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习作不仅展示了其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在不自觉中呈现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如:与父母的冲突,与老师关系的偶尔不和谐,和同学之间的摩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考试中的失误,社会不良诱惑的影响等等。这些心理问题虽然看似不大,但如果不及时疏导、将直接影响这个孩子的心理健康乃至以后的成长。作为负责任的语文老师,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也应该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及时清除他们心中的“艾草”,使他们文笔更流畅、心灵更美好。
那么,如何把习作指导和心理疏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呢?
一、在习作指导中引导学生充分释放负面情绪
既然作文是反映学生心灵的“窗口”,那么我们语文教师理应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关注孩子们的情感和需要,在习作指导中巧妙渗入心理心理疏导,让孩子们的心灵在习作中走向自由,走向快乐。本学期,我就适时指导孩子写了几篇宣泄情感的作文:《成长中的烦恼》、《××,我想对你说》及开放性作文《编故事,解情绪,诉心声》。习作前,我先让学生相互倾诉自己心中的烦恼,孩子们很羞涩,不肯说。为了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我以朋友的身份向孩子们倾诉自己在生活、工作、交往中的烦恼,如:工作中有时不被理解、想念在外读书的孩子等,终于引起了孩子们感情的共鸣,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了…… 交流过后,我让他们把烦恼事列上清单,然后把印象最深的写下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吓一跳:瞧,吴刚在文中写道:“爸爸妈妈离开我至少三个月了,我就和爷爷奶奶生活……上个星期三开家长会,我也给爷爷讲了,可他又说忙,他没有来……我真想哭。爸爸好不容易才回家,可才这么两个晚上,他又要走了……”看到这,我心中一颤,我理解了这个孩子为什么最近老往网吧跑,任凭奶奶的唠叨,老师的苦口婆心就是不改,原来他是想用这个办法来“报复”爸爸妈妈,引起关注,好使他们回家呀!
而张晴在文中道出了自己内心的挣扎:“我是一个沉默内向的女孩,不喜欢在人前表露自己的心事,可是我最近却喜欢上了一个男生……我现在满脑子都是他的影子:上课时、吃饭时、做作业时、睡觉时……他无处不在。我想向他说,又不好意思,他和别的女同学说话我就气他……老师,你说该怎么办?”
这个被“情 ”所困的孩子在文中倾诉自己的思念、痛苦,甚至嫉妒,那些不便启齿的心理矛盾在文中呈现,这是对老师多大的信任啊!而我也终于明白她最近成绩下滑的原因。
当学生把憋在心里的不满、困惑、委屈通过笔尖充分倾诉出来后,他们会感到全身轻松,而这其实也是宝贵的习作资源。
二、在习作点评中引导学生及时走出心理困惑
学生在习作中充分宣泄内心的情感后,教师就应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评语,或娓娓化解、或耐心劝导,字字句句轻扣学生心弦,切忌怠慢。让学生通过阅读老师的批语,及时得到老师的建议和帮助,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例如:上文吴刚的作文,我是这样点评的:“你能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说明你对老师很信任,谢谢你!我理解你的一些做法,但你想过没有,父母之所以在外奔波,是想为你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呀。他们是深爱着你的!在外打拼很不容易,试着理解他们,做一个让他们放心的孩子,好吗?”同时,我还电话联系到他的父母,请他们在工作之余,多与孩子沟通,让他们的爱孩子能感受到,尽量多回家看看孩子。孩子父母很配合,慢慢地孩子的心态变得平和了,上网吧的次数少多了,人也精神了。
对于张晴的作文,我的点评是:“青春期的萌动是很正常的现象,老师懂你,说明你成长了。不过成长中的你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知识的积累和品行的修炼。建議你多和大家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慢慢地视野开阔了,对他的神秘感也就会渐渐消失了,试试看!”没有向家长告状,没有在班级里大肆批评,以她乐意接受的方式疏导她,这个聪明的孩子很快明白过来,笑容又重新在她脸上绽放。
事实证明:学生最喜欢的作文批语就是能让他们心中豁然开朗的语言,哪怕只有一句,也如春风化雨!
在作文教学中融入心理疏导,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 而且还能使学生的心理变得更健康,我们何乐而不为?
那么,如何把习作指导和心理疏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呢?
一、在习作指导中引导学生充分释放负面情绪
既然作文是反映学生心灵的“窗口”,那么我们语文教师理应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关注孩子们的情感和需要,在习作指导中巧妙渗入心理心理疏导,让孩子们的心灵在习作中走向自由,走向快乐。本学期,我就适时指导孩子写了几篇宣泄情感的作文:《成长中的烦恼》、《××,我想对你说》及开放性作文《编故事,解情绪,诉心声》。习作前,我先让学生相互倾诉自己心中的烦恼,孩子们很羞涩,不肯说。为了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我以朋友的身份向孩子们倾诉自己在生活、工作、交往中的烦恼,如:工作中有时不被理解、想念在外读书的孩子等,终于引起了孩子们感情的共鸣,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了…… 交流过后,我让他们把烦恼事列上清单,然后把印象最深的写下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吓一跳:瞧,吴刚在文中写道:“爸爸妈妈离开我至少三个月了,我就和爷爷奶奶生活……上个星期三开家长会,我也给爷爷讲了,可他又说忙,他没有来……我真想哭。爸爸好不容易才回家,可才这么两个晚上,他又要走了……”看到这,我心中一颤,我理解了这个孩子为什么最近老往网吧跑,任凭奶奶的唠叨,老师的苦口婆心就是不改,原来他是想用这个办法来“报复”爸爸妈妈,引起关注,好使他们回家呀!
而张晴在文中道出了自己内心的挣扎:“我是一个沉默内向的女孩,不喜欢在人前表露自己的心事,可是我最近却喜欢上了一个男生……我现在满脑子都是他的影子:上课时、吃饭时、做作业时、睡觉时……他无处不在。我想向他说,又不好意思,他和别的女同学说话我就气他……老师,你说该怎么办?”
这个被“情 ”所困的孩子在文中倾诉自己的思念、痛苦,甚至嫉妒,那些不便启齿的心理矛盾在文中呈现,这是对老师多大的信任啊!而我也终于明白她最近成绩下滑的原因。
当学生把憋在心里的不满、困惑、委屈通过笔尖充分倾诉出来后,他们会感到全身轻松,而这其实也是宝贵的习作资源。
二、在习作点评中引导学生及时走出心理困惑
学生在习作中充分宣泄内心的情感后,教师就应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评语,或娓娓化解、或耐心劝导,字字句句轻扣学生心弦,切忌怠慢。让学生通过阅读老师的批语,及时得到老师的建议和帮助,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例如:上文吴刚的作文,我是这样点评的:“你能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说明你对老师很信任,谢谢你!我理解你的一些做法,但你想过没有,父母之所以在外奔波,是想为你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呀。他们是深爱着你的!在外打拼很不容易,试着理解他们,做一个让他们放心的孩子,好吗?”同时,我还电话联系到他的父母,请他们在工作之余,多与孩子沟通,让他们的爱孩子能感受到,尽量多回家看看孩子。孩子父母很配合,慢慢地孩子的心态变得平和了,上网吧的次数少多了,人也精神了。
对于张晴的作文,我的点评是:“青春期的萌动是很正常的现象,老师懂你,说明你成长了。不过成长中的你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知识的积累和品行的修炼。建議你多和大家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慢慢地视野开阔了,对他的神秘感也就会渐渐消失了,试试看!”没有向家长告状,没有在班级里大肆批评,以她乐意接受的方式疏导她,这个聪明的孩子很快明白过来,笑容又重新在她脸上绽放。
事实证明:学生最喜欢的作文批语就是能让他们心中豁然开朗的语言,哪怕只有一句,也如春风化雨!
在作文教学中融入心理疏导,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 而且还能使学生的心理变得更健康,我们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