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道路固然有千万条,但实践证明,通过经常上公开课的历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最大,专业化成长最快。
一、压力就是动力
人有天然的惰性。通常教师平时上“家常课”,一般能过得去能应付的就应付,很少为准备一节课而几天日不甘食、夜不能寐,大量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而要上公开课则不同,从决定上公开课之时起,大脑开始高度紧张起来,每时每刻都在为如何上课去思考,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了,但还是感到时间不够用,甚至寝食不安,彻夜难眠。表面看来这些给教师增加了负担,其实这种负担,对教师也是必要的。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有这种动力教师才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储备教学资源和才智资源,较快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准备就是提高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这就像过日子,如果没有客人,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们‘家政技艺,一日千里。’ 丁风良老师说:五年中,我参加了若干次不同范围的评优课。在评优课活动中,我感触最深的是,评优课准备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评优课过后无论取得名次如何,自身都将完成一次蜕变,完成一次质的提升,完成一次自我超越。的确是这样,教师上公开课的准备过程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师为准备一节课不知要去查多少资料;不知要去请教多少人;教案不知要写多少遍,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创新,一次次的反思。这是那些四平八稳“家常课”,怎么也得不到的收获。
三、群言就是智慧
一个教师完全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天地里,其专业成长一定是缓慢的。“家常课”没人挑剔和指责,固然平安,但自己课的软肋、问题乃至错误也会永远地延续下来,而其亮点也没人去欣赏。公开课则不同,在公开课中教师要把自己的真实教学水平和文化底蕴暴露给别人。让人评头论足,这样教师才可能了解一个真实的自我,才能让自己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进化。
窦桂梅老师说:“八年前参加全国教学比赛前‘练课’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我试教二年级的《初冬》。课后,1 1位专家把我这只麻雀解剖得体无完肤;无论是教态、声调、组织教学的能力、还是对教材的挖掘等等,都存在着严重缺陷。又是整整一个下午,在学校的那间小会议室中,我蜷缩在沙发的一角,接受‘批评’。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眼望着窗外闪过的一排排杨树,好像它们因我的不可爱都要离我而去,不争气的泪水,直在眼眶中打转,我多么痛恨自己的没出息。但我终于成功了,手捧金灿灿的奖杯,浮上心头的都是那一次次被挑剔,被指责的画面——这是多么让我刻骨铭心,但又值得珍藏的经历啊!”
在课堂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我也曾片面地认为公开课就是“形式主义”,就是“作秀”。自新的数学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又参加了几次新课改理念指導下的公开课,公开课由过去的“形式主义”和“作秀”,逐渐转变成一种“表现”和“表达”。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自由地、真诚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因此,当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不会像以前那样紧张和手足无措。因为当我对教学目标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后,这种错误便是最好的教学资源。
虽然老师在参加公开课的活动中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试讲、反复琢磨,教案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修改和调整,最后才走上课堂教学展示的舞台。但是,这样的经历对于青年老师来说是一种历练,是一种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历练,相信这一经历必将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公开课后的群言虽然会刺痛教师的神经,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指导、批评、表扬、挑剔中铸就了我。因此,上公开课在某各成度上就是一次机会,当机会来临时,要敢于面对,及时抓住。诚然,解剖自己、否定自己是痛苦的,但只有敢于挑战自己,才能使自己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才能创造一个崭新的自己。
四、历练就是成功
教师准备一节公开课是比较复杂的,要谈的事情很多,这里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个人做事,自信心和勇气很重要。教师对公开课,既然决定上,就不要有顾虑,要敢于拨开公开课神秘的面纱,要有上好课的信心和决心,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当然,要想把事情做好,不仅要靠胆大,还要靠心细。上公开课并非儿戏,必须认真对待,精心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开发课程资源,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优化教学设计等。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到家,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叫做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2.备课,成竹在胸
“教”要成功,必“备”字先行。“课上一分钟,课下十日功”,一节课上好应多设计几种方案,征求同事的意见,反复推敲,不断研究,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3.试讲,体验一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备课前写出的教案无论修改多少次,只要没讲,还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提前试讲,做一番尝试和体验,以便修改。
4.真实,不上假课
真实就是力量。一节好课应是真实、朴实、扎实的。上公开课做必要的准备是应该的,但不能把工夫下在“反复排练”上,更不应该老师表演,学生背台词。上课不是做戏。
5.总结,及时反思
对于我们来说,上公开课不是目的,提高自己、锻炼自己是最重要的。所以上完公开课,趁热打铁,把自己成功的、失误的、遗憾的感悟和体会及时梳理总结一下十分必要。
一、压力就是动力
人有天然的惰性。通常教师平时上“家常课”,一般能过得去能应付的就应付,很少为准备一节课而几天日不甘食、夜不能寐,大量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而要上公开课则不同,从决定上公开课之时起,大脑开始高度紧张起来,每时每刻都在为如何上课去思考,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了,但还是感到时间不够用,甚至寝食不安,彻夜难眠。表面看来这些给教师增加了负担,其实这种负担,对教师也是必要的。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有这种动力教师才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储备教学资源和才智资源,较快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准备就是提高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这就像过日子,如果没有客人,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们‘家政技艺,一日千里。’ 丁风良老师说:五年中,我参加了若干次不同范围的评优课。在评优课活动中,我感触最深的是,评优课准备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评优课过后无论取得名次如何,自身都将完成一次蜕变,完成一次质的提升,完成一次自我超越。的确是这样,教师上公开课的准备过程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师为准备一节课不知要去查多少资料;不知要去请教多少人;教案不知要写多少遍,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创新,一次次的反思。这是那些四平八稳“家常课”,怎么也得不到的收获。
三、群言就是智慧
一个教师完全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天地里,其专业成长一定是缓慢的。“家常课”没人挑剔和指责,固然平安,但自己课的软肋、问题乃至错误也会永远地延续下来,而其亮点也没人去欣赏。公开课则不同,在公开课中教师要把自己的真实教学水平和文化底蕴暴露给别人。让人评头论足,这样教师才可能了解一个真实的自我,才能让自己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进化。
窦桂梅老师说:“八年前参加全国教学比赛前‘练课’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我试教二年级的《初冬》。课后,1 1位专家把我这只麻雀解剖得体无完肤;无论是教态、声调、组织教学的能力、还是对教材的挖掘等等,都存在着严重缺陷。又是整整一个下午,在学校的那间小会议室中,我蜷缩在沙发的一角,接受‘批评’。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眼望着窗外闪过的一排排杨树,好像它们因我的不可爱都要离我而去,不争气的泪水,直在眼眶中打转,我多么痛恨自己的没出息。但我终于成功了,手捧金灿灿的奖杯,浮上心头的都是那一次次被挑剔,被指责的画面——这是多么让我刻骨铭心,但又值得珍藏的经历啊!”
在课堂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我也曾片面地认为公开课就是“形式主义”,就是“作秀”。自新的数学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又参加了几次新课改理念指導下的公开课,公开课由过去的“形式主义”和“作秀”,逐渐转变成一种“表现”和“表达”。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自由地、真诚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因此,当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不会像以前那样紧张和手足无措。因为当我对教学目标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后,这种错误便是最好的教学资源。
虽然老师在参加公开课的活动中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试讲、反复琢磨,教案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修改和调整,最后才走上课堂教学展示的舞台。但是,这样的经历对于青年老师来说是一种历练,是一种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历练,相信这一经历必将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公开课后的群言虽然会刺痛教师的神经,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指导、批评、表扬、挑剔中铸就了我。因此,上公开课在某各成度上就是一次机会,当机会来临时,要敢于面对,及时抓住。诚然,解剖自己、否定自己是痛苦的,但只有敢于挑战自己,才能使自己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才能创造一个崭新的自己。
四、历练就是成功
教师准备一节公开课是比较复杂的,要谈的事情很多,这里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个人做事,自信心和勇气很重要。教师对公开课,既然决定上,就不要有顾虑,要敢于拨开公开课神秘的面纱,要有上好课的信心和决心,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当然,要想把事情做好,不仅要靠胆大,还要靠心细。上公开课并非儿戏,必须认真对待,精心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开发课程资源,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优化教学设计等。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到家,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叫做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2.备课,成竹在胸
“教”要成功,必“备”字先行。“课上一分钟,课下十日功”,一节课上好应多设计几种方案,征求同事的意见,反复推敲,不断研究,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3.试讲,体验一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备课前写出的教案无论修改多少次,只要没讲,还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提前试讲,做一番尝试和体验,以便修改。
4.真实,不上假课
真实就是力量。一节好课应是真实、朴实、扎实的。上公开课做必要的准备是应该的,但不能把工夫下在“反复排练”上,更不应该老师表演,学生背台词。上课不是做戏。
5.总结,及时反思
对于我们来说,上公开课不是目的,提高自己、锻炼自己是最重要的。所以上完公开课,趁热打铁,把自己成功的、失误的、遗憾的感悟和体会及时梳理总结一下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