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文化强市的新乐章

来源 :青岛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产业的繁荣必将从精神层面带给中华民族一次新的洗礼。十七届六中全会将焦点聚集在文化改革和建设方面,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并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落实到青岛,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提出的“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同样勾勒出“文化青岛”的宏大构想,也就是“以世界眼光谋划青岛文化发展的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文化发展水平,以本土优势彰显青岛文化特色,深入推进‘文化青岛’建设,尽快把青岛建成文化强市。”
  “五朵金花”次第绽放——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活力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作者的激情,激发文化生产单位的活力,使整个城市的文化能更加繁荣、更加和谐。青岛的工业曾经有‘五朵金花’,我们也希望能尽快培育和打造出文化企业的‘五朵金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
  改革是激发发展活力的动力源泉,是提升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青岛市的文化体制改革风头正劲。2010年以来,山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先后4次到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先后10余次召开有关会议研究文化改革发展工作。2011年4月,青岛市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2011年6月,青岛市确定组建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广电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演艺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网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出版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五大国有文化传媒集团,文化体制改革迈出了新步伐。
  其中,青岛演艺集团将整合原先的青岛歌舞剧院、青岛话剧院、青岛京剧院等文化演出公司,创作精品,拓展演出市场,努力成为全国一流的文化演艺集团。
  话剧《龙牙》感动德国
  青岛话剧院自2010年8月转企改制以来,实现了多项创新性的突破,首次尝试“制作人制”,首次运作排演跨国剧目,首次走出国门演出,首次赴西藏义演……贺岁话剧《拯救·2012》爆笑上演,2012年将把青岛的“微尘精神”搬上话剧舞台,“备战”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演出时观众席上鸦雀无声,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演员返场三、四次,最长的一次返场10多分钟,鞠了四五十个躬,本来计划演三场,后来不得不加演了一场……”谈起《龙牙》在德国帕德博恩市威斯特法伦剧院演出的盛况,青岛话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克十分振奋,德国评论说,“德国男人从不流泪,但现在流泪了。”一位叫伊莎贝拉的德国观众在来信中写道:“你们让我们两个国家的人互相了解……虽然我们的文化不一样,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是我们的情感是相通的,我们都会笑、哭和爱。你们的演出让我和妈妈都非常感动。”
  话剧《龙牙》是根据百年前发生在青岛的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而来,首次尝试与外国剧团合作,首次采用了中德双语对白。无字幕的演艺形式,首次走出国门演出,这在中国话剧史上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制作人制”的推动下,青岛话剧院小剧场成人话剧也如繁花盛开,赢得了市场,赢得了观众的口碑,“2011年一共排演了五个剧目,《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2》、《蚁族》、《钱多多嫁人记》等,演出了50多场,每次上座率都在80%以上,如今贺岁剧《拯救·2012》正在排练中,元旦前将上演。”“制作人制”不仅改变了以前按照行政命令来安排演出任务的模式,充分发挥了艺术家的创作才能,顺应了艺术创作的规律,而且彻底打破了之前“大锅饭”的分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演员们的积极性,整个团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2011年9月,青岛话剧院24名文化志愿者携经典儿童剧《小红帽》走进了西藏,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志愿者们为雪域高原的小朋友们送去了欢乐。这是近年来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小蝌蚪找妈妈》之后第二部走进西藏的儿童剧,也是市话剧院建院以来第一次进藏演出。
  歌舞剧院“周周乐”启幕
  2009年12月,青岛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吹响了青岛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号角。自此,他们面向市场的商演项目运作如火如荼:情景歌舞《蔚蓝青岛》在旅游旺季天天演,创下良好口碑;大型民族歌舞《龙飞凤舞》首度将原先三大团的演艺资源打包整合,推向市场,为岛城舞台艺术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依市场需求打造的《邓丽君金曲演唱会》则创下了岛城淡季演出市场的票房纪录,并将市场拓展到全省;原创舞蹈《扇趣》在全国舞蹈大赛中获得了优秀表演奖,这是建院以来首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截至2011年底,青岛歌舞剧院的年收入已经突破了800万。
  整合了多方资源的方言剧《劈柴院传奇》也是一大成果,在岛城共演出了5场,实现盈利50万元。这出操着多种地道青岛地区方言,将大鼓、相声、快板、评书、茂腔、魔术等曲艺、戏曲艺术门类熔为一炉的舞台剧,重现了60年前老青岛浓郁的市井乡音,令观众耳目一新。“这是一次为公司曲艺、戏曲演员搭建舞台的尝试,也是歌舞剧院的第一部可以称为‘剧’的创作。”青岛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港介绍说。据了解,原青岛市歌舞剧院转企改制之后,起先各自为政的七个团体合为三个团,但实际上取得长足发展的主要是歌舞团,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歌舞剧院把日渐式微的吕剧团与曲艺团合并为说唱艺术团,并创作了该剧。
  2012年歌舞剧院将推出新的演绎品牌“周周乐”。据介绍,歌舞剧院自筹资金将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梦幻剧场改造一新,从2012年元旦开始,每个周末都将在那里上演彰显青岛特色,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大型演出。黄港心目中,这意味着“游击队进城了,拥有了自己的主战场。”梦幻剧场的改造终结了歌舞剧院没有自己演出场地的尴尬局面。“可以充分挖掘歌舞剧院旗下的说唱艺术团、歌舞团等优势,呈现民乐、舞蹈、合唱、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丰富市民的文化休闲生活。”
  2012年1月至3月期间的“周周乐”,“第一季”的18个周末,将上演18台风格各异的全新原创晚会,如开幕式演出《浪漫梦幻激情震撼——现代交响“新年音乐会”》、纪念邓丽君诞辰59周年《那些事那些歌——邓丽君金曲演唱会》、《龙年春节大拜年——相声曲艺专场晚会》、《喜乐元宵节吕剧折子戏——姊妹易嫁、墙头记》等。
  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2009年3月,青岛出版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城市出版社中第一家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认定的整体改制出版社。青岛出版集团在建设了新媒体出版基地和数字出版基地之后,大 大提升了出版软实力,进一步整合优质业务资源,积极打造编辑、出版、发行、贸易等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集团正在深化推进股份制改革,建立起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上市做准备。
  “其他四家文化传媒集团都将于2012年前后完成转企改制,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培育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合格文化市场主体。”市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周连坤介绍说。
  目前,按照青岛市统一部署,各个文化单位正在主动适应市场,积极引入市场手段,激发内部活力,普遍推行干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健全了岗位目标责任制。人才能上能下,分配从“身份薪酬”变为“岗位薪酬”,企业从“养人”变成“养事业”,一股昂扬而开放的文化生产力为文化青岛的建设注入了勃勃生机。
  “文化大餐”摆到家门口——市民共享文化成果
  “用新的视角、新的理念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方向、加强引导,创作生产高质量高水平高品位的文化精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文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十一五”时期,青岛市政府先后投入30多亿元,吸引社会资金20多亿元,高标准建设了青岛大剧院、青岛音乐厅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全市44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2011年,青岛市大力践行文化惠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全市各专业艺术院团为农村群众送戏下乡320场;全市共组织广场、社区等群众文化活动近万场,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6.9万场;组织举办了全民读书月活动和青岛市群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一方面政府通过各项举措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另一方面政府加强了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对惠民活动的开展每年也都在加大力度。
  送书到农家
  2011年12月16日,青岛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现全覆盖总结表彰大会暨图书配送仪式,在胶州市人民广场隆重举行。青岛自2007年开始在全市城乡组织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了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重点的“益民书屋3+2”工程规划(即建设面向农村农民的“农家书屋”。面向城镇居民的“社区书屋”、面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新市民书屋”三种书屋和组织适用图书编辑出版、推进全民阅读两项活动)。历经四年,建成农家书屋6040家,社区书屋和新市民书屋120家,提前实现全覆盖。按照每个“农家书屋”2.3万元的配置标准,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近7000万元。2011年,青岛市级财政又安排17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走进青岛开发区薛家岛街道刘家岛社区的“家书屋”,书柜中分类码放的书籍散发着阵阵纸墨的香气。不出社区,就能在社区的书屋浏览到各种书籍、报刊,这在青岛开发区的居民眼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农家书屋”管理员秦孝君说,这个“农家书屋”建好后,已经配发了2000多册书,这其中既有像《家庭养殖》这类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农科图书,也有像《康熙大帝》等丰富农闲生活的经典小说。“这些书很受欢迎,基本上刚刚摆上去就被借走了!”
  打开高雅艺术之门
  2010年10月27日,一场绝美的冰上芭蕾《天鹅湖》,开启了岛城市民通往高雅艺术殿堂的阶梯。一年来,180场来自世界各地精彩荟萃的商演开阔了岛城市民的视野,各种公益讲座和演出引领了近20万人次的观众与艺术结缘。
  “青岛大剧院艺术节”再次为市民打开了高雅艺术之门。艺术节期间不仅呈现了歌剧、交响乐等高雅艺术,青岛本土的艺术院团也集体登上大剧院舞台,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魅力,京剧、吕剧、柳腔等地方戏走进了岛城最高艺术殿堂,实现了真正的“雅俗共赏”。
  “从观众口袋里掏票房,还要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青岛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翔说,这比“特批”一两张赠票更能解决问题,为此大剧院方面在这一年间做了大量的公益讲堂,如公益艺术品牌“崂山艺术讲堂”,邀请国内外文艺名家以讲座、评论等方式,与普通市民面对面交流,并免费开放。青岛交响乐团的讲解式交响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李岚松教授主讲的《木管乐器在西方古典音乐中的魅力》、中国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卞祖善先生主讲的《交响乐艺术欣赏》……高水准、多形式的公益艺术讲座,使得“崂山艺术讲堂”声名鹊起。此外,公益演出品牌还有“市民音乐会”和“周末艺术汇”等。
  文化走基层“百千万”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的“文化走基层”百千万系列活动,于2011年11月12日启幕。文化走基层活动将一直延续到2012年4月30日结束,活动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百千万系列活动包括“百场讲座进讲堂”、“千场演出下基层”、“万场电影惠民众”,十二个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单位将围绕“打造文化青岛,建设文化强市”这一主题,利用文化讲座、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三大板块,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现在,广大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愿望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战略,不断增强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文化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普遍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李群书记提出:“要合理调整公共文化设施区域布局,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青岛文化中心、青岛图书文化大厦、图书馆新馆、现代传媒广场等一批重点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基础保障功能。坚持公共文化投入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倾斜,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比较完整、覆盖全市、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十五分钟文化圈’,让全市人民都能享受周到便捷的文化服务。”
  浪漫“琴岛”——文化品牌蜚声四海
  “青岛已经是经济大市、工业大市,是一个经济青岛,将来应当建设成为文化青岛。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要素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关键所在。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最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刘云山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彰显了城市文化形象,增强了城市的软实力,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1世纪,青岛市政府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先后提出打造“音乐 之岛”、“影视之城”城市文化品牌的目标,促使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为现代化的青岛增添许多新的人文元素。
  琴弦上的青岛
  历史上,青岛也称“琴岛”,此名据说是出自一本名叫《琴岛诗话》的书,书中这样形容青岛:“取其山如琴,水如弦,清风徐来,波音铮铮如琴声之故”。
  青岛音乐有着丰厚的底蕴,也有着非常丰厚的人文资本,青岛即墨人王邦直是世界顶级音乐大师、律学宗师,被称为音乐界的孔子,他的律学思想体系的提出早于法国世界著名音乐理论家梅森近100年。自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侵入和西方传教士的出现,西洋音乐也借助教会的宣传在青岛传播并发展,小提琴、钢琴、风琴等西洋乐器也流入青岛。从1935年9月第一把“中国造”小提琴在青岛诞生,到中国伟大的音乐教育家谭抒真;从曾为《三毛流浪记》、《林则徐》等影片配乐的作曲家王云阶,到以钢琴作品《钢琴上的福斯特》获国际比赛首奖的钢琴大师崔世光,再到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李传韵……无不证明着青岛是一个音乐人才辈出的城市。
  为打造“音乐之岛”,提升青岛城市文化品质,扩大青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市政府自2005年起每年举办一届青岛音乐节,每三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5年来,青岛音乐节已为岛城观众献上100余场高雅的音乐艺术盛宴,应邀来青授课、演出的国内外音乐大师和音乐家共计80余人次。2011年第三届国际小提琴比赛更是创下了报名人数最多的新纪录,共收到符合要求的选手报名材料113份,他们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这相对于首届比赛时70多位报名选手和第二届比赛时50多位报名选手,均实现了新的突破,这也标志着在青岛举行的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和扩大。
  而每年举办的国际音乐大师班、青岛音乐节以及名目繁多的演出季为城市营造了浓厚的音乐氛围。青岛交响乐团在完成音乐季80场演出的同时,赴深圳、重庆、武汉等城市举办“乐动历史名城”巡回演出。并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展示和提升了青岛“音乐之岛”的形象。
  2011年12月,国际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界专家学者贾斯汀·欧康纳教授来青调研音乐产业发展情况。当记者问起他对青岛氛围、文化底蕴感受如何时,贾斯汀教授给出了一个委婉的回答,他套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袖甘地的一句话:“曾经有人问他,西方文明怎么样?甘地回答说,那是一个好的理念。”言外之意,我们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贾斯汀教授为青岛音乐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政府应该关注底层音乐、非主流音乐的发展,加大对年轻人音乐发展的扶持,增加对音乐活动场地建设的投入,为流行音乐、草根音乐、原创音乐以及学校音乐等音乐形式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推动青岛音乐发展多元化。
  红瓦绿树入镜来
  百年青岛与百年电影有着深厚的渊源。青岛是中国最早感受电影魅力的城市,也是中国电影发展历史的见证者。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使中国电影最早光顾和选择了这座城市。
  上世纪初,青岛广西路的亨利亲王饭店音乐厅、中山路的水师饭店礼堂是专门放映外国电影的地方,大多放映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影片。在酒红灯绿的夜色裹挟下,在黑与白的光影交错中,青岛人有幸感受到了世界早期电影的魅力,也由此滋长了青岛与电影的那份难舍难弃的情结。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众多影片中都闪动着青岛的倩影,青岛“天然摄影棚”的美誉不胫而走。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风云儿女》、《劫后桃花》、金焰早期的两部作品《到自然去》和《浪淘沙》等,由此青岛留下了著名编剧洪深、“电影诗人”孙瑜、“电影皇帝”金焰等人在青岛创作、拍摄的足迹。
  解放后《海魂》、《冰上姐妹》、《青春之歌》、《恋之风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苗苗》、《李四光》、《硬汉》、《海洋天堂》等剧组纷纷到青岛取景拍摄,不胜枚举。青岛“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独特的山海景观、欧韵风情,让电影人流连忘返。
  早在1999年,台湾演员金超群就在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了占地27亩的超群影视城,大型古装电视剧《包公出巡》、《包公奇案》,以及马来西亚贺岁片《八大锤、四千金》、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西门无痕》和时装剧《黄岛之恋》等多部电视剧先后在此拍摄。
  除了天然摄影棚和众多从青岛走出去的影视人才,一场场“影视盛宴”在开发区陆续举行。2007年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金凤凰奖”永久落户,2011年成功举办第13届金凤凰奖颁奖典礼;中国国产电影交易会为国产电影发行放映开辟新的渠道;2009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在凤凰岛成功举办……一系列“国”字号影视活动集中举办,将青岛与电影更加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在影视创作方面,由青岛名扬影视公司出品的《我们的八十年代》获“飞天奖”一等奖,实现了青岛原创影视剧获中国电视剧最高“政府奖”零的突破。此外,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2011年面向全国招考艺术类考生,还将着力打造国内首个立体动漫出口基地——青岛凤凰岛影视动漫创意城;总投资150亿元的凤凰岛国际影视演艺中心已签约;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校已签约,计划2012年招生,三至五年内达到1200人的规模;投资3.2亿港币的日丽中天影业项目将在唐岛湾建设全国首个IMAX电影主题公园,包括亚洲第一巨幕影厅、国内第三家可同步剧情感受天气状况的4D科普影厅、省内第一家电影史馆、户外水幕电影及可承办大型电影颁奖活动的红毯厅。
  青岛“智造”——文化产业现聚集效应
  “创意产业园区不同于封闭独立的办公楼,它应承担为社会文化生活的繁荣服务的功能,组织一些可以让大众参与的活动,让园区变成社会公共空间。让园区与园区之间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创意产业”的提出者、国际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界专家学者贾斯汀·欧康纳。
  近年来,青岛包括影视传媒、演艺娱乐、文化产品研发制造、出版发行印刷、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节庆会展和文化旅游业在内的八大文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据统计,2010年青岛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36.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7%,文化产业已成为青岛市新的支柱性产业。
  “如今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青岛市支柱性产业,2011年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综合实力都实现了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中的核心层快速发展,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已经基本建立起文化产业体系。”周连坤说,青岛市提出了六大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五个融合,即文化与经济、与社会、与海洋、与科技、与旅游相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城市软实力已经成为融入群众生活,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已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随着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和 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强,许多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建设和投入使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截至2010年青岛已经建成了青岛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创意100产业园、1919创意园等26个文化产业基地园区。“2011年以来,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现代纺织产业园、红星印刷科技创意产业园等大项目已经开门纳客,达尼画家村已升级改造为达尼文化产业社区,将大泥沟头、土山屯、王家洼子等7个村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以油画、年画、国画等美术制品为主导,集创作、生产、交易、培训、旅游为一体的美术品产业集群,预计到2011年底,青岛市的大型文化产业园区将达到35个左右。”周连坤说。
  另外,以登州路啤酒街为中心,周边2.63平方公里的区域都将变成以啤酒为主题的文化、购物、商务、餐饮和娱乐综合区,这便是青岛要打造的青岛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也是全市首个文化休闲商务区,预计2014年初建成。
  2012年,东夷文化产业园、港中旅天创国际演艺、“城市记忆”老村巷、央视动漫城、中国动漫集团动漫产业园、动漫传奇海主题体验园等文化产业大项目都将开建。
  打造纯正的创意产业
  2011年,创意100产业园和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获评青岛市首批工业设计示范基地。
  作为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用五年的时间摸索出了一条青岛创意产业的发展道路。
  创立于2006年11月的创意100产业园是山东省首个创意产业园,也是全省首个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特别是201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文化创意产业品牌”,2011年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园区”……谈起这一串荣誉,创意100总经理邓斌感到很欣慰,“五年前,作为青岛市第一家创意产业园,我们也曾迷茫过,困惑过,但坚信只要能守得住寂寞,积极探索,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一定能找到方向。园区一直坚持实行‘高门槛、低租金’‘蓄水养鱼’的经营理念,经过三年培育,2010年开始产业园开始有‘收成’,如今园区总入住率达98%,每年可创造产值5亿元,拉动相关产值60亿元,带动就业近3000人。这一蜕变和转身离不开政府长期以来的鼓励和支持。”
  “门槛”是邓斌一直坚守的底线,“这个门槛就是创意,只有与创意相关的企业和人才才具备入驻的资格”,这才有了如今的创意100。漫步园区内,到处洋溢着文艺的气息——可以在“耕土种菊”里嗅到原始的气息,这源于木架上的手工粗陶器皿、树枝拼就的更衣间门挡、木头横截面做成的陈列台,源于主人公回归自然的设计;可以在“视典沙画”感受沙子与光影带来的无限创意;可以在“天物坊陶艺”里随心所欲地捏泥巴;还可以在“不是书店”喝咖啡、看书、看电影、聊天……
  “创意蜂巢格子店”里各种独具匠心的原创礼品琳琅满目,布艺、陶瓷、金属、卡通、旗袍、便签……各种质地,各种元素无不闪现着创意的光芒。“以‘创意蜂巢格子店’为推手的‘创意礼品街’是创意100这两年着力打造的项目,目的是为了给那些想创业并怀有梦想的设计师提供一个发挥艺术创造力的空间,也给企业和市民提供一个定制或购买原创礼品的场所,并且电子网络平台也正在建设中。”邓斌介绍说。
  早在2008年,创意100产业园就与园区规划大师贾斯汀教授合作建立了“贾斯汀·欧康纳文化、传媒和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使创意100拥有了世界先进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念。最近,贾斯汀·欧康纳教授再次为创意100的发展“把脉”。他分析说,真正的创意产业园区,管理者和入驻的企业不仅是房东与房客的关系,而是要建立紧密的对话,管理者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且还要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服务于整个创意产业在城市里的发展,只有这样的园区才能幸存,而这正是创意100所走的路。
  动漫风生水起
  “2011年,青岛动漫业发展较快,全市90多家动漫企业完成制作原创动画片133集1000多分钟,52集大型动漫连续剧《秦汉英雄传》在央视播出,3D动漫电影《崂山道士》已经开始制作。成功举办第九届青岛动漫艺术节,73家动漫制作企业和14家动漫衍生品企业参展,观众3万余人,规模超过历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局长姜正轩在工作报告中提到。
  青岛市动漫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刘毓琮在采访中说:“纵观2011年青岛动漫产业的发展,明显感觉动漫企业越来越成熟、理性,更加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探索多元化的产品开发道路,在漫画、应用动画、新媒体动画、衍生品开发等领域都有突破。并且大企业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在各个区市都建立了以动漫为特色的园区,另外很多外地企业纷纷入驻青岛,掘金动漫产业。”
  于2011年9月正式开业的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青岛方特梦幻王国”就是一个代表。它依托华强集团雄厚实力以及强大的动漫产品研发能力,将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形象如嘟比嘟妮、《小鸡不好惹》的系列形象、《十二生肖传奇》系列形象带到了游乐中来,使游客对游乐、购物、餐饮、休息等多个方面都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更能够深切体会到华强集团的文化影响力。
  据介绍,青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二期工程将于2012年竣工,二期工程中除了包括方特影视乐园项目外,还将建有1个文化科技产业区(包括创意、动漫、人才培养、影视后期制作等)。未来依靠文化科技产业园强大的研发能力,可以不断研发新产品,来补充、更新方特梦幻王国和方特影视乐园的内容,可以说,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是两个“方特”的内容不断更新、不断提升,确保对游客具有长期吸引力的保证。
  青岛广电动画有限公司则是以央视为主,辐射全国媒体平台,以原创动画为运营核心,集国内外电视动画发行,图书出版,衍生产品授权,商业影视,广告设计制作,多媒体运营为一体。2009年创作了以丁俊晖为原型的中国首部体育明星励志动画片《龙斗台球》52集,并于2011年暑假在央视首播,全国35个卫视和地方台轮播。同期由日本万代公司以及广东反斗城玩具公司推出同名玩具,成为2011年销售冠军的玩具产品,引发一轮儿童台球热潮,并摸索出一条完整的动画产业之路。
  聆听历史——继承发扬优秀历史文化
  “城市,决不仅仅是许多单个人组成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社会设施,如街道、建筑物等的聚合体,更不是各种服务部门和管理机构的简单相加构成的,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由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统一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着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的整体。”——美国城市学家罗伯特·帕克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文化的特质。
  历史文化名城
  青岛是一座具有悠久人文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五六千年前,青岛的土著居民东夷人就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岳石文化,它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一道见证了齐鲁大地最早的远古文明。先秦时期,齐桓公、齐景公等均曾来此;秦汉时期,秦始皇、汉武帝又数次登临;秦汉以后,法显、李白、苏东坡、邱处机、顾炎武、蒲松龄等历代文化巨匠,也曾留迹于此。琅琊台、即墨故城、三里河、齐长城、天柱山魏碑、崂山道观等物质文化遗存,构成了青岛延绵不绝的历史文脉与人文传统。
  “作为一座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城,青岛虽建置时间仅一百多年,却拥有着同类城市不可比拟的欧陆文化与中华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人文气质。”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系主任、教授张胜冰认为,城中那密密匝匝的绿树之间随处可见的西方古典建筑群,那些别具特色的的欧式别墅,疏疏朗朗地掩映在绿树蓝天之中。再看那威严的天主教堂擎起沉重的十字架,教堂钟声则让人恍若置身异域他乡,与山海风情相映成趣。
  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更是成为大批文人墨客流连于此的地方。康有为、闻一多、沈从文、王统照、老舍、郁达夫、萧红、萧军、梁实秋、洪深等相继来到青岛,创作了一大批文坛巨作,为青岛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
  青岛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正逐年推进。数据显示,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青岛新发现文物点1255处,为“文化青岛”再添底蕴。朝连岛灯塔入选为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历史文化街区由10个增至17个,划定历史城区面积达28平方公里,八大关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青岛编制完成了《八大关近代建筑保护规划》;奥帆中心被列为第九批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率先将奥运文化遗产纳入文物保护。
  同时,全市利用文物建筑、工业遗产等文化遗产资源辟建了奥帆博物馆、劈柴院民俗商业文化街、骆驼祥子博物馆、天幕城、纺织博物馆、1919创意园和烟草博物馆等,成为本市旅游业的新兴景点。普查中还结合青岛地上、地下、水下文物分布特点,协调设立了“山东大学青岛考古基地”、“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青岛基地”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等,进行沿海水下文物调查。
  另外,各区市推出的特色节庆文化活动已成为挖掘整合区域特色历史资源的重要力量。市南海洋节、市北元宵萝卜会、四方海云庵糖球会、李沧民俗文化节、开发区金沙滩文化旅游节、崂山旅游文化节、胶州秧歌会、即墨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胶南琅琊文化节、平度大泽山葡萄节、莱西月湖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孙膑拳、螳螂拳、徐福传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青岛市国家级非遗项目达到11个,三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遗传承人,省以上非遗传承人达到7位。即墨、崂山、胶州三区市获得文化部‘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姜正轩介绍说。
  2011年11月省文化厅公布了全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2人名单,我市3人入选,分别是胶州的茂腔传承人张梅香,胶南泊里红席编织技艺的传承人张学明和平度宗家庄木版年画传承人宗成云。
  “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这首曾在胶州广为流传的民谣生动地描述了茂腔的艺术魅力。
  茂腔传承人张梅香从19岁进剧团学唱茂腔,到成为青岛茂腔剧团的台柱子,到今年60岁时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茂腔的省级传承人,她在一招一式、一腔一句的琢磨、历练中成就了一段梨园佳话。
  1981年她主演的茂腔创作戏《燕双飞》到省里参加第一届山东戏剧演出月活动即获得表演二等奖;1986年,她主演的《弘文才女》、《金嫂子》获山东戏剧演出月活动表演一等奖;2002年,张梅香参加国家“国花”杯中青年戏曲演员表演大赛获“十佳花旦奖”……就在2011年11月,60岁的她还参加了上海国际艺术节“红戏会”展演活动,演出的现代戏《红嫂》获得优秀表演奖。
  虽已过了退休年龄,但张梅香没有闲下来,给老年大学的学员们上课、在小学普及茂腔基础知识、教授胶州茂腔剧团青年班的学生,她的生活仍然忙忙碌碌,她要把挚爱的茂腔艺术传承下去。“我的学生已经有在省里拿一等奖的了!”她为此由衷的高兴。
  胶东大鼓传承人梁金华是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右手执鼓槌,左手抡起日月板,只听得鼓韵生风板声清冽、唱腔嘹亮轻快神采飞扬,完全不像67岁的老人。她说胶东大鼓就是她的命,也是父亲生命的延续,“胶东大鼓”一名就是他父亲梁前光正式命名的。
  在市群众艺术馆的非遗传习所里,梁金华开过几期胶东大鼓的课,她现在每周还去给青岛大学音乐系的部分学生上一次课,并且发现了六七个好苗子在重点培养。2011年11月,梁金华还给北京路小学的学生上了次课,“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愿意学我就尽力教,只有让更多人了解胶东大鼓,才能传承下去”。梁金华已经收了一个正式的徒弟张宝方,24岁的张宝方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人长得漂亮嗓子也好,学得也认真,前往美国留学的她也不忘带着鼓、板和梁金华的表演光盘。梁金华告诉记者,接下来曲艺团还将设立一个胶东大鼓的专业网站。
  据介绍,2011年岛城共面向广大市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培训班八期、举办公益讲座2场、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及实物展厅实行免费开放,累计参与市民万余人次。策划编纂了非遗专题书籍《传承文脉——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印记》。
  精神的力量——“红飘带”传递温暖
  “提升文明水平是建设文化青岛的永恒追求。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要通过文化的力量,提升文明素质,塑造高尚人格。我们坚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传承优秀文化、培养高尚道德、滋养净化心灵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为建设文化青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李群
  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让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文化青岛的内在需要。青岛有“微尘精神”,并且连续7年组织评选出178位“感动青岛”人物,连续两年组织评选出20位“美德少年”。如今,“红飘带”成为了青岛的又一公益品牌。
  莫立斌、智晓笛、任锡桂、慕春华、孙师傅……他们拥有着另一个共同的名字就叫“红飘带”,2006年,从“的哥”莫立斌拾到价值600万款物归还失主起,“红飘带”成了广大爱心出租车司机师傅的代名词,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在岛城不断上演。
  2011年11月26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青岛出租车司机发扬“红飘带精神”的事迹。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观看报道之后,向青岛市交通委运管局及全市出租车司机师傅致信表示感谢和敬意。
  正如李群书记信中所说,青岛是一座充满发展活力的城市,更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不仅拥有诸多企业知名品牌,更有着众多像“微尘”、“红飘带”等爱心品牌。前些年,青岛交运集团就曾创造了中国第一个服务品牌“情满旅途”,这是爱心品牌和企业服务品牌完美结合的创新典范。“在每一位青岛市民心中系起属于自己的‘红飘带’,更多地关爱他人,传递温暖,在心手相连中凝聚起道德的力量,共同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青岛!”
其他文献
原名:刘颀  出生日期:1989年3月31日  出生地:辽宁本溪  身高:181cm  体重:67公斤  教练:金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子歌一鸣惊人,以2分04秒18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冠。2009年世锦赛尽管刘子歌未能夺冠,但亚军的成绩同样刷新自己奥运会时创造的世界纪录。全运会上刘子歌迎来状态的高峰,100米夺冠只差世界纪录0.01秒,200米主项更是轻松夺冠,并大幅刷新澳大利亚名将施佩
期刊
岁末年关来临,当我们在忙忙碌碌中不经意间抬头,每次都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站在海边,胶州湾跨海大桥气势如虹,“青黄”两地的“双城生活”更加便捷;在霓虹灯闪烁的下班路途中,青岛地铁的修建围挡格外醒目,四通八达的地铁生活让人心生向往,浮想联翩;在最美的秋季,落叶缤纷的八大关比以往都更加迷人……  也许一个“最”字不能尽数青岛一年来的变化,谨以此文为青岛的这一年添加一枚记忆的注脚。  最宏伟——“蓝色硅谷
期刊
学区房,顾名思义,是学校划片区内或是学校周围的房子。学区房可以看做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同样也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青岛市带户口的学区房房价普遍在0.8—0.9万元/平方米左右,个别区域卖到了接近1.5万元/平方米的天价。    一路看涨的房价    既不是海景房,也没有高档精致的装修设计,龙口路一套10平方米、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子,竟开出了1.5万元/平方米的“天价”!究其原因
期刊
风景如画的崂山是青岛著名的旅游景区,常年吸引着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崂山海拔1133米的最高峰,每年的5月至8月是山顶的雾季,能见度有时还不足5米;从10月底到来年4月,又常常遇到大雪封山,天寒地冻。或许这满山飘渺的云雾和皑皑白雪,给崂山美丽的风景增添了魅力。但人们不会知道,这风景之中最美的一道靓丽,是用青春和生命作为背景的。 就在这崂山之巅,在风景之边,驻守着海军某部雷达观通团观通站。这个观通
期刊
引言:十年前的1999年7月23日,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刚刚成立,那时,拥有移动电话还是身份的象征。十年后的今天,移动电话飞入千家万户,成为每个山东人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移动通信正如此深入的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以至于手机成为我们的个人标签。  山东移动发展的十年,是山东移动省通信迅速普及的十年,是移动信息化改变生活的十年。山东移动的发展,是山东信息化发展的缩影和代表,它印证了山东信息化发展的
期刊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对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变化新趋势,青岛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世界眼光谋划和推动创新,以国际标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本土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科技创新,是青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和永动力。改革开放三十
期刊
清晨的阳光是金色的,出行的心情是彩色的。这样的旅程注定是一趟非凡的梦幻之旅和快意之旅。  一早,车子从西藏的日喀则市出发,目的是在偏远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国和尼泊尔交界的樟木镇。一天的时间,我们经历了秋季、冬季和夏季的景致。蓝天、经幡、冰川、雪山、树林、江水、瀑布、浓雾……一路引着我们走向美丽西藏的神秘深处,一个梦里寻她千百度中的“香巴拉”。  樟木镇海拔只有2000米,这是从海拔4000米左右
期刊
未来世界是这样的:恐龙从3D电视里探出头来,吓得孩子们哇哇叫;家里的桌子会唱歌;电脑旁是会做出30多种表情和动作的小机器人;U盘隐藏在镶钻的挂件里;人手一本电子书,实现无纸化绿色阅读;汽车都如卢吉·科拉尼的杰作,拥有浑圆的外形,电动环保又拉风;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关注股市行情、收看电视;无论出差到哪里都能看到朋友的笑容和家里的情景;回家前,智能吸尘器已经把卫生收拾干净,热水器里的水温刚刚好——这一切就
期刊
崂山,钟灵毓秀之地。当今年的春风吹拂到崂山时,晓阳春的老茶客们,则早已淋过早春第一场春雨,如沐大好春光中。新茶不仅让茶客们早享口福,更具备只有今年独特气候才能洗练出的特质。自1959年引种绿茶至今,崂山茶已成为我国成功实施南茶北引战略纬度最北的产区和品牌。崂山独特的地理环境,肥沃的土地,优质的水源培育出的崂山茶,色、香、味、形俱佳,名扬海内外。其中,晓阳春茶叶基地生长的崂山茶更为个中翘楚。  随着
期刊
一番这样又那样的准备后,终于飞越海峡,身落桃园。填了张入境卡,“啪”的一声落章,一句“旅途愉快”,开始了期盼已久的宝岛之行。虽匆匆几日,然收获颇大,尤对台北、南投、高雄几地印象深刻。  台北有两个地方一定要看——故宫博物院,101大楼。  台北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士林区外双溪,中国宫殿式传统建筑风格,庄重而典雅。馆内有青铜器、书画、陶瓷、书籍、工艺品等各类藏品和文物65万件之多,通常三个月换展一次。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