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承担的各类收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pan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告力图在当前我国银行业承担的各类收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以期为改善我国银行业的外部环境提供决策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从经济制度与金融制度的辨证关系的分析,认为金融制度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有与经济制度适应与否的区别。金融制度从属于经济制度并为经济制度服务,与此是时,金融活动本身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且日趋独立化并伴有强烈的异化倾向。本文认为金融风险的产生有两大根源:一是金融制度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制度的发展;二是对独立性增强了金融活动未能施以有效的监管与控制。因此,为了避免和减少金融风险,一国所采用的金融制度应该确定合理的风险边界并实施有效的监管。最后,本文还对金融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微观金融风险对整体经济的健康发
我国近年来的贷币政策制度应该说是科学而又符合实际的,但效果却不太理想。问题在于我国贷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梗阻,如信用制度不健全、金融组织结构欠佳、产权制度和利益机制障碍及管理偏差等,使单一的贷币政策难以奏效。如果我国的贷币政策要成为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那样,作为一种最重要、经常使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效地间接调控经济运行,就需要研究梗阻症结构和寻求疏通梗阻的方法。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营运状况预警系统,充分发挥其预警功能,对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这意义。因此,金融机构营运状况预警系统的构建也应成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入WTO在即,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已成为政府和金融部门近期普遍关注的首要问题。理论界和政府当局提出了诸多应对之策,其中提得较多的是依靠政府权力中心的推动来扩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进而提高竞争能力来应对外资银行的强大冲击。笔者以为,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业致命冲击不在规模竞争,而在体制内部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的竞争。靠规模的联合可以抵御外资银行进入时的初始冲击,但抗拒不了外资银行的体制优势带来的长期的持续冲击力。因此,分步推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重组,按市规则塑造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是应对
本文首先对现有测算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在定义中国资本外逃概念的基础上,针对资本外逃的不同渠道,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相应项目以及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数据建立了新的测算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测算模型是针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遗漏项目进行三项调整,一是扣除国际收支统计的误差,二是加上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误记录的贸易信贷项下的资本外逃,三是加上未被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的进出口价格高低报形的资要外逃。
本文对城市信用社实行归口管理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描述和评价,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完善城市信用社归口管理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名义上虽已“单一”,实际上仍为“多重”,应当从速纠正。因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三个机制:技术进步、维护适度社会公平、货币总量调控。前两者的缺陷是货币政策所无能为力的。当前应在合理定位货币政策作用的前提下完善中介目标。从实际国情出发,中介目标应是一个体系,其中核心是保持M1/GDP和M0/GDP的基本稳定。当前货币进入实质经济的渠道不顺畅,应当针对成因并以加速改革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为:中央财政收支而非GDP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据此基本结论建立的国债发行规模析AR-GARCH模型精度高,有很强的预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