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不深思: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使其博览群书,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储备,不断提升整体素质,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趣”字当先,培养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根据小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教师所流露出的热情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教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学习的情况,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良好的催化剂,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学生不仅眼前受益,还将影响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给予激励、表扬,这样便能在学生中营造读书的气氛。
二、“法”字为重,培养学生会读书
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一是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二是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三是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四是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为此,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学生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会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戏”字为辅,培养学生读好书
戏,在这里是指一些有趣的读书活动。我的做法如下: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无不包罗,学生非常喜欢。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赛。为了使学生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故事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如小鱼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如小鸟翱翔在广阔的蓝天。
一、“趣”字当先,培养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根据小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教师所流露出的热情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教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学习的情况,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良好的催化剂,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学生不仅眼前受益,还将影响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给予激励、表扬,这样便能在学生中营造读书的气氛。
二、“法”字为重,培养学生会读书
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一是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二是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三是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四是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为此,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学生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会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戏”字为辅,培养学生读好书
戏,在这里是指一些有趣的读书活动。我的做法如下: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无不包罗,学生非常喜欢。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赛。为了使学生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故事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如小鱼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如小鸟翱翔在广阔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