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相关论文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开展了一场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大规模技术转移活动,称为“三线建设”。这场建设在中央、地方各......
原绵阳地区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重要战略区域,以宝成铁路为代表的铁路设施为提高地区三线建设企业物质原材料和生产产品的运输效率......
湘黔、枝柳铁路(湖南段)是三线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工程。在开工之初,中共中央鉴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增产节约运动的成效和经验,指示铁路......
三线精神的生成是特定历史时期党和人民劳动精神、爱国主义、政治热情、生活风貌的直接反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人民......
“三线建设”时期,因厂区建设时间短、规模大,各三线厂矿单位专设基建处负责相关建设工作。研究以第二汽车制造厂基建处在三线建设时......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集中了多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政府决定将其整体改造为文创园区,其中的109仓库将改造为担负园区办公、展示......
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承载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蕴藏着赋能城镇社区、振兴城乡经济的潜力,其再利用问题关系到地区群众与企业的福......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主要应对当时异常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至20世纪80、90年代,国家进行工业结构调整,三线企业解散或......
传统的大众化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体验式旅游成为国民旅游的新形式。文章从体验经济理论出发,以三线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工业......
对后发国家而言,由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是其最常采用的发展模式。对产业政策的长期影响进行评估至关重要,因为它将成为制定未来发展战略......
在西北三线建设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征地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三线建设项目能否按时建成投产。征地矛盾的核心在于征地补......
口述史是史料集成和社会科学质性研究的重要方式,三线建设口述史蕴含着极其丰富和真实的精神描述,属于“抢救性研究”内容。攀枝花三......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现代化普遍源起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该区域的推动,而三线建设时期就是一部分内陆农业地区跨入国家现代化......
面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二元选择困境,需换一个角度来反思这种转型思路及实操方式,以推进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后工业化转......
2021年的三线建设研究收获颇丰。这一年举办了第三届全国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共计出版了9种相关著作和114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西南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建设,一大批国防、能源、交通等项目迅速铺开,这些项目推动了西南地区包括铁路建设、公路桥......
三线建设时期,伴随着工业企业的定点投建,相当一部分工业城镇迅速壮大发展起来。这些新兴工业城镇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基于备战备荒的国防战略思想而开展的三线建设运动实现了工业科学、机械设备、人力人才等在全国范围内从东部地......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几十年来,三线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将东部地区的技术、人才、设备源源不断地运送至中西部地区,......
自2006年《无锡建议》[1]通过以来,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不断发展,城市内部及近郊工业遗存由于其良好的区位条件,人群可达性高,配套设......
企业慈善捐赠作为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文利用国泰安、巨潮资讯、新浪人物、百度百科以......
20世纪60年代,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声中,全国三线建设的帷幕渐次拉开。安徽"小三线"建设集中在六安大别......
借用亨廷顿对社会身份的分类方法,将三线建设者群体的社会认同分为族群认同、地域认同、文化认同、主观阶层认同和情感认同。通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三线建设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在宏观层面,学界主要从全国和整......
以军事战备为目的的三线建设,不仅提高了四川省工业生产能力、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对其城镇化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三线建设......
“以厂带社”是我国在三线建设时期所尝试的一次基层管理制度创新.从“厂社结合”的实践经验到“以厂带社,厂社结合”的制度创新,......
工农联盟是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集中于大中城市,加之统购统销、户籍制度的实施,使工农之间的互动受到地......
三线建设是自新中国建设以来国家在核心省份进行的一场长达十余年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为改善我国工业发展不平衡,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做......
三线建设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一场重大工业迁移和经济建设活动,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便是其中一大建设项目。三线......
三线建设是在国际冷战格局下中共中央实施的一项国防备战工程.三线企业选址遵照“靠山、分散、隐蔽”的“六字”方针,进山进沟进洞......
20世纪60年代中期,面临极其严峻紧张的国际局势,党和国家领导人出于加强战备的考虑,作出了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决定把位于“一......
说起“干打垒”,最早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的中国广大农村。不论北方还是南方,当地农民都有用黏土加草木、石头等搭建土坯房的习惯,一代代......
三线建设,是党中央在1964年作出的以备战和改变西部落后面貌为中心、在中西部地区开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到1983年三线建设基本结束后......
三线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加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作出了贡献。 三线地区主......
回望历史,因“三线建设”,绵阳聚集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等一大批国防科研院所和“三线”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