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从1971年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以来,我们的体育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改变了以前“东亚病夫”的形象,使综合国力得到了提升,发展到现在实现了由体育大国转变为体育强国的飞跃,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体育教师作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心骨,其作用不容小觑。在教育的角度,体育教师是供给者,而学生是需求者。面对中国体育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入手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才是关键,所以体育教师的培养应该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将运用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指导,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体育教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培养路径,为我国体育教师的培養提供一些浅见。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体育教师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b)-0197-02
1 供给侧改革
1.1 供给侧及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即供给方面。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201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会议中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2 体育教师的培养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教师的培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儿童、少年到老年人,都受到的广泛的关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证体育的健康发展。学校体育对我国体育的发展尤为重要,是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一节体育课是由体育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的。虽然到现在为止我国已经培养了很多体育教师,但是依然供不应求。从2000年到2016年,体育专业大量的扩招,师范类体育生的数量翻了几番,但是依然无法有效的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难题,所以就需要在教师的培养方面引起重视。
2.2 目前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培养模式单一
主要依靠师范院校传统的方式培养,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而师范院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都是从初等院校体考生中选拔的,所修学分达到毕业的标准予以发放毕业证书与教师资格证。很多学校认为只要有相关的证书就是培养成功,培养方式不科学。
2.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太过老化,还停留在传统的课程与项目上,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体育项目多样化的需求,在新兴项目中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供不应求,虽然有社会指导员的指导,但社会指导员各方面的技能还是相比体育教师有所欠缺。有许多学校体育教师饱和,但是仍然外聘体育教师授课,因为在编教师的能力有限。
2.2.3 培养目标单一
体育教师在学习阶段所接受的学科项目比较单一,不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单一培养合格体育教师的目标,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对多样化人才需求不相适应,毕业生社会就业能力差。
2.2.4 培训方式不合理
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结合不紧密,会有脱节现象。岗前培训的内容跟上岗以后的实际教学有差距,不能有效地去填补实践中的缺口。
2.2.5 在职教师的职位与学历不相匹配
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能力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有效的处理教学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同时缺乏定期的培训,与社会的发展有脱轨现象。在许多乡镇包括小县城体育教师都是以前的中专生,知识技能没有得到相应的更新,依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上。还有一部分退役运动员进入高校,但是缺乏扎实的学科知识与执教水平。
2.2.6 教师的综合素质低
体育教师绝非仅仅是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教会学生对体育知识有基础的认知、示范动作等的教学者和指导者,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专业的表演技能,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有高尚的师德,从生理、心理上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
2.2.7 培养体制不健全
高校在培养学生时管理机械化,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对学生的课程选择实施必修课的形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自由选择的空间,弹性小,学生无法展现自己的个性,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3 供给侧改革影响下体育教师培养的策略
在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指导下,体育教师的培养应该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合理的利用人才,优化资源配置。
3.1 健全培养机制,管理方式严格化
国家应该严格控制教师资格证的颁发,提高相应的标准;在人才培养端,培养阶层要保证人才推送的质量;教师招聘要严标准,资格审查、能力展示都要严谨规范。
3.2 改革课程设置
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改革课程设置,课程、项目多样化,实施多学科交叉。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科目与专项设置、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3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教师进行多方面的考核,除了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专项技能以外,应该把实践能力列入考核范围。提高教师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注重教师的执教能力、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尤其是小学教师,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发展,多与家长沟通,提供一些合理的营养方面的指导。
3.4 优化资源配置
学校对于在编教师要经常提供培训的机会,使每个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及时的得到更新,不管是哪个阶段的教师都应该有相应的科研能力,接触新事物,学校进行定期的考核,对于不合格的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培训结束仍不合格予以替换,节约人才资源,提高有效供给。
4 结语
供给侧改革强调的是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在体育教师培养端应该注重质量,而不只是追求数量,有效供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科学的、进步的、完善的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才能满足素质教育实施要求。体育教育需要高校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健全人才培养制度,与时俱进,实施个性化、差异教学,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体教结合,完善体育设施,稳定、明确、细化教学目标,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为体育教师培养提供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李博.“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2):52-58.
[2] 李丽.我国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5(6):71-73.
[3] 潘琨,钱明.我国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2):77-78.
[4] 肖潇,史可.2016全国两会热词前瞻[R].新华网,2016.
[5] 刘亮,王惠.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供需矛盾的消解与改革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4):51-55.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体育教师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b)-0197-02
1 供给侧改革
1.1 供给侧及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即供给方面。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201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会议中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2 体育教师的培养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教师的培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儿童、少年到老年人,都受到的广泛的关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证体育的健康发展。学校体育对我国体育的发展尤为重要,是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一节体育课是由体育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的。虽然到现在为止我国已经培养了很多体育教师,但是依然供不应求。从2000年到2016年,体育专业大量的扩招,师范类体育生的数量翻了几番,但是依然无法有效的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难题,所以就需要在教师的培养方面引起重视。
2.2 目前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培养模式单一
主要依靠师范院校传统的方式培养,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而师范院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都是从初等院校体考生中选拔的,所修学分达到毕业的标准予以发放毕业证书与教师资格证。很多学校认为只要有相关的证书就是培养成功,培养方式不科学。
2.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太过老化,还停留在传统的课程与项目上,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体育项目多样化的需求,在新兴项目中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供不应求,虽然有社会指导员的指导,但社会指导员各方面的技能还是相比体育教师有所欠缺。有许多学校体育教师饱和,但是仍然外聘体育教师授课,因为在编教师的能力有限。
2.2.3 培养目标单一
体育教师在学习阶段所接受的学科项目比较单一,不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单一培养合格体育教师的目标,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对多样化人才需求不相适应,毕业生社会就业能力差。
2.2.4 培训方式不合理
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结合不紧密,会有脱节现象。岗前培训的内容跟上岗以后的实际教学有差距,不能有效地去填补实践中的缺口。
2.2.5 在职教师的职位与学历不相匹配
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能力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有效的处理教学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同时缺乏定期的培训,与社会的发展有脱轨现象。在许多乡镇包括小县城体育教师都是以前的中专生,知识技能没有得到相应的更新,依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上。还有一部分退役运动员进入高校,但是缺乏扎实的学科知识与执教水平。
2.2.6 教师的综合素质低
体育教师绝非仅仅是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教会学生对体育知识有基础的认知、示范动作等的教学者和指导者,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专业的表演技能,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有高尚的师德,从生理、心理上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
2.2.7 培养体制不健全
高校在培养学生时管理机械化,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对学生的课程选择实施必修课的形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自由选择的空间,弹性小,学生无法展现自己的个性,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3 供给侧改革影响下体育教师培养的策略
在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指导下,体育教师的培养应该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合理的利用人才,优化资源配置。
3.1 健全培养机制,管理方式严格化
国家应该严格控制教师资格证的颁发,提高相应的标准;在人才培养端,培养阶层要保证人才推送的质量;教师招聘要严标准,资格审查、能力展示都要严谨规范。
3.2 改革课程设置
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改革课程设置,课程、项目多样化,实施多学科交叉。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科目与专项设置、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3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教师进行多方面的考核,除了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专项技能以外,应该把实践能力列入考核范围。提高教师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注重教师的执教能力、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尤其是小学教师,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发展,多与家长沟通,提供一些合理的营养方面的指导。
3.4 优化资源配置
学校对于在编教师要经常提供培训的机会,使每个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及时的得到更新,不管是哪个阶段的教师都应该有相应的科研能力,接触新事物,学校进行定期的考核,对于不合格的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培训结束仍不合格予以替换,节约人才资源,提高有效供给。
4 结语
供给侧改革强调的是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在体育教师培养端应该注重质量,而不只是追求数量,有效供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科学的、进步的、完善的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才能满足素质教育实施要求。体育教育需要高校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健全人才培养制度,与时俱进,实施个性化、差异教学,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体教结合,完善体育设施,稳定、明确、细化教学目标,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为体育教师培养提供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李博.“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2):52-58.
[2] 李丽.我国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5(6):71-73.
[3] 潘琨,钱明.我国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2):77-78.
[4] 肖潇,史可.2016全国两会热词前瞻[R].新华网,2016.
[5] 刘亮,王惠.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供需矛盾的消解与改革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4):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