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自由度、管理度的变化及悟员参与岗位知识、技能、创能获取的程度不同,知识、技能、创能获取分为控学、助学、辅学、悟学、悟修、拟岗悟修、在岗悟修七种。班级授课制由控学、助学、辅学共同构成,是以教师方法论为中心的知技获取,其平均效率为25%。而班级悟修制由悟学、悟修、拟岗悟修共同构成,是以悟员方法论为中心的知技创获取,其平均效率为75%。因此,班级悟修制有很多班级授课制无法比拟的优势,并将会替代班级授课制。
关键词:知技创;班级授课制;班级悟修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5-0004-07
随着时代的进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越来越明显,但理论界还没有提出成熟的授课新模式。笔者认为,知识、技能、创能(以下简称知技创)获取是大于教育的概念,从知技创的获取分析,班级授课制学习效率远低于班级悟修制的学习效率,因此,班级授课制最终要过渡为班级悟修制。
一、七种知技创获取方式的提出及效率的比较
(一)创能
创能即创新能力的简称。
(二)自由度、管理度
自由度指知技创获取者(分别为知员、技师、创客,以下统一简称悟员)自己控制知技创获取动机的程度。管理度指教师控制悟员知技创获取动机的程度。
(三)知技创获取方式
根据自由度、管理度的变化及悟员参与岗位知技创获取的程度不同,知技创获取分为控学、助学、辅学、悟学、悟修、拟岗悟修、在岗悟修七种(见图1)。
图1横向坐标是知技创获取方式,纵向坐标是自由度的变化,左部分图形中下半部三角形自由度逐渐增大,上半部三角形管理度逐渐减少,自由度和管理度的总量是1,二者此消彼长。控学、助学、辅学的自由度小于1,是被动继承方式。悟学、悟修、拟岗悟修、在岗悟修的自由度等于1,悟学、悟修是继承与创新兼容的方式,拟岗、在岗悟修是继承与创新融合的方式。
(四)七种知技创获取效率的变化
知技创效率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提供(见图2)。图2横向坐标是知技创获取方式,纵向坐标是知技创获取效率。0~6下部、中部的三角形是智力、非智力因素提供的效率,根据各部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面积占比计算,控学、助学、辅学、悟学、悟修、拟岗悟修的平均效率分别为8.3%、25%、41.7%、58.3%、75%、91.7%,在岗悟修的平均效率接近于1。
二、七种知技创获取方式及班级悟修制的界定
(一)七种知技创获取方式
控学是指管理度为主,自由度为辅的被动学习。助学是指平均自由度、管理度各占50%的被动学习。辅学是指自由度为主,管理度为辅的被动学习。悟学是指悟员不借助教师,而是借助平台载体的自由知技创获取。悟修是指悟员不借助教师,而是借助平台或自然载体的自由知技创获取。拟岗悟修是指悟员以活动成员的角色参与模拟社会的活动,在活动中自由获取知技创。在岗悟修是指悟员以活动成员的角色参与真实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自由获取知技创。
(二)班级悟修制
班级悟修制指悟员在以班级为单位的知技创获取中,不借助教师而是借助平台、自然载体或参与模拟社会活动自由获取知技创的模式。
而由控学、助学、辅学共同组成的班级授课制是以管理为主导的知技获取,学生只能获取知技,不能获取创能。由悟学、悟修、拟岗悟修共同组成的班级悟修制是以服务为手段的自由式知技創获取,实现了知技创的兼容和融合。
班级授课制的平均效率是25%,班级悟修制的平均效率为75%,班级授课制最终要过渡为班级悟修制。
三、班级悟修制的宏观推测及试验模式
(一)宏观推测
班级改制后会发生一些概念的调整,教师、学生、学校分别过渡为辅导员(或网络讲解员、答疑员等)、悟员、悟校。小学、中学、大学分别过渡为初校、中校、高校。
1.非职业、职业课程并行的双轨制初校模式。一是时长弹性化,最长为五年;二是教师退场,国家选最优秀的网络讲解员对每门课程进行讲解,内容上传至平台,悟员网上完成听讲、答疑;三是课程分两部分,最少6门,其中必修课四门,为非职业课程,分别是生活语文、生活数学、道德与法制、初级哲学。选修课两门或以上,为职业课程,可在海量课程中选修;四是知技获取过程承包给悟员,非职业课程及职业课程中的理论部分由悟校负责阶段网络考试,实行单元过关制。职业课程中的实习部分为人工考核,实行技能过级制(分成一至十级),进行技能区域会考,每三个月一次,悟员逐级参加技能等级会考;五是班级设班主任一名,负责维护班级秩序、课程进度、网络考核,不参与悟员的知技获取。
2.职业、创新并行的双轨制中校模式。一是时长弹性化,最长为三年;二是中校分成职业型、创新型。职业型占七成,悟员由初校未完成十级技能会考的人员顺延而来,毕业报职业型的高校。创新型占三成,悟员由初校完成十级技能会考的人员选拔而来,毕业报创新型的高校;三是课程完全自选,取消非职业课程。职业型中校开设职业课程二到三门,由理论和操作构成,是初校职业课程的顺延,变成职业高校的预科班。创新型中校开设创新课程二至三门,由理论和操作构成,变成创新高校的预科班;四是理论内容及考试以网络方式完成,操作部分为人工考察,实行技能、创能等级区域会考过级制。
3.职业、创新并行的双轨制高校模式。一是时长弹性化,最长四年;二是取消非职业课程,七成是职业型,悟员由职业型中校人员顺延而来,三成为创新型,悟员由创新型中校人员顺延而来,现研究生教育撤消,并入创新高校;三是取消全国统一高考,由各高校自主招收悟员。高校普及,创新型高校悟员全部在校完成,职业型高校根据各高校的承受能力,一部分在校完成,一部分离校借助网络完成;四是理论课程由悟员在网上完成,实习、实验由技师辅导完成;五是职业高校结束后不发毕业证,只发职业等级证,技能十级为A证,技能8~9级为B证,技能6~7级为C证。创新高校结束后只发创新等级证,创能十级为A证,创能8~9级为B证,创能6~7级为C证。 (二)非职业、职业、创新课程理论部分的试验模式
选同年级10轨制以上的中小学进行,具体操作如下:
1.每一学科组成3~5人的服务小组来替代现教师的职能。职能分五个模块,一是网络讲解模块。由小组准备该单元对应优秀讲解视频并上传平台;二是单元、期中、期末题库模块。小组成员准备大量对应的适用于电脑自动判分的训练题库上传平台;三是网络答疑模块。答疑员线上对悟员的疑难进行文字、音频、视频的解答;四是进度模块。悟校根据以往的经验,定出每一单元的最慢进度,悟员不得低于最慢进度;五是考核模块。悟员过关的标准是从题库中随机抽两套训练题,其平均测试等于或大于70分为过关,然后进入下一单元的悟修,否则重修,直至过关。
2.每个班级设班主任一名。一是维护班级秩序、网络;二是监督悟员各学科的最慢进度及过关情况;三是负责知技创获取之外的其他班级事务。
3.悟员职责:每人一台平板电脑并联网,自主决定知技创获取的方式、进度。悟员可自行选看讲解员的视频,并自主选做测试题。如有疑难,可网络搜索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网络答疑员线上解决。
4.课程完成游戏化。知技获取过程类似于电脑游戏,即把现以年为单位的知技看作某一知技等级,每一等级根据单元数量的不同分成多个小关,悟员不能跳级,只能根据闯关的速度定位等级。
四、班级悟修制的特点
(一)重点开发悟员的内因
悟员成长的内因是悟、修,教育只是悟员成长的外因,是辅助因素。悟修制更注重开发内因,比注重开发外因的教、育效率更高。
(二)悟员以方法论为中心
悟修制前提下,悟员在知技创获取过程中,方法论是知技创获取的中心环节。方法论是知技创获取中最重要的能动因素,悟员首先应弄清要掌握知技创的信息顺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自己的信息树结构,在此过程中,能使用工具的先使用工具,不能使用工具的可由人力解决。
悟员掌握知技创的方法论应遵守以下规则:
1.信息连接的顺序不变规则。指同一学科知技创信息内容有大小、远近之分,这类信息的各部分按从小到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连接,最终形成信息的总体结构——信息树。完整的信息树连接顺序是确定不变的,不完整的信息树会缺少中间环节,但从小到大、由远及近的顺序不变。信息树分为七级。一级是知,指能举一反三的知识;二级是技,指能学以致用的技能;三级是术,指能熟能生巧的技术;四级是艺,指能信手拈来的艺术;五级是道,指能大彻大悟的方法论;六级是理,指能熟知的规律;七级是真:指能辨别事物本质的真理(见图3)。
2.循序最快、乱序降效规则。指大脑思维在知技创信息调序和连接过程中,按照信息树的连接顺序效率最高,不按顺序效率降低,乱序越严重效率越低。
3.补阙拾遗效率最高,错补降效规则。指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知技信息的满足度越高学习效率越高。满足度是指所提供信息满足信息树所缺信息的比例。
4.工具第一、人力第二规则。指在知技创获取中,能用工具解决的问题先用工具解决,不能用工具解决的问题由人力解决。
(三)知识面向过去,技能面向现在,创能面向未来
从时间维度看,知识是人类已有的信息,是过去式,面向过去,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知识经人脑加工后输出程序化的动作是技能或创能。技能是现在时,面向现在,能创造一般价值。创能是将来时,面向未来,能创造高价值。知识、技能、创能、未知之间的关系可见图4。
(四)知识、技能、创能分别评价
非职业课程的评价指继承度高低,继承度越高越优秀。职业课程的评价是技能等级的高低。改制后,不同的职业技能统一分成十个等级,逐级考核;创新课程的评价是创能等级的高低。改制后,不同的创能统一分成十个等级,逐级考核。
(五)技能、创能设置职业阈限
职业阈限指个体能进行职业生产的最小准职业技能、创能量,是社会上各行业录用人员的准入门槛。
亚职业、职业的区分。越过阈限的称为职业,没有越过阈限的称为亚职业。职业根据高低分成两类:一类是发明工具的高、中、低层次职业,一类是使用工具的高、中、低层次职业。
掌握亚职业技能和使用、发明工具的低、中、高层次的职业技能的人数依次减少(见图5)。亚职业和使用、发明工具的低、中、高层次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依次提高(见图6)。
以中文为例说明现专业课程如何转变为职业课程。悟修中文的悟员至少要获得以下职业等级证书的一种或多种才能就业。
以口语为就业倾向的悟员要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以文字书写为就业倾向的悟员要取得软、硬笔书法等级证书。以写作为就业倾向的悟员要取得写作等级证书。以古代汉语为就业倾向的悟员要取得古代文学、书法、文字等级证书。
五、班级授课制低效和班级悟修制高效的原因
第一,重点开发外因的教、育是班级授课制低效的根本原因,重点开发内因的悟、修是班级悟修制高效的根本原因。
第二,教师方法论为中心是班级授课制低效的主要原因,悟员方法论为中心是班级悟修制高效的主要原因。
第三,拒绝部分知技创获取工具的使用是班级授课制低效的主观原因,工具第一是班级悟修制高效的直接原因。
第四,强制方式是班级授课制低效的体制原因,自主方式是班级悟修制高效的体制原因。
第五,职业倾向不明确是班级授课制低效的重要原因,职业倾向明确是班级悟修制高效的重要原因。
六、班級悟修制优势的推测
(一)内因首位化
班级悟修制把开发悟员内因的悟、修放在首要位置,是其高效的根本。
(二)目的职业化
悟员职业化是知技创获取的直接目的,就业或创业并创造职业价值是最终目的,否则知技创获取失去意义。 (三)入职提前化
改制后多数人18岁就能上岗,开发的是年轻劳动力,比延迟退休效果要好得多。
(四)方法论中心化
方法论是悟员的核心能力,知技创获取过程中悟员要重点掌握方法论,而不是知技。
(五)方法工具化
在知技创获取中要工具第一,人力第二,能用工具解决的尽量用工具解决,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不能用工具解决的由人力解决,以锻炼悟员方法论的生成。
(六)课程个性化
课程个性化是职业化的延伸,职业化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班级授课制下,统一的课程设置违背了社会分工的原则。班级悟修制下,国家为悟员建立海量课程供悟员自由选择,充分尊重了每个悟员的个性,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厌学现象,利于悟员的职业化和社会分工。
(七)时长弹性化
时长弹性化是课程个性化的延伸。现体制下,学生完成课程的时长是强制的固定标准。但由于学生素质等内外、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同一课程,不同的学生不可能同时完成,因此强制同时完成是对学生个性的否定。班级悟修制下,完成课程的时长是弹性的,悟校只规定课程中单元的最慢进度,并不对完成课程的时长做具体要求。
(八)平台网络化
平台网络化是课程个性化、时长弹性化的物质基础。班级授课制是典型的共性教育,一对一的因材施教只是口号,无法实现。课程个性化要求实现一对一的服务,而网络化可以使课程选择、知技讲解、答疑、作业、进度、考核实现个人定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知技创获取的个性化,提高效率。
(九)教师失效化
班级悟修制和班级授课制相对,它们的主要区别:班级授课制是以教师管理为主导的行政体制,其自由度小于1。班级悟修制无教师参与管理,是由平台提供服务的自由体制,其自由度等于1,服务模式优于管理模式。
(十)手段服务化
班级悟修制下,国家不采用强制的管理方式,而是采用自愿的平台服务方式完成知技创获取。悟员在自主状态下,知技创获取的能动性、积极性、效率远高于班级授课制。
(十一)评价阈限化
取得职业等级证书是判断悟员是否超越职业阈限的标准,它是技能高低的绝对标准,阈限标准优于继承度标准。班级悟修制下,高校只发职业、创能等级证,不发毕业证书,评价标准是职业阈限标准,该标准更有利于悟员的就业或创业。
(十二)评价三轨化
班级悟修制下课程分为三种,一是初校面向过去的非职业课程,不创造价值,评价标准是继承度高低。二是初、中、高校面向现在的职业课程,能创造一般价值,评价标准是技能等级高低。三是中、高校面向未来的创新课程,能创造高价值,评价标准是创能等级高低。实现面向过去(知识为主)、现在(技能为主)、未来(创能为主)三轨评价相结合的机制,可利于知识、技能、创能人才的成长。
(十三)技能、创能连续化
技能、创能连续化是指悟校所开设的职业课程,从初校到高校要有职业倾向的连续性,中校、高校开设的创新课程不能间断。如果间断就会成为不需入职门槛的亚职业技能。亚职业技能多以体力为主,技术性差,没有入职门槛。阈限以下间断的职业、创能课程进入悟校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班级悟修制下,初校初步职业化,中校、高校职业化,实现了技能、创能的连续化。
(十四)创能优先化
创能优先化指创能处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引领知识、技能,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十五)知技区别化
知技区别化指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方式是不同的。班级悟修制下,知识的获取采用网络方式,没有教师的参与,悟员自主完成。技能的获得根据难度的不同,或自悟完成,或由技师辅导完成。具体方式是,低难度的技能不需要说明书就能自己悟通,中难度的技能需要说明书能自己悟通,不需要技师的帮助,高难度的技能有说明书自己也无法悟通,而需由技师辅导完成。这样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通过自悟完成技能的获取,提高效率,增加悟修的自主性。
(十六)高校普及化
高校普及化指所有悟员都能上自己想上的高校。创新型高校完全在校完成,职业型高校一部分在校完成,一部分离校网络完成。高校普及更能提高全民素质。
(十七)创新高校产业化
创新高校成功的创新成果将用于生产,产生较高价值,形成新的产业。
(十八)获取免费化
获取免费化指知技创获取从初校到高校免收学杂费。由于完成时长变短,加之部分教师的退出,会节省大量的经费,给免费知技创获取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十九)资源均衡化
资源均衡化指全国初校、中校的硬件、软件配置标准一致,没有城乡差异,择校现象消失。职业、创新型高校硬件配置一致,职业、创新软件平台各有特色。
(二十)悟校国家化
悟校国家化指所有悟校由国家开设,没有私立悟校。国家知技创平台最大化、获取免费化、资源均衡化能保证每个人知技创获取的个性需要,私立悟校失去存在的基础。
(二十一)教育难题去除化
改制后,厌学、择校、异地高考、应试教育、共性教育等一系列教育难题将消失,共产主义式的知技创获取将到来。
综上,笔者认为,班级悟修制的平均效率是班级授课制的3倍,班级授课制最终要过渡为班级悟修制,我们应加强对班级悟修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牛其刚,马占营,李爱国,刘羽熙.班级授课制应过渡为班级悟习制(下)[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0,(09):9~13.
[2]牛其刚,马占营,李爱国,刘羽熙.班级授课制应过渡为班级悟习制(上)[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0,(07/08):11~14.
[3]牛其刚.教育模式应过渡为班级悟习制[J].教育,2020,(12):62~63.
[4]牛其剛,李爱国,杨建伟.论知识与技能获取的五种基本方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9,(03):4~10.
[5]牛其刚,马 占.现行教育没有承载创新——对“钱学森之问”的解读[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7,(12):7~11.
关键词:知技创;班级授课制;班级悟修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5-0004-07
随着时代的进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越来越明显,但理论界还没有提出成熟的授课新模式。笔者认为,知识、技能、创能(以下简称知技创)获取是大于教育的概念,从知技创的获取分析,班级授课制学习效率远低于班级悟修制的学习效率,因此,班级授课制最终要过渡为班级悟修制。
一、七种知技创获取方式的提出及效率的比较
(一)创能
创能即创新能力的简称。
(二)自由度、管理度
自由度指知技创获取者(分别为知员、技师、创客,以下统一简称悟员)自己控制知技创获取动机的程度。管理度指教师控制悟员知技创获取动机的程度。
(三)知技创获取方式
根据自由度、管理度的变化及悟员参与岗位知技创获取的程度不同,知技创获取分为控学、助学、辅学、悟学、悟修、拟岗悟修、在岗悟修七种(见图1)。
图1横向坐标是知技创获取方式,纵向坐标是自由度的变化,左部分图形中下半部三角形自由度逐渐增大,上半部三角形管理度逐渐减少,自由度和管理度的总量是1,二者此消彼长。控学、助学、辅学的自由度小于1,是被动继承方式。悟学、悟修、拟岗悟修、在岗悟修的自由度等于1,悟学、悟修是继承与创新兼容的方式,拟岗、在岗悟修是继承与创新融合的方式。
(四)七种知技创获取效率的变化
知技创效率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提供(见图2)。图2横向坐标是知技创获取方式,纵向坐标是知技创获取效率。0~6下部、中部的三角形是智力、非智力因素提供的效率,根据各部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面积占比计算,控学、助学、辅学、悟学、悟修、拟岗悟修的平均效率分别为8.3%、25%、41.7%、58.3%、75%、91.7%,在岗悟修的平均效率接近于1。
二、七种知技创获取方式及班级悟修制的界定
(一)七种知技创获取方式
控学是指管理度为主,自由度为辅的被动学习。助学是指平均自由度、管理度各占50%的被动学习。辅学是指自由度为主,管理度为辅的被动学习。悟学是指悟员不借助教师,而是借助平台载体的自由知技创获取。悟修是指悟员不借助教师,而是借助平台或自然载体的自由知技创获取。拟岗悟修是指悟员以活动成员的角色参与模拟社会的活动,在活动中自由获取知技创。在岗悟修是指悟员以活动成员的角色参与真实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自由获取知技创。
(二)班级悟修制
班级悟修制指悟员在以班级为单位的知技创获取中,不借助教师而是借助平台、自然载体或参与模拟社会活动自由获取知技创的模式。
而由控学、助学、辅学共同组成的班级授课制是以管理为主导的知技获取,学生只能获取知技,不能获取创能。由悟学、悟修、拟岗悟修共同组成的班级悟修制是以服务为手段的自由式知技創获取,实现了知技创的兼容和融合。
班级授课制的平均效率是25%,班级悟修制的平均效率为75%,班级授课制最终要过渡为班级悟修制。
三、班级悟修制的宏观推测及试验模式
(一)宏观推测
班级改制后会发生一些概念的调整,教师、学生、学校分别过渡为辅导员(或网络讲解员、答疑员等)、悟员、悟校。小学、中学、大学分别过渡为初校、中校、高校。
1.非职业、职业课程并行的双轨制初校模式。一是时长弹性化,最长为五年;二是教师退场,国家选最优秀的网络讲解员对每门课程进行讲解,内容上传至平台,悟员网上完成听讲、答疑;三是课程分两部分,最少6门,其中必修课四门,为非职业课程,分别是生活语文、生活数学、道德与法制、初级哲学。选修课两门或以上,为职业课程,可在海量课程中选修;四是知技获取过程承包给悟员,非职业课程及职业课程中的理论部分由悟校负责阶段网络考试,实行单元过关制。职业课程中的实习部分为人工考核,实行技能过级制(分成一至十级),进行技能区域会考,每三个月一次,悟员逐级参加技能等级会考;五是班级设班主任一名,负责维护班级秩序、课程进度、网络考核,不参与悟员的知技获取。
2.职业、创新并行的双轨制中校模式。一是时长弹性化,最长为三年;二是中校分成职业型、创新型。职业型占七成,悟员由初校未完成十级技能会考的人员顺延而来,毕业报职业型的高校。创新型占三成,悟员由初校完成十级技能会考的人员选拔而来,毕业报创新型的高校;三是课程完全自选,取消非职业课程。职业型中校开设职业课程二到三门,由理论和操作构成,是初校职业课程的顺延,变成职业高校的预科班。创新型中校开设创新课程二至三门,由理论和操作构成,变成创新高校的预科班;四是理论内容及考试以网络方式完成,操作部分为人工考察,实行技能、创能等级区域会考过级制。
3.职业、创新并行的双轨制高校模式。一是时长弹性化,最长四年;二是取消非职业课程,七成是职业型,悟员由职业型中校人员顺延而来,三成为创新型,悟员由创新型中校人员顺延而来,现研究生教育撤消,并入创新高校;三是取消全国统一高考,由各高校自主招收悟员。高校普及,创新型高校悟员全部在校完成,职业型高校根据各高校的承受能力,一部分在校完成,一部分离校借助网络完成;四是理论课程由悟员在网上完成,实习、实验由技师辅导完成;五是职业高校结束后不发毕业证,只发职业等级证,技能十级为A证,技能8~9级为B证,技能6~7级为C证。创新高校结束后只发创新等级证,创能十级为A证,创能8~9级为B证,创能6~7级为C证。 (二)非职业、职业、创新课程理论部分的试验模式
选同年级10轨制以上的中小学进行,具体操作如下:
1.每一学科组成3~5人的服务小组来替代现教师的职能。职能分五个模块,一是网络讲解模块。由小组准备该单元对应优秀讲解视频并上传平台;二是单元、期中、期末题库模块。小组成员准备大量对应的适用于电脑自动判分的训练题库上传平台;三是网络答疑模块。答疑员线上对悟员的疑难进行文字、音频、视频的解答;四是进度模块。悟校根据以往的经验,定出每一单元的最慢进度,悟员不得低于最慢进度;五是考核模块。悟员过关的标准是从题库中随机抽两套训练题,其平均测试等于或大于70分为过关,然后进入下一单元的悟修,否则重修,直至过关。
2.每个班级设班主任一名。一是维护班级秩序、网络;二是监督悟员各学科的最慢进度及过关情况;三是负责知技创获取之外的其他班级事务。
3.悟员职责:每人一台平板电脑并联网,自主决定知技创获取的方式、进度。悟员可自行选看讲解员的视频,并自主选做测试题。如有疑难,可网络搜索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网络答疑员线上解决。
4.课程完成游戏化。知技获取过程类似于电脑游戏,即把现以年为单位的知技看作某一知技等级,每一等级根据单元数量的不同分成多个小关,悟员不能跳级,只能根据闯关的速度定位等级。
四、班级悟修制的特点
(一)重点开发悟员的内因
悟员成长的内因是悟、修,教育只是悟员成长的外因,是辅助因素。悟修制更注重开发内因,比注重开发外因的教、育效率更高。
(二)悟员以方法论为中心
悟修制前提下,悟员在知技创获取过程中,方法论是知技创获取的中心环节。方法论是知技创获取中最重要的能动因素,悟员首先应弄清要掌握知技创的信息顺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自己的信息树结构,在此过程中,能使用工具的先使用工具,不能使用工具的可由人力解决。
悟员掌握知技创的方法论应遵守以下规则:
1.信息连接的顺序不变规则。指同一学科知技创信息内容有大小、远近之分,这类信息的各部分按从小到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连接,最终形成信息的总体结构——信息树。完整的信息树连接顺序是确定不变的,不完整的信息树会缺少中间环节,但从小到大、由远及近的顺序不变。信息树分为七级。一级是知,指能举一反三的知识;二级是技,指能学以致用的技能;三级是术,指能熟能生巧的技术;四级是艺,指能信手拈来的艺术;五级是道,指能大彻大悟的方法论;六级是理,指能熟知的规律;七级是真:指能辨别事物本质的真理(见图3)。
2.循序最快、乱序降效规则。指大脑思维在知技创信息调序和连接过程中,按照信息树的连接顺序效率最高,不按顺序效率降低,乱序越严重效率越低。
3.补阙拾遗效率最高,错补降效规则。指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知技信息的满足度越高学习效率越高。满足度是指所提供信息满足信息树所缺信息的比例。
4.工具第一、人力第二规则。指在知技创获取中,能用工具解决的问题先用工具解决,不能用工具解决的问题由人力解决。
(三)知识面向过去,技能面向现在,创能面向未来
从时间维度看,知识是人类已有的信息,是过去式,面向过去,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知识经人脑加工后输出程序化的动作是技能或创能。技能是现在时,面向现在,能创造一般价值。创能是将来时,面向未来,能创造高价值。知识、技能、创能、未知之间的关系可见图4。
(四)知识、技能、创能分别评价
非职业课程的评价指继承度高低,继承度越高越优秀。职业课程的评价是技能等级的高低。改制后,不同的职业技能统一分成十个等级,逐级考核;创新课程的评价是创能等级的高低。改制后,不同的创能统一分成十个等级,逐级考核。
(五)技能、创能设置职业阈限
职业阈限指个体能进行职业生产的最小准职业技能、创能量,是社会上各行业录用人员的准入门槛。
亚职业、职业的区分。越过阈限的称为职业,没有越过阈限的称为亚职业。职业根据高低分成两类:一类是发明工具的高、中、低层次职业,一类是使用工具的高、中、低层次职业。
掌握亚职业技能和使用、发明工具的低、中、高层次的职业技能的人数依次减少(见图5)。亚职业和使用、发明工具的低、中、高层次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依次提高(见图6)。
以中文为例说明现专业课程如何转变为职业课程。悟修中文的悟员至少要获得以下职业等级证书的一种或多种才能就业。
以口语为就业倾向的悟员要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以文字书写为就业倾向的悟员要取得软、硬笔书法等级证书。以写作为就业倾向的悟员要取得写作等级证书。以古代汉语为就业倾向的悟员要取得古代文学、书法、文字等级证书。
五、班级授课制低效和班级悟修制高效的原因
第一,重点开发外因的教、育是班级授课制低效的根本原因,重点开发内因的悟、修是班级悟修制高效的根本原因。
第二,教师方法论为中心是班级授课制低效的主要原因,悟员方法论为中心是班级悟修制高效的主要原因。
第三,拒绝部分知技创获取工具的使用是班级授课制低效的主观原因,工具第一是班级悟修制高效的直接原因。
第四,强制方式是班级授课制低效的体制原因,自主方式是班级悟修制高效的体制原因。
第五,职业倾向不明确是班级授课制低效的重要原因,职业倾向明确是班级悟修制高效的重要原因。
六、班級悟修制优势的推测
(一)内因首位化
班级悟修制把开发悟员内因的悟、修放在首要位置,是其高效的根本。
(二)目的职业化
悟员职业化是知技创获取的直接目的,就业或创业并创造职业价值是最终目的,否则知技创获取失去意义。 (三)入职提前化
改制后多数人18岁就能上岗,开发的是年轻劳动力,比延迟退休效果要好得多。
(四)方法论中心化
方法论是悟员的核心能力,知技创获取过程中悟员要重点掌握方法论,而不是知技。
(五)方法工具化
在知技创获取中要工具第一,人力第二,能用工具解决的尽量用工具解决,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不能用工具解决的由人力解决,以锻炼悟员方法论的生成。
(六)课程个性化
课程个性化是职业化的延伸,职业化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班级授课制下,统一的课程设置违背了社会分工的原则。班级悟修制下,国家为悟员建立海量课程供悟员自由选择,充分尊重了每个悟员的个性,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厌学现象,利于悟员的职业化和社会分工。
(七)时长弹性化
时长弹性化是课程个性化的延伸。现体制下,学生完成课程的时长是强制的固定标准。但由于学生素质等内外、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同一课程,不同的学生不可能同时完成,因此强制同时完成是对学生个性的否定。班级悟修制下,完成课程的时长是弹性的,悟校只规定课程中单元的最慢进度,并不对完成课程的时长做具体要求。
(八)平台网络化
平台网络化是课程个性化、时长弹性化的物质基础。班级授课制是典型的共性教育,一对一的因材施教只是口号,无法实现。课程个性化要求实现一对一的服务,而网络化可以使课程选择、知技讲解、答疑、作业、进度、考核实现个人定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知技创获取的个性化,提高效率。
(九)教师失效化
班级悟修制和班级授课制相对,它们的主要区别:班级授课制是以教师管理为主导的行政体制,其自由度小于1。班级悟修制无教师参与管理,是由平台提供服务的自由体制,其自由度等于1,服务模式优于管理模式。
(十)手段服务化
班级悟修制下,国家不采用强制的管理方式,而是采用自愿的平台服务方式完成知技创获取。悟员在自主状态下,知技创获取的能动性、积极性、效率远高于班级授课制。
(十一)评价阈限化
取得职业等级证书是判断悟员是否超越职业阈限的标准,它是技能高低的绝对标准,阈限标准优于继承度标准。班级悟修制下,高校只发职业、创能等级证,不发毕业证书,评价标准是职业阈限标准,该标准更有利于悟员的就业或创业。
(十二)评价三轨化
班级悟修制下课程分为三种,一是初校面向过去的非职业课程,不创造价值,评价标准是继承度高低。二是初、中、高校面向现在的职业课程,能创造一般价值,评价标准是技能等级高低。三是中、高校面向未来的创新课程,能创造高价值,评价标准是创能等级高低。实现面向过去(知识为主)、现在(技能为主)、未来(创能为主)三轨评价相结合的机制,可利于知识、技能、创能人才的成长。
(十三)技能、创能连续化
技能、创能连续化是指悟校所开设的职业课程,从初校到高校要有职业倾向的连续性,中校、高校开设的创新课程不能间断。如果间断就会成为不需入职门槛的亚职业技能。亚职业技能多以体力为主,技术性差,没有入职门槛。阈限以下间断的职业、创能课程进入悟校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班级悟修制下,初校初步职业化,中校、高校职业化,实现了技能、创能的连续化。
(十四)创能优先化
创能优先化指创能处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引领知识、技能,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十五)知技区别化
知技区别化指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方式是不同的。班级悟修制下,知识的获取采用网络方式,没有教师的参与,悟员自主完成。技能的获得根据难度的不同,或自悟完成,或由技师辅导完成。具体方式是,低难度的技能不需要说明书就能自己悟通,中难度的技能需要说明书能自己悟通,不需要技师的帮助,高难度的技能有说明书自己也无法悟通,而需由技师辅导完成。这样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通过自悟完成技能的获取,提高效率,增加悟修的自主性。
(十六)高校普及化
高校普及化指所有悟员都能上自己想上的高校。创新型高校完全在校完成,职业型高校一部分在校完成,一部分离校网络完成。高校普及更能提高全民素质。
(十七)创新高校产业化
创新高校成功的创新成果将用于生产,产生较高价值,形成新的产业。
(十八)获取免费化
获取免费化指知技创获取从初校到高校免收学杂费。由于完成时长变短,加之部分教师的退出,会节省大量的经费,给免费知技创获取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十九)资源均衡化
资源均衡化指全国初校、中校的硬件、软件配置标准一致,没有城乡差异,择校现象消失。职业、创新型高校硬件配置一致,职业、创新软件平台各有特色。
(二十)悟校国家化
悟校国家化指所有悟校由国家开设,没有私立悟校。国家知技创平台最大化、获取免费化、资源均衡化能保证每个人知技创获取的个性需要,私立悟校失去存在的基础。
(二十一)教育难题去除化
改制后,厌学、择校、异地高考、应试教育、共性教育等一系列教育难题将消失,共产主义式的知技创获取将到来。
综上,笔者认为,班级悟修制的平均效率是班级授课制的3倍,班级授课制最终要过渡为班级悟修制,我们应加强对班级悟修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牛其刚,马占营,李爱国,刘羽熙.班级授课制应过渡为班级悟习制(下)[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0,(09):9~13.
[2]牛其刚,马占营,李爱国,刘羽熙.班级授课制应过渡为班级悟习制(上)[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0,(07/08):11~14.
[3]牛其刚.教育模式应过渡为班级悟习制[J].教育,2020,(12):62~63.
[4]牛其剛,李爱国,杨建伟.论知识与技能获取的五种基本方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9,(03):4~10.
[5]牛其刚,马 占.现行教育没有承载创新——对“钱学森之问”的解读[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7,(1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