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历史教学;主体性;体现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35—01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其功能则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只是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的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而新课程强调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以历史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历史教学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认识教学主体,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教师要尊重教学主体,就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
二、通过学生自身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过程。因而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学生终身难忘。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会学知识了。随着学生学法的掌握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其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
三、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灵活的组织方式往往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教师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例如,新教材有一个问题如下:有人说唐玄宗如果不宠爱杨贵妃,唐朝就不会由盛而衰,是这样吗?为什么?学生在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口才,而且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突出了自身的主体性,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通过分组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内的互动,让学生的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以不断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例如,我在讲“四大发明在人类进程中的影响”时,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任务明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因每个人会有各自的体会,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能看懂、读懂的内容,教师可以不必再讲,学生能发现的内容,教师可以不必点明,否则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创新,这样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35—01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其功能则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只是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的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而新课程强调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以历史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历史教学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认识教学主体,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教师要尊重教学主体,就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
二、通过学生自身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过程。因而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学生终身难忘。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会学知识了。随着学生学法的掌握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其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
三、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灵活的组织方式往往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教师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例如,新教材有一个问题如下:有人说唐玄宗如果不宠爱杨贵妃,唐朝就不会由盛而衰,是这样吗?为什么?学生在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口才,而且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突出了自身的主体性,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通过分组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内的互动,让学生的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以不断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例如,我在讲“四大发明在人类进程中的影响”时,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任务明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因每个人会有各自的体会,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能看懂、读懂的内容,教师可以不必再讲,学生能发现的内容,教师可以不必点明,否则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创新,这样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