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精神”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oke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精神",是指新中国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进程中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一种持久性的状态和特征。如果把新中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集中到一个点上,那就是铸就了以追求真正的民族平等、精心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和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不懈奋斗为核心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精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精神",既是观察和评价新中国民族工作理念和民族政策实践成效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民族工作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所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精神",是新中国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所在和希望所在。深刻认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形成原因和重大意义,有利于正确认识新中国民族工作光辉历程、伟大成就、重大意义、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目标任务和科学方法,增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其他文献
民国时期,随着绥远交通体系的完善、经济水平的提升、人口的增长与市场规模的扩大,长期被忽视的渔业资源开始得到关注。渔场与渔民数量增加,鱼获商品化加强,渔业市场日趋广阔,渔业技术显著提升使绥远的"水上牧场"史无前例地得到开发。但这一渔业开发进程却受到了绥远部分牧区蒙民的抵制。从表面上看,这仅是因宗教信仰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分歧,是在藏传佛教灵魂转世思想下,信众会认为鱼虾之魂与牲畜相关,鱼类的命运与牲畜甚至牧民自身的命运亦是紧密相连。从社会经济角度看,绥远地区的渔业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二者不仅拥有共同的从业群
蒙元时期的农业发展及农业制度是重要而且复杂的议题。学界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问题描述上。大蒙古国初期,统治区域主要集中在蒙古高原,适宜农业生产的区域较少,农业发展不占主要地位,农业制度几乎无从谈起。窝阔台汗时期,随着战争向南推进,适宜农业发展的区域扩大,即便依然以游牧业为主,但在适宜地区逐渐发展农业,并制定了丙申税制。蒙哥汗时期,统治区域扩展到中原地区,统治者及时地调整统治政策,逐渐形成民田和官田两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为了配合战争的需要,统治者扩大官田中屯田范围,并发展农业,增加收取赋税的区域。忽必烈
蒙古兴起于朔漠草原,牧放畋猎是其主要的生活方式,本无须考虑马匹饲养的问题。但随着忽必烈时期政治中心逐渐南移,农耕区的燕京(中统五年改称中都,至元九年改称大都)政治地位越来越高,后成为两都之一。在两都巡幸制度下,每年冬季大量宿卫马匹跟随皇帝到达大都,其饲养就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初期,小部分马匹集中于大都饲养,大部分马匹被分散到大都周边州县散养。这些宿卫或冒支官粮,或骚扰百姓,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元成宗时(1295-1307)曾在短时期内采取团槽法饲养,但元英宗时期(1320-1323)被废止。后张珪
福贡傈僳语作为一种以动词结尾(SOV/APV)、分析型为主的语言,其虚词或语法标记较为复杂,有表示动词及其论元关系的施受标记,但都不是强制性的,它们会受语义、句法及语用的制约。在福贡傈僳语的基本结构中,可根据动词的及物性与不及物性,将基本结构分为及物动词结构和不及物动词结构两类。文章基于其基本结构的基础之上对施受标记在施受关系以及受施关系中的出现规律做了分析,发现在生命度差异、句法结构、话题化以及论元省略等因素的制约下,施事标记-ne33和受事标记-tε33会有规律地出现在施事论元和受事论元之后,在句中起
尚书省令史是金朝处理文书事务的吏员,分女真、汉、契丹三种族别。从省令史担任者的前职分布来看,基本上是低级地方官,以县令为主。女真令史主要出身于女真字学生和吏员,熙宗时期正式确立汉人令史的来源为进士出身者,正隆时期汉人令史全部取自吏员,契丹令史主要出身于吏员。金朝中期,女真令史的出身是女真进士、吏员及宰执宗室子弟,汉人令史的出身是进士和宰执子弟。金朝末期,出现重吏抑士之风,汉人令史中吏员出身者的比例再度上升。根本原因在于动荡时局导致的"急于事功"之追求,亦与科举弊端形塑下士人往往不堪事任的现实有关。金朝
东乡语是东乡族的母语。尽管在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目前有86%的东乡族人使用东乡语,但整个临夏地区约有68%的东乡族能熟练使用汉语,其中以国家通用语为主的义务教育对东乡语的影响越来越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东乡族自治县为地理界定的东乡社会在现代教育、交通、广电网络、社会组织结构和人口迁移、流动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迁,东乡语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使用层面与汉语逐渐形成共存并用、各有侧重的格局,如,家庭层面以东乡语为主、汉语为辅;社会层面东乡语与汉语共存并用;学校层面以汉语为主、东乡语为辅。在汉语的不
民间文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和途径,但面临着传承与传播的困境。从纵向发展角度看,年轻人的城市化流动伴随着乡村社区的老龄化,使民间文学的代际传承呈现阻滞倾向;从横向传播角度看,生活方式的私密空间化,使传统民间叙事讲述活动的公共空间日渐萎缩;从认知结构看,部分民间叙事的知识基础改变,其存在的合理性受到质疑。乡村振兴战略为民间文学传承与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动力与契机,其当下传承与传播策略包括:变自发传承为主动传播,脱离"被保护"状态,积极融入市场经济,实现民间文学产业化;将无形的民俗文化与有形传播空间相
神话思维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以人类大脑中形成的物象经验为基础,并经过向意象图式的转化,以神话叙事的样态呈现出来。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神话思维的叙事转化经历了身体叙事的感性形式、文字叙事的理性形式及技术时代的神话叙事。以大众身体参与的感性形式构成对神话神圣性的确证,同时通过一系列重复的模式化行为,以及全体人员身体的参与,履行对于世界的解释作用。小说的神话叙事则是探讨神话思维如何完成叙事转化的最理想对象。作为人类延续至今的思维方式,神话思维通过叙事转化的形式,为人类提供了观照历史的另一种角度,同
设官驻军是清政府加强对藏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驻藏大臣作为清政府派往西藏的最高行政官员,巡边是其履行治藏职责的重要方面。驻藏大臣巡边制度始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抗击廓尔喀第一次入侵西藏战争后,至五十九年抗击廓尔喀第二次入侵西藏战争后,形成定制。关于驻藏大臣巡边制度的具体内容,不同历史时期不尽相同,但其核心内容不外乎两点,即一督察驻军操演,二勘察界标。驻藏大臣巡边制度演变遵从的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便于驻藏大臣履行巡边职责,二是不"扰害百姓"。从乾隆直至嘉庆年间,驻藏大臣巡边制度都得到了较好执行,发挥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着把诸如语言、文化、宗教等因素整合到统一的民族国家体系的国家建设任务。公民权保障政策、多元文化政策、国族一体化、基于族群因素的区域自治,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探索的处理族群多样性与国家一体化建设张力的几种主要模式。少数族群公民权的承认和保护是少数族群对所属国家产生认同、增强国家归属感的基本条件。多元文化政策如果只停留在承认、尊重和保护文化差异性,而没有同步推进文化间、文化和社会交流交融,这种多元文化政策不足以维系国家统一。国族一体化模式,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