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科研平台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针对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科研平台 大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179-01
随着我国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技体制改革呼声的日益高涨,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相结合成为当前教育科技界普遍认同的发展趋势[1]。高等院校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人才,既是教育质量的体现,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措施。
1 科研平台建设是创新团队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科研平台是凝聚方向、汇聚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2]。科技人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科研平台为科技人才的培养、成长提供最佳的空间。但凡成熟的科研平台都具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科技队伍,形成了一套良好的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能够提供人才培养的条件和机会[3]。高校创新团队,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领导,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科学技术研究为内容,并且具有一定专长的人组成的学术组织。团队带头人在科技创新团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团队成员在创新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作为创新团队的核心,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科研和生产实践能力,为科技创新奠定基础。尤其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前期科研积累成果较少,直接申请科研项目非常困难,科研平台可以辅助青年教师形成自己的科研方向。
在本科教学中充分贯彻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在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强调科研训练的作用,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平台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助于营造大学生科研的良好环境。一方面,科研平台的建设,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物质和实践场所。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促进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从长远来看,这些平台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成果,从而推动整个学科研究的发展。现阶段,主要还是通过科研平台的建设促进学生创新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往往很少有人想到要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科研能力。当然,他们中也有对科研比较感兴趣的人,但对究竟如何进行科研、进行哪个方面的科研却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的学生在哪里查文献都不知道。教学型学校的老师在上课时主要讲授书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难以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校园的科研学术氛围并不浓厚。学校对科研创新的重视和宣传不够,学生缺乏创新的动力。虽然现在高校学生的科研活动已愈来愈受到重视,有一些学校也将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列入了培养计划。但是,由于学生和老师对科研认识的不足而造成大家对科研缺乏主动性。特别是在教学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的高校,整个校园内没有进行科研的气氛,学术氛围不浓。老师只进行一些简单的科研活动,学生没有老师的引导也不会主动进行科研。学生缺少科研写作知识,部分学生缺乏科研创新活动的选题意识。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2.2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针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结合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在制订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和计划时要主动设置一些与科研有关的课程,并适当开展一些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具有科研性质的实验、论文等。其次,对于大一的学生,参与科研的动员工作提前到入学教育阶段,而不是大二,或者是大三,这样使大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走进实验室,积极参与科研,通过科研平台等形式激发学生进行科研的兴趣。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在专业学习、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培养,使之成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加强学术交流,有助于拓展学生思路,了解当前学术发展前沿动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首先,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活动。学校不定期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会,并要求学生和老师进行学术交流,交流学习科研方法、掌握最新科研动态,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科研文化氛围中进一步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其次,学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制订培养目标。同时,还要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学校要建立相关的激励和评价制度,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只有教师有了新的知识、创新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兴趣,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正在研究的项目中来。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如何选题、如何搜集整理学科文献资料、如何进行论文论证等最基本的科研方法。此外,开放科研平台实验室,让科研平台开放实验室服务于更多大学生。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热情,才是科研平台开放实验室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
2.3 学生取得的成绩
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对科研项目的参与,极大的激发了他们对科研活动的积极投入,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多年来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机械创新大赛,并屡获佳绩。部分同学增加了考研的决心,并到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读研,有的甚至出国深造。在校期间参加科研项目的同学,凭借过硬的科研素质,创新意识较强,实践动手能力较好,学生提前签约找到工作,不少学生进入了企业的核心或重要工作岗位。
3 结语
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平台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发挥创新潜能的有效途径[4]。随着创新科研平台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必将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基础宽厚、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4(6):36-40.
[2] 孔令地.安徽理工大学科研平台现状及存在问题[J].矿业科学技术,2010(4):82-83.
[3] 金立波,黄海,尹海燕,等.高等院校科研平台承载作用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8):112-116.
[4] 曹访,刘莉,采克俊,等.利用科研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32-34.
关键词:科研平台 大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179-01
随着我国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技体制改革呼声的日益高涨,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相结合成为当前教育科技界普遍认同的发展趋势[1]。高等院校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人才,既是教育质量的体现,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措施。
1 科研平台建设是创新团队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科研平台是凝聚方向、汇聚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2]。科技人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科研平台为科技人才的培养、成长提供最佳的空间。但凡成熟的科研平台都具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科技队伍,形成了一套良好的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能够提供人才培养的条件和机会[3]。高校创新团队,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领导,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科学技术研究为内容,并且具有一定专长的人组成的学术组织。团队带头人在科技创新团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团队成员在创新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作为创新团队的核心,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科研和生产实践能力,为科技创新奠定基础。尤其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前期科研积累成果较少,直接申请科研项目非常困难,科研平台可以辅助青年教师形成自己的科研方向。
在本科教学中充分贯彻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在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强调科研训练的作用,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平台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助于营造大学生科研的良好环境。一方面,科研平台的建设,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物质和实践场所。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促进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从长远来看,这些平台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成果,从而推动整个学科研究的发展。现阶段,主要还是通过科研平台的建设促进学生创新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往往很少有人想到要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科研能力。当然,他们中也有对科研比较感兴趣的人,但对究竟如何进行科研、进行哪个方面的科研却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的学生在哪里查文献都不知道。教学型学校的老师在上课时主要讲授书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难以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校园的科研学术氛围并不浓厚。学校对科研创新的重视和宣传不够,学生缺乏创新的动力。虽然现在高校学生的科研活动已愈来愈受到重视,有一些学校也将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列入了培养计划。但是,由于学生和老师对科研认识的不足而造成大家对科研缺乏主动性。特别是在教学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的高校,整个校园内没有进行科研的气氛,学术氛围不浓。老师只进行一些简单的科研活动,学生没有老师的引导也不会主动进行科研。学生缺少科研写作知识,部分学生缺乏科研创新活动的选题意识。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2.2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针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结合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在制订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和计划时要主动设置一些与科研有关的课程,并适当开展一些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具有科研性质的实验、论文等。其次,对于大一的学生,参与科研的动员工作提前到入学教育阶段,而不是大二,或者是大三,这样使大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走进实验室,积极参与科研,通过科研平台等形式激发学生进行科研的兴趣。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在专业学习、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培养,使之成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加强学术交流,有助于拓展学生思路,了解当前学术发展前沿动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首先,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活动。学校不定期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会,并要求学生和老师进行学术交流,交流学习科研方法、掌握最新科研动态,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科研文化氛围中进一步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其次,学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制订培养目标。同时,还要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学校要建立相关的激励和评价制度,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只有教师有了新的知识、创新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兴趣,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正在研究的项目中来。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如何选题、如何搜集整理学科文献资料、如何进行论文论证等最基本的科研方法。此外,开放科研平台实验室,让科研平台开放实验室服务于更多大学生。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热情,才是科研平台开放实验室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
2.3 学生取得的成绩
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对科研项目的参与,极大的激发了他们对科研活动的积极投入,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多年来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机械创新大赛,并屡获佳绩。部分同学增加了考研的决心,并到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读研,有的甚至出国深造。在校期间参加科研项目的同学,凭借过硬的科研素质,创新意识较强,实践动手能力较好,学生提前签约找到工作,不少学生进入了企业的核心或重要工作岗位。
3 结语
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平台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发挥创新潜能的有效途径[4]。随着创新科研平台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必将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基础宽厚、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4(6):36-40.
[2] 孔令地.安徽理工大学科研平台现状及存在问题[J].矿业科学技术,2010(4):82-83.
[3] 金立波,黄海,尹海燕,等.高等院校科研平台承载作用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8):112-116.
[4] 曹访,刘莉,采克俊,等.利用科研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