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自然观的碰撞与融合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05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中国文学批评研究常常把李健吾先生与法国文学批评关联起来,称其为“印象主义批评家”。这种论断对先生着实不公。先生曾自言:“一个批评家与其说是法庭的审判,不如说是一个科学的分析者。”[1]实际上,李健吾文学批评是比印象主义更进一步的“科学分析”,他以热情清醒的人生态度为基底,以中国传统文论之谐和为骨架,以西方浪漫主义情感为辅佐形成了一道具有浓厚个人风格的批评视阈。
  关键词:文学批评;自然观;生命力度
  作者简介:付乐,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艺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16-02
  早在李健吾开始文学批评创作前,五四运动叩开了西方理论世界的大门,五光十色的理论术语一时涌进中国,根据其理论主张和实际运用,20世纪初期的理论派别大体分为两个阵营:一是以强调科学性为主,注重整体把握,社会关系和抽象分析;二是以强调直觉性为主,注重情感体验和个人感受,印象主义批评便属于这一种。众多研究者因李健吾行云流水般的散文风格,崇尚情感直觉的批评观念将其文学批评归入第二类阵营,认为他在周作人之后,将印象批评推向“发展与中兴,甚至几乎达到鼎盛”。[2]也正是由于这份“历史的重担”,李健吾先生的文学批评在之后的日子里被崇尚现实主义批评的学者边缘化。事实上,李健吾只是选择以回归自然的方式来发现现代社会已成毒瘤的文明的禁锢。自然,这个在东西方文论中具有丰富内涵的批评观念以及它所蕴含的艺术精神,才是其文学批评大厦中最为瑰丽的一抹色彩。
  李健吾文学评论深受西方文艺理论观念的影响。其自然观首先体现在“回归自然”的批评主张,作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的标志性口号,回归自然具有两个层而的意义,第一层是指回归到未经人类社会文明浸润的原始大自然。李健吾的文学作品处处显示着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在评论《画廊集》一文中,他先说:“我把大自然当做我的故乡,却把自己锁在发霉的斗室。”而后才评价“李广田先生的诗文正是大自然的一个角落。”[3]这个角落让生活在都市氤瘟中的李健吾重新焕发了新绿,为灵感的繁茂找到了一所栖息之地。作为留法归来的李健吾,在看到西方工业社会和理性启蒙后所带来的文明与痛疴之后,反观动荡突变的中国,更加能以清醒的头脑去描述时代浪潮下的暗涌。李健吾的作品还反映了他对“回归自然”更高层次的理解,即回到人的自然本性和淳朴心灵。这一理论主张是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自然观的升华,也是“人与自然”的本位回归。例如,在评论萧军《八月的乡村》时,他说:“读完这部义勇军苦斗的血史,第一个印在我们心头的人物,不是那些形形色色的男女,而是具有坚强的性格的自然。”[4]自然何以具有人类的性格?再看另一段“《毁灭》的风景是煦和的,一种病后的补剂,一种永生的缄默的伴侣”[5]这时的“自然”又变成了人类的伴侣。可以说,李健吾的文学批评自然观承蒙了五四时期“人的运动”的时代线索,将自然视为与人性同气连枝的存在,赋予自然以人的品格。
  更进步的是,李健吾先生将人性白然观发展成主动的,对于生命“力”与“度”的探索。有学者认为“朱光潜、沈从文、李健吾等则从卢梭的自然观念中看到了他们期盼的一种生命的理想。”[6]这是将京派小说家眼中的自然阐释成对生命的浪漫理想,但在笔者看来,李健吾先生的文艺批评自然观中对于生命的理解是基于追逐生命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力”与“度”两个层而。“力”是指向上的力量,是对抗沉沦、死亡的生命原初之力。因此,他赞赏叶紫,评价他“虽说身体孱弱,叶紫没有留下一篇感伤颓废的作品。从作品推测它的作者,犹如从雕像神往米开朗基罗,我们会以为他强壮,健康,魁梧。一种精神的拔山倒海的力量汪洋在这营养不良,朝不保夕的壳囊”[7]这种向上的力是时代感照下李健吾文学批评观的自然形成,就连他自己也说:“没有比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力的。假如中国新文学有什么高贵所在,假如艺术的价值有什么标志,我们相信力是五四运动以来最中心的表征。……反抗是它们共同的特点。”[8]但更多的是与他奋进专注的性格有着直接关系。无论是在法国文学上的日夜耕耘,还是在戏剧创作上的大胆尝试,李健吾先生都以直而困难的力量在五四土地上奋力成长。“度”是李健吾文学批评白然观的另一特征,也是他对生命的深层感悟。首先,“度”是指公正合理的文学评价。李健吾的文学评论会对作品的价值和缺失进行公正而全而的评价。他说:“批评最大的挣扎是公平的追求。但是,我的公平由我的存在限制,我用力甩掉深厚的个性,希冀达到普遍而永久的大公无私。”[9]例如,他赞赏为了“高尚的意义”而活着的萧军,但也指出了青年作家的通病:心理的粗疏。正是由于李健吾先生具有独立性的批评风骨,同一时代的文学家多与其有交集,在篇幅不长的《咀华》二集中就收录了他同卞之琳、巴金的多次往来评论文章,可以说,李健吾先生的文艺评论对于五四后期文学艺术界的交流互动具有重要影响,而其以自然中正为核心的评论向度也对当代文艺批评界具有启发式意义。其次,“度”还指艺术性与科学性、理性与情感的平衡。李健吾文学批评是以近乎科学的理性来支配情感的抒发。他赞赏茅盾先生以科学的、自然的方式去看世界,“科学,让我重复一遍这两个字,科学。他看见的不止于平而,不止于距离,而是一个意境,不象矿石一样死,湖水一样平,而是一个有机的生命的构成。”[10]李健吾认为,科学是使作家通向一种意境的方法,是观察生命有机体的必修素养,是作家接近自然,摹写自然的必然途径。他之所以有这样具有科学意识的自然观,离不开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和启蒙主义的影响。最后,“度”也指对自然“力”的谐和转化。李健吾先生欣赏有着向上的力的作者和文章,但并不意味着处处是力的文章便是好的。他认为:“所谓的完美,所谓的崇高,用在这里,不是纯粹的理论的发扬,基有繁复的人性和个性,需要相对的解释或者折扣。”[11]他眼里优秀的文章也必然是谐和的,“一部作品和性情的谐和往往是完美的标志。”[12]谐和既是虚实相间的文章结构,轻重有序文风笔法,如中国传统山水画一般有满盈自有留白,如自然万物一般有灌木自有高林。谐和也是为人做事的法则,因此我们看到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中不论是他所评价的文章还是他的评论语言都有着文如其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对中国古典评论体系的继承和对道家思想内核的阐发。在道家的观念里,自然首先是真的。《渔父》曰:“真者,所以受于天也,白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自然还是谐和的,是由内在外的独立精神。这样的道家气质是被李健吾所推崇的,废名便是这样一个人,李健吾并没有一篇评论是直接书写废名的,但是却在与其他作家的比较中道出了他对于废名的崇敬之谊。在《边城》的评论中表达了废名超高的心境,说:“废名先生仿佛一个修士,一切是向内的,他追求一种超脱的意境,意境的本身,一种交织在文字上的思维者的美化的境界,而不是美丽本身。”[13]可以看出,在李健吾的心里,废名是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家精神,遗世而独立的存在。可以说,对于废名的描写是李健吾先生对于中国传统道家精神崇敬之情的表达,也是他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构建自由独立批评世界之根基,更是先生一生为人做事的最终法则。
  李健吾先生的文艺批评取法自然,坚持力与度的融合,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在借鉴西方印象主义批评的基础上,传承了中国古典文论谐和统一的精神品格,在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确立了后五四时期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对于当下文艺批评界出现的失语症现象和文艺评论泛化的乱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3][4][5][7][8][10][11][12]李健吾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443、474、499、501、511-512、515、555、538、452
  [2]胡战英,杜荣根试论现代中国印象批评[J]社会科学,1988(11):71
  [6]钱少武现代文学批评中的自然观[J]求索,2016 (4):170[9][13]刘西渭,咀华集[M]北京:文化生活出版社,民国37年,11、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诗集《从午后抵达》中,东篱的诗歌忧郁而圆润,这与诗人的城乡生活经历以及他对诗歌抒情的理解有关。前者是基础,而后者是条件。东篱的质朴与中庸都贯穿于诗歌中。他的诗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诗歌的忧郁气质便从此诞生。东篱的诗歌鲜有能够唤醒读者视听神经的大喜大悲之作,只是,他的关怀大多处于自发的情绪而非理性的思考与审视。诗集《从午后抵达》是东篱诗歌道路上的里程碑。  关键词:东篱;《从午后抵达》;
摘 要:中国电视综艺发展至今诞生了许多节目,涉及到很多专业领域、架构类型。结构相似的综艺节目总会让人无意识地去比较,本文以湖北卫视《非正式会谈》和江苏卫视《世界青年说》为例,剖析影响同类型综艺节目发展境遇的多方因素,从而探寻我国综艺节目未来发展。  关键词:平台投放;宣传手段;嘉宾质量;节目内容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01  文章最大,学而优则仕;光耀门楣,君亲师在上。中国文人自摇头晃脑背“仁义礼智信”时起,为官就成了人生的不二法门。只可惜,宦海沉浮,怀瑾握瑜者多,出将入相者少;世道艰难,白沙在涅者多,独善其身者少。屡屡受挫的文人或长啸当歌或低吟式微,隐逸也逐渐成为一条离经叛道又风光霁月的出路。近来读书,发觉
她美丽、灵动,小麦色的皮肤吹弹可破;她有一双绿色的杏眼,一头乌黑、柔顺、及腰的长发,她散发着一种复古的气质,既有印度尼西亚人的味道,又有安第斯山地区的韵味。她对穿着有着独特的品位:猞猁外套、浅色天然丝绸衬衫、生亚麻长裤和一双簕杜鹃色的流线型鞋子。“这是我生平见过的最美的女人。”当她迈着母狮般谨慎的步伐从我面前走过时,我心里想道。此时,我正在巴黎的夏尔·戴高乐机场,排着队,准备登上飞往纽约的航班。她
摘 要:米奇·阿尔博姆在书中采用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叙述了他在自己的老师去世前每个礼拜二上第一节人生哲学课。“死亡”这一概念不仅仅是小说的主题,也是线索,作品本身始终散发着浓郁的哲学内蕴。  关键词:死亡;理性;现实;美学  作者简介:曹典(1994-),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历史犹如一个万花筒,同一历史事件会因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视角而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面貌,对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留下的往往是一些重要人物的痕迹,那些小人物的命运往往被忽略与遗忘。作家凸凹笔下的《甑子场》试图从小人物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展示出在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个体命运的走向。  关键词:甑子场;凸凹;时间;象征  作者简介:朱秀(1993-),女,湖北黄冈人,专业:文学人类学。 
2009年,京西北,百望山。  幼年的我跟随父亲的步伐,在百望山的“野山”上一路攀着,到了开阔的一处,父亲举起我,高高的向更西北的方向望去,那里是中国北京航天城,我随做军官的父亲自小生活在那里。大院前方,有一片灰色的地区突然挡在我的视线内,一栋栋简陋的小楼,从山顶望去,宛如蚁穴一般的细碎混乱。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唐家岭,那时,那里正是全国著名的“蚁族”蜗居地,是一个无论是谁说起来,都会皱眉叹息的地
摘 要:施蛰存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心理分析小说在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其小说代表作《魔道》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意识流手法,而将其意识流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简单对比发现,施蛰存的意识流有其独特风格,但似乎未达到西方意识流所代表的现代主义深度,是一种服务于心理分析的表层的意识流,在当时的文学环境中提供了一种别致的表现现实的方式。  关键词:施蛰存;《魔道》;伍尔夫;《墙上的
摘 要:《三国志》成书后,学者一度热议三国时期的“正统”之争。陈寿、司马光等以曹魏为正统,朱熹、郝经等以蜀汉为正统,即“尊曹抑刘”与“尊刘抑曹”之争。唐宋以来,民间文学中大体上以刘备为正统,视曹操为篡夺者。[1]因此,早期的民间三国故事中,刘关张、诸葛亮多作为故事主角,曹操一方则被塑造为强大的反派,故事就在正反派的激烈冲突中展开。[2]然而孙吴作为三国中同样重要的一方势力,根本没有争夺“正统”的资
摘 要:70后“新一代顽主”作家石一枫,其作品中真正值得注意、带有光芒的是女性形象,突出塑造了以陈金芳为代表的许多女性人物,呈现出她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与男性、与生存环境以及与社会的关系。这些女性有的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生活的艰辛,是生活的不幸者,有的一改从前小说中女性被男性拯救的形象,而成了男性的拯救者,有的则像陈金芳一样成了为改变命运的不懈反抗者。这些女性身上承载了石一枫作为一位作家对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