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奇的memeo.com
美国有一家网络印刷企业(memeo.com)从1998年创立,以专门按需印少量多样的短版活起家,到今天快速成长为网络印刷服务商,服务不但遍及全北美地区,还涵盖了歐洲的几个主要国家。只要你要印刷,不一定是短版活,也不一定是可变活,都能找memeo.com,连整包印件加光盘,再加上其他书本的印件,memeo.com都能帮你一起打包运到。
你只要在晚上10点以前下单,第二天早上,你的印件就会离开memeo.com,快递往你指定的地点。大家一定认为他们有一套很强大的网络店面,连上印刷生产流程,几台印刷机一夜就能印出很多会议文件、上市公司报表、教材、顾问的评估报告……这有什么稀奇的?
但稀奇的是memeo.com能交货的范围是全美和加拿大地区,超过中国国土面积的两倍!而且除了自己的各种电子文件的管理、不同的纸张和装订材料的库存管理以外,他们甚至提供库房和数据库给客户和合作伙伴,并且还提供库存管理报表,提醒低于安全存量的服务,这是其他印刷企业无法企及的,用网络世界的说法是memeo.com把客户粘住了,没有第二家印刷企业能抢走他的生意。
能够提供按需印刷的快印服务比比皆是,买几台电脑和1台数字印刷机就可以做生意了,但是要想做网络印刷,必须需要信息技术开发人才才行,99.9%的快印服务商无法变成网络印刷服务供货商的理由很简单:印刷人才不懂网络生态,信息技术人才不懂印刷,这对未来网络生意的想像容易失真。就像走进了一个原始丛林,没有GPS导航,那又如何走出丛林?
“烧钱”的网络生意
网络生意没有老师,1994年刚刚开创亚马逊网络书店的Jeff Bezos学的是电脑专业,现在其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书商,甚至可能成为美国最大的百货销售渠道商;马云在1995年创立“中国黄页”网站时,还是一个帮人做翻译的英文老师,而淘宝网今天已经成为各种生意最重要的网络交易平台。
网络印刷不过是把印刷企业的门户放在网站上,但是如果有客人来问,电脑会自动报价、接单、发稿、说谢谢光临就行了?
网络连接全球,所有搞网络的高手都假设,全球的客人或至少全国的客人离我的网站的距离都一样,所以我能做一个客人的生意就能做到全国人民的生意,只要我做到了全国人民的生意,就没有竞争对手了,如此恢宏的版图,必需有非常的手段,才能达到最后远大的目标。我记忆中的无数网络公司,不管是卖书的还是卖鞋的,通常他们的网站一开张就大发广告:“天下最便宜”,甚至“免费”,不立刻变成全国的“第一大”,不让全国老百姓在最短的时间内注意到绝对不行,所以营销费用立马成为网络生意的第一大开销。
2010年12月,当当网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即打出“图书音像全场满119元返30元、满199元返50元、满999元返300元”的优惠策略。当时,刚刚满月不久的京东商城图书频道(2010年11月正式上线)立马加入了价格战场,承诺价格比竞争对手低20%,并在京东价基础上再给会员打八折。接着,当当网宣布斥资4000万元对3C、百货、图书等产品大幅降价,数小时后,京东商城则宣布开展8000万元的促销。 战火燎原,直到京东商城和当当网被新闻出版总署“叫过去喝茶”,希望他们不要再扰乱行业秩序,战事才平息。
京东商城可能是国内B2C形式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2011年营业额达309亿元,是2010年的3倍,但其一直还没赚到钱;凡客诚品在2008~2010年的营业额从1.2亿元增长到12亿元,但这3年亏损了2.5亿元,2011年做了30亿元的生意,又亏了6亿元;已经上市的麦考林在2011年净亏3330万美元;当当网2011年亏了 2.285亿元。
便宜再便宜,打折再打折,不把全国人民的购买欲望唤醒才怪呢?看来网络生意的趋势已经被这些创业冒险家唤醒了,2011年中国内地已经有1.87亿网购用户,创造了7735亿元的生意规模。
这种消费性产品的网络生意发迹模式,不可能在印刷产业发生,冒险家不会认为利用“便宜再便宜,打折再打折”可能唤醒客户对印刷的需求,也没有一家印刷企业会认为印刷生意值得如此烧钱。相对于网购的各种生意模式不断地在风投资金挹注下翻新、在新闻版面上掀起一阵阵波涛,网络印刷还只是印刷媒体讨论的材料而已。
印刷如何搭上网络?
到底印刷合不合适上网做生意?
男生的polo衫很早就有邮购和网购,而女生却说:“没有试穿,没法用手感觉一下衣料的质感,我不会买的,皮鞋也有一样的问题。”2009年一家叫Zappos的卖鞋网站被amazon.com以约70亿元并购,成为网络生意的传奇。
这是一位叫谢家华的30多岁的台湾年轻人,以高效益的服务和强力诱导购买欲望的设计,让客户从买鞋子到看到鞋子的时间,缩短为一天,让试穿和退换货都免费而且迅速到不觉得普通鞋店有任何优势,因而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台湾卖成衣网站lativ.com的所有产品均为“台湾制造”,在台湾产业外移、就业率低落的当下,其仅仅利用3年不到的时间,市场占有率便超过了经营10年以上的流行服饰第一品牌——佐丹奴。
Zappos和lativ.com并没有发明新的让客人在电脑前体会衣服和皮鞋的质感的技术,他们只是照顾了客人购买的感觉,以网络发挥强大的触角和散布能力,把衣服和鞋子这些无法试穿的产品,搬到网站上去卖,取代了传统店面的功能,扩大了渠道,创造了奇迹。
印刷当然也可以搬到网站上去接单,如何让客人觉得比打电话、发传真下印刷订单还方便,难度应该不高,问题是在今天的各种印刷需求中,拿一种适合用网络来提供更便宜、更有效益的办法去满足需求,如果市场规模足够大,网络的触角和效益才能把全国几千个城市的相同需求集中,这时候网络的效益加上“量”的加乘,网络印刷就不算奇迹了,理所当然就是这样。
1997年前后,网络还在萌芽阶段,台湾的合版印刷最早针对名片的需求,限制服务的范围(什么活都接,工序太弹性,难以自动化),因而制定出了合理有效的生产工序,以合版来降低成本,并培训名片从业者配合生产作业和业务模式,吸引了大地理范围的众多客户,创造出了印刷业从来没有的生意模式——活增加,操作人员不需要增加的模式。到了今天,网络发达,不论我国台湾省、香港特区或是内地较成功的合版印刷从业者,均能发展出用类似的网络服务系统,来经营名片和各种印刷产品。
美国的vistaprint.com和台湾的合版印刷创立的时间相近,生意模式也相似,从胶印机合版印名片开始,到今天我们看到其和亚洲的合版印刷的服务一样,产品琳琅满目,或许因为美国市场较大,所以vistaprint.com的应用更显威力罢了。
memeo.com则从会议手册、财务报告书之类的短版装订文件起家,当文件服务足以支撑一家印刷企业成长的同时,memeo.com的生意和生产操作系统也足以满足其他产品的服务。
他们都不像其他网络购物商店那样,以建立网站为事业起点,然后花大钱去营销网站,等到大众都知道这个网络门户的存在时,可能已经烧掉了十几台印刷机的资本了。而且上述网络印刷服务商中,没有一家以网络印刷为服务的第一步,但是都锁定了某一样印刷产品的需求,去发挥原来没有的效益,网络门户或网络应用只是服务客户的其中一个环节,并非全部。
今天,美国的Lighting Source公司已经是欧美最成功的按需印书企业了,其共服务13000多家出版社,每个月印刷超过150万本书。最引人注意的是,平均每一个订单只有1.8本书,也就是一个月有超过83万笔订单要处理,如果Lighting Source公司的生产流程有任何一点点不顺畅,每一个订单从报价/接单/印刷/装订/记账/收账/发货/客服只要多按一个键,就多出83万秒的工时,相当于多了一个人的月工资,我们可以想像他们的整体效率,但是Lighting Source公司并不是第一天就架好了这样的系统,开始做生意的。
最初Lighting Source公司帮出版社的纸质书做数字化,为出版社扫描一页一页的书,建立该书的数字内容数据。当服务的出版社越来越多,美国和加拿大大部分的出版社数字化都是Lighting Source公司服务的,此时Lihting Source公司也有了所有书的数字内容。虽然没有版权,不能拿来印刷或出版,却可以给出版社提供便宜又有效益的按需印刷服务。从内容数据库到按需印书流程的发展,我们从外面看来似乎顺理成章,但是Lighting Source公司成功前并没有任何类似的范例可循,成功后也没有第二家可以复制与其一样的生意模式,甚至在欧洲,同样是拉丁语系,Lighting Source公司都能顺利推广相同的生意模式,最近几年,其分别在欧洲几个国家和澳大利亚扩展了业务。
印刷生意本来就需要网络来传递文件,合版印刷使用网络来处理少量、多样的名片生意很方便,所以历史越久的合版印刷服务,其网站功能就越强大。
Lighting Source公司算是最典型的网络印刷企业,从他们的网页到公司的宣传材料上,我们看不到任何“网络印刷”的字样。
如果印刷企业思考未来的发展时忽略了“市场需求”,而过于强调“网络”,可能反而受到网络的限制,毕竟网络只是通讯和生意的基本架构。国内的网络印刷正在发展,即使绝大部分的商业印刷生意都还没在印刷门户(Storefront)上交易,其实印刷也已经在网上了。
美国有一家网络印刷企业(memeo.com)从1998年创立,以专门按需印少量多样的短版活起家,到今天快速成长为网络印刷服务商,服务不但遍及全北美地区,还涵盖了歐洲的几个主要国家。只要你要印刷,不一定是短版活,也不一定是可变活,都能找memeo.com,连整包印件加光盘,再加上其他书本的印件,memeo.com都能帮你一起打包运到。
你只要在晚上10点以前下单,第二天早上,你的印件就会离开memeo.com,快递往你指定的地点。大家一定认为他们有一套很强大的网络店面,连上印刷生产流程,几台印刷机一夜就能印出很多会议文件、上市公司报表、教材、顾问的评估报告……这有什么稀奇的?
但稀奇的是memeo.com能交货的范围是全美和加拿大地区,超过中国国土面积的两倍!而且除了自己的各种电子文件的管理、不同的纸张和装订材料的库存管理以外,他们甚至提供库房和数据库给客户和合作伙伴,并且还提供库存管理报表,提醒低于安全存量的服务,这是其他印刷企业无法企及的,用网络世界的说法是memeo.com把客户粘住了,没有第二家印刷企业能抢走他的生意。
能够提供按需印刷的快印服务比比皆是,买几台电脑和1台数字印刷机就可以做生意了,但是要想做网络印刷,必须需要信息技术开发人才才行,99.9%的快印服务商无法变成网络印刷服务供货商的理由很简单:印刷人才不懂网络生态,信息技术人才不懂印刷,这对未来网络生意的想像容易失真。就像走进了一个原始丛林,没有GPS导航,那又如何走出丛林?
“烧钱”的网络生意
网络生意没有老师,1994年刚刚开创亚马逊网络书店的Jeff Bezos学的是电脑专业,现在其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书商,甚至可能成为美国最大的百货销售渠道商;马云在1995年创立“中国黄页”网站时,还是一个帮人做翻译的英文老师,而淘宝网今天已经成为各种生意最重要的网络交易平台。
网络印刷不过是把印刷企业的门户放在网站上,但是如果有客人来问,电脑会自动报价、接单、发稿、说谢谢光临就行了?
网络连接全球,所有搞网络的高手都假设,全球的客人或至少全国的客人离我的网站的距离都一样,所以我能做一个客人的生意就能做到全国人民的生意,只要我做到了全国人民的生意,就没有竞争对手了,如此恢宏的版图,必需有非常的手段,才能达到最后远大的目标。我记忆中的无数网络公司,不管是卖书的还是卖鞋的,通常他们的网站一开张就大发广告:“天下最便宜”,甚至“免费”,不立刻变成全国的“第一大”,不让全国老百姓在最短的时间内注意到绝对不行,所以营销费用立马成为网络生意的第一大开销。
2010年12月,当当网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即打出“图书音像全场满119元返30元、满199元返50元、满999元返300元”的优惠策略。当时,刚刚满月不久的京东商城图书频道(2010年11月正式上线)立马加入了价格战场,承诺价格比竞争对手低20%,并在京东价基础上再给会员打八折。接着,当当网宣布斥资4000万元对3C、百货、图书等产品大幅降价,数小时后,京东商城则宣布开展8000万元的促销。 战火燎原,直到京东商城和当当网被新闻出版总署“叫过去喝茶”,希望他们不要再扰乱行业秩序,战事才平息。
京东商城可能是国内B2C形式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2011年营业额达309亿元,是2010年的3倍,但其一直还没赚到钱;凡客诚品在2008~2010年的营业额从1.2亿元增长到12亿元,但这3年亏损了2.5亿元,2011年做了30亿元的生意,又亏了6亿元;已经上市的麦考林在2011年净亏3330万美元;当当网2011年亏了 2.285亿元。
便宜再便宜,打折再打折,不把全国人民的购买欲望唤醒才怪呢?看来网络生意的趋势已经被这些创业冒险家唤醒了,2011年中国内地已经有1.87亿网购用户,创造了7735亿元的生意规模。
这种消费性产品的网络生意发迹模式,不可能在印刷产业发生,冒险家不会认为利用“便宜再便宜,打折再打折”可能唤醒客户对印刷的需求,也没有一家印刷企业会认为印刷生意值得如此烧钱。相对于网购的各种生意模式不断地在风投资金挹注下翻新、在新闻版面上掀起一阵阵波涛,网络印刷还只是印刷媒体讨论的材料而已。
印刷如何搭上网络?
到底印刷合不合适上网做生意?
男生的polo衫很早就有邮购和网购,而女生却说:“没有试穿,没法用手感觉一下衣料的质感,我不会买的,皮鞋也有一样的问题。”2009年一家叫Zappos的卖鞋网站被amazon.com以约70亿元并购,成为网络生意的传奇。
这是一位叫谢家华的30多岁的台湾年轻人,以高效益的服务和强力诱导购买欲望的设计,让客户从买鞋子到看到鞋子的时间,缩短为一天,让试穿和退换货都免费而且迅速到不觉得普通鞋店有任何优势,因而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台湾卖成衣网站lativ.com的所有产品均为“台湾制造”,在台湾产业外移、就业率低落的当下,其仅仅利用3年不到的时间,市场占有率便超过了经营10年以上的流行服饰第一品牌——佐丹奴。
Zappos和lativ.com并没有发明新的让客人在电脑前体会衣服和皮鞋的质感的技术,他们只是照顾了客人购买的感觉,以网络发挥强大的触角和散布能力,把衣服和鞋子这些无法试穿的产品,搬到网站上去卖,取代了传统店面的功能,扩大了渠道,创造了奇迹。
印刷当然也可以搬到网站上去接单,如何让客人觉得比打电话、发传真下印刷订单还方便,难度应该不高,问题是在今天的各种印刷需求中,拿一种适合用网络来提供更便宜、更有效益的办法去满足需求,如果市场规模足够大,网络的触角和效益才能把全国几千个城市的相同需求集中,这时候网络的效益加上“量”的加乘,网络印刷就不算奇迹了,理所当然就是这样。
1997年前后,网络还在萌芽阶段,台湾的合版印刷最早针对名片的需求,限制服务的范围(什么活都接,工序太弹性,难以自动化),因而制定出了合理有效的生产工序,以合版来降低成本,并培训名片从业者配合生产作业和业务模式,吸引了大地理范围的众多客户,创造出了印刷业从来没有的生意模式——活增加,操作人员不需要增加的模式。到了今天,网络发达,不论我国台湾省、香港特区或是内地较成功的合版印刷从业者,均能发展出用类似的网络服务系统,来经营名片和各种印刷产品。
美国的vistaprint.com和台湾的合版印刷创立的时间相近,生意模式也相似,从胶印机合版印名片开始,到今天我们看到其和亚洲的合版印刷的服务一样,产品琳琅满目,或许因为美国市场较大,所以vistaprint.com的应用更显威力罢了。
memeo.com则从会议手册、财务报告书之类的短版装订文件起家,当文件服务足以支撑一家印刷企业成长的同时,memeo.com的生意和生产操作系统也足以满足其他产品的服务。
他们都不像其他网络购物商店那样,以建立网站为事业起点,然后花大钱去营销网站,等到大众都知道这个网络门户的存在时,可能已经烧掉了十几台印刷机的资本了。而且上述网络印刷服务商中,没有一家以网络印刷为服务的第一步,但是都锁定了某一样印刷产品的需求,去发挥原来没有的效益,网络门户或网络应用只是服务客户的其中一个环节,并非全部。
今天,美国的Lighting Source公司已经是欧美最成功的按需印书企业了,其共服务13000多家出版社,每个月印刷超过150万本书。最引人注意的是,平均每一个订单只有1.8本书,也就是一个月有超过83万笔订单要处理,如果Lighting Source公司的生产流程有任何一点点不顺畅,每一个订单从报价/接单/印刷/装订/记账/收账/发货/客服只要多按一个键,就多出83万秒的工时,相当于多了一个人的月工资,我们可以想像他们的整体效率,但是Lighting Source公司并不是第一天就架好了这样的系统,开始做生意的。
最初Lighting Source公司帮出版社的纸质书做数字化,为出版社扫描一页一页的书,建立该书的数字内容数据。当服务的出版社越来越多,美国和加拿大大部分的出版社数字化都是Lighting Source公司服务的,此时Lihting Source公司也有了所有书的数字内容。虽然没有版权,不能拿来印刷或出版,却可以给出版社提供便宜又有效益的按需印刷服务。从内容数据库到按需印书流程的发展,我们从外面看来似乎顺理成章,但是Lighting Source公司成功前并没有任何类似的范例可循,成功后也没有第二家可以复制与其一样的生意模式,甚至在欧洲,同样是拉丁语系,Lighting Source公司都能顺利推广相同的生意模式,最近几年,其分别在欧洲几个国家和澳大利亚扩展了业务。
印刷生意本来就需要网络来传递文件,合版印刷使用网络来处理少量、多样的名片生意很方便,所以历史越久的合版印刷服务,其网站功能就越强大。
Lighting Source公司算是最典型的网络印刷企业,从他们的网页到公司的宣传材料上,我们看不到任何“网络印刷”的字样。
如果印刷企业思考未来的发展时忽略了“市场需求”,而过于强调“网络”,可能反而受到网络的限制,毕竟网络只是通讯和生意的基本架构。国内的网络印刷正在发展,即使绝大部分的商业印刷生意都还没在印刷门户(Storefront)上交易,其实印刷也已经在网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