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言教学中,听力课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本文作者结合实际,重点介绍了几种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的方法。
关键词:汉语听力 听力技能训练 方法
引言
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能用汉语进行交际。在交际中“听、说、读、写”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听”的训练应该是第一位的。据教育心里学研究资料表明,在人们的生活语言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但是,在目前的汉语教学中听说训练一直是个薄弱环节。
在学习汉语的四种技能中,说、读、写都是一种主动性行为,听却完全相反,它是一种被动性行为,它会受到诸如语流、语速、轻重音、生词以及语言本身的许多问题的影响。对于把汉语作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还存在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形式、内部系统及语用条件等的差异。而这些影响因素不是完全靠听者本身所能解决的。由于听力教学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听力教学必然有别于其它的课程,而且使听力课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其它课程所没有的难度。
听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语言能力和思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如何利用和控制学生的母语思维也是听力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另外,听力理解是个复杂的言语理解过程,文字符号具有永久性,而声音信号则稍纵即逝,学习者听音的次数是有限的,每个学习者都不可得到充分的时间来反复听和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听力理解属于语言理解范畴。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从声音到意义的转换过程。这种转换指的是音位表现,词汇理解、语法应用、意念表现等层面的转换。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适应这种转换也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听”与“说、读、写”的关系
从汉语教学来看,听、说、读、写可以相互促进,但是关键在于如何摆正听、说、读、写以及听和说、读和写的关系,使四个方面能做到有机地结合。“听”在汉语教学“听、说、读、写”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阅读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部分,是促进培养听、说和写能力的关键。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
二、重视听力技能训练是提高听力的一条捷径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使用此种语言的技能,在此过程中,不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练习,只有通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目的。任何一种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需要有“滴水穿石”的功夫。因此笔者努力把听力训练贯穿到日常的汉语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参与做练习,亲自体验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听力学会听力,才是真正学习并掌握语言技能和听力技巧的最佳途径。
语言技能形成的过程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的技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练习目的需要不同的练习方法。虽然技能的形成和巩固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时间,但是并非练习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练习的效果就越好。这就要求我们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注意练习的系统性,又要研究练习的科学性,要做到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所以针对汉语听力教学,我们要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对刚入校的学生主要是加强语音练习。虽然学生进校之前学过几年的汉语,但是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农村办学条件差,汉语教师缺乏。因此造成学生对一些音素的发音混淆不清,相当一部分学生辨音变调能力弱。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要针对汉语与学生母语在语音上的差异,进行专项训练。老师要反复领读,让学生在发音正确的同时强化练习,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发音不准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不敢说汉语的主要原因。过了语音关,才能使语言交际顺利进行。
语音训练结束后,就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听力练习,要从基础训练入手,要求学生尽量用目的语思维。就语料而言,由词至句,由短到长,使难度逐渐增加;就主动性而言,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不仅仅要背词汇,还必须重视句子的完整性,把好信息储存关。
听话不仅仅靠“听见”就行了,需要听话者动用内在言语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只有正确理解了才是真正的听懂了。因此,汉语听力教学要强调学生主动理解而非被动地听,听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将听到的信息进行提取、整理、加工。要鼓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联想、推理、猜测等心理活动来帮助理解,指导学生积极地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归纳、概括、总结信息的能力。
重视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时机,进行有针对的训练,不断提高估计、猜测、预期、推断、想象、微技能的能力,以弥补由于生词所带来的理解障碍。只有进行大量的听力训练,逐渐适应汉语语料,逐渐接受连贯的言语,获得快速反应,从而形成条件反射,进而用汉语思维,直接理解所听语料,这样听力理解能力才会提高。
三、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几种方法
1. 预测法
要利用播讲这部分说明和每段话之前提示的时间尽可能速读选项,预测内容和问题。例如:张辉白天写作文花了两个多小时,吃完晚饭他连平时最爱看的电视节目也没看,就马上开始做数学题,好不容易刚做完,又想起来还要背英语单词。
问:张辉刚才干什么了?
A.写作文 B.看电视 C.学英语 D.做数学题
正确答案是D。四个选项中的行为在句子中都出现了,所以迷惑性比较大。要注意的是有的没做,已经做的时间顺序不同。
2. 排除法
一边听一边及时排除与答题无关的数字和迷惑项,并抓住与答题相关的信息。例如:张秘书,王小姐让我把她妈妈写的感谢信转交给马主任。
问:感谢信是谁写的?
A.张秘书B.马主任C.王小姐D.王小姐的妈妈
正确答案是D。这句话中出现了4个人,但与答题直接相关的只是“她妈妈写的感谢信”。
3. 快记法
在录音中你会听到几个数字,有时正确答案就在其中,快速在选项旁做记号,必要时记下数字,做简单的计算。例如:今年1月至2月底,本市因交通事故共死亡62人,比去年同期多12人,上升26%。
问:去年1月至2月因交通事故死亡多少人?
A.12人 B.26人 C.50人 D.62人
正确答案是C,你听到的数字虽多,但其中“1月至2月底”与答题无关,上升26%是迷惑项。因为通过选项我们预测到问题是多少人,所以要注意听的是“共死亡62人,比去年同期多12人”,再进行简单的计算:62-12=50,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4. 抓关键词
听音时要根据预测,抓要点,抓关键词,缩小记忆范围。
这一部分测试的要点一般是①短文中的基本事实,包括时间、地点、数字、人名、原因等细节内容;②人物的观点和态度;③短文大意及中心思想。例如:
A比B多(少)、早到、迟到、快、慢、提前、推迟、晚点、耽误、延长、增长、降低、借(钱)、找(钱)、离开、以前、以后、倍、三分之一、百分之……、一点五。
5. 计算法
一般来说,正确答案往往比较隐蔽,需要做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例如:除了我知道他有个红光商场和红光饭店以外,他在劳动路还有个红光花店,在蔡锷路还有个红光装饰材料店。
问:他有几个店?
A.1个B.2个 C.3个 D.4个
正确答案是D。首先通过选项我们预测到问题是几个,所以当你听到“除了我知道他有个红光商场和红光饭店以外”,就因该意识到这一题需要自己统计。总之,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最佳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启发学生去学的目的。要提高听力水平,就要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的语言技能和听力技巧,即要教给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不是教他们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杨惠元.听力训练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汉语教学,1997(2).
[2]沈钟钟.听力训练中的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1996(4).
[3]金立鑫.听力课教学的现状与革新[J].对外汉语论丛,1998.
关键词:汉语听力 听力技能训练 方法
引言
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能用汉语进行交际。在交际中“听、说、读、写”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听”的训练应该是第一位的。据教育心里学研究资料表明,在人们的生活语言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但是,在目前的汉语教学中听说训练一直是个薄弱环节。
在学习汉语的四种技能中,说、读、写都是一种主动性行为,听却完全相反,它是一种被动性行为,它会受到诸如语流、语速、轻重音、生词以及语言本身的许多问题的影响。对于把汉语作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还存在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形式、内部系统及语用条件等的差异。而这些影响因素不是完全靠听者本身所能解决的。由于听力教学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听力教学必然有别于其它的课程,而且使听力课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其它课程所没有的难度。
听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语言能力和思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如何利用和控制学生的母语思维也是听力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另外,听力理解是个复杂的言语理解过程,文字符号具有永久性,而声音信号则稍纵即逝,学习者听音的次数是有限的,每个学习者都不可得到充分的时间来反复听和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听力理解属于语言理解范畴。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从声音到意义的转换过程。这种转换指的是音位表现,词汇理解、语法应用、意念表现等层面的转换。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适应这种转换也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听”与“说、读、写”的关系
从汉语教学来看,听、说、读、写可以相互促进,但是关键在于如何摆正听、说、读、写以及听和说、读和写的关系,使四个方面能做到有机地结合。“听”在汉语教学“听、说、读、写”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阅读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部分,是促进培养听、说和写能力的关键。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
二、重视听力技能训练是提高听力的一条捷径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使用此种语言的技能,在此过程中,不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练习,只有通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目的。任何一种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需要有“滴水穿石”的功夫。因此笔者努力把听力训练贯穿到日常的汉语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参与做练习,亲自体验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听力学会听力,才是真正学习并掌握语言技能和听力技巧的最佳途径。
语言技能形成的过程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的技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练习目的需要不同的练习方法。虽然技能的形成和巩固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时间,但是并非练习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练习的效果就越好。这就要求我们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注意练习的系统性,又要研究练习的科学性,要做到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所以针对汉语听力教学,我们要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对刚入校的学生主要是加强语音练习。虽然学生进校之前学过几年的汉语,但是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农村办学条件差,汉语教师缺乏。因此造成学生对一些音素的发音混淆不清,相当一部分学生辨音变调能力弱。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要针对汉语与学生母语在语音上的差异,进行专项训练。老师要反复领读,让学生在发音正确的同时强化练习,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发音不准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不敢说汉语的主要原因。过了语音关,才能使语言交际顺利进行。
语音训练结束后,就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听力练习,要从基础训练入手,要求学生尽量用目的语思维。就语料而言,由词至句,由短到长,使难度逐渐增加;就主动性而言,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不仅仅要背词汇,还必须重视句子的完整性,把好信息储存关。
听话不仅仅靠“听见”就行了,需要听话者动用内在言语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只有正确理解了才是真正的听懂了。因此,汉语听力教学要强调学生主动理解而非被动地听,听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将听到的信息进行提取、整理、加工。要鼓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联想、推理、猜测等心理活动来帮助理解,指导学生积极地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归纳、概括、总结信息的能力。
重视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时机,进行有针对的训练,不断提高估计、猜测、预期、推断、想象、微技能的能力,以弥补由于生词所带来的理解障碍。只有进行大量的听力训练,逐渐适应汉语语料,逐渐接受连贯的言语,获得快速反应,从而形成条件反射,进而用汉语思维,直接理解所听语料,这样听力理解能力才会提高。
三、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几种方法
1. 预测法
要利用播讲这部分说明和每段话之前提示的时间尽可能速读选项,预测内容和问题。例如:张辉白天写作文花了两个多小时,吃完晚饭他连平时最爱看的电视节目也没看,就马上开始做数学题,好不容易刚做完,又想起来还要背英语单词。
问:张辉刚才干什么了?
A.写作文 B.看电视 C.学英语 D.做数学题
正确答案是D。四个选项中的行为在句子中都出现了,所以迷惑性比较大。要注意的是有的没做,已经做的时间顺序不同。
2. 排除法
一边听一边及时排除与答题无关的数字和迷惑项,并抓住与答题相关的信息。例如:张秘书,王小姐让我把她妈妈写的感谢信转交给马主任。
问:感谢信是谁写的?
A.张秘书B.马主任C.王小姐D.王小姐的妈妈
正确答案是D。这句话中出现了4个人,但与答题直接相关的只是“她妈妈写的感谢信”。
3. 快记法
在录音中你会听到几个数字,有时正确答案就在其中,快速在选项旁做记号,必要时记下数字,做简单的计算。例如:今年1月至2月底,本市因交通事故共死亡62人,比去年同期多12人,上升26%。
问:去年1月至2月因交通事故死亡多少人?
A.12人 B.26人 C.50人 D.62人
正确答案是C,你听到的数字虽多,但其中“1月至2月底”与答题无关,上升26%是迷惑项。因为通过选项我们预测到问题是多少人,所以要注意听的是“共死亡62人,比去年同期多12人”,再进行简单的计算:62-12=50,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4. 抓关键词
听音时要根据预测,抓要点,抓关键词,缩小记忆范围。
这一部分测试的要点一般是①短文中的基本事实,包括时间、地点、数字、人名、原因等细节内容;②人物的观点和态度;③短文大意及中心思想。例如:
A比B多(少)、早到、迟到、快、慢、提前、推迟、晚点、耽误、延长、增长、降低、借(钱)、找(钱)、离开、以前、以后、倍、三分之一、百分之……、一点五。
5. 计算法
一般来说,正确答案往往比较隐蔽,需要做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例如:除了我知道他有个红光商场和红光饭店以外,他在劳动路还有个红光花店,在蔡锷路还有个红光装饰材料店。
问:他有几个店?
A.1个B.2个 C.3个 D.4个
正确答案是D。首先通过选项我们预测到问题是几个,所以当你听到“除了我知道他有个红光商场和红光饭店以外”,就因该意识到这一题需要自己统计。总之,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最佳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启发学生去学的目的。要提高听力水平,就要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的语言技能和听力技巧,即要教给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不是教他们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杨惠元.听力训练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汉语教学,1997(2).
[2]沈钟钟.听力训练中的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1996(4).
[3]金立鑫.听力课教学的现状与革新[J].对外汉语论丛,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