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社会的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多媒体技术和设备不断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形象直观,对教育方式、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现代教育视角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普通话训练的优化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推广普通话的进程。正是由于普通话是有声训练,因而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正好得以发挥。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普通话的成绩或失误总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之后才能显现出来,推广普通话常常由此而被忽视和冷落。同时,由于普通话的训练细致而烦琐,涉及到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训练内容极其抽象,人们感到枯燥、乏味,自然缺少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因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动画和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改变了传统训练的单一模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计算机多媒体的声音、图像、三维动画等功能,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运用图、声、像、文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将数据、文字、图像、声音融为一体,制成课件后,按教学的需要创设教学情境,随时变换组合,甚至可以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从而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等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切实提高普通话训练的效率。例如,平卷舌z、c、s和zh、ch、sh、r声母的字,虽然在普通话语音里分得很清楚,却是有些地区人学习的主要难点,有些人只发平舌音,有些人只发卷舌音。平卷舌的发音错误很多,而进行训练又因为此类字词量大而找不到恰当的方法。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把平卷舌字音多的一些诗词、儿歌等,配上画面,打上字幕,投到屏幕上,人们随着画面的变化,进行跟读等方法练习发音,自然兴趣浓厚。儿歌《拾豆豆》中有这样两句:“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瘦瘦”,其中就有“吃、长、肉肉、吃、瘦瘦”七个平卷舌音。平时,单个字读不容易记住,年龄大的学生又不爱念儿歌了,相反看着有趣的画面,按着有特定标志的字幕练说普通话,容易达到训练目的。
2.提供直观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前人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普通话训练中,使用多媒体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韵母o常常被大多数人读错,即把o韵母的圆唇音读成uo韵母的合口音或e韵母音。如把“玻bo璃”读成“玻buo或be璃”,“破po坏”读成“破pe坏”等等。o和e的读音容易区分,只是圆唇和不圆唇,o和uo的发音却是不同的。o是单韵母,是圆唇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始终不动;uo是复韵母,发音时有一个由u向o滑动的过程,舌位和唇形是变化的。但是,由于o和uo的发音过程在口腔内部,人们不能看到,也不好模仿,因此造成了学习和辨别的困难。运用多媒体手段,制成教学软件,把o和uo的发音过程通过舌位图从始至终全部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o和uo的发音自然不会再出错。
3.展示多样方法,提高训练效果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多媒体集成、交互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虚拟化的教学情境、教学信息的扩充等功能和学生地位的主体性,使学习突破了教室和学校的空间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使学生能够对内容有充分的感知,也使教师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进行教学设计。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下进行普通话训练,可以呈现多样方法,提高训练质量。
(1)跟读法
儿歌、古诗、散文等形式,根据内容需要,编配成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加上悦耳和谐的声音效果,利用字幕反复进行跟读,从而使人们在新鲜感中学好普通话。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中,“春、知、时、节、随、潜、入、生、润、声”这些字的读音都容易读错。训练中,可利用多媒体制成课件,先让学生看着画面听读,再看字幕跟读,视、听、读相结合,既节省了训练时间,又提高了训练的效果。
(2)对照法
有很多字词,读音容易让人混淆,可把这样的字词放到句子里,用汉语拼音进行对照注音,人们按拼音来对读,准确无误,省时省力,既加大了训练量,也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如生活中常用的“出租、税务、宽窄、粗细、晒太阳”等很多卷舌音经常容易读错。训练中,单个词的反复诵读、机械记忆,学生感到枯燥,效果也不明显。利用多媒体技术给每个词注音后编到多个句中,通过读一个一个的句子,并按注音对照诵读,自然能很快纠正读音。
(3)提示法
朗读文章,可先自己对照字幕练读,再按注音文章进行检验朗读,从而起到提示作用。同时通过前后对比,让人直接感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被调动起来。朗读作品是凭借文字进行的综合性训练,是对学生平时掌握的单音节字、双音节词的读音是否准确的检验。除了语速、停顿、重音等基本的朗读技巧之外,还有轻声、儿化、变调等各种音变现象。朗读者要通过自己的声音,准确、完整地传达出文章所写的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把书面语言变为有生命的、诉诸人听觉的有声语言,这需要朗读者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素质、比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驾驭有声语言的能力。训练中,学生的独自练习没有参照,个别字的读音是否标准,音变是否正确,语速是否恰当,他们自己没有把握。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朗读训练,可让学生先自己对照字幕练读,再按注音文章进行检验朗读以扫清语音障碍,再听范读,这样通过注音检验和范读的双重提示,形成前后对比,学生能很快发现自己不准确的发音,并及时改正,效果自然明显。
(4)引导法
说话,是社会生活中人们互相传递信息,互相沟通情感的一种最简便、最常用的交际方式。普通话测试话题说话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因此,话题说话是对说话者心理素质、思维品质和语言组织能力的综合测试。平时的训练中,因为学生有畏难情绪,常常面对话题无从开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丰富生动的画面和恰当的指点或提纲挈领的引导,学生思路开阔,没有障碍,能很快接受,不失为练习说话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接受学习方式的不足,打破了传统学习与训练方式在沟通交流方面的屏障,为学生提供了能认知、能体验、能感悟的渠道,使普通话训练活动更高效、更生动、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M].中国教育报2000-11-7.
[2]张小真,多媒体与网络课件——设计原理·制作技术[M],陕西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章剑卫,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www.cbe21.com.cn.
(黑龙江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普通话的成绩或失误总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之后才能显现出来,推广普通话常常由此而被忽视和冷落。同时,由于普通话的训练细致而烦琐,涉及到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训练内容极其抽象,人们感到枯燥、乏味,自然缺少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因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动画和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改变了传统训练的单一模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计算机多媒体的声音、图像、三维动画等功能,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运用图、声、像、文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将数据、文字、图像、声音融为一体,制成课件后,按教学的需要创设教学情境,随时变换组合,甚至可以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从而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等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切实提高普通话训练的效率。例如,平卷舌z、c、s和zh、ch、sh、r声母的字,虽然在普通话语音里分得很清楚,却是有些地区人学习的主要难点,有些人只发平舌音,有些人只发卷舌音。平卷舌的发音错误很多,而进行训练又因为此类字词量大而找不到恰当的方法。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把平卷舌字音多的一些诗词、儿歌等,配上画面,打上字幕,投到屏幕上,人们随着画面的变化,进行跟读等方法练习发音,自然兴趣浓厚。儿歌《拾豆豆》中有这样两句:“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瘦瘦”,其中就有“吃、长、肉肉、吃、瘦瘦”七个平卷舌音。平时,单个字读不容易记住,年龄大的学生又不爱念儿歌了,相反看着有趣的画面,按着有特定标志的字幕练说普通话,容易达到训练目的。
2.提供直观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前人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普通话训练中,使用多媒体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韵母o常常被大多数人读错,即把o韵母的圆唇音读成uo韵母的合口音或e韵母音。如把“玻bo璃”读成“玻buo或be璃”,“破po坏”读成“破pe坏”等等。o和e的读音容易区分,只是圆唇和不圆唇,o和uo的发音却是不同的。o是单韵母,是圆唇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始终不动;uo是复韵母,发音时有一个由u向o滑动的过程,舌位和唇形是变化的。但是,由于o和uo的发音过程在口腔内部,人们不能看到,也不好模仿,因此造成了学习和辨别的困难。运用多媒体手段,制成教学软件,把o和uo的发音过程通过舌位图从始至终全部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o和uo的发音自然不会再出错。
3.展示多样方法,提高训练效果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多媒体集成、交互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虚拟化的教学情境、教学信息的扩充等功能和学生地位的主体性,使学习突破了教室和学校的空间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使学生能够对内容有充分的感知,也使教师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进行教学设计。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下进行普通话训练,可以呈现多样方法,提高训练质量。
(1)跟读法
儿歌、古诗、散文等形式,根据内容需要,编配成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加上悦耳和谐的声音效果,利用字幕反复进行跟读,从而使人们在新鲜感中学好普通话。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中,“春、知、时、节、随、潜、入、生、润、声”这些字的读音都容易读错。训练中,可利用多媒体制成课件,先让学生看着画面听读,再看字幕跟读,视、听、读相结合,既节省了训练时间,又提高了训练的效果。
(2)对照法
有很多字词,读音容易让人混淆,可把这样的字词放到句子里,用汉语拼音进行对照注音,人们按拼音来对读,准确无误,省时省力,既加大了训练量,也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如生活中常用的“出租、税务、宽窄、粗细、晒太阳”等很多卷舌音经常容易读错。训练中,单个词的反复诵读、机械记忆,学生感到枯燥,效果也不明显。利用多媒体技术给每个词注音后编到多个句中,通过读一个一个的句子,并按注音对照诵读,自然能很快纠正读音。
(3)提示法
朗读文章,可先自己对照字幕练读,再按注音文章进行检验朗读,从而起到提示作用。同时通过前后对比,让人直接感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被调动起来。朗读作品是凭借文字进行的综合性训练,是对学生平时掌握的单音节字、双音节词的读音是否准确的检验。除了语速、停顿、重音等基本的朗读技巧之外,还有轻声、儿化、变调等各种音变现象。朗读者要通过自己的声音,准确、完整地传达出文章所写的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把书面语言变为有生命的、诉诸人听觉的有声语言,这需要朗读者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素质、比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驾驭有声语言的能力。训练中,学生的独自练习没有参照,个别字的读音是否标准,音变是否正确,语速是否恰当,他们自己没有把握。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朗读训练,可让学生先自己对照字幕练读,再按注音文章进行检验朗读以扫清语音障碍,再听范读,这样通过注音检验和范读的双重提示,形成前后对比,学生能很快发现自己不准确的发音,并及时改正,效果自然明显。
(4)引导法
说话,是社会生活中人们互相传递信息,互相沟通情感的一种最简便、最常用的交际方式。普通话测试话题说话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因此,话题说话是对说话者心理素质、思维品质和语言组织能力的综合测试。平时的训练中,因为学生有畏难情绪,常常面对话题无从开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丰富生动的画面和恰当的指点或提纲挈领的引导,学生思路开阔,没有障碍,能很快接受,不失为练习说话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接受学习方式的不足,打破了传统学习与训练方式在沟通交流方面的屏障,为学生提供了能认知、能体验、能感悟的渠道,使普通话训练活动更高效、更生动、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M].中国教育报2000-11-7.
[2]张小真,多媒体与网络课件——设计原理·制作技术[M],陕西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章剑卫,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www.cbe21.com.cn.
(黑龙江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