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究镇江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适宜的种植模式。选择2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2+4)、4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4+4)、4行玉米间作6行大豆(4+6)、4行玉米间作12行大豆(4+12)4个不同种植模式,比较不同模式下大豆玉米的生长状况和产量产值情况。2+4、4+4模式全生育期下大豆玉米的株高、茎秆粗度显著高于4+6、4+12模式。成熟期2+4、4+4模式玉米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理论产量以及
【基金项目】
:
2022年度镇江市重大农业科技推广与攻关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镇江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适宜的种植模式。选择2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2+4)、4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4+4)、4行玉米间作6行大豆(4+6)、4行玉米间作12行大豆(4+12)4个不同种植模式,比较不同模式下大豆玉米的生长状况和产量产值情况。2+4、4+4模式全生育期下大豆玉米的株高、茎秆粗度显著高于4+6、4+12模式。成熟期2+4、4+4模式玉米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理论产量以及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理论产量均显著高于4+6、4+12模式。4+4模式下玉米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最高,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单株粒重最高。该模式下每667 m~2玉米产量最高,为437.40 kg,产值最高为1 819.57元。镇江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应结合当地现有农机,以2+4、4+4模式为主。
其他文献
如今的中考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考查,所以传统“过一遍教材—设计专项训练—做练习题”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的现实情况。在传统的中考复习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复习的整体效率不仅人意。从2018年始,成都教研室开始对复习方法进行变革,采取新颖的“话题为主线”的复习方式,改变了学生以往对英语复习课消极、抵触的情绪,逐步提高了英语复习的实际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复习方式的优化,通过以话题为主
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油料作物生产面积,加快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提升粮油生产能力,根据中省市区的安排,市区两级农业部门的重视下2022年在榆阳区小纪汗镇大纪汗村陕西大地种业、上盐湾镇党街则村伏才家庭农场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项目,来探索土壤改善情况、复合种植玉米大豆品种、模式、产量、田间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综合效益等情况、以及是否适宜本地自然气候等特定因素。这样新的技术、新的模式、
<正>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能够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养。但这个时期幼儿的身体器官和功能都仍在发育,身体抵抗力较弱,因此,幼儿卫生保健工作是学前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每位学前教育教职工都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保证幼儿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具有积极作用。由吴樱樱、何晓秋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卫生与保健》一书,对幼儿生理结构、卫生和保健
<正>为加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针对部分地区机收经验不足、损失预期偏高等问题,襄城县聚焦“3+2”(3行大豆+2行玉米,下同)、“4+2”(4行大豆+2行玉米,下同)种植模式,制定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减损收获技术指导意见,以供同行参考。
<正>大豆扩面积是2022年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四川粮油生产重大政治任务。四川坡地和丘陵耕地面积占比大,地貌多元,气候多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薄弱、最突出的短板。四川省农机鉴定站(下简称“四川站”)在省农业农村厅领导下,按照《落实落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农机装备保障工作》要求,聚焦粮油作物生产机械化、丘陵山区机械化薄弱区域和薄弱环节,
和APP不同,微信小程序无须下载、安装,用户扫一扫即可使用,方便、快捷,加上微信庞大的用户数量,近几年微信小程序开始流行。会务接待工作的工作特点适合使用微信小程序来开发系统,阐述了微信小程序的技术特点,会务接待管理系统的系统功能、数据设计以及系统实现。
<正>中考复习作为英语学科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者中考成绩的好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反观当前英语复习现状,在课堂上仍然以传统的习题强化训练和死记硬背等方式为主,难以真正有效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最终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发生。为了切实提高复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这就要求优化和转变当前复习策略。基于此本研究从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实际出发,对复习策
早期的数字阅读主要是PC端的阅读,现在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手机等都成为数字阅读的终端。同时,数字化的阅览呈现出更多的内容和更高的品质。除电子报刊、电子书外,各类电子终端不断涌现,新型媒介的产品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报刊发行机构在内容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探索“读屏时代”下版面设计的具体途径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