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习是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很好的方式。教师在历史课堂上的讲解,可以为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打下基础。历史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魅力,还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历史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62
引言
在历史课上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体系,并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去讲解和引导。
一、通过对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只有学生认同了自己国家的传统优秀文化,他们才愿意去学习以及愿意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因此,历史老师在历史课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认可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以及义务引以为豪,这样教师才能夠成功地在历史课堂上去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上册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时候,教师通过为学生讲解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些优秀的抗日战士,以及我们中华民族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精神来引导学生,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给学生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第200师隶属的第五军,于1939年参加桂南会战,由于没有制空权,部队虽然取得了“昆仑关大捷”,但是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第五军消灭日寇4000余人,自身却付出了17000人的伤亡代价。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撤兵,没有想过退缩,一直在前线与敌人进行英勇的抗争。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性男儿,在他们的身上总有着一身的浩然正气,为了民族的存亡抗争到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深有感触,都觉得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特别的自豪。
二、通过有启迪性的人物或事件,渗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我们国家涌现了众多的优秀人物,他们身上有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去学习并继承下去。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优秀人物,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讲述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全一册)第六章第四节“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专门拿出一节历史课的时间来讲解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从而让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并且学习这些优秀人物的品质,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其中,教师为学生讲解了杨靖宇这一位优秀人物。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因而,杨靖宇将军也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教师要让学生向杨靖宇将军学习,学习他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为了国家的荣誉与敌人抗争到底的牺牲精神。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文化实践
首先,主动学习优秀文化知识,完善自身历史知识结构。一方面,学生要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整体了解和把握其中的精髓要义,由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学生还要主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了解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做到知己知彼,从知识储备上完善自我,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荒谬怪谈。其次,加强文化素养教育,增强理性思辨能力。一方面,学生要通过课堂教学、网络媒体、书籍报刊等来丰富自身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属性。另一方面,学生要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学会使用辩证思维方式,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逻辑要有敏锐洞察力和理性思辨能力,看待问题不应该在书本或网络上寻找现成答案,而要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最后,积极参加文化实践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学生要积极参加科学的文化实践活动。例如,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可以感受其中的魅力与价值,投入学术文化活动,能够加强自身对文化内涵的认知和认同。另一方面,学生要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日常生活遵守的基本准则,身体力行,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历史课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在历史课堂上合理地运用这一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萍.浅议历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之渗透[J].考试周刊,2019(90):135-136.
[2]汪爱君.历史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8(08):264.
[3]王瑾.历史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时代教育,2018(15):192+202+4-5.
关键词:历史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62
引言
在历史课上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体系,并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去讲解和引导。
一、通过对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只有学生认同了自己国家的传统优秀文化,他们才愿意去学习以及愿意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因此,历史老师在历史课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认可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以及义务引以为豪,这样教师才能夠成功地在历史课堂上去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上册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时候,教师通过为学生讲解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些优秀的抗日战士,以及我们中华民族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精神来引导学生,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给学生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第200师隶属的第五军,于1939年参加桂南会战,由于没有制空权,部队虽然取得了“昆仑关大捷”,但是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第五军消灭日寇4000余人,自身却付出了17000人的伤亡代价。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撤兵,没有想过退缩,一直在前线与敌人进行英勇的抗争。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性男儿,在他们的身上总有着一身的浩然正气,为了民族的存亡抗争到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深有感触,都觉得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特别的自豪。
二、通过有启迪性的人物或事件,渗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我们国家涌现了众多的优秀人物,他们身上有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去学习并继承下去。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优秀人物,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讲述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全一册)第六章第四节“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专门拿出一节历史课的时间来讲解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从而让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并且学习这些优秀人物的品质,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其中,教师为学生讲解了杨靖宇这一位优秀人物。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因而,杨靖宇将军也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教师要让学生向杨靖宇将军学习,学习他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为了国家的荣誉与敌人抗争到底的牺牲精神。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文化实践
首先,主动学习优秀文化知识,完善自身历史知识结构。一方面,学生要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整体了解和把握其中的精髓要义,由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学生还要主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了解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做到知己知彼,从知识储备上完善自我,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荒谬怪谈。其次,加强文化素养教育,增强理性思辨能力。一方面,学生要通过课堂教学、网络媒体、书籍报刊等来丰富自身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属性。另一方面,学生要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学会使用辩证思维方式,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逻辑要有敏锐洞察力和理性思辨能力,看待问题不应该在书本或网络上寻找现成答案,而要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最后,积极参加文化实践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学生要积极参加科学的文化实践活动。例如,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可以感受其中的魅力与价值,投入学术文化活动,能够加强自身对文化内涵的认知和认同。另一方面,学生要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日常生活遵守的基本准则,身体力行,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历史课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在历史课堂上合理地运用这一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萍.浅议历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之渗透[J].考试周刊,2019(90):135-136.
[2]汪爱君.历史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8(08):264.
[3]王瑾.历史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时代教育,2018(15):192+2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