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很多偶发事件是事先预料不到的,也是教学中所无法回避的。如果教师拥有教育机智,那么就可以把偶发事件、失误等弥合在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中,并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天降大雪了无痕”、“润物细无声”的妙境。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难以进行。尤其是公开课,场面大,听课者多,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气氛就常常显得凝重,学生思维难以活跃,师生关系显得比较尴尬。有一次上公开课时,我精神饱满地走向讲台,却发现有学生昏昏欲睡,我顺口说:“同学们,我抱着一种信念、两行热泪、三分期盼、四分祝愿、无悔无怨、流尽血汗、七夜难眠、把眼望穿、久久难安,实在想让莘莘学子学会这节课。”学生很快面带笑容,进入了理想的听课状态。
记得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一堂课导入得精妙,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从而引发其良好的学习动机,调动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效率获得极大提高。
二、“天降大雪了无痕”
学生的年龄、心理和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常常会在课堂上搞一些诸如蓄意捣乱、起哄生事等“恶作剧”。对此,教师若能紧扣课文内容,有机把握联系,常常可转守为攻、趋利避害。记得我校语文教师席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到教室准备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刚将课题写在黑板上,一个纸团突然砸在了她的头上,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但席老师并没有大发脾气,而是幽默地说:“今天我们正要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没想到我自己先被打了一回。由此看来,在同学们眼里,我就是一个像镇关西那样的人物。既然如此,那我今后一定认真改正自己的坏脾气,保证不像他那样欺压良善,‘鱼肉’学生。好,咱们现在就开始学习这篇课文……”扔纸团的学生闻言,心生愧疚,而其他学生在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后很快安静下来,和老师一同沉浸到了精彩的故事之中。
对于学生的恶作剧,席老师没有怒发冲冠、大发雷霆,而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迅速找到镇关西被鲁提辖拳打和自己被纸团所打这一“共同点”,用巧妙的语言将这一课堂非正常事件与课文人物相联系。由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而恶人镇关西被鲁提辖拳打和作为善人的老师被纸团所打并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席老师的话语不仅彰显了自己的大度,让扔纸团的学生产生了愧疚之感,而且激活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见,教师若能以高超的语言艺术和机智巧妙的语言泰然处之,不仅可以将突发事件转为难得的教育契机,而且还可以转为难得的教学资源。
三、“润物细无声”
课堂教学中,学生因身体欠佳、疲劳过度或者因教学内容乏味等多种原因,常常会产生注意力分散、持久性减弱和学习兴趣转移等情况。对此,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另辟蹊径、因势利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我正在讲《古代的货币》一节课时,突然听到有鼾声响起,全班都笑了,我走到这位同学跟前摸着他的头说:“人人都说金钱很有魅力,可这位同学视金钱如粪土,无动于衷,难能可贵,我感到很欣慰呀。”不仅减轻了睡觉同学的心理压力,使其受到了应有的教育,而且融洽了师生关系,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和谐稳定状态之中。
我校物理教师刘爱红老师在讲《分子运动论》时,发现一个学生在偷吃橘子,便故作惊讶地问:“请同学们注意,教室里有股什么气味?”很快,有同学判断出了是橘子的气味。刘老师风趣地说:“不知是哪位同学想让大家了解分子扩散这一现象。不过,像这样的试验,还是应该在课后进行才好。”同学们都笑了,那位偷吃橘子的学生也悄悄地收起了橘子。
对于课堂上学生偷吃橘子的“节外生枝”,刘老师直话曲说,话里藏话,引而不发,含而不露,巧借教学内容旁敲侧击,把对违纪学生的批评和文明行为的教育自然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分子扩散这一现象的理解,又避免了因与当事学生的正面交锋而伤害其自尊心,可谓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教育机智是教师经验的结晶和智慧的闪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事件,幽默含蓄地扭转尴尬局面,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更加精彩!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难以进行。尤其是公开课,场面大,听课者多,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气氛就常常显得凝重,学生思维难以活跃,师生关系显得比较尴尬。有一次上公开课时,我精神饱满地走向讲台,却发现有学生昏昏欲睡,我顺口说:“同学们,我抱着一种信念、两行热泪、三分期盼、四分祝愿、无悔无怨、流尽血汗、七夜难眠、把眼望穿、久久难安,实在想让莘莘学子学会这节课。”学生很快面带笑容,进入了理想的听课状态。
记得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一堂课导入得精妙,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从而引发其良好的学习动机,调动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效率获得极大提高。
二、“天降大雪了无痕”
学生的年龄、心理和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常常会在课堂上搞一些诸如蓄意捣乱、起哄生事等“恶作剧”。对此,教师若能紧扣课文内容,有机把握联系,常常可转守为攻、趋利避害。记得我校语文教师席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到教室准备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刚将课题写在黑板上,一个纸团突然砸在了她的头上,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但席老师并没有大发脾气,而是幽默地说:“今天我们正要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没想到我自己先被打了一回。由此看来,在同学们眼里,我就是一个像镇关西那样的人物。既然如此,那我今后一定认真改正自己的坏脾气,保证不像他那样欺压良善,‘鱼肉’学生。好,咱们现在就开始学习这篇课文……”扔纸团的学生闻言,心生愧疚,而其他学生在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后很快安静下来,和老师一同沉浸到了精彩的故事之中。
对于学生的恶作剧,席老师没有怒发冲冠、大发雷霆,而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迅速找到镇关西被鲁提辖拳打和自己被纸团所打这一“共同点”,用巧妙的语言将这一课堂非正常事件与课文人物相联系。由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而恶人镇关西被鲁提辖拳打和作为善人的老师被纸团所打并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席老师的话语不仅彰显了自己的大度,让扔纸团的学生产生了愧疚之感,而且激活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见,教师若能以高超的语言艺术和机智巧妙的语言泰然处之,不仅可以将突发事件转为难得的教育契机,而且还可以转为难得的教学资源。
三、“润物细无声”
课堂教学中,学生因身体欠佳、疲劳过度或者因教学内容乏味等多种原因,常常会产生注意力分散、持久性减弱和学习兴趣转移等情况。对此,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另辟蹊径、因势利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我正在讲《古代的货币》一节课时,突然听到有鼾声响起,全班都笑了,我走到这位同学跟前摸着他的头说:“人人都说金钱很有魅力,可这位同学视金钱如粪土,无动于衷,难能可贵,我感到很欣慰呀。”不仅减轻了睡觉同学的心理压力,使其受到了应有的教育,而且融洽了师生关系,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和谐稳定状态之中。
我校物理教师刘爱红老师在讲《分子运动论》时,发现一个学生在偷吃橘子,便故作惊讶地问:“请同学们注意,教室里有股什么气味?”很快,有同学判断出了是橘子的气味。刘老师风趣地说:“不知是哪位同学想让大家了解分子扩散这一现象。不过,像这样的试验,还是应该在课后进行才好。”同学们都笑了,那位偷吃橘子的学生也悄悄地收起了橘子。
对于课堂上学生偷吃橘子的“节外生枝”,刘老师直话曲说,话里藏话,引而不发,含而不露,巧借教学内容旁敲侧击,把对违纪学生的批评和文明行为的教育自然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分子扩散这一现象的理解,又避免了因与当事学生的正面交锋而伤害其自尊心,可谓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教育机智是教师经验的结晶和智慧的闪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事件,幽默含蓄地扭转尴尬局面,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更加精彩!