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论是从教育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性格培养都与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新课改以后,班级德育工作更是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采用合适的德育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关键词:班级德育;学生性格;思想品德
增加智力、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及传授知识并非是教育的全部意义,其更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如今金钱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甚至认为这是生活的一种常态,与新时代特征下的集体主义严重不符,当代中国教育对这一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同时应试教育使得教育氛围一直十分压抑,种种不理想的教育效果昭示着教育应当回归人性。新课改意识到了这一点,要求学校教育应将德育作为一种常态工作机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集体的力量来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在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一、学生性格缺陷的表现
班集体中的评价与舆论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性格形成与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出因性格因素而导致的同学间的矛盾冲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生个人性格狭隘小气,锱铢必较,与他人相处易产生摩擦;二是学生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观念,过分关注个人利益,缺乏集体意识;三是学生个人自制力较差,难以控制自身情绪与行为,做事十分冲动[1]。以上学生性格缺陷的几种表现,若不进行及时的指出与纠正,都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重要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二、基于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班级德育教育策略
(一)让学生将班级当作第二个“家”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建立自身责任感,并意识到自己对班级进步的重要作用,通过相互帮助与关爱的班级氛围来增强其集体主义观念。其次,要极力营造出民主、和谐、平等、融洽的班级氛围,告知学生班集体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而当中的每个同学就像是兄弟姊妹,需要大家互帮互助,熏陶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与性格。最后,还要充分发挥赞扬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一些无心之过或是表现优秀的地方,教师要尽量给予鼓励与赞扬,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以免因逆反心理而导致性格退化,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实现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说明物种是多样性的,人也有各种式样,不能够强求所有人都是一样的[2]。那么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性格的差异性,实现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以笔者亲身经历为例,我班中张勇同学性格古怪,上课从不认真听讲也举手发言,课下却显得异常活跃,总是喜欢挑逗其他学生。为纠正他的个性,我先后采用了同其他同学了解情况、与家长沟通、多次约谈本人等方法摸清了其性格特点及成因,在我的再三努力下,终于打开了张勇的心门,并且在不断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与其成为了朋友,逐渐感化了他。在一段时间后,张勇告诉我:由于之前课上答错问题,同学们便取笑他,之后为避免尴尬,就很少回答问题,时间一长性格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向他推荐了几本相关的心理读物,并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和他分享了一些实例,多次与其沟通,还要求同学们多去关心他、帮助他。让我惊喜的是,经过一些时间后,张勇的课堂注意力明显集中了许多,也喜欢发言了,开始主动参加一些班级活动。
(三)开展礼仪教育
班级德育强调引导学生追求具有德性、美好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进入学生内心,充分发掘出学生善良的本能。同时对于教师而言,学生若具备了良好的礼仪,班主任民主、和谐班级氛围的营造工作也就顺利许多。礼仪教育作为性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真心尊重、对待他人,意识到人的礼貌便是反映其肖像与内心的镜子;其次要让学生理解与学会运用一些礼貌用语,包括“你需要帮助吗”、“对不起”、“謝谢”、“请你帮个忙好吗”;最后,要杜绝学生使用一些不文明用语,对存在这样行径的同学进行指出与纠正,并告知其这样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同学。期间教师切记不可粗言相待,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培养出真挚的感情。
(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如今,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中亲人溺爱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是百依百顺,而且事事代劳,结果就会使一些孩子的性格变得倔强、自大与任性,并且做事过分依赖于他人,不能吃苦[3]。若不加以纠正,严重的来说,这一代人在日后发展中,性格缺陷不仅会使其未来发展受到阻碍,还会影响整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对此,笔者设计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新机制,要求学生以月为单位,每人当一个月的值班班长,在起到挖掘学生潜能这一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建立主体意识,学会自己单独完成一些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有效手段,需要教师明确学生性格缺陷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引导学生将班级当作“家”来爱护与维护,同时针对个体的性格差异,要实现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通过渗透礼仪、道德方面的知识,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进而主动管理自身性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俊亚.集体主义精神与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浅谈小学高年级班级教育中德育和心育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4,000(007):3-3.
[2]齐永红.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德育工作[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8, 000(004):P.6-7.
[3]孙虎.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德育教学[J].学周刊,2017(29):176-177.
陈昭杰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第三中学
关键词:班级德育;学生性格;思想品德
增加智力、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及传授知识并非是教育的全部意义,其更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如今金钱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甚至认为这是生活的一种常态,与新时代特征下的集体主义严重不符,当代中国教育对这一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同时应试教育使得教育氛围一直十分压抑,种种不理想的教育效果昭示着教育应当回归人性。新课改意识到了这一点,要求学校教育应将德育作为一种常态工作机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集体的力量来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在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一、学生性格缺陷的表现
班集体中的评价与舆论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性格形成与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出因性格因素而导致的同学间的矛盾冲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生个人性格狭隘小气,锱铢必较,与他人相处易产生摩擦;二是学生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观念,过分关注个人利益,缺乏集体意识;三是学生个人自制力较差,难以控制自身情绪与行为,做事十分冲动[1]。以上学生性格缺陷的几种表现,若不进行及时的指出与纠正,都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重要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二、基于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班级德育教育策略
(一)让学生将班级当作第二个“家”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建立自身责任感,并意识到自己对班级进步的重要作用,通过相互帮助与关爱的班级氛围来增强其集体主义观念。其次,要极力营造出民主、和谐、平等、融洽的班级氛围,告知学生班集体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而当中的每个同学就像是兄弟姊妹,需要大家互帮互助,熏陶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与性格。最后,还要充分发挥赞扬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一些无心之过或是表现优秀的地方,教师要尽量给予鼓励与赞扬,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以免因逆反心理而导致性格退化,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实现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说明物种是多样性的,人也有各种式样,不能够强求所有人都是一样的[2]。那么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性格的差异性,实现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以笔者亲身经历为例,我班中张勇同学性格古怪,上课从不认真听讲也举手发言,课下却显得异常活跃,总是喜欢挑逗其他学生。为纠正他的个性,我先后采用了同其他同学了解情况、与家长沟通、多次约谈本人等方法摸清了其性格特点及成因,在我的再三努力下,终于打开了张勇的心门,并且在不断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与其成为了朋友,逐渐感化了他。在一段时间后,张勇告诉我:由于之前课上答错问题,同学们便取笑他,之后为避免尴尬,就很少回答问题,时间一长性格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向他推荐了几本相关的心理读物,并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和他分享了一些实例,多次与其沟通,还要求同学们多去关心他、帮助他。让我惊喜的是,经过一些时间后,张勇的课堂注意力明显集中了许多,也喜欢发言了,开始主动参加一些班级活动。
(三)开展礼仪教育
班级德育强调引导学生追求具有德性、美好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进入学生内心,充分发掘出学生善良的本能。同时对于教师而言,学生若具备了良好的礼仪,班主任民主、和谐班级氛围的营造工作也就顺利许多。礼仪教育作为性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真心尊重、对待他人,意识到人的礼貌便是反映其肖像与内心的镜子;其次要让学生理解与学会运用一些礼貌用语,包括“你需要帮助吗”、“对不起”、“謝谢”、“请你帮个忙好吗”;最后,要杜绝学生使用一些不文明用语,对存在这样行径的同学进行指出与纠正,并告知其这样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同学。期间教师切记不可粗言相待,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培养出真挚的感情。
(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如今,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中亲人溺爱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是百依百顺,而且事事代劳,结果就会使一些孩子的性格变得倔强、自大与任性,并且做事过分依赖于他人,不能吃苦[3]。若不加以纠正,严重的来说,这一代人在日后发展中,性格缺陷不仅会使其未来发展受到阻碍,还会影响整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对此,笔者设计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新机制,要求学生以月为单位,每人当一个月的值班班长,在起到挖掘学生潜能这一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建立主体意识,学会自己单独完成一些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有效手段,需要教师明确学生性格缺陷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引导学生将班级当作“家”来爱护与维护,同时针对个体的性格差异,要实现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通过渗透礼仪、道德方面的知识,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进而主动管理自身性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俊亚.集体主义精神与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浅谈小学高年级班级教育中德育和心育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4,000(007):3-3.
[2]齐永红.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德育工作[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8, 000(004):P.6-7.
[3]孙虎.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德育教学[J].学周刊,2017(29):176-177.
陈昭杰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