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4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主要采用免疫学标记法进行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诊断。结果经诊断分析可知,4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中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最多的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6例),其次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8例),最后为非典型性乳头状瘤(7例)。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有着自身的形态学特征,采用免疫学标记可以诊断相关临床病理,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诊断价值;临床表现;病理特征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8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32-0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属于一种良性乳头肿瘤,同时也是乳腺癌前病变的范畴,其遗传学与病理学定义在WHO(2003版)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为:一种把纤维血管轴作为支撑的上皮增生,常伴或不伴肌上皮细胞层[1]。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该病症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的女性中,而且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是40-50岁的妇女),肿瘤的发生部位可以发生在导管内的任何地方,分型主要有三种:导管内乳头状癌、非典型性乳头状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2]。该病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乳头有浆液或者血性液体溢出,并呈现一种间歇或者持续性,在行经期间会有所增加,少数患者的乳头附近有较软的小圆形肿物,同皮肤之间并无粘连,可以推动。为了进一步探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我院就此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4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全部确诊且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其分类标准符合2003年WHO在《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中的相关要求:①周围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②中央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③不典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④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全部患者皆进行了手术,年龄24-58岁,平均为404±53岁;病变部位在左边的患者有22例,在右边的患者有19例。
12方法41例患者皆进行的局部肿瘤切除术,切除的肿瘤全部作为了标本进行检查,所有标本皆采取4%中性甲醛固定,并给予常规脱水与石蜡包埋处理。标本切片的厚度在4μm左右,行免疫组织学与HE染色处理;利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行DAB显色观察;涉及的抗体有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ER、34βE12、PR及CK5/6等。此次研究使用的试剂全部来自于我市某药物公司。
2结果
21病理学结果本次研究41例标本送检后观察可知,肿物最大直径高达6厘米,最小也达到1厘米,并无包膜出现,切面呈现灰黄与灰白色,少数肿物呈现出血囊性变。
22镜下临床表现经诊断分析可知,4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中最多的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例数为26,百分比为6341%;其次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例数为8,百分比为1951%;最后为非典型性乳头状瘤,例数为7,百分比为1707%。进一步分析可知,41例肿瘤皆在扩张导管内,表现出四种不同形态,具体如下:
22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6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乳头状结构,其纤维血管上覆盖着双层细胞(肌上皮细胞及其腺上皮细胞),分析其乳头间质可知十分丰富,而且各种细胞的形态与大小皆不同,其高度略微大于宽度,其细胞核胖而短且不拥挤。
222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8例分为两种形态,其中5例呈现乳头状结构,其纤维血管茎上覆盖着单层柱状腺上皮,肌上皮细胞则显著缺乏,该纤维血管轴心较为纤细,而细胞核的排列并不拥挤,有着异型性,且细胞高度明显为宽度的数倍,有少数细胞核呈现分裂现象且一些区域极性比较紊乱。另外3例能够见到纤维血管的轴心,但是却没有典型乳头结构,其细胞的排列呈现一种实性腺管状或者筛状,其中筛状的筛孔张力较高,为圆形(或近圆形),细胞的大小几乎一致,核仁并不明显,而染色质比较均匀,核分裂并不多见。
223非典型性乳头状瘤7例能见到明显乳头状结构,其纤维血管茎上覆盖着双层细胞(肌上皮细胞及其腺上皮细胞),局部区域(大约低于三分之一)能见到导管上皮非典型性增生,其细胞的大小与形态比较单一且一致。
23免疫表型本次研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与非典型性乳头状瘤总计33例,其乳头被覆的肌上皮细胞P63+、CK5/6+、SMA+;而导管内乳头状癌8例,其乳头被覆腺上皮细胞PR+、ER+、P63-、SMA-、CK5/6-。
3讨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往往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该病的病因至今并无定论,普遍认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同乳腺囊性增生性疾病的病理学有着相似性,因此认为该病同乳房囊性增生性疾病有着相同的病因,此外该病同女性雌性激素的紊乱分泌有着一定的联系[4]。
31导管内乳头状癌根据WHO(2003年版)的定义,导管内乳头状癌指的是90%以上的乳头状结构病变在导管原位癌区域和(或)90%的乳头状结构有肌上皮细胞缺乏症。该类症状主要有2种形态学:第一,含有纤维血管轴心,其分支乳头结构却不明显,覆盖在其上的细胞形状以实性、筛状等为主,且属于低级别导管原位癌,癌变区域在乳头状病变的90%及以上。第二,含有典型分支乳头结构,但是比较纤细,且覆盖着柱状的上皮细胞,乳头状结构有90%及以上缺乏相应的肌上皮细胞。本次研究41例肿瘤患者中,出现该类症状26例,百分比为6341%。
32导管内乳头状瘤同上,其定义为纤维血管茎上覆盖的上皮细胞及其肌上皮细胞出现增生现象,继而在导管内出现了树枝状结构。该症状可细分为两类:中央型乳头状瘤与周围型乳头状瘤,其中前者若出现明显硬化,又叫做硬化型乳头状瘤,此时其导管壁与其周围也可能出现硬化现象,而陷入其中的腺管可能形成假性浸润图像(应注意同浸润癌的区别)[5]。此外,乳头状瘤甚至会产生继发性改变,比如说坏死、炎症、皮脂腺化生、大汗腺化生、骨与软骨化生等等。此次研究出现该类症状患者8例,百分比为1951%。
33非典型性乳头状瘤定义同理,指的是存有灶性低级别核的非典型性上皮增生现象,甚至会发生小灶性低级别DCIS等。对于该类症状的诊断而言,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MacGrogan等[6]给不典型乳头状瘤划定了一个“量”,若1/10-1/3区域存有不典型增生,则诊断为该类型;而Page等[7]对非典型性乳头状瘤划定了一个量的界限,即非典型增生范围在3毫米以下则视为非典型性乳头状瘤。在本次研究中,总计出现7例该类型肿瘤,百分比为1707%。
参考文献
[1]阮玫,赵亚娥,汪登斌,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3,28(3):341-345
[2]刘子瑜,牛昀,刘宁,等乳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免疫表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2,29(5):821-823
[3]张虹,熊焰,张爽,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187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11):726-731
[4]郑书荣,郭贵龙,董磊,等乳腺乳头状癌17例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11):925-927
[5]李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5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6):3087-3088
[6]程英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J]江西医药,2011,46(11):1047-1048
[7]王景艳乳腺乳头状肿瘤病理分析体会[J]北方药学,2011,08(10):32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诊断价值;临床表现;病理特征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8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32-0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属于一种良性乳头肿瘤,同时也是乳腺癌前病变的范畴,其遗传学与病理学定义在WHO(2003版)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为:一种把纤维血管轴作为支撑的上皮增生,常伴或不伴肌上皮细胞层[1]。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该病症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的女性中,而且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是40-50岁的妇女),肿瘤的发生部位可以发生在导管内的任何地方,分型主要有三种:导管内乳头状癌、非典型性乳头状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2]。该病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乳头有浆液或者血性液体溢出,并呈现一种间歇或者持续性,在行经期间会有所增加,少数患者的乳头附近有较软的小圆形肿物,同皮肤之间并无粘连,可以推动。为了进一步探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我院就此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4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全部确诊且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其分类标准符合2003年WHO在《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中的相关要求:①周围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②中央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③不典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④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全部患者皆进行了手术,年龄24-58岁,平均为404±53岁;病变部位在左边的患者有22例,在右边的患者有19例。
12方法41例患者皆进行的局部肿瘤切除术,切除的肿瘤全部作为了标本进行检查,所有标本皆采取4%中性甲醛固定,并给予常规脱水与石蜡包埋处理。标本切片的厚度在4μm左右,行免疫组织学与HE染色处理;利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行DAB显色观察;涉及的抗体有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ER、34βE12、PR及CK5/6等。此次研究使用的试剂全部来自于我市某药物公司。
2结果
21病理学结果本次研究41例标本送检后观察可知,肿物最大直径高达6厘米,最小也达到1厘米,并无包膜出现,切面呈现灰黄与灰白色,少数肿物呈现出血囊性变。
22镜下临床表现经诊断分析可知,4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中最多的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例数为26,百分比为6341%;其次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例数为8,百分比为1951%;最后为非典型性乳头状瘤,例数为7,百分比为1707%。进一步分析可知,41例肿瘤皆在扩张导管内,表现出四种不同形态,具体如下:
22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6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乳头状结构,其纤维血管上覆盖着双层细胞(肌上皮细胞及其腺上皮细胞),分析其乳头间质可知十分丰富,而且各种细胞的形态与大小皆不同,其高度略微大于宽度,其细胞核胖而短且不拥挤。
222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8例分为两种形态,其中5例呈现乳头状结构,其纤维血管茎上覆盖着单层柱状腺上皮,肌上皮细胞则显著缺乏,该纤维血管轴心较为纤细,而细胞核的排列并不拥挤,有着异型性,且细胞高度明显为宽度的数倍,有少数细胞核呈现分裂现象且一些区域极性比较紊乱。另外3例能够见到纤维血管的轴心,但是却没有典型乳头结构,其细胞的排列呈现一种实性腺管状或者筛状,其中筛状的筛孔张力较高,为圆形(或近圆形),细胞的大小几乎一致,核仁并不明显,而染色质比较均匀,核分裂并不多见。
223非典型性乳头状瘤7例能见到明显乳头状结构,其纤维血管茎上覆盖着双层细胞(肌上皮细胞及其腺上皮细胞),局部区域(大约低于三分之一)能见到导管上皮非典型性增生,其细胞的大小与形态比较单一且一致。
23免疫表型本次研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与非典型性乳头状瘤总计33例,其乳头被覆的肌上皮细胞P63+、CK5/6+、SMA+;而导管内乳头状癌8例,其乳头被覆腺上皮细胞PR+、ER+、P63-、SMA-、CK5/6-。
3讨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往往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该病的病因至今并无定论,普遍认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同乳腺囊性增生性疾病的病理学有着相似性,因此认为该病同乳房囊性增生性疾病有着相同的病因,此外该病同女性雌性激素的紊乱分泌有着一定的联系[4]。
31导管内乳头状癌根据WHO(2003年版)的定义,导管内乳头状癌指的是90%以上的乳头状结构病变在导管原位癌区域和(或)90%的乳头状结构有肌上皮细胞缺乏症。该类症状主要有2种形态学:第一,含有纤维血管轴心,其分支乳头结构却不明显,覆盖在其上的细胞形状以实性、筛状等为主,且属于低级别导管原位癌,癌变区域在乳头状病变的90%及以上。第二,含有典型分支乳头结构,但是比较纤细,且覆盖着柱状的上皮细胞,乳头状结构有90%及以上缺乏相应的肌上皮细胞。本次研究41例肿瘤患者中,出现该类症状26例,百分比为6341%。
32导管内乳头状瘤同上,其定义为纤维血管茎上覆盖的上皮细胞及其肌上皮细胞出现增生现象,继而在导管内出现了树枝状结构。该症状可细分为两类:中央型乳头状瘤与周围型乳头状瘤,其中前者若出现明显硬化,又叫做硬化型乳头状瘤,此时其导管壁与其周围也可能出现硬化现象,而陷入其中的腺管可能形成假性浸润图像(应注意同浸润癌的区别)[5]。此外,乳头状瘤甚至会产生继发性改变,比如说坏死、炎症、皮脂腺化生、大汗腺化生、骨与软骨化生等等。此次研究出现该类症状患者8例,百分比为1951%。
33非典型性乳头状瘤定义同理,指的是存有灶性低级别核的非典型性上皮增生现象,甚至会发生小灶性低级别DCIS等。对于该类症状的诊断而言,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MacGrogan等[6]给不典型乳头状瘤划定了一个“量”,若1/10-1/3区域存有不典型增生,则诊断为该类型;而Page等[7]对非典型性乳头状瘤划定了一个量的界限,即非典型增生范围在3毫米以下则视为非典型性乳头状瘤。在本次研究中,总计出现7例该类型肿瘤,百分比为1707%。
参考文献
[1]阮玫,赵亚娥,汪登斌,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3,28(3):341-345
[2]刘子瑜,牛昀,刘宁,等乳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免疫表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2,29(5):821-823
[3]张虹,熊焰,张爽,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187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11):726-731
[4]郑书荣,郭贵龙,董磊,等乳腺乳头状癌17例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11):925-927
[5]李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5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6):3087-3088
[6]程英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J]江西医药,2011,46(11):1047-1048
[7]王景艳乳腺乳头状肿瘤病理分析体会[J]北方药学,2011,08(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