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湄公河起源于青海的唐古拉雪山之上,在中國境内叫澜沧江,4880公里的干流浩浩荡荡流经中、老、缅、泰、柬、越6个国度,最终注入中国南海。千百年来,人们通过耕作、捕鱼、晒盐等方式从大河中获取生存必需和生计来源,更是将心灵信仰和对美好的愿景寄托于其中。
我生活在澜沧江-湄公河流经的一个边境小城。当我试图去记录这条大河时,选择了航拍这一种脱离常规视角的方式去解读生活在这条大河边上人们的故事。因为航拍让我得以脱离地面三维空间的具象表达形式。我想这种“高度”不仅是空间距离上的物理数值,更是一种跨越地理、时空、文化形态之上的记录维度。大河的生命景象是在时间中流淌着、沉淀着的,将生活形态差异的人们串联在一条大河上,河边生活的人们塑造着、丰富着大河的存在,人和河流关系的共生衍变在高空视角下,形成一种“看似远,实则近”的有趣成像。河边的建筑有茅屋家园,还有威严寺庙;河边人们的快乐表达可以是汹涌人潮的聚集狂欢,还可以是一叶轻舟放一盏水灯,还可以是小和尚沙滩画上的“怪兽”。
当我不断把无人机的镜头拉高,地面的人和建筑物越来越小,但是大河却一点一点变得高大丰满起来。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非凡的大河,是因为它与它哺育的土地和人们,形成了一种无法用文字去表达的多元共生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
我生活在澜沧江-湄公河流经的一个边境小城。当我试图去记录这条大河时,选择了航拍这一种脱离常规视角的方式去解读生活在这条大河边上人们的故事。因为航拍让我得以脱离地面三维空间的具象表达形式。我想这种“高度”不仅是空间距离上的物理数值,更是一种跨越地理、时空、文化形态之上的记录维度。大河的生命景象是在时间中流淌着、沉淀着的,将生活形态差异的人们串联在一条大河上,河边生活的人们塑造着、丰富着大河的存在,人和河流关系的共生衍变在高空视角下,形成一种“看似远,实则近”的有趣成像。河边的建筑有茅屋家园,还有威严寺庙;河边人们的快乐表达可以是汹涌人潮的聚集狂欢,还可以是一叶轻舟放一盏水灯,还可以是小和尚沙滩画上的“怪兽”。
当我不断把无人机的镜头拉高,地面的人和建筑物越来越小,但是大河却一点一点变得高大丰满起来。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非凡的大河,是因为它与它哺育的土地和人们,形成了一种无法用文字去表达的多元共生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