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奏响“合作、交流”的和旋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要从枯燥讲解、死记硬背方式中解脱出来。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交流、体验感知,并发现语言规律的形成。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在教学中大胆尝试以“合作、交流”为主体的小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语言生活情境,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出发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原有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深化发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主动性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协作互动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充分利用同桌商讨、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互动、互教、互学,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案例一】
  将学生喜欢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快乐的营地。讲述外延版英语选修七Module 5 Simon Wakefield’s Yunnan Diary,本节课的内容是一个外国人在云南的旅游经历。阅读之后,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homework, 内容是:假如你们是快乐大本营的五个主持人,面对被邀请到快乐大本营做客的嘉宾,你们会提问他们什么样的问题?小组积极讨论并上台表演。内容一出,整个课堂沸腾了,由于学生特别喜欢看快乐大本营,让他们自编自导一期快乐大本营,心情非常激动。他们根据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讨论、编排,积极备战,然后一组组上台表演,表演后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此次活动设计新颖,能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将所学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流与运用的能力。
  二、合理搭配合作小组,形成良好的语言氛围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小组成员搭配,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不断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友谊,从而学会与人交往与合作。给小组设计富有特色的名称;进行角色分配,如组长、观察员、记录员、报告员等;进行工作分工,使每一成员所负责的任务成为整个任务不可或缺的环节;共享资源,建立互相制约的奖励制度等。
  【案例二】
  学习外延版选修七Module 6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一节,课堂的内容是世界文化遗产。教师创设情境,提问学生: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你将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活动一出,小组积极讨论,由组长记录,其他同学积极献策,并把结果汇报给大家。
  本次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甚至口语表达并不理想的学生也大胆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恰当选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探讨活动
  合作交流不仅是专用来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更应该用于解决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教师在适当的引导后,让学生合作探索,运用集体的智慧去攻克难关。所以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结合教学实际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問题要有开放性。学生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些问题需要通过合作探究,运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
  【案例三】
  英语选修八Module 1 Antarctica,这篇文章较难,充分利用小组教学的优势,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任务,自己动脑或者合作解决较难的问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有学生提问,第三段最后一句中stand out against 是什么含义? 问题一提出,就有学生就站起来帮他解决了。整节课都是学生提出问题,大家齐心协力解决问题,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课堂效率较高。
  总之,合作交流,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合作交流要讲究方式方法,切实保护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做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相互提高。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的重要形式。教学中,应该不断探索和研究,使合作交流和小组教学更加完善,更合理,更有效,让英语课堂始终奏响“合作、交流”的和旋。
其他文献
摘 要:纵观现在的少先队活动,队员对家乡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体验,结合乡土资源,开展爱家乡的体验活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主要从“品乡之韵,赞家乡之美”,“寻乡之史,感历史之久”,“聆乡之人,抒崇敬之情”,“感乡之情,扬纯朴民风”,“看乡之变,倾自豪之情”五个方面阐述结合乡土资源开展少先队体验活动的策略。在一点一滴的体验活动中,加深对学生的爱乡教育。  关键词:乡土资源;体验活动;整合策略  体验
期刊
从教三十年,现在忽然让我谈教育,总有点难为情,这不是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历练,更不是什么功成名就的逊词,而是一种无法言表的伤感。三十多年了,从一上班就倡导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三十年我们收获了什么呢?难道只收获了钱老科学家临终前的感叹?难道只收获了一种莫言的无奈? 回顾这三十年来的教学经历,我们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呕心沥血,疲于奔命,按照统一的“模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所谓“人才”。他们在单位
期刊
摘 要:就选进教材的文章而言,它的被选择性就决定了其本身作为教学内容的指向性。因此,按照一定的指向确定课堂的教学内容,才能使课堂教学不随意、盲目。本文以肖培东老师的三堂课为例,就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分别从文体指向、专题指向和内容指向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内容;文体指向;专题指向;内容指向  前有王荣生教授的“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后有郑桂华教授的“‘教什么’比‘
期刊
摘 要:幼儿期是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是幼教工作者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填鸭式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主动地发现、思考、解决问题,无法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让幼儿快乐地学习数学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让幼儿快乐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幼儿提供开放式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方式,积极鼓励幼儿主动学习数学。  关键词:快乐学习;幼儿;数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本文从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为幼儿创设学习和创编舞蹈的环境,让幼儿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尊重幼儿首创精神等方面谈了一些见解和体会,以探索幼儿创编舞蹈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幼儿;创编舞蹈;创新教育  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要培养具有开拓性、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和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脉络并提出相关问题,从而完成预习任务。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再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和学生的问题做适当的点拨、讲解,以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  关键词:夜莺的歌声;目标;有效训练  《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有两方面:一是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二是了解开头三个自然和最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中只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古代寓言两则》的教学,就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笔者有如下几点反思:  一、结合文体特点,生成学习方法  针对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半
期刊
摘 要:到了中考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复习课如何从枯燥的语法讲解和无止境的练习讲评中解脱出来,这一直是复习教学关注的焦点。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如通过篇章阅读落实语法教学的复习课。  关键词:复习课;篇章阅读;语法教学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阅读理解在中考试卷中占30分,如果加上完形填空题和词语填空题(有人称之为缺词阅读)的25分,那就是55分,占了
期刊
一、教学案例  片段一:复习引入  1.媒体显示: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图1),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  (图1)  小结: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可以知道长方体的体积。  2.媒体显示:长方体游泳池。  师:一个长方体游泳池,要求池中水的体积,咱们也把水分成一个个体积单位,再数数,行得通吗?  (学生笑着摇头。)  师:大家能不能想出一种方法来计算它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长方体和
期刊
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更愿意表達自我,遇到知己时甚至促膝长谈至深夜。七八岁的小学生,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打开心扉?教师若能打开他们的心扉,成为他们的知音,就能读懂他们内心的一切。  一、嘘寒问暖,真情交流  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时间,不能只注重课堂上的交流,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学生们有着求知的心灵,作为教师要细心呵护,用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有效的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