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对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的重大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学生一旦对语文产生兴趣,学习时就再也不会感到是一种精神负担,而会觉得是一种乐趣,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获取语文知识,锻炼语文技能。
笔者多年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认为语文兴趣的培养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方法要多样,避免程式化
语文教师应该根据青少年学生悦心好奇的心理特征,千方百计地避免教学程式化,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学生经常有一种新鲜感。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有的诗文在学生自读后初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只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其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的深刻含义与优美的语言风格,而不一定加以具体分析,展开讨论或辩论;有的课文,则要求教师扮演课文中的某个角色,一角色的身份复述课文的内容或发表自己的观点。写作练习课也不要总是命题作文,有时可组织学生到农贸市场等场所参观访问,回来自己拟题,记叙见闻;有时可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几首歌曲,然后写写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有时可要求学生用文字说明自己熟悉的某种电器用具的使用方法,等等。总之,只有教学方法新颖多样,才能使学生日渐感到上语文课是新鲜活泼、充满乐趣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2.引发疑问,激起求知兴趣
用疑问激发求知兴趣,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深入到学科知识的内核中去,从而成为不断催发智能的刺激。引发疑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于平淡无奇处引发。许多白话课文,乍看起来似乎一目了然,平淡无奇,学生浮光掠影地读一读,不知其中奥妙,常常兴味索然。如能引导学生寻根究底,见其自读之未见,闻其自学之未闻,学生兴趣定然激增。这就需要教师于平淡无奇中引疑。
2.2于深层蕴意处引疑。典范文章中常常有许多曲笔、奇笔、神笔,或含蕴丰富,或结构精巧,或韵味优美,或饱含哲理,往往蕴藏着极深的含义,一经教师发现其中奥妙,引发疑问,学生就会兴趣盎然。例如教学《茶花赋》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开头说画出一点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能画出祖国的面貌,为什么结尾却说画一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就可以象征祖国了呢?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学生在饶有兴味的探究之后,把课文结尾所写”画一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的深层蕴意揭示了出来:这朵茶花是”春深似海“的典型代表,它比喻青少年时代,象征祖国欣欣向荣,前途光辉灿烂。
2.3于新知与旧知的比较中引疑。引导学生把新知与旧知作比较,可用旧知推导新知,把新知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不断增长知识信息量。如教学《为了忘却的纪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同样是描写月光如水,为什么《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用的是泻字,而《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月光如水照缁衣”用的是照”字,能不能互相调换?为什么?经过热烈争论之后,学生认识到:前者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表现了月夜下面荷塘的生机;后者强调了”瞰“,表现了白色恐怖下深夜的死寂。两者都恰当地表现了作者的真实感情。经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不仅懂得了”泻“和”照“的妙用,而且懂得了锤炼词句要和文章表达的感情色彩相吻合。这就从点滴知识上升到规律性知识了。经常这样激疑生趣,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定会与日俱增。
3.引进“活水“,开拓学生视野
语文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于课本,因为课本受编辑出版时间限制,不可能选入最新时文;受篇幅限制,也不可能收入教学需要的全部内容。事实上,现行语文教材中相当数量的课文是几十年前,甚至数百年前的旧文章。“传统课文“确实文质兼美,艺术精湛。然而美则美矣,但缺少时代精神,师生总是在逝去的生活气息中徘徊,天长日久,难免让人觉得乏味。如能结合课文内容,相机引进一些新的信息,或扣紧教学目标,扩充阅读一些最新时文及科技小品,讲一些名人故事,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的普及知识,把学生的学习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定会兴趣盎然,精神感奋。
4.教学语言准确、鲜明、生动、风趣
语言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如果掌握不好教学语言,就无法把课讲得清楚、明白、生动、有趣,自然也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要成功,因素固然有许多。但如果教师不善于运用教学语言,则其他一切因素的功用都会大大削弱。教师讲课逻辑性强,分析就有条理;语言简洁明了了,就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讲话生动形象,就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语言感情真挚充沛,就能打动人心,感人肺腑,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直终生难忘。可以说,掌握好教学语言,是教师一切基本功中最重要的基本功。
5.使学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兴趣有赖于成功。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就要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和讲评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学习成绩,提出难易程度相适应的问题,这样便能与被提问者的水平相适应,使每个人都有可能取得成功。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适当地、恰到好处的、巧妙地给以启发、指点,使学生能够完成任务。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语文教育效率的必要条件,决不可等闲视之。
笔者多年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认为语文兴趣的培养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方法要多样,避免程式化
语文教师应该根据青少年学生悦心好奇的心理特征,千方百计地避免教学程式化,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学生经常有一种新鲜感。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有的诗文在学生自读后初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只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其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的深刻含义与优美的语言风格,而不一定加以具体分析,展开讨论或辩论;有的课文,则要求教师扮演课文中的某个角色,一角色的身份复述课文的内容或发表自己的观点。写作练习课也不要总是命题作文,有时可组织学生到农贸市场等场所参观访问,回来自己拟题,记叙见闻;有时可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几首歌曲,然后写写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有时可要求学生用文字说明自己熟悉的某种电器用具的使用方法,等等。总之,只有教学方法新颖多样,才能使学生日渐感到上语文课是新鲜活泼、充满乐趣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2.引发疑问,激起求知兴趣
用疑问激发求知兴趣,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深入到学科知识的内核中去,从而成为不断催发智能的刺激。引发疑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于平淡无奇处引发。许多白话课文,乍看起来似乎一目了然,平淡无奇,学生浮光掠影地读一读,不知其中奥妙,常常兴味索然。如能引导学生寻根究底,见其自读之未见,闻其自学之未闻,学生兴趣定然激增。这就需要教师于平淡无奇中引疑。
2.2于深层蕴意处引疑。典范文章中常常有许多曲笔、奇笔、神笔,或含蕴丰富,或结构精巧,或韵味优美,或饱含哲理,往往蕴藏着极深的含义,一经教师发现其中奥妙,引发疑问,学生就会兴趣盎然。例如教学《茶花赋》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开头说画出一点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能画出祖国的面貌,为什么结尾却说画一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就可以象征祖国了呢?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学生在饶有兴味的探究之后,把课文结尾所写”画一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的深层蕴意揭示了出来:这朵茶花是”春深似海“的典型代表,它比喻青少年时代,象征祖国欣欣向荣,前途光辉灿烂。
2.3于新知与旧知的比较中引疑。引导学生把新知与旧知作比较,可用旧知推导新知,把新知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不断增长知识信息量。如教学《为了忘却的纪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同样是描写月光如水,为什么《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用的是泻字,而《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月光如水照缁衣”用的是照”字,能不能互相调换?为什么?经过热烈争论之后,学生认识到:前者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表现了月夜下面荷塘的生机;后者强调了”瞰“,表现了白色恐怖下深夜的死寂。两者都恰当地表现了作者的真实感情。经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不仅懂得了”泻“和”照“的妙用,而且懂得了锤炼词句要和文章表达的感情色彩相吻合。这就从点滴知识上升到规律性知识了。经常这样激疑生趣,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定会与日俱增。
3.引进“活水“,开拓学生视野
语文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于课本,因为课本受编辑出版时间限制,不可能选入最新时文;受篇幅限制,也不可能收入教学需要的全部内容。事实上,现行语文教材中相当数量的课文是几十年前,甚至数百年前的旧文章。“传统课文“确实文质兼美,艺术精湛。然而美则美矣,但缺少时代精神,师生总是在逝去的生活气息中徘徊,天长日久,难免让人觉得乏味。如能结合课文内容,相机引进一些新的信息,或扣紧教学目标,扩充阅读一些最新时文及科技小品,讲一些名人故事,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的普及知识,把学生的学习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定会兴趣盎然,精神感奋。
4.教学语言准确、鲜明、生动、风趣
语言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如果掌握不好教学语言,就无法把课讲得清楚、明白、生动、有趣,自然也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要成功,因素固然有许多。但如果教师不善于运用教学语言,则其他一切因素的功用都会大大削弱。教师讲课逻辑性强,分析就有条理;语言简洁明了了,就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讲话生动形象,就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语言感情真挚充沛,就能打动人心,感人肺腑,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直终生难忘。可以说,掌握好教学语言,是教师一切基本功中最重要的基本功。
5.使学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兴趣有赖于成功。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就要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和讲评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学习成绩,提出难易程度相适应的问题,这样便能与被提问者的水平相适应,使每个人都有可能取得成功。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适当地、恰到好处的、巧妙地给以启发、指点,使学生能够完成任务。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语文教育效率的必要条件,决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