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非诚勿扰》里面,孙红雷在得知身患绝症之后提前给自己举行了追悼会;现实中,马云、刘永好、冯仑等也举办了一场集体追悼会,每个人给自己致悼词。有人说,生前葬礼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种无病呻吟的行为艺术,又或者压根就是一场秀。
追悼会,作为人生的闭幕式,以深切的怀念开始,以冗长的总结结束,然后,画上了最终的句点。而马云等人的生前追悼会,结束过去,却不是句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或者这就是生前追悼会的另一层内涵。
4月17日,新浪微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0年新浪以17美元的价格IPO,2014年新浪微博同样以17美元的价格IPO。同样的数字,环境却已天差地别。新浪上市被形容为赶上了“最后的好时光”,而新浪微博的上市却很可能意味着新浪历史的终结。
此时,为新浪微博举办一场“生前追悼会”,尤其显得恰到好处。不是“唱衰”,而是总结过往。当然,总结之后的新态势,则更是事在人为了。
新浪和微博基因搭得好
2006年,曹国伟从新浪创始人之一汪延的手中接过新浪CEO的职位,从那时起,曹国伟就在思考,新浪的未来方向在哪里?新浪要变,这是他一直知道的。
关于新浪微博,很多人都以为是曹国伟提出的,事实上,新浪微博的发起人另有其人。2009年5月,新浪管理委员会成员和一些高级主管,在成都召开例行的战略会议。一般来说,这种会议每年召开一到两次,各部门都会参与,讨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问题。那次会议上,新浪CFO余正钧第一次提出了做微博产品的想法。新浪两位副总裁彭少彬和王高飞也都附议:“微博和新浪的基因其实正好搭上了。”
事实上,曹国伟也早就有意涉及SNS。在此之前,新浪已经做了一个应用比较丰富的SNS——新浪“朋友”。当时,曹国伟把新浪博客从运营部剥离,放到了新成立的互动社区事业部,而这个互动社区事业部最重要的项目就是新浪“朋友”。据一些离开新浪的员工透露,2008年下半年,当时互动社区事业部总经理霍亮的团队最多的时候调集了新浪各大部门80%的工程师和美术设计师来做新浪“朋友 ”,应该算不小的人力投入了。然而,最后,曹国伟决定不推新浪“朋友”,就连王高飞都觉得奇怪:“在新浪这种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里,做出来了一款产品最后不上是蛮少见的。”
那次会议之后,新浪要做微博的消息在公司内部小范围传开了,一个多月之后,消息终于落地。经过调研分析,管理层明确了目标,决定做微博,由彭少彬主持开发。
时间非常紧,当时技术部员工被告知的日程是:7月14日立项,8月14日内测,8月21日邀请内测,8月28日公测。经过昏天黑地的研发后,项目组完成了既定任务,但预期的公测却因种种原因延迟了。
在微博初具雏形的时候,新浪执行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就在北京总部某会议室召集了十多名编辑开会,那次会议也成为新浪微博发展历史上颇具纪念意义的一个标点。会上,陈彤提出了两项任务:第一,要取得接近新浪名人博客的成功;第二,要抢在其他门户之前推出这个产品,让新浪成为首家推微博客的门户。
陈彤动用了新浪所有的资源来做微博,其手法就一个字“拉”——“拉微博”,就像当年拉博客一样。新浪网覆盖各行各业的频道编辑分别推荐各自领域的名人,统一到新浪微博运营负责人曹增辉那里,定出一个白名单。白名单的标准是:“要考虑这个人是否有名,还要考虑这个人是否足够安全。我们还在测试,如果谈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这就不太合适了。”核实之后,确定了一个千人左右的白名单,再发回到各个编辑的手上,成为他们“拉微博”的任务。而为了保证效率,这个任务是有严格规定的——每周四完成一次,每人定额完成一个名人和两个记者。拉到牛人的有额外奖励,而未完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还要罚200元。
这种几近变态的操作下,经过短短半年的扫荡,新浪微博形成了专属的“大V”群体。可以说,是这些“大V”造就了新浪微博的神话。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也正是“大V”,这是后话。
新浪微博元年,乌托邦的时代
原定于2009年8月28日的公测一拖再拖,直到新浪微博迎来它的“第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就是“李开复离职”——新浪微博成了李开复本人实时消息的重要发布平台——即将离职的李开复通过新浪微博发布业内秘闻及其新公司的招聘启事。通过成功的运作,新浪微博的内测人数猛增,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市场推广的效果。李开复是第一个取得如此效果的微博名人。
新浪微博公测两个月后,宣布用户破100万。在李开复、李宇春、姚晨等名人的带动下,玩微博成了一种潮流。《新周刊》更是推出封面专题,预言“140字会给中国信息传播与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2010年4月,曹国伟发给新浪员工的内部邮件中表示,新浪成立了专门的微博产品事业部,全面负责微博的开发、运营和规划,彭少彬兼任微博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此举也是在表明新浪对微博的高度重视。而与此同时,搜狐、网易、腾讯等已经相继进入微博行列,四大门户的微博之战由此开始。可惜的是,光是时间这点,新浪就占据了先机,另外三家的微博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处于“打酱油”的状态,而新浪微博也从这时候开始其传奇、嚣张却又危险的进程。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其实更准确地说,是“新浪微博元年”。2月4日,韩寒注册新浪微博,发了一个字“喂”,万人点赞。这都是“大惊小怪”了,之后的“日记局长”、辽宁庄河千人市政府下跪事件、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湖南凤凰少女坠楼案、“我爸是李刚”、常德抢尸直播、宝马反复碾轧男童案、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唐骏学历门、方舟子遇袭案、史上最牛工资单、物美价廉的机关食堂菜谱、官二代直接当公务员……每一件都是掷地有声,这些原本埋藏在社会阴暗角落的不公、不法、强权事件,都借着新浪微博而曝光。同时,官员和公关机构的加入,让新浪微博显得更加耀眼夺目,微博问政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中国社科院发布《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中称,微博正在改变着中国互联网舆论载体的格局,成为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众人呐喊:公开、公平、公正可望在网络上得到真实演绎。一时之间,新浪微博似乎成了一个天然的“乌托邦”。 树大招风,监管和政策的变量
树大招风,当微博越来越开放时,管理上的瓶颈自然会出现。2010年7月13日,网易微博忽然关闭,内部人士称是“自我监控不严”所致。与此同时,新浪微博的LOGO旁边加上了“测试版”的醒目标志。尽管新浪方面避谈此事,但也有内部人士表示,“是微博的言论没有及时监控,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内容”。
监管和政策因素是新浪微博最大的变量,这点在不久的将来得到了印证。
2011年,“7·23”动车事故之后,微博上各类流言迅速扩散。一个月后,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视察新浪公司,敦促他们要“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坚决杜绝虚假信息”。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国家互联网资讯办主任王晨在一次关于微博管理的经验交流会上,再次表示,希望“微博网站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不给谣言提供传播渠道;对捏造事实、编造谎言在网上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为了保护刚刚萌芽的微博产品,曹国伟下发紧急命令,对微博采取最严厉的监管等级——发言中但凡带有对政府嘲讽不敬的内容,都有可能直接封杀该用户。
同时,组建新浪官方辟谣小组,成员固定7人,皆是从新浪新闻中心的60人中抽调出来的精兵强将。这7个人实行24小时三班倒的机制,白天4人,晚上3人,日夜不停连轴转。当别人都下班休息的时候,则往往是他们最忙的时候。面对紧急情况,辟谣小组还会从其他部门抽调人手以补不足。比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各种有关震后的消息满天飞,谣言数量也倍增,辟谣小组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力,增加到20余人。
然而,即便是最严厉的监管等级,也难以抵挡微博病毒式的传播方式。新浪在向美国SEV递交的2011年20-F年报中提到:“我们有可能违反《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的相关要求,这可能导致未来公司遭受处罚,包括停止部分微博功能、终结微博运营或者中国政府采取的其他处罚措施。以上任一行动都将给我们的股票价格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一度,关于新浪微博面临巨大监管压力可能导致关闭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新浪方面的回应是,2011年3月2日,用户超过1亿。
成败皆“大V”
新浪微博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拉微博”,而它做的最错误的决定也正是创造了这个奇葩的群体——“大V”。
目前拥有6663万粉丝的姚晨是最早开通新浪微博的一批明星,也是新浪一手捧出来的微博女王,其地位无可撼动。新浪微博上市,曹国伟特地邀请姚晨一起敲响纳斯达克的上市钟。
从姚晨到蔡康永、小S,再到潘石屹、任志强等等,新浪微博靠名人效应迅速上位。但是,名人资源的一系列变故也让新浪微博有点吃不消。
近日,网络红人“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审被判有期徒刑3年。“秦火火”应该是首个获罪的网络造谣者,央视新闻联播就“秦火火”事件做出评论:“‘秦火火’本来名不见经传,所炮制的谣言只在小圈子内传播。没有 ‘大V’的推波助澜,谣言也不会造成那么大的危害。在谣言生成和传播的灰色利益链上,一些‘大V’不负责任,已经沦为大谣,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清理谣言的生存土壤,除了依法严惩造谣者之外,也不能放过那些恶意传谣的大谣们。”
“谣言的生存土壤”不就是新浪微博吗?在经历过初期的“乌托邦”之后,新浪微博长期处于监管与被监管的纠结中。随着“秦火火”、薛蛮子等“大V”的相继出事,微博上所谓的“意见领袖”偃旗息鼓,而衍生出来的却是更野蛮的微博营销。
“大V”的微博早已明码标价,据传,“李冰冰”报价为12万元,“易建联”报价为14万元……而除了这些“大V”,更张狂的是草根微博。自媒体人潘跃飞的一篇文章《暗黑微博史》里面说道:新浪微博的广告生态就是,要脸的赚不到钱,没节操的盆满钵满。这篇文章后来被新浪“封杀”了,足见当时的野蛮生长。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所谓的草根微博实际上都是控制在几个草根“大V”的手上——蔡文胜、杜子建和“酒红冰蓝”(肖俊丽)等。他们在新浪微博平台开展了自己的事业——微博营销,收入惊人。
和草根的风生水起相比,新浪微博作为平台却处境尴尬。2009年到2012年,三年不到,新浪已在微博上投入2.8亿美元,而来自微博部分的业务2012年总收入不到6600万美元,商业化成了新浪微博的首要任务。一方面,新浪微博开始介入微博营销市场,既然是在自己的平台,岂有为他人做嫁衣的道理。新浪微博推出了营销产品“粉丝通”,主要针对天猫和淘宝卖家,以帮助其基于社交网络推广店铺。另一方面,为了摆脱基于展示广告的单一商业模式,新浪也在平台级产品研发上举动频繁。
新浪探索微博商业化的道路,很漫长,也很可悲。其间推出过不下十款产品,但无论是微话题,还是微直播、微公益、微游戏、微搜索、微群、微吧、微刊……效果都不明显。
“曹会计”引狼救微博
2013年元旦的前三天,曹国伟发送内部邮件:“新浪刚刚进行了多年来第一次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进行的架构重建。”新的架构将新浪分拆为门户和微博两大板块,门户由新浪COO、销售副总裁杜红负责,而微博由曹国伟亲自负责,负责微博无线产品的副总裁王高飞出任微博业务总经理。而此前一直主导微博的彭少彬被分配到了“可有可无”的产品创新部门。这个调整一方面反映了曹国伟对微博的决心,也释放了微博单独上市的信号;另一方面,人员的变动暴露的是新浪内部的派系斗争。
商业化探索屡屡折戟,再加上内斗的消耗,更不幸的是,腾讯推出新产品微信,内忧外患,那时的新浪微博就像一个身患晚期癌症的病人,而且是从骨血里开始病变的病人,只能在大家的注视中等待死亡。
为了做一个“懂政治”的微博,曹国伟在监管上收得越来越紧,原本的“大V”战略也效应全无。此时的新浪微博正式改名“微博”,不是在为打败其他微博,称霸这个平台而欢呼,更多的是在预示微博不一定是新浪的微博了。
癌变的病人怎么救?曹国伟在接手新浪之前被称作“曹会计”,其MBO展现出的高超财技令业界震惊。这次,能拯救新浪微博的依然是曹国伟的财技。
2013年4月29日,阿里巴巴宣布以5.86亿美元收购新浪微博18%的股份,成为新浪微博第二大股东。同时,阿里巴巴还附赠新浪微博3年3.8亿美元的广告,直接让新浪微博2013年四季度实现首次盈利。值得关注的是,在新浪微博IPO之前,新浪持有新浪微博的股份为77.6%,完成发行之后,新浪持股降至56.9%,而阿里巴巴的比例升为32%。另外,新浪管理层合计占股3%,曹国伟持股比例为1.2%。
有人说,因为曹国伟不是新浪的创始人,才会舍得以这样的比例卖给阿里巴巴,换作是杨致远的雅虎,是绝对不可能的。曹国伟将马云引进家门,或者是狼或者是虎,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浪微博迫切需要阿里巴巴资金的注入,即便未来的新浪微博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商品展示平台。
新浪微博上市后,已经没有人讨论其商业化道路。曹国伟说,他们选择了最不好的时机上市。不过,能在任何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大转身,变成商品展区又如何?当某一天,新闻报道,曹国伟套现时,大家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为新浪微博献上鲜花了。
追悼会,作为人生的闭幕式,以深切的怀念开始,以冗长的总结结束,然后,画上了最终的句点。而马云等人的生前追悼会,结束过去,却不是句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或者这就是生前追悼会的另一层内涵。
4月17日,新浪微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0年新浪以17美元的价格IPO,2014年新浪微博同样以17美元的价格IPO。同样的数字,环境却已天差地别。新浪上市被形容为赶上了“最后的好时光”,而新浪微博的上市却很可能意味着新浪历史的终结。
此时,为新浪微博举办一场“生前追悼会”,尤其显得恰到好处。不是“唱衰”,而是总结过往。当然,总结之后的新态势,则更是事在人为了。
新浪和微博基因搭得好
2006年,曹国伟从新浪创始人之一汪延的手中接过新浪CEO的职位,从那时起,曹国伟就在思考,新浪的未来方向在哪里?新浪要变,这是他一直知道的。
关于新浪微博,很多人都以为是曹国伟提出的,事实上,新浪微博的发起人另有其人。2009年5月,新浪管理委员会成员和一些高级主管,在成都召开例行的战略会议。一般来说,这种会议每年召开一到两次,各部门都会参与,讨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问题。那次会议上,新浪CFO余正钧第一次提出了做微博产品的想法。新浪两位副总裁彭少彬和王高飞也都附议:“微博和新浪的基因其实正好搭上了。”
事实上,曹国伟也早就有意涉及SNS。在此之前,新浪已经做了一个应用比较丰富的SNS——新浪“朋友”。当时,曹国伟把新浪博客从运营部剥离,放到了新成立的互动社区事业部,而这个互动社区事业部最重要的项目就是新浪“朋友”。据一些离开新浪的员工透露,2008年下半年,当时互动社区事业部总经理霍亮的团队最多的时候调集了新浪各大部门80%的工程师和美术设计师来做新浪“朋友 ”,应该算不小的人力投入了。然而,最后,曹国伟决定不推新浪“朋友”,就连王高飞都觉得奇怪:“在新浪这种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里,做出来了一款产品最后不上是蛮少见的。”
那次会议之后,新浪要做微博的消息在公司内部小范围传开了,一个多月之后,消息终于落地。经过调研分析,管理层明确了目标,决定做微博,由彭少彬主持开发。
时间非常紧,当时技术部员工被告知的日程是:7月14日立项,8月14日内测,8月21日邀请内测,8月28日公测。经过昏天黑地的研发后,项目组完成了既定任务,但预期的公测却因种种原因延迟了。
在微博初具雏形的时候,新浪执行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就在北京总部某会议室召集了十多名编辑开会,那次会议也成为新浪微博发展历史上颇具纪念意义的一个标点。会上,陈彤提出了两项任务:第一,要取得接近新浪名人博客的成功;第二,要抢在其他门户之前推出这个产品,让新浪成为首家推微博客的门户。
陈彤动用了新浪所有的资源来做微博,其手法就一个字“拉”——“拉微博”,就像当年拉博客一样。新浪网覆盖各行各业的频道编辑分别推荐各自领域的名人,统一到新浪微博运营负责人曹增辉那里,定出一个白名单。白名单的标准是:“要考虑这个人是否有名,还要考虑这个人是否足够安全。我们还在测试,如果谈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这就不太合适了。”核实之后,确定了一个千人左右的白名单,再发回到各个编辑的手上,成为他们“拉微博”的任务。而为了保证效率,这个任务是有严格规定的——每周四完成一次,每人定额完成一个名人和两个记者。拉到牛人的有额外奖励,而未完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还要罚200元。
这种几近变态的操作下,经过短短半年的扫荡,新浪微博形成了专属的“大V”群体。可以说,是这些“大V”造就了新浪微博的神话。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也正是“大V”,这是后话。
新浪微博元年,乌托邦的时代
原定于2009年8月28日的公测一拖再拖,直到新浪微博迎来它的“第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就是“李开复离职”——新浪微博成了李开复本人实时消息的重要发布平台——即将离职的李开复通过新浪微博发布业内秘闻及其新公司的招聘启事。通过成功的运作,新浪微博的内测人数猛增,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市场推广的效果。李开复是第一个取得如此效果的微博名人。
新浪微博公测两个月后,宣布用户破100万。在李开复、李宇春、姚晨等名人的带动下,玩微博成了一种潮流。《新周刊》更是推出封面专题,预言“140字会给中国信息传播与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2010年4月,曹国伟发给新浪员工的内部邮件中表示,新浪成立了专门的微博产品事业部,全面负责微博的开发、运营和规划,彭少彬兼任微博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此举也是在表明新浪对微博的高度重视。而与此同时,搜狐、网易、腾讯等已经相继进入微博行列,四大门户的微博之战由此开始。可惜的是,光是时间这点,新浪就占据了先机,另外三家的微博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处于“打酱油”的状态,而新浪微博也从这时候开始其传奇、嚣张却又危险的进程。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其实更准确地说,是“新浪微博元年”。2月4日,韩寒注册新浪微博,发了一个字“喂”,万人点赞。这都是“大惊小怪”了,之后的“日记局长”、辽宁庄河千人市政府下跪事件、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湖南凤凰少女坠楼案、“我爸是李刚”、常德抢尸直播、宝马反复碾轧男童案、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唐骏学历门、方舟子遇袭案、史上最牛工资单、物美价廉的机关食堂菜谱、官二代直接当公务员……每一件都是掷地有声,这些原本埋藏在社会阴暗角落的不公、不法、强权事件,都借着新浪微博而曝光。同时,官员和公关机构的加入,让新浪微博显得更加耀眼夺目,微博问政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中国社科院发布《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中称,微博正在改变着中国互联网舆论载体的格局,成为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众人呐喊:公开、公平、公正可望在网络上得到真实演绎。一时之间,新浪微博似乎成了一个天然的“乌托邦”。 树大招风,监管和政策的变量
树大招风,当微博越来越开放时,管理上的瓶颈自然会出现。2010年7月13日,网易微博忽然关闭,内部人士称是“自我监控不严”所致。与此同时,新浪微博的LOGO旁边加上了“测试版”的醒目标志。尽管新浪方面避谈此事,但也有内部人士表示,“是微博的言论没有及时监控,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内容”。
监管和政策因素是新浪微博最大的变量,这点在不久的将来得到了印证。
2011年,“7·23”动车事故之后,微博上各类流言迅速扩散。一个月后,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视察新浪公司,敦促他们要“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坚决杜绝虚假信息”。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国家互联网资讯办主任王晨在一次关于微博管理的经验交流会上,再次表示,希望“微博网站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不给谣言提供传播渠道;对捏造事实、编造谎言在网上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为了保护刚刚萌芽的微博产品,曹国伟下发紧急命令,对微博采取最严厉的监管等级——发言中但凡带有对政府嘲讽不敬的内容,都有可能直接封杀该用户。
同时,组建新浪官方辟谣小组,成员固定7人,皆是从新浪新闻中心的60人中抽调出来的精兵强将。这7个人实行24小时三班倒的机制,白天4人,晚上3人,日夜不停连轴转。当别人都下班休息的时候,则往往是他们最忙的时候。面对紧急情况,辟谣小组还会从其他部门抽调人手以补不足。比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各种有关震后的消息满天飞,谣言数量也倍增,辟谣小组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力,增加到20余人。
然而,即便是最严厉的监管等级,也难以抵挡微博病毒式的传播方式。新浪在向美国SEV递交的2011年20-F年报中提到:“我们有可能违反《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的相关要求,这可能导致未来公司遭受处罚,包括停止部分微博功能、终结微博运营或者中国政府采取的其他处罚措施。以上任一行动都将给我们的股票价格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一度,关于新浪微博面临巨大监管压力可能导致关闭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新浪方面的回应是,2011年3月2日,用户超过1亿。
成败皆“大V”
新浪微博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拉微博”,而它做的最错误的决定也正是创造了这个奇葩的群体——“大V”。
目前拥有6663万粉丝的姚晨是最早开通新浪微博的一批明星,也是新浪一手捧出来的微博女王,其地位无可撼动。新浪微博上市,曹国伟特地邀请姚晨一起敲响纳斯达克的上市钟。
从姚晨到蔡康永、小S,再到潘石屹、任志强等等,新浪微博靠名人效应迅速上位。但是,名人资源的一系列变故也让新浪微博有点吃不消。
近日,网络红人“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审被判有期徒刑3年。“秦火火”应该是首个获罪的网络造谣者,央视新闻联播就“秦火火”事件做出评论:“‘秦火火’本来名不见经传,所炮制的谣言只在小圈子内传播。没有 ‘大V’的推波助澜,谣言也不会造成那么大的危害。在谣言生成和传播的灰色利益链上,一些‘大V’不负责任,已经沦为大谣,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清理谣言的生存土壤,除了依法严惩造谣者之外,也不能放过那些恶意传谣的大谣们。”
“谣言的生存土壤”不就是新浪微博吗?在经历过初期的“乌托邦”之后,新浪微博长期处于监管与被监管的纠结中。随着“秦火火”、薛蛮子等“大V”的相继出事,微博上所谓的“意见领袖”偃旗息鼓,而衍生出来的却是更野蛮的微博营销。
“大V”的微博早已明码标价,据传,“李冰冰”报价为12万元,“易建联”报价为14万元……而除了这些“大V”,更张狂的是草根微博。自媒体人潘跃飞的一篇文章《暗黑微博史》里面说道:新浪微博的广告生态就是,要脸的赚不到钱,没节操的盆满钵满。这篇文章后来被新浪“封杀”了,足见当时的野蛮生长。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所谓的草根微博实际上都是控制在几个草根“大V”的手上——蔡文胜、杜子建和“酒红冰蓝”(肖俊丽)等。他们在新浪微博平台开展了自己的事业——微博营销,收入惊人。
和草根的风生水起相比,新浪微博作为平台却处境尴尬。2009年到2012年,三年不到,新浪已在微博上投入2.8亿美元,而来自微博部分的业务2012年总收入不到6600万美元,商业化成了新浪微博的首要任务。一方面,新浪微博开始介入微博营销市场,既然是在自己的平台,岂有为他人做嫁衣的道理。新浪微博推出了营销产品“粉丝通”,主要针对天猫和淘宝卖家,以帮助其基于社交网络推广店铺。另一方面,为了摆脱基于展示广告的单一商业模式,新浪也在平台级产品研发上举动频繁。
新浪探索微博商业化的道路,很漫长,也很可悲。其间推出过不下十款产品,但无论是微话题,还是微直播、微公益、微游戏、微搜索、微群、微吧、微刊……效果都不明显。
“曹会计”引狼救微博
2013年元旦的前三天,曹国伟发送内部邮件:“新浪刚刚进行了多年来第一次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进行的架构重建。”新的架构将新浪分拆为门户和微博两大板块,门户由新浪COO、销售副总裁杜红负责,而微博由曹国伟亲自负责,负责微博无线产品的副总裁王高飞出任微博业务总经理。而此前一直主导微博的彭少彬被分配到了“可有可无”的产品创新部门。这个调整一方面反映了曹国伟对微博的决心,也释放了微博单独上市的信号;另一方面,人员的变动暴露的是新浪内部的派系斗争。
商业化探索屡屡折戟,再加上内斗的消耗,更不幸的是,腾讯推出新产品微信,内忧外患,那时的新浪微博就像一个身患晚期癌症的病人,而且是从骨血里开始病变的病人,只能在大家的注视中等待死亡。
为了做一个“懂政治”的微博,曹国伟在监管上收得越来越紧,原本的“大V”战略也效应全无。此时的新浪微博正式改名“微博”,不是在为打败其他微博,称霸这个平台而欢呼,更多的是在预示微博不一定是新浪的微博了。
癌变的病人怎么救?曹国伟在接手新浪之前被称作“曹会计”,其MBO展现出的高超财技令业界震惊。这次,能拯救新浪微博的依然是曹国伟的财技。
2013年4月29日,阿里巴巴宣布以5.86亿美元收购新浪微博18%的股份,成为新浪微博第二大股东。同时,阿里巴巴还附赠新浪微博3年3.8亿美元的广告,直接让新浪微博2013年四季度实现首次盈利。值得关注的是,在新浪微博IPO之前,新浪持有新浪微博的股份为77.6%,完成发行之后,新浪持股降至56.9%,而阿里巴巴的比例升为32%。另外,新浪管理层合计占股3%,曹国伟持股比例为1.2%。
有人说,因为曹国伟不是新浪的创始人,才会舍得以这样的比例卖给阿里巴巴,换作是杨致远的雅虎,是绝对不可能的。曹国伟将马云引进家门,或者是狼或者是虎,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浪微博迫切需要阿里巴巴资金的注入,即便未来的新浪微博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商品展示平台。
新浪微博上市后,已经没有人讨论其商业化道路。曹国伟说,他们选择了最不好的时机上市。不过,能在任何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大转身,变成商品展区又如何?当某一天,新闻报道,曹国伟套现时,大家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为新浪微博献上鲜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