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菜肴质量进行评估时,需将菜肴营养卫生状况与质、色、味等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感官性状、营养、卫生方面衡量,单重视感官效果,忽略营养卫生状况;单强调菜肴形、味、色,不重视对营养素的影响,仍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是错误且不可取的。需依据公众质地、口位等要求,对营养卫生知识进行掌握,就最佳烹饪方法展开探讨,以尽可能的保存食物营养素,提高人体利用食物营养素率,避免对人体造成侵害,才可为健康饮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营养卫生 评判 菜肴质量 重要标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620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81-02
餐饮企业中,菜肴质量是发展和生存的灵魂,菜肴质量缺乏,均无法取得理想、长久的经营效果。营养卫生与烹饪关系重大,重视烹饪营养卫生问题管理,是厨师必需掌握的技能,代表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程度,与公众日趋增高的健康意识切合,菜肴质量评估时,需充分考虑营养卫生。本文就相关标准探讨如下。
1 建立健全规范的菜肴质量管理质量
1.1 工作程序制订。从初步加工原料,到切配,烹饪,销售等,均需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将营养卫生理念充分在各环节中溶入,从根本上提高菜肴质量[1]。
1.2 明确岗位职责。每一厨房岗位职责均不尽相同,从总厨师长到厨师,均需知晓个人工作职责,相互检查、相互督促营养卫生开展情况,避免因工作失职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共同保障菜肴质量[2]。
1.3 卫生管理质量制订。菜肴卫生状况是否过关,对质量有直接关联,菜肴质量的提高,需重视卫生管理,就卫生标准行系列制订,如个人清洁卫生、环境卫生、菜肴装盘卫生、原材料卫生、设备卫生等,做到天天检查、卫生包干负责、月月评比,避免不良事件发生[3]。
1.4 质量检查制定制订。检查产品质量,是重要的提高菜肴质量手段,为使菜肴质量提高,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产品质量检查制度,如建立抽量检查小组,设质量检查人员,把控菜肴质量关,包括抽样检查、单项检查、重点检查、突出检查、全面检查等,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奖罚制度需分明,以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4,5]。
2 烹饪中营养卫生评估
2.1 原料合理搭配。菜肴通常由调味料、配料、主料组成,菜肴质、色、味、香以原料搭配为基础,营养成分在各种烹饪原料中的含有情况存在差异,部分原料含较少营养成分,即使原料相同,但受品质、质地、生长环境、新鲜度不统一、成熟不一致等因素影响,营养成分也存有差异。故搭配菜肴原料时,需依据每种原料营养素含有的数量和种类,行科学、合理搭配,以保障菜肴的营养丰富,人体易吸收消化,如荤素搭配,可使菜肴的营养价值提高。如干煸鳝鱼丝,以鳝鱼、蒜苔为原料,分析营养价值,干煸鳝鱼丝优于单一原料,其含鳝鱼缺乏的维生素C、粗纤维、脂肪,又含蒜苔缺乏的维生素A、维生素B2、蛋白质、无机盐、脂肪。故在菜肴营养评估方面,需依据原料含营养的数量、种类行科学、合理搭配,使原料各种营养相互补充,协调,保障获得全面营养。
2.2 烹饪方面需适当。虽烹调后,可增进食物在人体的吸收、消化,但也有不足存在,即烹饪食物后,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营养成分,不论是植物性或动物性原料,经烹调后,或多或少,均为造成营养成分损失,其损失程度在不同的烹调方法下,也不尽相同,如常用的烹饪原料猪肉,营养损失情况在炖、炒、炸、烧等不同烹饪方法下存有差异,清炖、红烧,其含有的维生素E有较大程度损失,炸、蒸次之,炒较少。蔬菜也同样存在上述特性,煨、旺火急炒、溜、红烧,营养成分有较少损失。尤其是营养物质维生素,其在体内不可缺少,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虽人体有较少需要量,但为必需物质,但在烹调果极易丢失,故依据食物原料,对烹调方法进行选择,具下分必要性,也为重要的对菜肴营养评估的内容。一份菜肴存在不同的主配料,需依据菜肴和原料的不同性质,区分先后,使菜肴的营养成发最大程度的保持,如韭菜炒肉丝,肉丝需先炒,韭菜后下,除营养成分得到保障外,且菜肴更显鲜嫩。
2.3 初加工烹饪原料时的营养素保护。保护食物原料含有的营养成分,除烹调方法需正确,原料需合理搭配外,还需有正确的原料初加工,如针对新鲜蔬菜,需水洗、切配后再行烹调,通常遵循先洗蔬菜、后切配,完成后即炒的原则,依据上述方法,可使无机盐及维生素损失最大程度的减少,部分烹饪人员习惯切片浸泡或切后再洗,或切后放置食盐,静置一段时间后,将汁液除去,均对营养的保存产生不利影响,维生素损失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损失的为无机盐和其它水溶性维生素。针对鲜活的多汁、细嫩原料,多应用挂糊上浆措施,对营养素进行保护,此项为另一重要的评估菜肴营养的环节。经挂糊上浆后,原料中营养素、水分溢出最大程度减少,防止水溶性营养素入汤汁。可使易氧化分解的原料中营养素直接接触空气的机会减少,同时“湖浆”可充分发挥作用,巧妙配合各种原料,达到相互补充营养素的目的。
3 烹调过程中卫生要求符合程度
3.1 原料选择。在对烹饪原料进行选择时,需认识到部分原料在具丰富营养,有较高微生物污染几率,进而出现腐败现象,如细菌在对动物性原料侵蚀后,而出现变质、腐败现象。另外,近年农业和工业发展迅速,烹饪原料受金属毒物、化学农药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日趋严重,病毒、寄生虫也可对烹饪原料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另外,还需警惕原料中自身含有的天然毒物,如死甲鱼、鲜黄花菜等,也可诱导人体出现中毒情况。故烹饪人员在选择原料时,应具备扎料的卫生知识,在评估营养成分原料标准中,可将无毒、无变质、新鲜作为主要内容。
3.2 原料加工。加工烹饪原料的各环节,均有卫生问题存在,在洗涤烹饪原料时,因方式不当,可损失营养素,且原料中污染物并未完全清除,而增加人体患病几率。在干货涨发过程中,若碱未彻底清除,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针对部分工艺菜,因有较为复杂的工序,明显延长了操作时间,手接触原料的几率较多,对卫生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冷盘花拼,完成拼制操作后由服务人员直接端上桌食用,提倡工具拿,避免手直接拼摆,避免细菌在食物附着,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3.3 烹饪人员个人卫生。餐饮食品多为手工操作,烹饪人员接触食物较为频繁,菜点卫生程度直接受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加之人的咽喉、鼻腔、口腔均带细菌,说话、呼吸均可传播至食物,对卫生构成威胁。故烹饪人员需加强个人卫生管理,操作时洗净双手,穿戴好衣、帽,操作过程中不面对食品,禁止吸烟,接触菜品的炒锅、餐具需洁净,不滥用化学色素,以确保食品与卫生标准符合。
4 小结
对菜肴质量进行评估时,需将菜肴营养卫生状况与质、色、味等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感官性状、营养、卫生方面衡量,单重视感官效果,忽略营养卫生状况;单强调菜肴形、味、色,不重视对营养素的影响,仍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是错误且不可取的。需依据公众质地、口位等要求,对营养卫生知识进行掌握,就最佳烹饪方法展开探讨,以尽可能的保存食物营养素,提高人体利用食物营养素率,避免对人体造成侵害,才可为健康饮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一勤.餐饮业的标准化管理[J].经营与管理,2009,(02)
[2] 陈金标.选择烹饪原料的三层次原则[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03.)
[3] 赵福建.浅谈餐饮企业原料采购价格的控制方法[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10)
[4] 李燕燕.基于顾客消费行为的星级酒店餐饮经营策略分析——以泉州湖酒店和锂城酒店为例[J].太原大学学报,2008,(01)
[5] 孙莉,孙耀军.浅析菜肴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18(2):35-36
关键词:营养卫生 评判 菜肴质量 重要标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620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81-02
餐饮企业中,菜肴质量是发展和生存的灵魂,菜肴质量缺乏,均无法取得理想、长久的经营效果。营养卫生与烹饪关系重大,重视烹饪营养卫生问题管理,是厨师必需掌握的技能,代表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程度,与公众日趋增高的健康意识切合,菜肴质量评估时,需充分考虑营养卫生。本文就相关标准探讨如下。
1 建立健全规范的菜肴质量管理质量
1.1 工作程序制订。从初步加工原料,到切配,烹饪,销售等,均需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将营养卫生理念充分在各环节中溶入,从根本上提高菜肴质量[1]。
1.2 明确岗位职责。每一厨房岗位职责均不尽相同,从总厨师长到厨师,均需知晓个人工作职责,相互检查、相互督促营养卫生开展情况,避免因工作失职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共同保障菜肴质量[2]。
1.3 卫生管理质量制订。菜肴卫生状况是否过关,对质量有直接关联,菜肴质量的提高,需重视卫生管理,就卫生标准行系列制订,如个人清洁卫生、环境卫生、菜肴装盘卫生、原材料卫生、设备卫生等,做到天天检查、卫生包干负责、月月评比,避免不良事件发生[3]。
1.4 质量检查制定制订。检查产品质量,是重要的提高菜肴质量手段,为使菜肴质量提高,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产品质量检查制度,如建立抽量检查小组,设质量检查人员,把控菜肴质量关,包括抽样检查、单项检查、重点检查、突出检查、全面检查等,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奖罚制度需分明,以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4,5]。
2 烹饪中营养卫生评估
2.1 原料合理搭配。菜肴通常由调味料、配料、主料组成,菜肴质、色、味、香以原料搭配为基础,营养成分在各种烹饪原料中的含有情况存在差异,部分原料含较少营养成分,即使原料相同,但受品质、质地、生长环境、新鲜度不统一、成熟不一致等因素影响,营养成分也存有差异。故搭配菜肴原料时,需依据每种原料营养素含有的数量和种类,行科学、合理搭配,以保障菜肴的营养丰富,人体易吸收消化,如荤素搭配,可使菜肴的营养价值提高。如干煸鳝鱼丝,以鳝鱼、蒜苔为原料,分析营养价值,干煸鳝鱼丝优于单一原料,其含鳝鱼缺乏的维生素C、粗纤维、脂肪,又含蒜苔缺乏的维生素A、维生素B2、蛋白质、无机盐、脂肪。故在菜肴营养评估方面,需依据原料含营养的数量、种类行科学、合理搭配,使原料各种营养相互补充,协调,保障获得全面营养。
2.2 烹饪方面需适当。虽烹调后,可增进食物在人体的吸收、消化,但也有不足存在,即烹饪食物后,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营养成分,不论是植物性或动物性原料,经烹调后,或多或少,均为造成营养成分损失,其损失程度在不同的烹调方法下,也不尽相同,如常用的烹饪原料猪肉,营养损失情况在炖、炒、炸、烧等不同烹饪方法下存有差异,清炖、红烧,其含有的维生素E有较大程度损失,炸、蒸次之,炒较少。蔬菜也同样存在上述特性,煨、旺火急炒、溜、红烧,营养成分有较少损失。尤其是营养物质维生素,其在体内不可缺少,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虽人体有较少需要量,但为必需物质,但在烹调果极易丢失,故依据食物原料,对烹调方法进行选择,具下分必要性,也为重要的对菜肴营养评估的内容。一份菜肴存在不同的主配料,需依据菜肴和原料的不同性质,区分先后,使菜肴的营养成发最大程度的保持,如韭菜炒肉丝,肉丝需先炒,韭菜后下,除营养成分得到保障外,且菜肴更显鲜嫩。
2.3 初加工烹饪原料时的营养素保护。保护食物原料含有的营养成分,除烹调方法需正确,原料需合理搭配外,还需有正确的原料初加工,如针对新鲜蔬菜,需水洗、切配后再行烹调,通常遵循先洗蔬菜、后切配,完成后即炒的原则,依据上述方法,可使无机盐及维生素损失最大程度的减少,部分烹饪人员习惯切片浸泡或切后再洗,或切后放置食盐,静置一段时间后,将汁液除去,均对营养的保存产生不利影响,维生素损失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损失的为无机盐和其它水溶性维生素。针对鲜活的多汁、细嫩原料,多应用挂糊上浆措施,对营养素进行保护,此项为另一重要的评估菜肴营养的环节。经挂糊上浆后,原料中营养素、水分溢出最大程度减少,防止水溶性营养素入汤汁。可使易氧化分解的原料中营养素直接接触空气的机会减少,同时“湖浆”可充分发挥作用,巧妙配合各种原料,达到相互补充营养素的目的。
3 烹调过程中卫生要求符合程度
3.1 原料选择。在对烹饪原料进行选择时,需认识到部分原料在具丰富营养,有较高微生物污染几率,进而出现腐败现象,如细菌在对动物性原料侵蚀后,而出现变质、腐败现象。另外,近年农业和工业发展迅速,烹饪原料受金属毒物、化学农药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日趋严重,病毒、寄生虫也可对烹饪原料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另外,还需警惕原料中自身含有的天然毒物,如死甲鱼、鲜黄花菜等,也可诱导人体出现中毒情况。故烹饪人员在选择原料时,应具备扎料的卫生知识,在评估营养成分原料标准中,可将无毒、无变质、新鲜作为主要内容。
3.2 原料加工。加工烹饪原料的各环节,均有卫生问题存在,在洗涤烹饪原料时,因方式不当,可损失营养素,且原料中污染物并未完全清除,而增加人体患病几率。在干货涨发过程中,若碱未彻底清除,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针对部分工艺菜,因有较为复杂的工序,明显延长了操作时间,手接触原料的几率较多,对卫生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冷盘花拼,完成拼制操作后由服务人员直接端上桌食用,提倡工具拿,避免手直接拼摆,避免细菌在食物附着,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3.3 烹饪人员个人卫生。餐饮食品多为手工操作,烹饪人员接触食物较为频繁,菜点卫生程度直接受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加之人的咽喉、鼻腔、口腔均带细菌,说话、呼吸均可传播至食物,对卫生构成威胁。故烹饪人员需加强个人卫生管理,操作时洗净双手,穿戴好衣、帽,操作过程中不面对食品,禁止吸烟,接触菜品的炒锅、餐具需洁净,不滥用化学色素,以确保食品与卫生标准符合。
4 小结
对菜肴质量进行评估时,需将菜肴营养卫生状况与质、色、味等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感官性状、营养、卫生方面衡量,单重视感官效果,忽略营养卫生状况;单强调菜肴形、味、色,不重视对营养素的影响,仍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是错误且不可取的。需依据公众质地、口位等要求,对营养卫生知识进行掌握,就最佳烹饪方法展开探讨,以尽可能的保存食物营养素,提高人体利用食物营养素率,避免对人体造成侵害,才可为健康饮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一勤.餐饮业的标准化管理[J].经营与管理,2009,(02)
[2] 陈金标.选择烹饪原料的三层次原则[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03.)
[3] 赵福建.浅谈餐饮企业原料采购价格的控制方法[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10)
[4] 李燕燕.基于顾客消费行为的星级酒店餐饮经营策略分析——以泉州湖酒店和锂城酒店为例[J].太原大学学报,2008,(01)
[5] 孙莉,孙耀军.浅析菜肴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18(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