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能否受学生欢迎,关键在教师。新课程教学提倡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将知识的传授与情操的陶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思想品德课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好课。
一、漫画导入,缓解教学氛围
在新课改下,对于传统的课堂导入方式,作为教师既要善于摈弃不适合新课堂的传统导入方式,学习适合新课堂的传统导入方式,又要探索适合新课堂的新型课堂导入方式。笔者主要介绍以下六种适合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方式。
使学生将学习内化为自觉行为与文字相比,图片更形象直观,往往能传达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信息 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图片尤其是漫画来进行教学。漫画运用夸张的手段来描写事物,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它既能宣扬真、善、美,也能讽刺丑、恶、邪,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漫画具有调节情绪、传递特殊信息的作用,在导入环节运用,可以有效缓解教学氛围,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从而带着愉悦的心情与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看到了抽象的政治知识诙谐的一面,利于学生将学习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因此,在平时要注意收集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关的漫画,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点燃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热情。
二、技术支撑,突破重点难点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计算机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现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在学习“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时,“喜、怒、哀、惧”是人的基本情绪,我设计四幅动感图片,这些图片变化多端、形象生动,学生结合实际谈感受、讲故事,效果很好。情绪变化的特点是这节课的难点。于是,我让一名同学带领同学们去感受不同的变化,再让同学们结合画面说出情绪变化的特点;我又在幻灯片中插播动画片,再现情绪变化的特点,这样,学生不仅能观察到,而且更能感受到。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真观察事物,利用丰富的感知材料不断地加深学生的可知表象。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乐于接受,达到了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样的思想品德课才是学生喜欢的课。
三、时事情境,拓展思维空间
教学中我运用时事演讲、新闻发布会、模拟记者会、时事专题讲座、时事点评等形式灵活地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在讲“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时,我采用了当时最新、最热的时事政治材料——青藏铁路开通,当我一提到青藏铁路时,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最后自然引入到青藏铁路通车不仅加强了少数民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将推动西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将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深刻理解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意义。学生在时事情境下,思想得到升华,对思品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案例展示,激发探究热情
教师把精选的案例以恰当灵活的方式适时地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探讨课本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开启思路之门。
案例的展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让学生直接阅读或朗读教材、教师印发的案例;教师或学生形象生动地口述表达,它适用于情节比较简单的案例;利用多媒体动画手段呈现案例,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将案例编成剧本,学生分角色表演;通过辨论会、小品、模拟法庭、记者采访等形式展现;利用课堂突发事件临时创造案例等,真正让学生在“动中学”,在“活中学”。但不管使用何种展示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或情境当中,为后面的分析探究活动做好充分准备。在展示案例时设置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由案例到教材内容,难度适中,有针对性,寓“理”于“问题”、寓“理”于“情境”之中。精彩的案例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
五、角色转换,发挥主体作用
师生角色的转换,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前准备,使课堂师生角色的转换能做到水到渠成。课堂教学就像一场演出,演出的地点是教室,时间45分钟,导演是教师,学生是演员。只有师生都做好课前准备,戏才能演得精彩。教师的编写教案是起了一个“编剧”的作用,教师当“导演”,组织整堂课的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尽情的表演,充分的展示。如我在教学《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时,课前同学们收集有关资料。课堂上,同学们纷纷简介自己收集到的典型人物的实例,并发表自己的感想。此时我适当地点拔:正是正是自立才是他们走向了自强,自强的品质有时他们在挫折面前不畏惧而走向成功。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又如:我在教学“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时,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硬币,举手发言,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颗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家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教师适时点拨: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我国的国家性质不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形象。角色的转变,让学生不再讨厌思想品德课。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最后让我用全国著名课改专家傅道春教授的一句话共勉:“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好课”。
一、漫画导入,缓解教学氛围
在新课改下,对于传统的课堂导入方式,作为教师既要善于摈弃不适合新课堂的传统导入方式,学习适合新课堂的传统导入方式,又要探索适合新课堂的新型课堂导入方式。笔者主要介绍以下六种适合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方式。
使学生将学习内化为自觉行为与文字相比,图片更形象直观,往往能传达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信息 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图片尤其是漫画来进行教学。漫画运用夸张的手段来描写事物,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它既能宣扬真、善、美,也能讽刺丑、恶、邪,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漫画具有调节情绪、传递特殊信息的作用,在导入环节运用,可以有效缓解教学氛围,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从而带着愉悦的心情与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看到了抽象的政治知识诙谐的一面,利于学生将学习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因此,在平时要注意收集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关的漫画,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点燃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热情。
二、技术支撑,突破重点难点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计算机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现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在学习“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时,“喜、怒、哀、惧”是人的基本情绪,我设计四幅动感图片,这些图片变化多端、形象生动,学生结合实际谈感受、讲故事,效果很好。情绪变化的特点是这节课的难点。于是,我让一名同学带领同学们去感受不同的变化,再让同学们结合画面说出情绪变化的特点;我又在幻灯片中插播动画片,再现情绪变化的特点,这样,学生不仅能观察到,而且更能感受到。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真观察事物,利用丰富的感知材料不断地加深学生的可知表象。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乐于接受,达到了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样的思想品德课才是学生喜欢的课。
三、时事情境,拓展思维空间
教学中我运用时事演讲、新闻发布会、模拟记者会、时事专题讲座、时事点评等形式灵活地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在讲“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时,我采用了当时最新、最热的时事政治材料——青藏铁路开通,当我一提到青藏铁路时,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最后自然引入到青藏铁路通车不仅加强了少数民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将推动西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将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深刻理解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意义。学生在时事情境下,思想得到升华,对思品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案例展示,激发探究热情
教师把精选的案例以恰当灵活的方式适时地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探讨课本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开启思路之门。
案例的展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让学生直接阅读或朗读教材、教师印发的案例;教师或学生形象生动地口述表达,它适用于情节比较简单的案例;利用多媒体动画手段呈现案例,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将案例编成剧本,学生分角色表演;通过辨论会、小品、模拟法庭、记者采访等形式展现;利用课堂突发事件临时创造案例等,真正让学生在“动中学”,在“活中学”。但不管使用何种展示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或情境当中,为后面的分析探究活动做好充分准备。在展示案例时设置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由案例到教材内容,难度适中,有针对性,寓“理”于“问题”、寓“理”于“情境”之中。精彩的案例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
五、角色转换,发挥主体作用
师生角色的转换,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前准备,使课堂师生角色的转换能做到水到渠成。课堂教学就像一场演出,演出的地点是教室,时间45分钟,导演是教师,学生是演员。只有师生都做好课前准备,戏才能演得精彩。教师的编写教案是起了一个“编剧”的作用,教师当“导演”,组织整堂课的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尽情的表演,充分的展示。如我在教学《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时,课前同学们收集有关资料。课堂上,同学们纷纷简介自己收集到的典型人物的实例,并发表自己的感想。此时我适当地点拔:正是正是自立才是他们走向了自强,自强的品质有时他们在挫折面前不畏惧而走向成功。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又如:我在教学“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时,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硬币,举手发言,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颗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家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教师适时点拨: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我国的国家性质不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形象。角色的转变,让学生不再讨厌思想品德课。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最后让我用全国著名课改专家傅道春教授的一句话共勉:“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