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容器内部件设计概述

来源 :国外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工程设计工作(EDA)现在正进入第三年,已经进入了包括重要装置参数的技术条件和主要装置子系统的概念设计在内的初步设计。实现点火的前景是良好的,因为只要求H模式因子为1.3。然而,产生试验计划所必需折持续燃烧取决于稳态氦含量,此含量又依赖于芯部粒子输运和偏滤器的排氦效率。15%的稳态氦含量要求H模式因子为2,以维持燃烧。已提出了偏滤器的新概念,它主要依赖于通过辐射排出功率
其他文献
为蒸汽-惰性气体混合物的超声喷嘴膨胀产生的团粒束正用于金属或难熔化合物的薄膜形成。针对扩大沉积面积和降低氩载气的有效抽速,将团粒束源进行了优化。用银作为我们的源的代
已在有一个外偏滤器室的放电容器中产生了有单极向零的反场箍缩。在目前的实验中没有装上导电壳。极向偏滤器位形维持的时间为壁的时间常数,在磁起伏中m=1撕裂模的优势不受偏滤器
在TFTR^[1]中类a氘-氘(D-D)聚变产物至少有三种反常损失:(1)与米尔诺夫振荡和鱼骨型振荡以及锯齿崩溃有关的磁流体动力学(MHD)引起的D-D聚变产物的损失;(2)在无大的MHD活性时发生的部分热
我们描述一各上简单的为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而建造的微波等离子体源。用700W 民用微波炉磁控管,把微波功率输进一个用水冷却的圆柱形不锈钢真空容器中。把放
本文研究了JT-60U中环向场波纹对总H模式性能的影响。波纹的大小随等离子体体积的改变而变化。用监测到第一壁的局部热负载,已测出了波纹损失,并用轨道追踪蒙特卡罗编码模拟了这
本文从MHD不性、等离子体中快粒子、电流分布、面对等离子体的材料、等离子体加热和电流驱动、热和粒子排出及等离子体约束等方面,扼要介绍了托卡马克的主要实验结果。
离子束微制作技术对甚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者未来量子效应器件的制作由于其独特性能而越来越起重要的作用。并且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蚀刻、沉积、掺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