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我国古代的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篇经典的古代散文文本,必然是特定时代的人类文化思想与审美风尚的浓缩,必然是特定的文本作者的道德品质、精神操守、人格志向的结晶,这是文化解读的重要元素。当下我们正在普遍使用的语文新教材,根据高中语文教学的客观需求,所选用的文言文本都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它不但典型而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历史面貌,而且其中的文言文本有着其它文字所无法比拟的文化意蕴,其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奇特瑰丽的艺术想象和风格各异的审美形态能给广大学生以精神的滋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生命的流转和文化的发展,看到一幕幕亮丽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这,为我们广大学生提供了与传统文化对话和交流的有利条件,它正在成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平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引导中学生自觉地用人类文化的雨露滋润自己的心田,领略和赏鉴我国文化大厦的雄伟气势和富有美学意味的绚丽景观,充分地享受徜徉在人类文化丛林中的情趣和乐趣,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的精神家园中,开阔自己的文化胸襟,提升自己的生命智慧,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
但是,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让人感到十分的忧虑。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更多的是关注文本外在的东西,一味地把字词句的阐释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厌其烦地讲解重点的虚实词、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等,而文言文本中具有很高教学价值的人文性几乎完全地被轻视了。正因为文言文教学内容定位的严重偏差,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讲和摘记,很少能见到具有一定价值的互动,文言文教学的人文性因此也就丧失殆尽。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要借助文言文教学,将传统文化的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丰富的文化元素。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文言文的文化性特征,我们在古代散文文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开拓视野,让学生得到文化的熏陶。具体来说,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一般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知识的介绍
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接触大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些文化知识, 涉及到政治、哲学、文学、律法、古代姓氏文化、天文历法知识、婚姻习俗、古代节日文化以及文字知识等等方面,它们是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对此,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在教学时,有必要作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作相宜的介绍。单以汉字为例,它就涉及到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因为汉字不是简单的一种文字符号,它也是灵性的具有教学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教师应链接古人的智慧和思想,让字的灵性与文化的意象清晰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应该让汉字的“魂兮归来”,让学生看到文本中一个个跳跃着的精灵。
在语文教材中,涉及到诸多不同的文章体例,比如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五册,就涉及到“表”“志”“序”等不同的文体。对此,教师有必要随机进行必要的介绍。“表”是古代一种实用性的公文文体,主要是臣子向皇帝陈述自己的请求,其主要用途是臣子向皇上“陈情”,因此它比较多地运用抒情方式,且又比较讲究文采。这方面的典范之作有曹植的《求自试表》、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及李密的《陈情表》等。“志”有时亦称“记”,是古代记事记人、写景状物的杂记类文体,它的内容颇为庞杂,可以写书画杂物,可以写风物名胜,也可以写生活琐事,它在写法上轻灵自然,不拘一格,经常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这方面的典范之作有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等。“序”一般是指写在著作之前的文章,其作用大多是综述作品的要旨,有时又说明作者写作的背景、经过以及书的体例等。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指出:“序,绪也,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这概括地说明了序文的特点,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序文有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杨雄的《法言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后来“序”文发展演变,又产生了另一种含义,“序”即有“临别赠文”之意,如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在文言文教学中,这些文体知识当然也应该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文化现象的讨论
高中文言文教材展示了多元的、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并且讨论一些社会、生活现象,让学生在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分析和讨论中进行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从而使之得到进步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自己的文化品位。
比如,阅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我们可以根据此文的主要内容,围绕关于“生之价值和死之意义”进行思辨和讨论。司马迁在这篇“天下奇文”之中,始终围绕着“是生还是死”这个问题展开议论。作者反复申述“受辱不死”的原因,并历引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书的实例来自比,这就不能不引发广大学生对司马迁“受辱不死”现象的深层思考。死,可以一了百了,求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解脱,而活,则意味着人格的侮辱、肉体的痛苦、精神的折磨,司马迁选择了“苟活”,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司马迁的选择又有哪些现实的和历史的意义?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可以加深领悟古代仁人志士的“生死观”,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维护尊严的信念和追求不朽的精神世界。
这种文化现象在文言文本中并不鲜见。比如苏教版必修三中的《非攻》(节选),体现了墨子对战争的基本看法:作者对进攻性的战争是反对的,对于防御性的战争是竭力支持的。而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这样看来,战争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墨子和孟子的论述让学生就历史上的战争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对古代战争获得清晰和辩证的认识。 三.文化思想的观照
高中文言文教材融合古代的各种文化和多元思想。首先,中华民族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能经历几千年风雨沧桑、顽强拼搏而生存,是与其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教材选编的文言文,无不体现了传统文化强烈的色彩。如《劝学》体现了读书人顽强刻苦、勤奋好学的精神;《师说》劝导世人应尊师重教,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荆轲刺秦王》着意刻画的荆轲体现了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的可贵品格。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文以载道,教以载德。我们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对教材文言文中这类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文章,应吃透讲透。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有助于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把握“思想贯穿的主线”。譬如有关儒家思想的文言文有很大的比例,许多古文作家兼为儒学大师,串联学生学过的必修篇目,理出思想贯穿的主线,在儒学大师们穿越时空的“心心相印”中,了解儒家思想是如何代代相传的。譬如选自《论语》《孟子》中的文本,都集中地体现了对后代影响极大的儒家思想。《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孔子和孟子经世济民的主要观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之上,重点组织讨论孔子和孟子的政治观点,让学生理解孔子为政以德、治国以礼的政治主张,孟子“民本、仁政”的治国之策。然后,教师可让学生拓展阅读,进一步加强对孔孟思想的参悟,这样,学生能有效地观照儒家文化思想,从而让学生确立经世济民的政治抱负。
四.文化精神的提炼
文化精神是文言文本本质的东西,它或隐或显,需要我们加以分析和提炼。我们同样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精华来教育培养学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它深刻地告诉人们:完成重任、实现理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艰苦地磨练,方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司马迁的“西伯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更是启发人们面对困境时不要气馁,要敢于和困境做斗争,终将会取得成功。
艺术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讲解这些传统文化中的鲜活内容,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和“不断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是大有裨益的,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庄子的《逍遥游》,庄子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沉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为此,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无己”,但是,在虚幻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那就是作者深深的苦闷,追求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他把“至人”的境界描写得那样不可企及,其实不正隐约露出他追求逍遥而不可得的苦恼、失望吗?他虽然提出“无己”,似乎达到了物我不分的理想境界,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见,他要表现的正是自己的文化精神——对智慧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剔除某些消极的成分,提炼并汲取有积极意义的文化精神,这样才能凸现文言文本的文化教学价值。
李建邡,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苏州。责任编校:王 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引导中学生自觉地用人类文化的雨露滋润自己的心田,领略和赏鉴我国文化大厦的雄伟气势和富有美学意味的绚丽景观,充分地享受徜徉在人类文化丛林中的情趣和乐趣,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的精神家园中,开阔自己的文化胸襟,提升自己的生命智慧,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
但是,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让人感到十分的忧虑。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更多的是关注文本外在的东西,一味地把字词句的阐释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厌其烦地讲解重点的虚实词、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等,而文言文本中具有很高教学价值的人文性几乎完全地被轻视了。正因为文言文教学内容定位的严重偏差,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讲和摘记,很少能见到具有一定价值的互动,文言文教学的人文性因此也就丧失殆尽。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要借助文言文教学,将传统文化的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丰富的文化元素。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文言文的文化性特征,我们在古代散文文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开拓视野,让学生得到文化的熏陶。具体来说,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一般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知识的介绍
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接触大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些文化知识, 涉及到政治、哲学、文学、律法、古代姓氏文化、天文历法知识、婚姻习俗、古代节日文化以及文字知识等等方面,它们是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对此,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在教学时,有必要作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作相宜的介绍。单以汉字为例,它就涉及到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因为汉字不是简单的一种文字符号,它也是灵性的具有教学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教师应链接古人的智慧和思想,让字的灵性与文化的意象清晰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应该让汉字的“魂兮归来”,让学生看到文本中一个个跳跃着的精灵。
在语文教材中,涉及到诸多不同的文章体例,比如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五册,就涉及到“表”“志”“序”等不同的文体。对此,教师有必要随机进行必要的介绍。“表”是古代一种实用性的公文文体,主要是臣子向皇帝陈述自己的请求,其主要用途是臣子向皇上“陈情”,因此它比较多地运用抒情方式,且又比较讲究文采。这方面的典范之作有曹植的《求自试表》、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及李密的《陈情表》等。“志”有时亦称“记”,是古代记事记人、写景状物的杂记类文体,它的内容颇为庞杂,可以写书画杂物,可以写风物名胜,也可以写生活琐事,它在写法上轻灵自然,不拘一格,经常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这方面的典范之作有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等。“序”一般是指写在著作之前的文章,其作用大多是综述作品的要旨,有时又说明作者写作的背景、经过以及书的体例等。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指出:“序,绪也,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这概括地说明了序文的特点,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序文有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杨雄的《法言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后来“序”文发展演变,又产生了另一种含义,“序”即有“临别赠文”之意,如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在文言文教学中,这些文体知识当然也应该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文化现象的讨论
高中文言文教材展示了多元的、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并且讨论一些社会、生活现象,让学生在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分析和讨论中进行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从而使之得到进步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自己的文化品位。
比如,阅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我们可以根据此文的主要内容,围绕关于“生之价值和死之意义”进行思辨和讨论。司马迁在这篇“天下奇文”之中,始终围绕着“是生还是死”这个问题展开议论。作者反复申述“受辱不死”的原因,并历引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书的实例来自比,这就不能不引发广大学生对司马迁“受辱不死”现象的深层思考。死,可以一了百了,求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解脱,而活,则意味着人格的侮辱、肉体的痛苦、精神的折磨,司马迁选择了“苟活”,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司马迁的选择又有哪些现实的和历史的意义?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可以加深领悟古代仁人志士的“生死观”,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维护尊严的信念和追求不朽的精神世界。
这种文化现象在文言文本中并不鲜见。比如苏教版必修三中的《非攻》(节选),体现了墨子对战争的基本看法:作者对进攻性的战争是反对的,对于防御性的战争是竭力支持的。而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这样看来,战争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墨子和孟子的论述让学生就历史上的战争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对古代战争获得清晰和辩证的认识。 三.文化思想的观照
高中文言文教材融合古代的各种文化和多元思想。首先,中华民族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能经历几千年风雨沧桑、顽强拼搏而生存,是与其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教材选编的文言文,无不体现了传统文化强烈的色彩。如《劝学》体现了读书人顽强刻苦、勤奋好学的精神;《师说》劝导世人应尊师重教,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荆轲刺秦王》着意刻画的荆轲体现了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的可贵品格。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文以载道,教以载德。我们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对教材文言文中这类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文章,应吃透讲透。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有助于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把握“思想贯穿的主线”。譬如有关儒家思想的文言文有很大的比例,许多古文作家兼为儒学大师,串联学生学过的必修篇目,理出思想贯穿的主线,在儒学大师们穿越时空的“心心相印”中,了解儒家思想是如何代代相传的。譬如选自《论语》《孟子》中的文本,都集中地体现了对后代影响极大的儒家思想。《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孔子和孟子经世济民的主要观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之上,重点组织讨论孔子和孟子的政治观点,让学生理解孔子为政以德、治国以礼的政治主张,孟子“民本、仁政”的治国之策。然后,教师可让学生拓展阅读,进一步加强对孔孟思想的参悟,这样,学生能有效地观照儒家文化思想,从而让学生确立经世济民的政治抱负。
四.文化精神的提炼
文化精神是文言文本本质的东西,它或隐或显,需要我们加以分析和提炼。我们同样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精华来教育培养学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它深刻地告诉人们:完成重任、实现理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艰苦地磨练,方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司马迁的“西伯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更是启发人们面对困境时不要气馁,要敢于和困境做斗争,终将会取得成功。
艺术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讲解这些传统文化中的鲜活内容,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和“不断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是大有裨益的,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庄子的《逍遥游》,庄子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沉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为此,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无己”,但是,在虚幻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那就是作者深深的苦闷,追求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他把“至人”的境界描写得那样不可企及,其实不正隐约露出他追求逍遥而不可得的苦恼、失望吗?他虽然提出“无己”,似乎达到了物我不分的理想境界,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见,他要表现的正是自己的文化精神——对智慧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剔除某些消极的成分,提炼并汲取有积极意义的文化精神,这样才能凸现文言文本的文化教学价值。
李建邡,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苏州。责任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