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穆夏的商业画,是视觉下的暖流,最合第一眼的眼缘;而他笔下的斯拉夫史诗,却深沉昏暗,如同历史的洪流,稍有不慎,观者的心就会不由得被吸引进去,漂泊沉浮。画家将自己深爱着的民族那历史上的苦难与希冀一笔笔的记录下来,又何尝不是在一次又一次刨开心底最沉重的苦痛反复咀嚼,对于敏感的画家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酷刑,这样的酷刑,穆夏持续了十几年。
然而理想总是要经历等待的。在真正的成为历史画家之前,穆夏经历了无数次的沉浮漂泊。
一、漂泊中的少年
1860年,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ucha)生于伊梵尼切市。那时的艺术家世界從来都不缺少通才,年幼的穆夏展现了出众的音乐天赋,这不仅让他成为唱诗班的一员,也让教堂艺术在男孩的眼睛里漂浮旋转,最终镌刻于心。少年时代,穆夏得到了一份法院办事员的工作,闲暇时间在当地剧院做些布景工作,并且提出了人生第一次的艺术院校申请,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1879年,穆夏移居维也纳,仍然是为当地剧院做布景工作,在当时,这也许是他兼顾糊口和亲近艺术的最好的方式。然而,1881年的一场剧院大火导致了大规模的裁员,其中也包括穆夏。倔强的少年并不想就此寻求家庭的帮助,他随意买了张车票,前往另一座城市仍然依附艺术——以绘制肖像和制作剧院布景为生。漂泊中的少年终于得到了一份相对舒适愉快的工作——为一个伯爵的新城堡绘制壁画,而城堡中的丰富藏书,更是让热爱艺术的少年喜出望外。在几个类似的工作之后,穆夏就读艺术学校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专业的学习让年轻的画家逐渐建立起信心和方向。
1887年,穆夏终于来到了当时艺术家们无不向往的艺术殿堂——巴黎,在那里继续他的学业。可惜的是好景不长,1889年,随着赞助人的撤资,穆夏突然之间穷困潦倒,虽然可以不时画些插画维持生计,却还是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不过,即便是最糟糕的日子,仍然会有一抹亮色值得回味。在那段与饥饿为伴的日子里,穆夏结识了许多艺术世界的新朋友,其中就包括一位将来的挚友——高更。
二、机会需要等待
生活中的惊喜有时就如磨难一样猝不及防。1894年,著名的女演员萨拉·贝鲁娜露需要一幅新海报,却苦于正值放假期间而找不到人手。穿着租来的燕尾服和借来的帽子,穆夏临时被请去绘制海报。贝鲁娜露的表演激发了穆夏强烈的创作灵感,草稿几乎一气呵成。几天后的成品风格确实太过新颖独特,着实让负责相关事宜的经理受了一次不小的惊吓,好在萨拉·贝鲁娜露本人对穆夏的成品十分欣赏,坚持将它张贴出去,随后,穆夏的作品就这样布满了巴黎的每个角落。由此,35岁的穆夏迎来了事业真正意义上的转折,他的名字霎时间席卷整个巴黎,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他的作品,就连伯乐萨拉·贝鲁娜露也立刻跟他签订了6年的合同。工作纷纷扬扬接踵而来,插画、油画、珠宝、广告……各个领域都留下了穆夏的痕迹。他的生活开始变得忙碌而丰富,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穆夏的私人生活,就比如,在此期间,穆夏开发了一项新乐趣——摄影,技术似乎还不错。然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那张坐在风琴边上、没穿裤子的高更。
三、无法言说的苦难
随后的一系列作品和展览让穆夏的名字逐渐在欧洲声名大噪,也正因如此,他才有机会得到赞助人的帮助,让他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赞助人查尔斯·克瑞恩的支持下,穆夏走访各地搜集历史、地理、风俗资料,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绘制了一系列以斯拉夫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它们记录着斯拉夫人民的苦难和希冀,在历史的冰原下开出斑斑血色,附耳细听,那是画家心头无法言说的挽歌……在此期间,随着一战结束,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穆夏受邀设计货币、邮票等一系列政府相关项目。而后,在斯拉夫史诗系列完成后,穆夏将它们在各地展出。1928年,穆夏将这系列作品赠给了布拉格。
1939年,德军入侵,拘捕了穆夏,虽然在几个月后被放了出来,但患病的画家还是在不久后的7月14日离开了人世。就这样,本已在画家心里饱经苦难的人民,在他离开人世之时还在地狱里苦苦挣扎。
即便阿尔丰斯·穆夏本人极不情愿,人们还是将他当作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虽然叫法不尽相同,新艺术运动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这段时间风靡多国,它并不局限于绘画,还涉及到建筑、装饰、广告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新艺术运动摒弃传统,崇尚自然,尤其是优美柔和的曲线令人过目难忘。这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反馈。事实上,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在寻求思考和突破,有的将历史的血泪咳进画布,有的质问传统振聋发聩。或许,只有经历过曾经,才有基础去思考;只有踏进过混沌,才知道现有的一点点光亮都值得珍惜。幸而,即便久远的呼喊最终将尘封在记忆里,人们也不会停止铭记和思考,无论在最无知,或是最幸福的时刻。
然而理想总是要经历等待的。在真正的成为历史画家之前,穆夏经历了无数次的沉浮漂泊。
一、漂泊中的少年
1860年,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ucha)生于伊梵尼切市。那时的艺术家世界從来都不缺少通才,年幼的穆夏展现了出众的音乐天赋,这不仅让他成为唱诗班的一员,也让教堂艺术在男孩的眼睛里漂浮旋转,最终镌刻于心。少年时代,穆夏得到了一份法院办事员的工作,闲暇时间在当地剧院做些布景工作,并且提出了人生第一次的艺术院校申请,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1879年,穆夏移居维也纳,仍然是为当地剧院做布景工作,在当时,这也许是他兼顾糊口和亲近艺术的最好的方式。然而,1881年的一场剧院大火导致了大规模的裁员,其中也包括穆夏。倔强的少年并不想就此寻求家庭的帮助,他随意买了张车票,前往另一座城市仍然依附艺术——以绘制肖像和制作剧院布景为生。漂泊中的少年终于得到了一份相对舒适愉快的工作——为一个伯爵的新城堡绘制壁画,而城堡中的丰富藏书,更是让热爱艺术的少年喜出望外。在几个类似的工作之后,穆夏就读艺术学校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专业的学习让年轻的画家逐渐建立起信心和方向。
1887年,穆夏终于来到了当时艺术家们无不向往的艺术殿堂——巴黎,在那里继续他的学业。可惜的是好景不长,1889年,随着赞助人的撤资,穆夏突然之间穷困潦倒,虽然可以不时画些插画维持生计,却还是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不过,即便是最糟糕的日子,仍然会有一抹亮色值得回味。在那段与饥饿为伴的日子里,穆夏结识了许多艺术世界的新朋友,其中就包括一位将来的挚友——高更。
二、机会需要等待
生活中的惊喜有时就如磨难一样猝不及防。1894年,著名的女演员萨拉·贝鲁娜露需要一幅新海报,却苦于正值放假期间而找不到人手。穿着租来的燕尾服和借来的帽子,穆夏临时被请去绘制海报。贝鲁娜露的表演激发了穆夏强烈的创作灵感,草稿几乎一气呵成。几天后的成品风格确实太过新颖独特,着实让负责相关事宜的经理受了一次不小的惊吓,好在萨拉·贝鲁娜露本人对穆夏的成品十分欣赏,坚持将它张贴出去,随后,穆夏的作品就这样布满了巴黎的每个角落。由此,35岁的穆夏迎来了事业真正意义上的转折,他的名字霎时间席卷整个巴黎,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他的作品,就连伯乐萨拉·贝鲁娜露也立刻跟他签订了6年的合同。工作纷纷扬扬接踵而来,插画、油画、珠宝、广告……各个领域都留下了穆夏的痕迹。他的生活开始变得忙碌而丰富,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穆夏的私人生活,就比如,在此期间,穆夏开发了一项新乐趣——摄影,技术似乎还不错。然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那张坐在风琴边上、没穿裤子的高更。
三、无法言说的苦难
随后的一系列作品和展览让穆夏的名字逐渐在欧洲声名大噪,也正因如此,他才有机会得到赞助人的帮助,让他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赞助人查尔斯·克瑞恩的支持下,穆夏走访各地搜集历史、地理、风俗资料,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绘制了一系列以斯拉夫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它们记录着斯拉夫人民的苦难和希冀,在历史的冰原下开出斑斑血色,附耳细听,那是画家心头无法言说的挽歌……在此期间,随着一战结束,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穆夏受邀设计货币、邮票等一系列政府相关项目。而后,在斯拉夫史诗系列完成后,穆夏将它们在各地展出。1928年,穆夏将这系列作品赠给了布拉格。
1939年,德军入侵,拘捕了穆夏,虽然在几个月后被放了出来,但患病的画家还是在不久后的7月14日离开了人世。就这样,本已在画家心里饱经苦难的人民,在他离开人世之时还在地狱里苦苦挣扎。
即便阿尔丰斯·穆夏本人极不情愿,人们还是将他当作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虽然叫法不尽相同,新艺术运动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这段时间风靡多国,它并不局限于绘画,还涉及到建筑、装饰、广告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新艺术运动摒弃传统,崇尚自然,尤其是优美柔和的曲线令人过目难忘。这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反馈。事实上,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在寻求思考和突破,有的将历史的血泪咳进画布,有的质问传统振聋发聩。或许,只有经历过曾经,才有基础去思考;只有踏进过混沌,才知道现有的一点点光亮都值得珍惜。幸而,即便久远的呼喊最终将尘封在记忆里,人们也不会停止铭记和思考,无论在最无知,或是最幸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