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匆匆,一转眼,我已在教师岗位上度过了十二个春秋。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自己刚刚踏上讲台走上工作岗位时的情景。十二年来,我有过激情,有过厌倦;有过幼稚,有过成熟;有过冲动,有过克制;有过迷茫,有过顿悟。一路走来,感慨万千。
而今,我沉下心来仔细回想,发觉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忆的往事。总结一番,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他人一些借鉴。
博采众家教法之长,重在形成个人风格
记得那是我工作的第二年,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求我参加上海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录像课大赛。那时的我毫无经验可言,而教研员的信任和老教师手把手的教导,让我对自己有了一点点信心。随后的一个多月里,我反复备课、上课、反思,然后再备课、再上课。
这次参赛教会了我许多,让我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了什么是“思想品德教学”,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可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专业教师的指导虽然必不可少,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更为重要。每位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教师擅长讲故事,有的教师特别能组织学生活动,有的教师会循循善诱……
有这样一节课,课题是《保护环境需要道德与法律》。第一次上这节课,我是在另一个学校借班上课,与其他两位教师同课异构。我凭着自己的感觉和个人风格,做好课堂预设和备课,上课时根据学生的情况临场发挥,在一个平时几乎无人发言的班级,我做出了超乎寻常的效果,以致评课时获得了教研员和其他教师的一致称赞。
也正是因为这节课的成功,教研员将我推荐到市里参加全国中青年教学评优大赛的竞选。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和区里的几位专家经历了十多次的磨课、上课,再磨课、再上课。然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对这节课,我越来越没信心了……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我让所有人失望了,当然最失望的是我自己。
经过一番思考,我找到了原因所在。因为我不自信,总是想采纳专家们提出的每个建议,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又没有找到与自己教学风格相适应的结合点,以致手足无措,陷入被动。渐渐地,我发现,如果我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教学,抛却传统思品课堂的种种束缚,抛却其他教师带给我的思维框架,经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要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
“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知道的道理,可是,在现实工作中,却有很多教师无法做到。前不久,我在一个班级上课,相比本班的“活跃分子”而言,有一个女生显得异常沉默,她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从不参与任何讨论,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低着头,仿佛周边的所有事情都与她无关。我看到这种情形,就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请她回答,可就在她站起来的那一刻,其他学生的表现让我惊呆了,这个女生还什么话都没来得及说,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异口同声:“老师,她不会的,她是个笨蛋,什么都不知道,其他老师都从来不叫她同答问题”。这个女生本已抬起的头,义迅速低了下去。就在那一刹那,我清楚地看到了她眼中那浓浓的自卑与无奈。我很清楚,这个问题她是会回答的,她也想回答,可是其他人却不给她一丁点机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仅仅是学生的原因吗?不,主要是教师的原因,是教师对这个女生的漠视与蔑视,是教师在很多情况下对这个女生有意无意地贬低,让这个女生逐渐失去了自信,让其他的同学打心眼里看不起她。而我意识到,如果再不挽救,这个女生就要被师生们的评价毁掉了。于是我开始用一颗公平的心、公正的心,与这位女生交流……
诚然,有的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喜欢思考、喜欢提问、喜欢质疑甚至喜欢插话。而有的学生上课时却表现很“乖”,从不插话,也极少发言,教师讲的每一句话,无论对错,他们都会认真地听;每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们总期待着标准答案,事实上,这“纪律良好”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无奈与痛惜。
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差异?显而易见,是教师心目中的尺子。当我们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我们的期待不一样,我们的要求也不一样,而我们仅仅看到了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我们愿意看到的一面,而对学生的另一面,我们往往会忽视甚至漠视。经验告诉我,面对每一个学生,我们都要拥有一个好心念,用平等的理念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他们身上的某一个缺点而随意抹杀他们身上的其他闪光点。要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方为读懂学生。
读好书,为我插上思维的羽翼
社会变迁如此之快,现在的生活与小时候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丰富,还包括了社会心态的变化。浮躁、易怒、急功近利、做事敷衍、不求上进、金钱至上等不良心态的产:生,不仅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更渗入了校园,不可避免地对学生和教师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每当我迷茫的时候,我会选择看书。从吴非的《不跪着教书》到吕型伟的《从教七十年》;从《今天应该怎样“管”学生》到《做有思想的行动者》;从张丽钧的《生活中的暗示无处不在》到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我看了不少书,它们总是在我迷茫、失落、浮躁、痛苦的时候,为我点亮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行。虽然我讲不出每本书的具体内容,然而这些书籍里的点点滴滴,都已渗入了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我的处世之道和立世之本一
还记得周国平教授在书中这样写道:“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教育即生长”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都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就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就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教育即生长”在我的头脑终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时刻提醒着白己,我是一名教育者,我应该做什么事。
书籍让我学会了思考。当我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难题时,我会看书;当我遇到个性丰富的学生而不知该如何对待时,我会看书;当我心情浮躁时,我会看书。在课堂卜,我喜欢将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原则渗透到教学中;在生活中,我喜欢和好友畅谈人生感悟。我不断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义该怎么做?我思考着自己的教学,思考着自己的坚持,思考着自己的人生。
从教十二载,欢乐与郁闷相伴,执著与迷茫共生。我无怨无悔,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坚定地选择教师职业!
而今,我沉下心来仔细回想,发觉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忆的往事。总结一番,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他人一些借鉴。
博采众家教法之长,重在形成个人风格
记得那是我工作的第二年,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求我参加上海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录像课大赛。那时的我毫无经验可言,而教研员的信任和老教师手把手的教导,让我对自己有了一点点信心。随后的一个多月里,我反复备课、上课、反思,然后再备课、再上课。
这次参赛教会了我许多,让我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了什么是“思想品德教学”,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可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专业教师的指导虽然必不可少,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更为重要。每位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教师擅长讲故事,有的教师特别能组织学生活动,有的教师会循循善诱……
有这样一节课,课题是《保护环境需要道德与法律》。第一次上这节课,我是在另一个学校借班上课,与其他两位教师同课异构。我凭着自己的感觉和个人风格,做好课堂预设和备课,上课时根据学生的情况临场发挥,在一个平时几乎无人发言的班级,我做出了超乎寻常的效果,以致评课时获得了教研员和其他教师的一致称赞。
也正是因为这节课的成功,教研员将我推荐到市里参加全国中青年教学评优大赛的竞选。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和区里的几位专家经历了十多次的磨课、上课,再磨课、再上课。然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对这节课,我越来越没信心了……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我让所有人失望了,当然最失望的是我自己。
经过一番思考,我找到了原因所在。因为我不自信,总是想采纳专家们提出的每个建议,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又没有找到与自己教学风格相适应的结合点,以致手足无措,陷入被动。渐渐地,我发现,如果我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教学,抛却传统思品课堂的种种束缚,抛却其他教师带给我的思维框架,经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要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
“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知道的道理,可是,在现实工作中,却有很多教师无法做到。前不久,我在一个班级上课,相比本班的“活跃分子”而言,有一个女生显得异常沉默,她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从不参与任何讨论,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低着头,仿佛周边的所有事情都与她无关。我看到这种情形,就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请她回答,可就在她站起来的那一刻,其他学生的表现让我惊呆了,这个女生还什么话都没来得及说,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异口同声:“老师,她不会的,她是个笨蛋,什么都不知道,其他老师都从来不叫她同答问题”。这个女生本已抬起的头,义迅速低了下去。就在那一刹那,我清楚地看到了她眼中那浓浓的自卑与无奈。我很清楚,这个问题她是会回答的,她也想回答,可是其他人却不给她一丁点机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仅仅是学生的原因吗?不,主要是教师的原因,是教师对这个女生的漠视与蔑视,是教师在很多情况下对这个女生有意无意地贬低,让这个女生逐渐失去了自信,让其他的同学打心眼里看不起她。而我意识到,如果再不挽救,这个女生就要被师生们的评价毁掉了。于是我开始用一颗公平的心、公正的心,与这位女生交流……
诚然,有的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喜欢思考、喜欢提问、喜欢质疑甚至喜欢插话。而有的学生上课时却表现很“乖”,从不插话,也极少发言,教师讲的每一句话,无论对错,他们都会认真地听;每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们总期待着标准答案,事实上,这“纪律良好”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无奈与痛惜。
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差异?显而易见,是教师心目中的尺子。当我们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我们的期待不一样,我们的要求也不一样,而我们仅仅看到了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我们愿意看到的一面,而对学生的另一面,我们往往会忽视甚至漠视。经验告诉我,面对每一个学生,我们都要拥有一个好心念,用平等的理念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他们身上的某一个缺点而随意抹杀他们身上的其他闪光点。要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方为读懂学生。
读好书,为我插上思维的羽翼
社会变迁如此之快,现在的生活与小时候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丰富,还包括了社会心态的变化。浮躁、易怒、急功近利、做事敷衍、不求上进、金钱至上等不良心态的产:生,不仅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更渗入了校园,不可避免地对学生和教师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每当我迷茫的时候,我会选择看书。从吴非的《不跪着教书》到吕型伟的《从教七十年》;从《今天应该怎样“管”学生》到《做有思想的行动者》;从张丽钧的《生活中的暗示无处不在》到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我看了不少书,它们总是在我迷茫、失落、浮躁、痛苦的时候,为我点亮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行。虽然我讲不出每本书的具体内容,然而这些书籍里的点点滴滴,都已渗入了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我的处世之道和立世之本一
还记得周国平教授在书中这样写道:“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教育即生长”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都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就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就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教育即生长”在我的头脑终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时刻提醒着白己,我是一名教育者,我应该做什么事。
书籍让我学会了思考。当我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难题时,我会看书;当我遇到个性丰富的学生而不知该如何对待时,我会看书;当我心情浮躁时,我会看书。在课堂卜,我喜欢将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原则渗透到教学中;在生活中,我喜欢和好友畅谈人生感悟。我不断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义该怎么做?我思考着自己的教学,思考着自己的坚持,思考着自己的人生。
从教十二载,欢乐与郁闷相伴,执著与迷茫共生。我无怨无悔,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坚定地选择教师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