖葫芦。这串糖葫芦甜滋滋,酸溜溜,还有一种奇特的香味,味道有点怪。吃着它,我真想唱那首《酸酸甜甜就是我》。这糖葫芦是从校门口的一个小摊上买的。很多同学都买了,都喜欢这个味儿。但我总觉得这味道有点邪门。  “一级新闻!四年级的一个小学生失踪了!一级新闻!一级新闻……”“全球通”叫着跑进教室。我一下子蹦了起来,拎起“全球通”就问:“真的?”他喘着粗气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