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科主要创始人、浙江大学教授王承绪先生于2013年11月19日11时28分在浙江医院逝世,享年102岁。11月24日上午9时,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殡仪馆举行,之后,王先生追思会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田家炳书院举行。在追思会上,大家心情沉痛,许多人回忆起与先生交往中的点点滴滴,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而哽咽、哭泣,足见先生与弟子之间深厚的、父子一般的感情。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他的道德文章、人品学识自有公论,不需要我的赞扬、评价。作为先生的学生,我深知自己才识粗浅,难以望先生之项背,也没有资格评价先生,唯有牢记先生的教诲,在先生精神的鼓励下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因为如此,当我受邀谈王先生的比较教育思想时,心里着实有点为难。1995年至1998年,我有幸师从王先生在杭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受益良多。在与先生的交往中,即使是一些不起眼的琐事,对我都很有教益。特别是读博士二年级时,恰逢先生85岁生日,当时我们在校的学生与先生一起小小地庆祝了一番。那天王先生很高兴,跟我们讲起他年轻时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因此,下文中我将与大家分享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从中体会先生的高雅品行与渊博学识。
一、志存高远,报效祖国
1912年6月15日(农历五月七日),王承绪先生出生于江苏江阴三甲里镇,即现在的张家港南沙镇①。王先生出生于“书香之家”,他的祖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伯父当过老师,父亲在私塾受过传统教育,母亲也知书识字。他很早就开始接受教育,年幼时期便深受教师的影响,并萌发出长大后从事教师职业的想法。因此,他在1928年秋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那里学习了三年,毕业后在该校的实验小学当了一年教师,1932年又进入浙江大学教育学系学习。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的祖国国力孱弱,百姓生活困苦,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欺侮。当时很多爱国青年心系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民主救国论”“实业救国论”“教育救国论”等思想舆论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甚为流行,王先生深受教育救国论的影响,非常关心时局。1935年,日本侵略者扩大对我国的侵略,南方各省也深受其害,王先生与广大爱国学生一道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浙大师生在杭州率先开展声援,王先生积极参加学校学生会组织的抗议活动,并参加了驱逐郭任远校长的罢课活动。②
1938年,王先生获得了庚款留英学习③的宝贵机会。当年庚款留英考试首次增列1个教育学名额,吸引了教育界众多青年参加考试。后来得知,那届有120多人竞争这个名额,王先生从中脱颖而出,于1938年10月进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学习。三年以后,他完成学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和教师证书(Teacher’s Diploma)。虽然王先生毕业后回国心切,但是二战期间,空中和海上交通全部中断,他不得不一边继续在英国学习、工作,一边等待回国的机会。1946年底,竺可桢④校长到英国访问时,特邀王承绪先生和夫人赵端瑛女士回浙江大学工作。王先生颇为欣喜,表示一有船就回国。1947年1月,王先生终于等到了机会,登上了战后第一艘开往中国的货船,辗转漂泊3个多月,终于回到了祖国,赴浙江大学任教。
当时,浙江大学的办学条件非常简陋,杭州物价飞涨,政局动荡,生活艰苦,但王先生丝毫没有后悔回国的选择。后来,在“文革”期间,尽管遭到了批判与迫害,王先生也始终没有后悔过。当时造反派曾质问他:为什么要回国?回来做特务吗?造反派无法理解王先生的心胸,无法理解老一辈学者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王先生始终认为,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学好本领,回国报效祖国。他觉得回国是天经地义的事,不需要特别的理由,不为名、不求利、不为享受,就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终究要落叶归根一样自然。
王先生并非名震天下、手握重权之人,他是一个学者,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报效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与王先生年轻时所处的环境相比,现在的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然而,我国当下的教育质量究竟如何?担负教书育人之重任的教师又如何?我国的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鄙以为,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当下我国的教育过于功利化,缺少内在精神与价值,虽然这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但作为教师,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说此事与我无关。尽管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大局,但是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们还是应该尽力完成一个教师的使命。问题在于,我们许多人——可能包括你,包括我,很少有这种理想和使命感,而往往被纷繁芜杂的社会乱象所蒙蔽,被个人利益所局限,为孩子们想得少,更觉得民族的未来不是我等小民应思考的事。其实,虽然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普通的教育者、研究者,但如果我们能像王先生这样的老一辈学者那样,有理想与追求,真诚地愿意为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那必然会大大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必然能够推动教育改革在正确的方向上逐步取得进展。
二、坚持追求,百折不挠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不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能不能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既取决于是否拥有远大的志向,能否树立正确的目标,更取决于能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能否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的抉择,乐观向上。在这方面,王承绪先生也堪为楷模。王先生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尽管遇到多次重大挫折,但他从不轻言放弃。
1932年,王先生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实验小学当了一年老师后,本来被保送到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深造,不料中央大学发生了驱逐校长的学潮,学校停止了招生,这时再参加其他学校的招生考试已不可能,这就导致了当时的他无学可上,但他没有就此放弃,最终在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师范科主任吴伯昂老师的帮助下进入浙江大学教育系借读。一年后,由于成绩优异,他正式成为浙江大学的学生。
在伦敦留学期间,希特勒法西斯军队对伦敦进行大空袭,他不顾战乱和生活的艰难,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学习,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夜校学习法语、德语以及俄语,还参与创办《东方副刊》杂志,担任编辑委员会总干事。 “文革”期间,王先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批判和迫害,被发配到资料室工作。他没有哀叹命运的不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动摇对教育事业的信念,反而利用这段时期认真读书,从事翻译工作。另外,他还把资料室的文献书籍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归档,每本书都做了卡片。现在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资料室还能看到王先生做的卡片。资料的获得对比较教育研究来说非常重要。现在条件好了,获得资料不是大问题,但在网络普及以前,能否拥有第一手资料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王先生对图书资料非常珍惜。“文革”期间,他担心红卫兵抄家会毁掉他珍爱的图书,就抢先把自己的书捐了一部分给系资料室。还有一部分他觉得非常宝贵,怕被糟蹋,就偷偷藏起来了。这样,文革期间他的书大约有三分之一捐给了系资料室,三分之一被藏了起来,还有三分之一被红卫兵小将们烧掉了。每每谈起此事,他都觉得非常惋惜。文革过后,他珍藏的图书资料对研究和学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特别敬佩先生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想想我自己,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受了一点委屈,就觉得世界一片黑暗,纠结抑郁,甚至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进步。其实,事情过后,回头看看,那些所谓的挫折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少人碌碌无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不能坚持不懈,常常被一些琐事所缠绕。对于我们这些做学术研究工作的人来说,王先生留下的这份精神食粮弥足珍贵。
三、敬业爱岗,诲人不倦
王先生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致力于学术研究。他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记得在博士二年级时,他给我们上了一门课,内容是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他要求我们读原著,还给我们复印了几本原版书。当时他已经85岁高龄了,给我们上课一讲就是一下午。师母赵先生担心王先生太累,就嘱咐我们提醒他适时休息,但我们劝阻不了他。每到下午4点钟,我们都跟他说:“王先生,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课后我们再好好看书、消化。”但他总是说:“还有时间,我把这两段再讲完。”就这样,往往要到下午5点钟才下课。讲一下午的课,对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而言,是多么繁重的劳动啊!我们都很心疼他,但又没办法。我们为他的敬业感动,都暗下决心好好学,不辜负先生的教诲。
先生对事业一直孜孜以求,又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真正做到了“学而不厌”。在他86岁高龄时还学习电脑,大约两个月就掌握了电脑的基本应用技术,此后他就在电脑上写文章了,真是让我们感叹、敬佩。那时候电脑还不普及,我们这些学生都还不会用,先生的好学由此可见一斑。
在教育学生方面,王先生总是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对学生却宽厚包容,关爱有加。他从来不批评我们,而是做给我们看,让我们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感悟做学问和做人的真谛。我刚入学时,王先生主持翻译《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我负责翻译法国的那一章。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翻译过英文著作,偏偏这一章又是一个法国学者写的,英文句子往往很长,我琢磨半天还找不到哪个词是主语,哪个词是谓语,因此翻译得很苦恼,有时就不免偷懒。好不容易翻译完了,我也没有仔细校对,就送给了王先生。过了几天,王先生告诉我他帮我校对好了,让我拿回去再看看。当我看到翻译的草稿时,脸一下子红了:原来先生已经把我翻译的每一句话都认真修改过了,在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指出了翻译的不当之处,哪怕是一点点瑕疵也没有遗漏。我被先生的认真严谨而感动,同时也为自己的马虎潦草而羞愧、自责。从那以后,我再翻译英文著作时,总是力求细致严谨,一点也不敢马虎。现在比较教育学界翻译的外文著作越来越多了,其中有不少好的译著,但也有一些态度马虎的译者,翻译的东西连自己都读不懂。要正确、恰当地翻译外文著作,其实非常不容易,而认真负责的态度非常关键,在这方面,我们作为晚辈后生,都应该向王先生学习。
王先生对所有学生都非常好,可以说是“有教无类”的典范。不论是学业,还是生活,只要能帮学生的,他都不遗余力地帮助,哪怕是一点点小事。我在杭州读书时,我爱人和我一起在杭州,当时我爱人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在成绩出来后,是王先生帮她查询的成绩。当得知我爱人没有被录取时,他像慈父一样勉励我们不要灰心,好好复习,下次再考。这样的小事,先生身边的学生常常能遇到。他就像父亲一样,时时关心我们、鼓励我们、帮助我们。“亲其师,信其道”,在与王先生相处中的这些点滴小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他高尚的人格,我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向先生学习、看齐。
四、谦谦君子,绅士风范
与先生有过交往的人,都会觉得先生是一位谦谦君子,与人交往热情、有礼貌。我们都知道先生有送客的习惯。不论是谁到先生家来,离开时先生都要送到门外,有时甚至送到楼下。1995年,我从重庆到杭州大学访学,第一次到先生家拜访,先生很高兴,亲切地和我攀谈。当我离开时,他坚持要送我下楼,送我到小区外,一直送到杭大路。我一再请他留步,但他总是一边和我聊,一边说再走几步。这第一次的拜访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足见先生的待人接物之道。
可能是受英国文化的影响,先生极具绅士风范。在会见客人时,特别是会见外国客人时,他总是很注意自己的形象,西装笔挺,皮鞋一尘不染,他认为这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同时,先生还平易近人,敦厚善良。我毕业后到苏州大学工作。1999年,苏州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小型研讨会,我到杭州请先生来参加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还有顾明远先生、潘懋元先生、金一鸣先生等,都住在东吴饭店。晚饭后,先生说,他刚刚出版了一本书,才拿到几本样本就带到苏州,想送给顾先生、潘先生等人。我想,先生从杭州坐车到苏州,又开了一天的会议,肯定很累了,就提议由我代他送过去,但他坚持挨个拜会顾先生等人,亲自把书奉上。王先生比顾先生年长20岁,两人是老乡,又是好友。王先生从不以长者自居,大有古人的谦谦君子之风。
五、淡薄名利,珍视健康
王先生一生谦虚勤勉,淡泊名利,对身外之物看得很淡,从不与人争什么,也从不向学校、政府提什么要求。但他对身体健康却非常重视。他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都早起到杭州大学校园锻炼身体。虽然有的人不知道他就是王承绪先生,但大家都知道有一位老人总是在校园里晨跑。他的身体相当好,走路比年轻人还轻快。有一年冬天的早晨,天气很冷,大约6点多,我还在睡觉,师兄就敲我宿舍的门,喊我快起来,说王先生来了。我一听,赶紧穿衣服起来,开门后却不见王先生,传达室的阿姨跟我们说,王先生来过了,看到我们都还没有起床,就没有打扰我们,又回去了。我们往王先生家打电话,他接了电话,笑笑说没什么事,就是到校园里锻炼,顺便看看我们,又叮嘱我们早睡早起,多锻炼身体,注意身体健康。我们连连答应,传达室的阿姨也连连感叹:“你们老师对你们可真好啊!” 胸怀博大,心地善良,淡薄名利,生活规律,坚持锻炼,王先生得享高寿,与此应该有很大关系吧。
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学问在“学问”之外,我有幸师从王先生,从先生的教诲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如今先生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永存,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在王先生的追思会上,师兄汪利兵说了几句话:“王先生是一个好人。凡是和他交往过的人,没有不说他好的,没有不尊敬他的。对于他,我们不需要赞扬。他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行,我们唯有努力学习、勤勉做事、踏实做人,认真做好自己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才能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2013年11月19日11时28分,王先生在浙江医院逝世时,我师兄恰好在医院陪护他,第一时间发短信告诉了我。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写了一首小诗:
先生含笑驾鹤去, 西湖山水失容颜。
志存高远为大道, 淡泊名利守杏坛。
笔耕一生贯中西, 诲人不倦追先贤。
谁言空遗三千客, 桃李成春西溪边。
谨以此句悼念恩师王承绪先生,愿王先生安息!
注释:
①南沙镇1958年以前属于江阴县,后来成立了张家港市,该镇划归张家港。
②郭任远是广东汕头人,心理学家。1936年初,在“一二·九”运动引发的浙江大学学潮中,因与部分师生发生尖锐对立而辞去浙大校长职位。
③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包括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向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期限39年,本息共计8.9亿两,这就是令国人痛心疾首的“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率先退回一部分赔款用于开设清华学校及选派留学生,开启了庚款留学的先河。1930年,英国也利用庚子赔款的部分退款,与南京国民政府一起设立基金,用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33年到1947年,中英庚款董事会先后举办了9届庚款留英考试,共选派193人赴英留学。
④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21年在南京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到1949年担任了13年的国立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本文参阅了“教育·人生——王承绪先生教育探索历程的世纪回顾”,载徐小洲主编《王承绪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
编辑 潘雅
一、志存高远,报效祖国
1912年6月15日(农历五月七日),王承绪先生出生于江苏江阴三甲里镇,即现在的张家港南沙镇①。王先生出生于“书香之家”,他的祖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伯父当过老师,父亲在私塾受过传统教育,母亲也知书识字。他很早就开始接受教育,年幼时期便深受教师的影响,并萌发出长大后从事教师职业的想法。因此,他在1928年秋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那里学习了三年,毕业后在该校的实验小学当了一年教师,1932年又进入浙江大学教育学系学习。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的祖国国力孱弱,百姓生活困苦,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欺侮。当时很多爱国青年心系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民主救国论”“实业救国论”“教育救国论”等思想舆论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甚为流行,王先生深受教育救国论的影响,非常关心时局。1935年,日本侵略者扩大对我国的侵略,南方各省也深受其害,王先生与广大爱国学生一道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浙大师生在杭州率先开展声援,王先生积极参加学校学生会组织的抗议活动,并参加了驱逐郭任远校长的罢课活动。②
1938年,王先生获得了庚款留英学习③的宝贵机会。当年庚款留英考试首次增列1个教育学名额,吸引了教育界众多青年参加考试。后来得知,那届有120多人竞争这个名额,王先生从中脱颖而出,于1938年10月进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学习。三年以后,他完成学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和教师证书(Teacher’s Diploma)。虽然王先生毕业后回国心切,但是二战期间,空中和海上交通全部中断,他不得不一边继续在英国学习、工作,一边等待回国的机会。1946年底,竺可桢④校长到英国访问时,特邀王承绪先生和夫人赵端瑛女士回浙江大学工作。王先生颇为欣喜,表示一有船就回国。1947年1月,王先生终于等到了机会,登上了战后第一艘开往中国的货船,辗转漂泊3个多月,终于回到了祖国,赴浙江大学任教。
当时,浙江大学的办学条件非常简陋,杭州物价飞涨,政局动荡,生活艰苦,但王先生丝毫没有后悔回国的选择。后来,在“文革”期间,尽管遭到了批判与迫害,王先生也始终没有后悔过。当时造反派曾质问他:为什么要回国?回来做特务吗?造反派无法理解王先生的心胸,无法理解老一辈学者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王先生始终认为,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学好本领,回国报效祖国。他觉得回国是天经地义的事,不需要特别的理由,不为名、不求利、不为享受,就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终究要落叶归根一样自然。
王先生并非名震天下、手握重权之人,他是一个学者,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报效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与王先生年轻时所处的环境相比,现在的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然而,我国当下的教育质量究竟如何?担负教书育人之重任的教师又如何?我国的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鄙以为,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当下我国的教育过于功利化,缺少内在精神与价值,虽然这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但作为教师,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说此事与我无关。尽管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大局,但是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们还是应该尽力完成一个教师的使命。问题在于,我们许多人——可能包括你,包括我,很少有这种理想和使命感,而往往被纷繁芜杂的社会乱象所蒙蔽,被个人利益所局限,为孩子们想得少,更觉得民族的未来不是我等小民应思考的事。其实,虽然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普通的教育者、研究者,但如果我们能像王先生这样的老一辈学者那样,有理想与追求,真诚地愿意为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那必然会大大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必然能够推动教育改革在正确的方向上逐步取得进展。
二、坚持追求,百折不挠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不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能不能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既取决于是否拥有远大的志向,能否树立正确的目标,更取决于能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能否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的抉择,乐观向上。在这方面,王承绪先生也堪为楷模。王先生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尽管遇到多次重大挫折,但他从不轻言放弃。
1932年,王先生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实验小学当了一年老师后,本来被保送到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深造,不料中央大学发生了驱逐校长的学潮,学校停止了招生,这时再参加其他学校的招生考试已不可能,这就导致了当时的他无学可上,但他没有就此放弃,最终在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师范科主任吴伯昂老师的帮助下进入浙江大学教育系借读。一年后,由于成绩优异,他正式成为浙江大学的学生。
在伦敦留学期间,希特勒法西斯军队对伦敦进行大空袭,他不顾战乱和生活的艰难,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学习,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夜校学习法语、德语以及俄语,还参与创办《东方副刊》杂志,担任编辑委员会总干事。 “文革”期间,王先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批判和迫害,被发配到资料室工作。他没有哀叹命运的不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动摇对教育事业的信念,反而利用这段时期认真读书,从事翻译工作。另外,他还把资料室的文献书籍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归档,每本书都做了卡片。现在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资料室还能看到王先生做的卡片。资料的获得对比较教育研究来说非常重要。现在条件好了,获得资料不是大问题,但在网络普及以前,能否拥有第一手资料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王先生对图书资料非常珍惜。“文革”期间,他担心红卫兵抄家会毁掉他珍爱的图书,就抢先把自己的书捐了一部分给系资料室。还有一部分他觉得非常宝贵,怕被糟蹋,就偷偷藏起来了。这样,文革期间他的书大约有三分之一捐给了系资料室,三分之一被藏了起来,还有三分之一被红卫兵小将们烧掉了。每每谈起此事,他都觉得非常惋惜。文革过后,他珍藏的图书资料对研究和学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特别敬佩先生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想想我自己,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受了一点委屈,就觉得世界一片黑暗,纠结抑郁,甚至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进步。其实,事情过后,回头看看,那些所谓的挫折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少人碌碌无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不能坚持不懈,常常被一些琐事所缠绕。对于我们这些做学术研究工作的人来说,王先生留下的这份精神食粮弥足珍贵。
三、敬业爱岗,诲人不倦
王先生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致力于学术研究。他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记得在博士二年级时,他给我们上了一门课,内容是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他要求我们读原著,还给我们复印了几本原版书。当时他已经85岁高龄了,给我们上课一讲就是一下午。师母赵先生担心王先生太累,就嘱咐我们提醒他适时休息,但我们劝阻不了他。每到下午4点钟,我们都跟他说:“王先生,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课后我们再好好看书、消化。”但他总是说:“还有时间,我把这两段再讲完。”就这样,往往要到下午5点钟才下课。讲一下午的课,对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而言,是多么繁重的劳动啊!我们都很心疼他,但又没办法。我们为他的敬业感动,都暗下决心好好学,不辜负先生的教诲。
先生对事业一直孜孜以求,又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真正做到了“学而不厌”。在他86岁高龄时还学习电脑,大约两个月就掌握了电脑的基本应用技术,此后他就在电脑上写文章了,真是让我们感叹、敬佩。那时候电脑还不普及,我们这些学生都还不会用,先生的好学由此可见一斑。
在教育学生方面,王先生总是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对学生却宽厚包容,关爱有加。他从来不批评我们,而是做给我们看,让我们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感悟做学问和做人的真谛。我刚入学时,王先生主持翻译《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我负责翻译法国的那一章。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翻译过英文著作,偏偏这一章又是一个法国学者写的,英文句子往往很长,我琢磨半天还找不到哪个词是主语,哪个词是谓语,因此翻译得很苦恼,有时就不免偷懒。好不容易翻译完了,我也没有仔细校对,就送给了王先生。过了几天,王先生告诉我他帮我校对好了,让我拿回去再看看。当我看到翻译的草稿时,脸一下子红了:原来先生已经把我翻译的每一句话都认真修改过了,在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指出了翻译的不当之处,哪怕是一点点瑕疵也没有遗漏。我被先生的认真严谨而感动,同时也为自己的马虎潦草而羞愧、自责。从那以后,我再翻译英文著作时,总是力求细致严谨,一点也不敢马虎。现在比较教育学界翻译的外文著作越来越多了,其中有不少好的译著,但也有一些态度马虎的译者,翻译的东西连自己都读不懂。要正确、恰当地翻译外文著作,其实非常不容易,而认真负责的态度非常关键,在这方面,我们作为晚辈后生,都应该向王先生学习。
王先生对所有学生都非常好,可以说是“有教无类”的典范。不论是学业,还是生活,只要能帮学生的,他都不遗余力地帮助,哪怕是一点点小事。我在杭州读书时,我爱人和我一起在杭州,当时我爱人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在成绩出来后,是王先生帮她查询的成绩。当得知我爱人没有被录取时,他像慈父一样勉励我们不要灰心,好好复习,下次再考。这样的小事,先生身边的学生常常能遇到。他就像父亲一样,时时关心我们、鼓励我们、帮助我们。“亲其师,信其道”,在与王先生相处中的这些点滴小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他高尚的人格,我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向先生学习、看齐。
四、谦谦君子,绅士风范
与先生有过交往的人,都会觉得先生是一位谦谦君子,与人交往热情、有礼貌。我们都知道先生有送客的习惯。不论是谁到先生家来,离开时先生都要送到门外,有时甚至送到楼下。1995年,我从重庆到杭州大学访学,第一次到先生家拜访,先生很高兴,亲切地和我攀谈。当我离开时,他坚持要送我下楼,送我到小区外,一直送到杭大路。我一再请他留步,但他总是一边和我聊,一边说再走几步。这第一次的拜访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足见先生的待人接物之道。
可能是受英国文化的影响,先生极具绅士风范。在会见客人时,特别是会见外国客人时,他总是很注意自己的形象,西装笔挺,皮鞋一尘不染,他认为这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同时,先生还平易近人,敦厚善良。我毕业后到苏州大学工作。1999年,苏州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小型研讨会,我到杭州请先生来参加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还有顾明远先生、潘懋元先生、金一鸣先生等,都住在东吴饭店。晚饭后,先生说,他刚刚出版了一本书,才拿到几本样本就带到苏州,想送给顾先生、潘先生等人。我想,先生从杭州坐车到苏州,又开了一天的会议,肯定很累了,就提议由我代他送过去,但他坚持挨个拜会顾先生等人,亲自把书奉上。王先生比顾先生年长20岁,两人是老乡,又是好友。王先生从不以长者自居,大有古人的谦谦君子之风。
五、淡薄名利,珍视健康
王先生一生谦虚勤勉,淡泊名利,对身外之物看得很淡,从不与人争什么,也从不向学校、政府提什么要求。但他对身体健康却非常重视。他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都早起到杭州大学校园锻炼身体。虽然有的人不知道他就是王承绪先生,但大家都知道有一位老人总是在校园里晨跑。他的身体相当好,走路比年轻人还轻快。有一年冬天的早晨,天气很冷,大约6点多,我还在睡觉,师兄就敲我宿舍的门,喊我快起来,说王先生来了。我一听,赶紧穿衣服起来,开门后却不见王先生,传达室的阿姨跟我们说,王先生来过了,看到我们都还没有起床,就没有打扰我们,又回去了。我们往王先生家打电话,他接了电话,笑笑说没什么事,就是到校园里锻炼,顺便看看我们,又叮嘱我们早睡早起,多锻炼身体,注意身体健康。我们连连答应,传达室的阿姨也连连感叹:“你们老师对你们可真好啊!” 胸怀博大,心地善良,淡薄名利,生活规律,坚持锻炼,王先生得享高寿,与此应该有很大关系吧。
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学问在“学问”之外,我有幸师从王先生,从先生的教诲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如今先生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永存,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在王先生的追思会上,师兄汪利兵说了几句话:“王先生是一个好人。凡是和他交往过的人,没有不说他好的,没有不尊敬他的。对于他,我们不需要赞扬。他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行,我们唯有努力学习、勤勉做事、踏实做人,认真做好自己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才能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2013年11月19日11时28分,王先生在浙江医院逝世时,我师兄恰好在医院陪护他,第一时间发短信告诉了我。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写了一首小诗:
先生含笑驾鹤去, 西湖山水失容颜。
志存高远为大道, 淡泊名利守杏坛。
笔耕一生贯中西, 诲人不倦追先贤。
谁言空遗三千客, 桃李成春西溪边。
谨以此句悼念恩师王承绪先生,愿王先生安息!
注释:
①南沙镇1958年以前属于江阴县,后来成立了张家港市,该镇划归张家港。
②郭任远是广东汕头人,心理学家。1936年初,在“一二·九”运动引发的浙江大学学潮中,因与部分师生发生尖锐对立而辞去浙大校长职位。
③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包括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向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期限39年,本息共计8.9亿两,这就是令国人痛心疾首的“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率先退回一部分赔款用于开设清华学校及选派留学生,开启了庚款留学的先河。1930年,英国也利用庚子赔款的部分退款,与南京国民政府一起设立基金,用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33年到1947年,中英庚款董事会先后举办了9届庚款留英考试,共选派193人赴英留学。
④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21年在南京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到1949年担任了13年的国立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本文参阅了“教育·人生——王承绪先生教育探索历程的世纪回顾”,载徐小洲主编《王承绪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
编辑 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