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中国的题画诗,是艺术史上一种特殊的美学现象,它把文学和美术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幅作品构图、意境上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指出:“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而并不觉其破坏画景(在西洋画上题句即破坏其写实幻境),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
所谓题画诗,即为在中国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对艺术的看法,或咏叹画面的意境。它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感。
二
作为一个诗歌门类,题画诗经历了一个颇为漫长的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在画上题款由来已久,不过最初主要是为了标明所画人物的姓名、身份,或对其功勋事迹作简要的介绍,赞美。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曾画功臣像于麒麟阁上,并在画像上写明功臣姓名、官爵;东汉时在明光殿墙壁上画的古代烈士像,除了姓名、官爵外同时写上两行赞语。这大概就是在画幅上配文字,也算是书画配合最早的大体情形。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兴起,绘画“题款”的形式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其内容不仅标明画家姓名(包括受画者姓名等)及作画的时间、地点,更有通过不同内容、风格的文字,阐发主题,抒写诗人的思想感情。
至于以诗配画,则早在六朝时就已出现。《历代名画记》曾记载东晋王献之善书画,他曾为桓温作扇画叫驳牛,同时题写《驳牛赋》于扇上。到了唐代,诗歌与绘画艺术空前繁荣,题画诗的作家也明显增多,清陈邦彦于康熙46年(1702年)奉旨校刊的《御定题画诗》,就收入不少唐人题画诗作,王昌龄、高适、岑参以及稍后的僧皎然、齐己、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长卿等都曾作题画诗。《酉阳杂俎》载:“资圣寺中门窗间,吴道子画高僧,韦述赞,李严书。”“团塔上菩萨,李真画;四面花鸟,边鸾画⋯⋯诗人作诸画连句。”此外,还有借别人诗句来题画的
情况:唐传画家张萱“画长门怨,约词摅思,曲尽其旨,即:金井梧桐秋卅黄也。”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均有题画诗传世。总之,不论是诸人协作或由一人独创,诗、书、画的密切配合,在唐代已经颇为流行了。然而必须强调一点,无论是盛唐、中唐还是晚唐,这些诗人的题画诗,无一例外的都题于画作之外,而不是题于画本之中。历代都有不少画家画作失传,端赖同代人或后人的题画诗或笔记而使后人得悉其名及作品。
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款题图画,始自苏、米,至元、明而遂多以题语位置画境者,画亦由题益妙。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后世乃为滥觞。”方薰断言“款题图画,始自苏、米”笔者认为是不确切的。若说诗文、书法与绘画的配合,始于六朝,流行于唐,兴盛于宋代以后,特别是苏轼对此起过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元代以后的艺术家们更自觉地注重诗、书、画在画幅上的结构布局,以增强整体艺术效果,这应该是符合实际的。
将诗直接题于画本之中,不但促进了诗情画意更紧密的结合,同时也促进了绘画本身的发展,画家在谋篇构图中,对位置的经营要作出新的思考,题画诗的书写位置、方式、布势也同样得考虑如何与绘画达到有机的统一。因此,它又促进了绘画与书法两大艺术的结合,为以后的诗、画、书、印四种艺术门类的结合准备了条件,在此后发展出一种重要的文人艺术的表现形式。
三
由宋朝而勃兴起的文人画,将题画诗与绘画紧密结合。好的题画诗,不但可以使画面更加完美,而且可以阐发主题,补画之不足,深化意境,增添情趣。反之,题画诗写得不好,处理得不当,则会损害绘画作品的艺术性。因此,提高题画诗的写作水平与艺术效果,应当引起重视和认真加以研究。
古人作画题诗,多是先有画,后题诗。有自题者,也有请人代题者,更有后人题前人者。但是画之意趣与诗之韵致毕竟有别,虽同属文人画范畴,但诗人与画家却是术业有专攻,那么,画家要如何运用好题画诗,让题画诗在绘画作品上锦上添花呢?笔者认为好的题画诗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诗画和谐,相得益彰
诗歌与绘画同样表现生活,但诗歌主要凭借语言文字来表达形象,是以语言文字的艺术性来表现形象的艺术性,绘画则主要是以笔墨色彩直接描绘形象,是以笔墨点线的艺术性来表达形象的艺术性。诗画配合的妙处就在于融听觉与视觉、无声与有声于一体。但这是—种有机、相互生发的艺术交融,而不是随意的拼凑捏合。题画诗写作,既受画境的制约,又应有诗人驰骋的空间,因此,作者必须把握好创作过程中语言文字与画面形象的相互配合,彰显整个作品的和谐之美。
对此,中国古代画家深谙此道。以八大山人为例,八大曾用题画诗“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表达在清朝异族统治的历史局面下内心愤懑,而与之相配的是画面中一派残山剩水的荒寒景象。此时,画面上荒芜的气氛经过诗歌的渲染,很容易激发观赏者的共鸣。而对于题画诗内容不加经营随意而为所起到的反作用,清代画家方薰就在其画论著作《山静居画论》中评说道;“一图必有一题款处,题是其处则称,题非其处则不称。画故有由题而妙,亦有题而败者。此又画后之经营也。”可见诗与画和谐的重要性。
但是,这种和谐又不是简单的文字与形象在构图上的协调,题画诗的内容旨趣要切中画境。如齐白石曾画一幅《不倒翁》,照常理不倒翁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是带给人快乐的玩物。但齐白石却附上一首题画诗,诗中写道:“乌纱登帽俨然官,不倒原来泥中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以此来讽刺旧社会的官僚像那不倒翁一样见机行事,趋炎附势,在官位上不倒的形象。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够因其新奇的创意吸引观众注意力,同时因其选取的角度又非常贴切中心思想,显得更为形象、生动。
2、内蕴深刻,意味隽永
一首好的题画诗,必须也应该与画相发,不只是叙说人们“—目”即能“了然”的表层画意,而是引导观赏者深入画境,去领略笔墨以外的意蕴,进而调动人们基于各自生活体验的想象力,甚至是画外可能包含的意蕴。这就是诗情画意,相互生发。这样的题画诗,就不仅是“画中之画”,而且更具有“画外之意”了。例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第三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是可以画出来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则是无法画的,末句的“正是河豚欲上时”,显然是“画之不足,题以发之”的“画外之意”了。从这首诗的整体看,它所展示的初春景色,江南风情、作者的生活情趣,无疑给惠崇和尚那幅《春江晚景图》增添了艺术魅力。又如郑燮的《题竹石画》是题画诗,又是述志诗,诗人以竹自况,通过赞美竹子立根于青山破岩之中的顽强、坚韧性格,寄托了自己刚劲坚贞的精神风骨。他在赞美竹子的同时,将自己的性格隐寓其中,令读者赏其画、品其诗、知其人。画以诗明,诗以画显,而诗画结合,构成了作者人格精神的写照,确为题画诗中之上品。
在画家的笔下,即便是同样题材,由于画家所处时代、生活环境以及构思、立意、表现手法不同,画作可以呈现出千姿百态。同样,诗人面对题材相同或近似的绘画,可以写出内容,风格各不相同的题画诗来。例如,同样是梅花,随着画家的不同展示,诗人所作的题咏也就各呈风姿。元代王冕《墨梅》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代赵友同《宋徽宗画半开梅》诗:“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及明代徐渭《王元章倒枝画梅》诗:“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同画梅花,视觉各异;同咏梅画,意境各殊。
3、精心经营,交相辉映
题画诗在形式方面,还存在一个如何与书法、艺术以及整幅画面相配合,从而产生视觉美的问题。
清代王概说:“倪云林字法遒逸,或诗尾有跋,或跋、‘言’,系诗。文衡山行款清正,沈石田笔法洒落,徐文长诗歌奇横,陈白阳题志精卓,每侵画位,翻多奇趣。”至于题画诗在画面上的位置,前人也有诸多论述。《石村画诀》云:“画上题款各有定位,非可冒昧。盖补画之空也。”《松壶画忆》云:“画上题咏与跋,书佳而行款得地,则画亦增色。若诗跋繁芜,书又恶劣,不如仅书名山之上为愈也。”这些论述,都是从整个画幅的结构布局着眼,一致强调了题画诗文字在画幅上所居位置是否相称,这些“画后之经营”关系到整幅画的“妙”与“败”。可见,题画诗的形式问题是“画后经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就题画诗的篇幅来说,它的长短,绝不可置绘画于不顾。假如一首诗字数的多少与画面留存的合理空间相去悬殊,这就连最高明的书法家也无法施其巧慧了。这里还要提到另—种情况:题画文字的多少,在书、画家的巧妙配合下,有时故作突破,效果反而更佳。如元、明一些艺术家,他们的诗跋题写“每侵画位,翻奇趣”而“弥觉隽雅”。这实际上是艺术家深刻把握艺术规律之后的匠心独运,绝不同于随心所欲,盲目行事。
总之,无论什么情况下,对题画诗作者来说,艺术形式的选择,都是在受到绘画制约的前提下,主观与客观、被动与主动、必然与自由的转化。高明的作者,最能有效地把握这转化的契机,因而得心应手地创作出艺术效果美妙的作品,当然艺术创作有很多变化,不能也不应当固守某一种模式,只有依据具体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处理,才可能做到浑然天成,使题画诗成为画面中的点睛之笔。
责任编辑:吕欢呼
中国的题画诗,是艺术史上一种特殊的美学现象,它把文学和美术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幅作品构图、意境上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指出:“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而并不觉其破坏画景(在西洋画上题句即破坏其写实幻境),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
所谓题画诗,即为在中国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对艺术的看法,或咏叹画面的意境。它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感。
二
作为一个诗歌门类,题画诗经历了一个颇为漫长的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在画上题款由来已久,不过最初主要是为了标明所画人物的姓名、身份,或对其功勋事迹作简要的介绍,赞美。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曾画功臣像于麒麟阁上,并在画像上写明功臣姓名、官爵;东汉时在明光殿墙壁上画的古代烈士像,除了姓名、官爵外同时写上两行赞语。这大概就是在画幅上配文字,也算是书画配合最早的大体情形。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兴起,绘画“题款”的形式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其内容不仅标明画家姓名(包括受画者姓名等)及作画的时间、地点,更有通过不同内容、风格的文字,阐发主题,抒写诗人的思想感情。
至于以诗配画,则早在六朝时就已出现。《历代名画记》曾记载东晋王献之善书画,他曾为桓温作扇画叫驳牛,同时题写《驳牛赋》于扇上。到了唐代,诗歌与绘画艺术空前繁荣,题画诗的作家也明显增多,清陈邦彦于康熙46年(1702年)奉旨校刊的《御定题画诗》,就收入不少唐人题画诗作,王昌龄、高适、岑参以及稍后的僧皎然、齐己、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长卿等都曾作题画诗。《酉阳杂俎》载:“资圣寺中门窗间,吴道子画高僧,韦述赞,李严书。”“团塔上菩萨,李真画;四面花鸟,边鸾画⋯⋯诗人作诸画连句。”此外,还有借别人诗句来题画的
情况:唐传画家张萱“画长门怨,约词摅思,曲尽其旨,即:金井梧桐秋卅黄也。”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均有题画诗传世。总之,不论是诸人协作或由一人独创,诗、书、画的密切配合,在唐代已经颇为流行了。然而必须强调一点,无论是盛唐、中唐还是晚唐,这些诗人的题画诗,无一例外的都题于画作之外,而不是题于画本之中。历代都有不少画家画作失传,端赖同代人或后人的题画诗或笔记而使后人得悉其名及作品。
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款题图画,始自苏、米,至元、明而遂多以题语位置画境者,画亦由题益妙。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后世乃为滥觞。”方薰断言“款题图画,始自苏、米”笔者认为是不确切的。若说诗文、书法与绘画的配合,始于六朝,流行于唐,兴盛于宋代以后,特别是苏轼对此起过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元代以后的艺术家们更自觉地注重诗、书、画在画幅上的结构布局,以增强整体艺术效果,这应该是符合实际的。
将诗直接题于画本之中,不但促进了诗情画意更紧密的结合,同时也促进了绘画本身的发展,画家在谋篇构图中,对位置的经营要作出新的思考,题画诗的书写位置、方式、布势也同样得考虑如何与绘画达到有机的统一。因此,它又促进了绘画与书法两大艺术的结合,为以后的诗、画、书、印四种艺术门类的结合准备了条件,在此后发展出一种重要的文人艺术的表现形式。
三
由宋朝而勃兴起的文人画,将题画诗与绘画紧密结合。好的题画诗,不但可以使画面更加完美,而且可以阐发主题,补画之不足,深化意境,增添情趣。反之,题画诗写得不好,处理得不当,则会损害绘画作品的艺术性。因此,提高题画诗的写作水平与艺术效果,应当引起重视和认真加以研究。
古人作画题诗,多是先有画,后题诗。有自题者,也有请人代题者,更有后人题前人者。但是画之意趣与诗之韵致毕竟有别,虽同属文人画范畴,但诗人与画家却是术业有专攻,那么,画家要如何运用好题画诗,让题画诗在绘画作品上锦上添花呢?笔者认为好的题画诗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诗画和谐,相得益彰
诗歌与绘画同样表现生活,但诗歌主要凭借语言文字来表达形象,是以语言文字的艺术性来表现形象的艺术性,绘画则主要是以笔墨色彩直接描绘形象,是以笔墨点线的艺术性来表达形象的艺术性。诗画配合的妙处就在于融听觉与视觉、无声与有声于一体。但这是—种有机、相互生发的艺术交融,而不是随意的拼凑捏合。题画诗写作,既受画境的制约,又应有诗人驰骋的空间,因此,作者必须把握好创作过程中语言文字与画面形象的相互配合,彰显整个作品的和谐之美。
对此,中国古代画家深谙此道。以八大山人为例,八大曾用题画诗“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表达在清朝异族统治的历史局面下内心愤懑,而与之相配的是画面中一派残山剩水的荒寒景象。此时,画面上荒芜的气氛经过诗歌的渲染,很容易激发观赏者的共鸣。而对于题画诗内容不加经营随意而为所起到的反作用,清代画家方薰就在其画论著作《山静居画论》中评说道;“一图必有一题款处,题是其处则称,题非其处则不称。画故有由题而妙,亦有题而败者。此又画后之经营也。”可见诗与画和谐的重要性。
但是,这种和谐又不是简单的文字与形象在构图上的协调,题画诗的内容旨趣要切中画境。如齐白石曾画一幅《不倒翁》,照常理不倒翁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是带给人快乐的玩物。但齐白石却附上一首题画诗,诗中写道:“乌纱登帽俨然官,不倒原来泥中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以此来讽刺旧社会的官僚像那不倒翁一样见机行事,趋炎附势,在官位上不倒的形象。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够因其新奇的创意吸引观众注意力,同时因其选取的角度又非常贴切中心思想,显得更为形象、生动。
2、内蕴深刻,意味隽永
一首好的题画诗,必须也应该与画相发,不只是叙说人们“—目”即能“了然”的表层画意,而是引导观赏者深入画境,去领略笔墨以外的意蕴,进而调动人们基于各自生活体验的想象力,甚至是画外可能包含的意蕴。这就是诗情画意,相互生发。这样的题画诗,就不仅是“画中之画”,而且更具有“画外之意”了。例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第三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是可以画出来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则是无法画的,末句的“正是河豚欲上时”,显然是“画之不足,题以发之”的“画外之意”了。从这首诗的整体看,它所展示的初春景色,江南风情、作者的生活情趣,无疑给惠崇和尚那幅《春江晚景图》增添了艺术魅力。又如郑燮的《题竹石画》是题画诗,又是述志诗,诗人以竹自况,通过赞美竹子立根于青山破岩之中的顽强、坚韧性格,寄托了自己刚劲坚贞的精神风骨。他在赞美竹子的同时,将自己的性格隐寓其中,令读者赏其画、品其诗、知其人。画以诗明,诗以画显,而诗画结合,构成了作者人格精神的写照,确为题画诗中之上品。
在画家的笔下,即便是同样题材,由于画家所处时代、生活环境以及构思、立意、表现手法不同,画作可以呈现出千姿百态。同样,诗人面对题材相同或近似的绘画,可以写出内容,风格各不相同的题画诗来。例如,同样是梅花,随着画家的不同展示,诗人所作的题咏也就各呈风姿。元代王冕《墨梅》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代赵友同《宋徽宗画半开梅》诗:“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及明代徐渭《王元章倒枝画梅》诗:“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同画梅花,视觉各异;同咏梅画,意境各殊。
3、精心经营,交相辉映
题画诗在形式方面,还存在一个如何与书法、艺术以及整幅画面相配合,从而产生视觉美的问题。
清代王概说:“倪云林字法遒逸,或诗尾有跋,或跋、‘言’,系诗。文衡山行款清正,沈石田笔法洒落,徐文长诗歌奇横,陈白阳题志精卓,每侵画位,翻多奇趣。”至于题画诗在画面上的位置,前人也有诸多论述。《石村画诀》云:“画上题款各有定位,非可冒昧。盖补画之空也。”《松壶画忆》云:“画上题咏与跋,书佳而行款得地,则画亦增色。若诗跋繁芜,书又恶劣,不如仅书名山之上为愈也。”这些论述,都是从整个画幅的结构布局着眼,一致强调了题画诗文字在画幅上所居位置是否相称,这些“画后之经营”关系到整幅画的“妙”与“败”。可见,题画诗的形式问题是“画后经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就题画诗的篇幅来说,它的长短,绝不可置绘画于不顾。假如一首诗字数的多少与画面留存的合理空间相去悬殊,这就连最高明的书法家也无法施其巧慧了。这里还要提到另—种情况:题画文字的多少,在书、画家的巧妙配合下,有时故作突破,效果反而更佳。如元、明一些艺术家,他们的诗跋题写“每侵画位,翻奇趣”而“弥觉隽雅”。这实际上是艺术家深刻把握艺术规律之后的匠心独运,绝不同于随心所欲,盲目行事。
总之,无论什么情况下,对题画诗作者来说,艺术形式的选择,都是在受到绘画制约的前提下,主观与客观、被动与主动、必然与自由的转化。高明的作者,最能有效地把握这转化的契机,因而得心应手地创作出艺术效果美妙的作品,当然艺术创作有很多变化,不能也不应当固守某一种模式,只有依据具体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处理,才可能做到浑然天成,使题画诗成为画面中的点睛之笔。
责任编辑:吕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