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实施新课改几年以来,新的课程理念进入课堂,使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改变。教师在注重教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也清醒地看到课堂教学面临的危机:仍有为数不少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重形式轻实质,在有些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遭受阻碍,学习的动力遭到破坏。如何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呢?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指出,高效的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
三、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不唯模式,但不能没有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科和学生的情况灵活变通,从而形成更为具体的学科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基本模式。
我校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一些名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可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灵活变通。
1.明确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师生要明确每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自学指导。
每堂课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先学后教”包括:先学后讲,先练后讲,先考后讲等多种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3.合作探究。
教师不要急于解答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解决。学生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讲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两人一对的讨论,其次小组内的相互讨论,最后是全班的合作讨论。
4.精讲点拨。
学生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由教师来解决。教师的精讲不仅是解答问题,而且包括规范学生的一些概念、步骤等。教师还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和方法。
5.当堂训练。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巩固练习和基本练习,通过练习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如果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就是达标了。课堂练习达标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6.拓展提高。
可以根据课本的探究部分的要求进行拓展和提高。特别是对于优等生要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
(二)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载体。
导学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基本的参照和路径。
导学案都提倡集体备课。每个人先备出个案,每次集体讨论都要做记录,根据集体讨论结果修改自己的个案,完成学案的复备。
(三)合作讨论。
在合作讨论时,老师要少讲,主要是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中不用合作小组的方式来解决,合作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全班来解决。只有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才由老师来解决。老师在课堂上真正讲的东西很少,更多的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老师的重要作用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减时增效。
学生学习的时间不能随意延长,课堂的时间也不能延长。我们不能增加课堂的长度,就能增加课堂的宽度。
1.要增加教学的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增加教学的宽度首先要教学的容量,不要在一个问题上精雕细刻,加大教学的密度。
2.要尽可能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几个学生,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参与的宽度。
四、在实施高效课堂中的收获和不足
目前课堂教学低效、无效教学原因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设计环节:缺少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精心设计。
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出现的重要原因往往是教师没有进行认真、周全的教学设计。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当;缺乏对学生认知现状的分析,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的设计;对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媒体的设计等缺乏周全的考虑;课堂评价限于表面,缺乏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
(二)教学实施环节:缺乏有效引导和对学生学习的关注。
今天的课堂教学,一方面,为了追求“高效”,节约时间,课堂教学中对核心的概念、规律、问题的分析往往没有认真设计、有效启发,引导进程。为了提高成绩,把更多时间放在学生反复、机械的课堂练习上。另一方面,很多教师注意到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结论不宜过早告诉学生,要以启发的方式提出,但在教学实施中,往往缺少耐心地等待。学生的主动性被扼杀了,总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转,不利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另外,课堂教学缺少智慧的生成,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学习效率低下,课堂上教师往往在预设条件下进行教学,很难看到师生互动的智慧生成。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过多注意自身的教,而对学生如何学的真实情况缺乏关注,缺乏师生间思维的有效碰撞。课堂中学生往往局限于被动的听讲和记录,缺少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学生缺乏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反馈意识等。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课前预设与课堂教学生成的统一,两者的联结点在于学生。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课堂才有生命力。
(三)教学反思环节:缺乏及时,深入的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有效教学长远来说是建立在具有良好的教师专业素养上的。而许多教师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没有写出随笔、日记等的教学感悟,这就等于主动放弃了提高自我专业水平的良好机会。
目前,很多学校的高效课堂流于形式,一阵风似的学习一种教师方式,几个月后又跟风另一种方式,不停地换,学生、教师苦不堪言、一无所获,所以教学模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王敏勤教授.怎样实施高效课堂.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2]范传东.有效,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思考.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3]魏荣葆.关注高效课堂,研究目标需求.南京一中2009年9月课堂教学研究与思考.
实施新课改几年以来,新的课程理念进入课堂,使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改变。教师在注重教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也清醒地看到课堂教学面临的危机:仍有为数不少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重形式轻实质,在有些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遭受阻碍,学习的动力遭到破坏。如何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呢?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指出,高效的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
三、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不唯模式,但不能没有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科和学生的情况灵活变通,从而形成更为具体的学科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基本模式。
我校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一些名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可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灵活变通。
1.明确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师生要明确每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自学指导。
每堂课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先学后教”包括:先学后讲,先练后讲,先考后讲等多种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3.合作探究。
教师不要急于解答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解决。学生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讲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两人一对的讨论,其次小组内的相互讨论,最后是全班的合作讨论。
4.精讲点拨。
学生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由教师来解决。教师的精讲不仅是解答问题,而且包括规范学生的一些概念、步骤等。教师还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和方法。
5.当堂训练。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巩固练习和基本练习,通过练习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如果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就是达标了。课堂练习达标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6.拓展提高。
可以根据课本的探究部分的要求进行拓展和提高。特别是对于优等生要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
(二)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载体。
导学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基本的参照和路径。
导学案都提倡集体备课。每个人先备出个案,每次集体讨论都要做记录,根据集体讨论结果修改自己的个案,完成学案的复备。
(三)合作讨论。
在合作讨论时,老师要少讲,主要是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中不用合作小组的方式来解决,合作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全班来解决。只有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才由老师来解决。老师在课堂上真正讲的东西很少,更多的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老师的重要作用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减时增效。
学生学习的时间不能随意延长,课堂的时间也不能延长。我们不能增加课堂的长度,就能增加课堂的宽度。
1.要增加教学的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增加教学的宽度首先要教学的容量,不要在一个问题上精雕细刻,加大教学的密度。
2.要尽可能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几个学生,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参与的宽度。
四、在实施高效课堂中的收获和不足
目前课堂教学低效、无效教学原因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设计环节:缺少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精心设计。
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出现的重要原因往往是教师没有进行认真、周全的教学设计。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当;缺乏对学生认知现状的分析,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的设计;对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媒体的设计等缺乏周全的考虑;课堂评价限于表面,缺乏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
(二)教学实施环节:缺乏有效引导和对学生学习的关注。
今天的课堂教学,一方面,为了追求“高效”,节约时间,课堂教学中对核心的概念、规律、问题的分析往往没有认真设计、有效启发,引导进程。为了提高成绩,把更多时间放在学生反复、机械的课堂练习上。另一方面,很多教师注意到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结论不宜过早告诉学生,要以启发的方式提出,但在教学实施中,往往缺少耐心地等待。学生的主动性被扼杀了,总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转,不利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另外,课堂教学缺少智慧的生成,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学习效率低下,课堂上教师往往在预设条件下进行教学,很难看到师生互动的智慧生成。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过多注意自身的教,而对学生如何学的真实情况缺乏关注,缺乏师生间思维的有效碰撞。课堂中学生往往局限于被动的听讲和记录,缺少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学生缺乏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反馈意识等。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课前预设与课堂教学生成的统一,两者的联结点在于学生。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课堂才有生命力。
(三)教学反思环节:缺乏及时,深入的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有效教学长远来说是建立在具有良好的教师专业素养上的。而许多教师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没有写出随笔、日记等的教学感悟,这就等于主动放弃了提高自我专业水平的良好机会。
目前,很多学校的高效课堂流于形式,一阵风似的学习一种教师方式,几个月后又跟风另一种方式,不停地换,学生、教师苦不堪言、一无所获,所以教学模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王敏勤教授.怎样实施高效课堂.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2]范传东.有效,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思考.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3]魏荣葆.关注高效课堂,研究目标需求.南京一中2009年9月课堂教学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